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针对陆相薄互层油藏实施时移地震监测尚没有明显的突破,加强时移地震方法、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我国时移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根据油藏工程理论,在详细分析火烧油层对储层物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实验室岩石物理测量结果,重点就稠油热采过程中温度的剧烈变化对储层岩石和孔隙流体弹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开展了薄互层油藏火烧油层地震正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稠油热采过程中,高温高压不仅会使得孔隙流体特性发生显著的改变,而且储层岩石本身弹性特性的变化也非常明显.即使是对于薄层或薄互层,两方面共同的变化将使得稠油热采前后储层弹性特性产生巨大的差异,进而引起显著的地震异常.因此,开展陆相薄互层稠油热采时移地震监测,不仅具有坚实的岩石物理基础,而且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具有丰富的稠油资源,但国内外针对陆相薄互层稠油油藏热采动态的时移地震监测研究还很少.通过分析火烧油层对储层的影响,结合已有的岩石物理测量结果,建立了薄互层油藏火烧油层模型,开展了地震正演模拟研究,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稠油热采(注蒸汽、火烧油层、注热水)会引起储层岩石和孔隙流体弹性特性的显著改变,从而导致明显的地震属性差异;时移地震可以用来划分油层中高温区范围,跟踪高温前缘等.在陆相薄互层稠油田热采开发中,利用时移地震来监测油田开发的全过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时移地震资料贝叶斯AVO波形反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守东  王波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7):2422-2431
针对时移地震差异数据,给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AVO波形反演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时移地震差异数据同时反演出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和密度的变化.利用时移地震资料进行反演,由于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年份地震资料在非注采过程影响区域也会存在一定的变化,而该变化会导致反演结果在非注采区域有较大的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贝叶斯理论框架,将待求的纵横波阻抗、密度变化的先验信息和包含在地震数据中的信息结合起来,对于纵横波阻抗和密度变化,假设其服从Gauss分布,并以时移地震分别反演的结果作为其期望,同时,为了更好地表征储层属性变化,提高分辨率和抑制非注采区域弹性参数的变化,假设弹性参数变化的导数服从改进的Cauchy分布.数值模拟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皆表明,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假象,突出储层性质的变化,得到高分辨率的弹性参数变化信息,为研究储层属性的变化和优化开采方案提供更多的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与叠后地震反演相比,叠前地震反演可得到更丰富的储层信息,可提高储层的描述精度.目前,叠前地震反演主要包括弹性阻抗反演、叠前P波阻抗和S波阻抗联合反演、叠前地震波形反演.文中概述了叠前地震反演各项技术的主要进展及其典型应用实例,提出了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策略.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在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弹性波阻抗在时移地震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规声波波阻抗由于缺乏横波的信息,使得它对于流体的变化很不敏感,而弹性波阻抗反演,除了与纵波速度,密度有关之外,还与横波速度、入射角度有关,由于考虑了AVO(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效应,使得对流体和岩性的预测能力增强.本文将弹性波阻抗反演应用于时移地震中,采用AVA(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Angle)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来进行弹性波阻抗反演,得到纵横波阻抗等弹性参数,通过交会图分析,将弹性参数转换为油藏参数,如预测含水饱和度的变化,通过本方法可增强对储层流体的预测,提高储层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机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隐蔽油气藏储层预测的需要,开展了地震反演研究,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将储层预测中的基于模型的地震反演分为三个实施阶段:即构造反演、声波波阻抗或弹性波阻抗反演以及岩性反演,并对每个阶段的目的、关键技术及其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尤其是详细描述了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技术.最后给出了一个综合应用测井、地质、地震资料进行反演,从而进行储层预测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叠前地震描述技术在SLG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SLG地区天然气资源量丰富,是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区域,利用叠后地震描述进行储层预测时多解性很强.本文针对SLG地区盒8段储层,充分利用了叠前地震资料信息丰富的特点,以AVO模型正演技术为基础,研究含气砂岩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利用弹性波阻抗反演和叠前同步反演等技术,开展了叠前储层预测和含气性检测,形成了叠前地震描述技术系列.实际钻探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精度较高,表明利用叠前地震描述技术进行SLG地区盒8段储层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波阻抗反演是储层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当声波曲线和其计算出来的波阻抗不能很好地区分砂泥岩时,尤其是在研究区发育砂泥岩薄互储层的情况下,就会给储层预测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尼日尔Fana地区为例,采用声波测井曲线重构的方法进行测井约束反演,使储层的波阻抗特征更加明显.然后,对得到的波阻抗体作为输入进行神经网络岩性反演,结果精细刻画了研究区内砂体的空间分布和几何形态,提高了地震方法识别薄储集层的精度,指导了该区下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9.
波阻抗反演预测奥陶系灰岩顶部含隔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反演技术是岩性地震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地震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技术是利用钻孔测井数据高的纵向分辨率,对井旁地震资料进行井约束反演,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推断地层岩性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本文根据新驿煤矿首采区的三维地震和测井资料,利用波阻抗反演技术预测该区奥陶系灰岩顶部的含隔水性,并依据波阻抗值的大小圈定含水层中的可能富水区.  相似文献   

10.
井插值初始模型为基于模型的反演提供的低频信息往往不够准确,导致该模型驱动方法容易出现较大的波阻抗预测误差且建模效率较低.为缓解这些问题,本文利用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反演更加擅长预测低频阻抗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与模型联合驱动的波阻抗反演方法.该方法联合地震和测井等数据,先后开展数据驱动和模型驱动的波阻抗反演.首先,数据驱动部分使用井旁地震记录、测井导出的波阻抗曲线以及井插值低频阻抗曲线,搭建以双向门控递归单元为主要模块的波阻抗智能预测网络.其次,该网络预测的波阻抗的低频分量作为数据驱动初始模型,替代井插值初始模型而参与模型驱动部分.最后,模型驱动部分在地震数据匹配和数据驱动初始模型的共同约束下开展基于模型的反演,获得最终的波阻抗结果.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表明,本文方法相比于单一的数据驱动或模型驱动方法能获得更高分辨率和更高精度的波阻抗反演结果,从而为后续储层预测提供可靠的弹性参数分布.  相似文献   

11.
在4D地震监测中,储层特性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拉梅常数的变化才最终表现为地层速度和实际地震响应的变化,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拉梅常数应当是储层特定变化最直接和灵敏的标志。本文详细叙述了拉梅常数反演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4D地震资料的反演和解释中。良好的反演结果表明拉梅常数反演用于4D地震监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长波长假设条件下,各向同性背景地层中发育一组平行排列的垂直裂缝可等效为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HTI)介质.基于不同观测方位的岩石地震响应特征变化,宽方位地震数据不仅可实现裂缝岩石弹性参数与各向异性参数的预测,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孔隙度等储层物性参数信息.本文结合实际地震资料提出了贝叶斯框架下岩石物理驱动的储层裂缝参数与物性参数概率地震联合反演方法,首先基于AVAZ反演裂缝岩石的弹性参数与各向异性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岩石物理模型表征孔隙度、裂缝密度等各向异性介质储层参数与裂缝岩石参数的相互关联,并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抽样方法进行大量样本的随机模拟,使用期望最大化(EM)算法估计后验条件概率分布,最终寻找最大后验条件概率对应的孔隙度、裂缝密度等HTI裂缝介质储层参数即为反演结果.测井及实际地震数据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够稳定合理地从方位地震资料中获取裂缝岩石弹性参数与各向异性参数,并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孔隙度、裂缝密度等裂缝介质储层参数概率地震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13.
Analysis of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is an essential step for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For an accurate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the amplitude obtained with an isotropic assumption of the reservoir must be corrected for the anisotropic effects. The objective is seismic anisotropic amplitude correction in an effective medium, and, to this end, values and signs of anisotropic parameter differences (Δδ and Δε) across the reflection interfaces are needed.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identified by seismic and well log data. A new technique for anisotropic amplitude correction was developed to modify amplitude changes in seismic data in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 with a vertical axis of sym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aracteristics of pre-stack seismic data, that is,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gradient, can be potentially related to the sign of anisotropic parameter differences (Δδ and Δε) between two layers of the reflection boundary.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designed to attain a proper fit between modelled and observed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responses, after anisotropic correction, for all possible lithofacies at the reservoir boundary. We first estimate anisotropic parameters, that is, δ and ε, away from the wells through Backus averaging of elastic properties resulted from the first pass of isotropic pre-stack seismic inversion, on input data with no amplitude correction. Next, we estimate the anisotropic parameter differences at reflection interfaces (values and signs of Δδ and Δε). We then generate seismic angle gather data after anisotropic amplitude correction using Rüger's equation for the P-P reflection coefficient. The second pass of isotropic pre-stack seismic inversion is then performed on the amplitude-corrected data, and elastic properties are estimated. Final outcome demonstrates how introduced methodology helps to reduce the uncertainty of elastic property prediction. Pre-stack seismic inversion on amplitude-corrected seismic data results in more accurate elastic property prediction than what can be obtained from non-corrected data. Moreover, a new anisotropy attribute (ν) is presented for improvement of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弹性阻抗的储层物性参数预测方法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层物性参数是储层描述的重要参数,常规的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大多是通过反演获得的弹性参数进一步转换而获得物性参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弹性阻抗数据预测储层物性参数的反演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建立可以表征弹性阻抗与储层物性参数之间关系的统计岩石物理模型,联合蒙特卡罗仿真模拟技术,在贝叶斯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应用期望最大化算法估计物性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最终实现储层物性参数反演.经过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的处理,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强,横向连续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岩相信息能够反映储层岩性及流体特征,在地震储层预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常规方法主要利用与岩相信息关系密切的弹性参数定性或定量地转化为岩相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弹性参数的获取主要基于叠前地震反演技术.而不同弹性参数的叠前地震反演精度间存在着差异,势必影响岩相的整体预测精度.本文提出对弹性参数进行加权统计来预测岩相.首先,基于贝叶斯理论,引入权重系数来调节弹性参数信息的采用量,构建出最终的目标反演函数;其次,考虑到勘探初期缺少明确的测井岩相信息,提出利用高斯混合分布函数来自动估算岩相先验概率;最后,根据输入弹性参数的取值,计算每类岩相对应的后验概率密度,将目标反演函数取最大后验概率密度时对应的岩相类别作为最终预测的岩相.新方法旨在减少弹性参数精度间的精度差异对岩相预测结果的影响,以期提高地震岩相的预测精度.模型与实际资料测试均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且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可直接应用于储层岩性预测和流体识别,是储层综合评价和油气藏精细描述的基本要素之一.现有的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地震同步反演方法大都基于Gassmann方程,使用地震叠前数据,通过随机优化方法反演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或基于Wyllie方程,使用地震叠后数据,通过确定性优化方法反演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assmann方程、通过确定性优化方法开展储层弹性和物性参数地震叠前反演的方法,该方法利用Gassmann方程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叠前地震观测数据之间的联系,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以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的联合后验概率为目标函数,通过将目标函数的梯度用泰勒公式展开得到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联合的方程组,其中储层弹性参数对物性参数的梯度用差分形式表示,最后通过共轭梯度算法迭代求解得到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的最优解.理论试算与实际资料反演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