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滑坡灾害空间预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介绍了滑坡灾害空间预测的常用理论和方法、研究特点和适用范围,指出了区域滑坡空间预测、单体斜坡稳定性预测和滑坡灾害风险研究的发展趋势;以三峡库区巴东县黄土坡区斜坡稳定性区划为例,用神经网络模型和信息量模型两种方法进行了斜坡稳定性预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作为GIS技术应用的一个方向,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空间数据库管理能力,基于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提供的二次开发函数,通过信息量模型与GIS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区域地质灾害空间预测制图与分析的自动化系统,即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进行任意图形边界的多图层矢量数据叠加功能,克服了地质灾害空间预测中因栅格数据叠加而产生的误差,使预测过程和预测结果更符合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背景.文章以我国地质灾害高发区的陕西省旬阳地区为例,对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斜坡变形综合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结合研究斜坡变形的各种方法,建立了针对斜坡变形和破坏的工程地质评价系统。该系统由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法的稳定性计算子系统、可靠性评价子系统和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的预测子系统3部分组成,可完成对斜坡的稳定性计算、可靠性评价和变形及破坏的预测等功能,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斜坡灾害的防治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益平  滕伟福  王浩  朱良峰 《岩土力学》2006,27(Z1):681-685
介绍了基于GIS斜坡监测信息管理、预测系统软件的设计思想和功能。该系统能够全面存储、分析处理、检索与监测有关的测试数据、地质、地物和施工设计信息等资料,并且具有图形可视化、报表制作、监测数据建模及预测等功能;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功能齐全,其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架构设计合理,有助于实现斜坡工程的监测信息管理和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5.
GIS支持下的地质灾害实时动态预测评估系统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基于GIS支持下的地质灾害预测评估系统的架构进行了研究。将数学方法与GIS技术相结合,以目前拥有的大量区域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社会条件、地质灾害信息等基础资料为依托,利用GIS的叠加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模型进行区域地质灾害实时动态预测评估。并通过对灾害点所在区域的评估,获取灾点所在区的基础环境条件,结合灾点特征信息,对正在发生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评估,为防灾、救灾提供快速支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GIS和实时降雨信息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WEBGIS平台,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大调查和补充调查资料,结合浙江省气象台提供的雨季实时降雨量与降雨量预测信息,建立了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目的在于:(1)建立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库管理系统,实现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分布和灾情信息的图形和数据一体化管理;(2)建立基于网络或其它通讯方式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实时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与气象部门的连接,根据雨季的实时降雨预报和雨量资料,对浙江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空间范围进行实时发布。该系统核心是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块,而模块是在区域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实时的气象动态信息,研究在不同地质环境和不同气象条件下地质灾害体发生的规律,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的预报精度。2004年的5月底到7月初的雨季中进行了试运行,该系统的预测情况与地质灾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吻合性较好,表明预测方法和模型是基本可行的,且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7.
GIS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研究空间对象的有力工具,本文利用GIS软件Arc/Info为基本工具,以遥感数据作为获取,更新数据库数据的重要信息源,结合前人的地学资料,建立了湖北省区域稳定性评价空间数据库,阐述了该空间数据库的内容,功能,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西平果市频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市区的工程建设和生命财产安全。在充分收集和整理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确定了平果市共发育251处斜坡类地质灾害,其中崩塌189处、滑坡62处。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工程地质岩组、距断层距离、土层厚度、距河流距离和降雨共9个因子作为评价因子,结合信息量和多层感知机分类器的优势,采用信息量和多层感知机分类器耦合模型对平果市斜坡类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斜坡类地质灾害易发性制图表明极高易发区占平果市面积的25.39%,主要分布于平果市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山区。通过ROC曲线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检验获得AUC=0.809,表明模型评价结果能够很好地预测研究区斜坡类地质灾害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的崩滑灾害风险评价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岫岩县是辽宁省东部山地地质灾害最为典型的地区,存在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多种地质灾害。本文应用大量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建立Access数据库,并在GIS软件平台上运用投影转换功能,将数据库文件转换为具有属性的图形文件,并得到地质灾害分布图;将研究区进行网格剖分后,对已矢量化的各图层及灾害点文件叠加运算,得到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等值线图。分区的结果揭示了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斜坡地质灾害的空间预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典型实例阐明斜坡地质灾害的空间预测是灾害防治工作的前提条件与成败关键。继而讨论了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内涵与工作程序,以及与斜坡稳定性评价预测相关的斜坡破坏型式,斜坡结构类型,斜坡破坏的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问题。在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定义中,笔者将预测时段仅限于工程年代之内,且前提是保持现有斜坡结构和环境条件,以及可预料的人类活动影响;预测程序是先进行斜坡稳定性预测,然后再对稳定性差或较差的坡段进行灾害危险性(度)预测。关于斜坡破坏型式的划分,一是从它的影响范围和量与质的关系看都需重视其单次规模;二是要与斜坡的成因结构类型相结合,才能对现场地质调查与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为了展示斜坡的成因结构类型对稳定性的控制意义,本文提供了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和西部大开发中总结出来的碎屑岩和副变质岩斜坡的新类型系统,并对三类土质斜坡的典型结构特征和稳定性进行了简要比较。关于环境条件对斜坡稳定性影响的量化研究,笔者更看重多个非自体(非本坡段)天然模型观测和滑坡反算的成果。同时建议在全面准确的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建立确定性地质模型并应用基础学科的相关原理进行单要素的量化分析和单元分析,以便进一步揭示斜坡变形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1.
区域斜坡不稳定空间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锋 《地球科学》1999,24(1):105-110
将场地斜坡稳定随机模拟分析结果与区域斜坡空间不稳定性预测结合起来,基于层次分析建立了区域斜坡空间破坏概率的多层模糊稳定分析方法,实现了场地斜坡稳定非确定性模型评价结果与区域稳定性研究相结合,借助这一关系模型可以实现空间点评价向空间面评价的过渡.以川南经济开发区区域斜坡空间破坏概率预测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区域斜坡不稳定性评价中的定量化困难,物理意义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组建和发展空间图形数据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IS的核心是建立空间图形库与属性数据库的联动关系.在"辽宁省1/20万空间图形数据库"项目建库及系统结构设计中,利用国产GIS基础软件平台MAPGIS进行系统图层分类、数据输入和图形编辑,最终建立起空间图形数据库.利用GIS创建的空间图形数据库是进行其他地质研究的基础,可为下一步进行矿产预测提供多源图层及空间信息资料.GIS在矿产资源预测和其他地质领域,尤其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资源与环境评价、矿产资源与矿权管理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斜坡单元作为评价单元, 通过建立区域地质环境背景、资源损毁和地质灾害3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 赋予权重, 利用GIS图层叠加分析, 对许昌市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分区评价. 分区结果与现状调查结果较为一致, 验证了此方法的实用性, 为规划与治理该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台风引发斜坡地质灾害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温州市是台风引发斜坡地质灾害高发区。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该地区此类地质灾害各影响因子的作用程度和因子间关系。研究中以野外调查为基础,结合台风资料构建GIS数据库。结果表明,各因子作用程度量化排序依次为风力、坡度、坡向、岩组结构、降雨、植被、高程、临空面坡角和七级风圈持续时间,风力与其它因子的相关性最强,七级风圈持续时间相关性最弱。  相似文献   

15.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技术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论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讨论了基于GIS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并就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和建立地质灾害模型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全面掌握一定范围内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的分布,预测和预报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和处理,最终保障社会的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客观世界到信息化世界的认识和抽象过程以及由信息世界返回客观世界的利用改造过程的发展和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天山公路由于其特殊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及降雨等因素,严重影响其正常通行.因此,借助于GIS新技术手段优势,建立一套适合于天山公路特殊区域的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就显得尤其重要.天山公路地质灾害评价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在详细分析天山公路地质病害原理的基础上,收集公路沿线已有的基础地理、地学等资料,对照实地工作成果和遥感成果,结合数据库及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按数据库规则进行相应的综合、整理、筛选、归纳及转换,建立以ArcGIS为数据平台的多源信息数据库.然后基于ArcEngine平台,开发一套集基础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图形编辑、空间模型分析、线路区域稳定性评价、公路地质选线,以及三维可视化飞行成果图形生成及输出为一体的地质灾害评价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操作应用平台.系统整合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和多媒体信息,实现了基于三维的空间信息查询和分析功能,势必为国土资源和交通建设管理部门提供一种可靠的决策管理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万州示范区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提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先进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框架,讨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开发平台的区域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的设计。建立系统总体框架、工作流程,以及灾情评估模型的模块功能。该设计结合当前地质灾害管理、评估的需要,为区域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一个应用例证。  相似文献   

18.
斜坡系统可靠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坡系统是一个多变的、随机的、具有多种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 ,因此在斜坡稳定性研究中引入可靠性理论意义重大且应用前景广阔。文中从单体斜坡系统和区域斜坡系统两个方面 ,论述了斜坡系统可靠性分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单体斜坡系统可靠性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影响因素与评价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初步建立可靠指标与安全系数相结合的斜坡稳定性二元指标体系。区域斜坡系统可靠性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利用具有普适意义的可靠性指标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GIS)进行斜坡稳定性研究 ,初步建立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斜坡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香丽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在详细的道路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踏勘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其边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提出高速公路等线性工程边坡灾害的基本地质条件、自然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和灾害历史记录等完整信息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法与因素累积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线性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并基于GIS平台完成了香丽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区划。为指导香丽高速公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及科学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类似山区道路等线性工程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