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十五”网络项目中测震台站CDMA数据传输方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网络到台站,IP到仪器",从台站数据的采集到数据传输,台网中心数据的接收与实时处理,全部建立在网络化的平台上.因此,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本文从CDMA数据传输方式的特点出发,详细分析了数字地震项目建设过程中测震台网试运行的数据特点,研究表明:测震台站CDMA数据传输模式的连续率较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地震数据的传输应尽量采用专用信道.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测震台网及大震现场流动监测中使用拨号链路及无线传输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宽带卫星的地震数据传输方案.并以IPSTAR宽带卫星为例分析了几种地震数据传输的典型应用,对我国的流动地震监测台站建设及水库地震台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宽带卫星的数据传输在应对中强地震现场应急流动监测及偏远地区水库地震监测方面具有适应性强,成本低廉,架设方便可靠等优点,作为现有地震监测数据传输方式的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简要对比DDN、SDH光纤、卫星和无线CDMA等几种通讯方式的优缺点,介绍重庆区域测震台网所使用的传输方案,即以SDH光纤传输为主、无线CDMA为辅的双链路备份传输方案。重点介绍该传输方案的原理和实施方法,详细讲述台站及台网中心的路由配置和相关说明。通过在重庆市区域测震台网的运行,结果发现,传输效果较理想,测震台网台站运行率均达到98%以上,证明了该方案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广西"十五"数字测震台网信道建设与系统集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实施广西"十五"数字测震台网建设项目,在保证地震速报能力的前提下,根据广西区域数字测震台的布局,合理选择台站不同数据传输模式和台网集成方案,以取得系统的优良性价比.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站的数据连续率及可用率,在综合考虑传输成本、建设难度、运维管理等因素基础上,提出测震台站双链路传输方案。经验证,该方案能有效提高测震台站数据传输连续率及可用率,为测震台站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介绍吉林测震台网数字台站仪器配置,对台网31个测震台站台基噪声功率谱进行计算,得出各地震台台基的地动噪声的均方根值、观测动态范围、地噪声功率谱,并将计算地动噪声功率谱作为吉林地震台网资料分析处理的一项日常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测震台网为例,利用CWQL软件调取JOPENS5.2系统台站实时波形数据与对应台站参数,计算台基环境地噪声水平。分析认为,CWQL软件可用于日常测震观测系统数据质量检测,得到各测震台站各分向PSD功率密度函数分布及RMS值。研究结果实现了对山西数字测震台网连续波形数据质量、JOPENS系统台站配置参数的准实时监控及台站观测环境背景噪声功率谱密度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评估山西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采用"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以山西测震台网产出的地震观测报告为输入,计算了山西测震台网57个台站对周边地震事件的检测概率、测震台网的合成检测概率及最小完整性震级.单台检测概率结果显示:PMC方法相对客观地反映了57个台站对地震事件的检测能力,山西中部的5个台站,由于台站密度...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目前四川测震台网中心数据流规划搭建的发展历程、台网的服务能力及台网数据流服务架构等;总结了中心数据流规划及台站数据传输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开展稳定的电力保障、台站避雷到位保护、双链路互备传输数据及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等措施,可有效提高重庆测震台网运行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辽宁地震数据传输网络的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分别介绍了IP地址规划;台站局域网的设计与综合布线;省局局域网设计;台站到省局区域中心的网络设计。在实施中通过路由器的配置来保证数据流的畅通,实现全网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2.
重庆预警项目包含有数百个预警监测站,其所获取的观测资料将会越来越丰富,计算测定震中和震级会更加准确,预警成效会显著提升。数百个台站在预警系统中传输数据将巨大地消耗核心路由器的数据传输能力,为提高网络设备路由协议算法效率和网络数据传输性能,规划科学合理的IP地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重庆地震预警项目IP地址规划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思路方法,在实践中颇有收效,可为其他网络项目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新疆和田地震台阵数据,应用宽频F-K分析方法,结合新疆数字地震台网部分台站数据,通过震相到时、方位角和慢度的线形化反演地震定位方法对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及2008年3月21日~2008年8月31日ML≥4.0的余震序列中119次地震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定位结果与新疆区域地震台网定位结果有明显差异。重新定位结果表明,于田7.3级地震序列呈近NS向条带分布,与野外考察发现地表破裂带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震台阵结合部分区域地震台网数据,可以对台网相对稀疏地区的地震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位,可为基础研究和震情趋势判定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阈值监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台站实时数据反映台网监测能力变化的方法。对台站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计算短时平均值STA作为信号能量的估计来计算震级,由概率统计方法实现对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变化的动态监测。文中给出了利用短时平均值STA和震中距计算震级的公式;采用新疆地区部分地震台站的数据,并以新疆地震目录给定的ML为准,对相关的地震台站计算震级所需参数进行了标定;最后结合实例说明定点阈值监测技术的应用,分析了新疆专用地震台网在某一时间段内对定点区域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冉慧敏  马宝柱 《内陆地震》2008,22(4):369-377
利用台阵分析软件、“十五项目”地震分析软件,结合新疆强震台网数据与新疆地震台网数据的交切法和俄罗斯科学院提供的比什凯克科学站地震数据、新疆强震台网数据与新疆地震台网数据的交切法,对2008年10月5日乌恰6.8级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分别采用4种方法进行定位,对定位结果进行比较与讨论。分析后判定,2008年10月5日乌恰6.8级地震类型为主震余震型。并利用新疆地震台网清晰震相对6.3级余震也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16.
新疆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测震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袁顺  段天山  冉慧敏 《内陆地震》2009,23(2):174-179
介绍了新疆测震系统中的各类台站在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通信条件下的科学构建,固定台站、和田台阵及流动台网采用了不同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台网中心对采用各类传输方式的数据进行实时接收、存储、共享分发以及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7.
利用俄罗斯科学院比什凯克科学站地震台网中3个台站资料和新疆地震台网12个台站资料,分别用不同地震定位方法,对2009年4月19日中国新疆阿合奇5.4级地震和其3个余震震源参数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将其结果与新疆地震目录、中国地震台网统一地震目录进行了比较,对其宏观震中、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及地震类型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强震动观测信息管理自动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宁省目前的强震仪器具备大存储量、自动触发、自动报警、本地串口通讯、远程Modem或TCP/IP通讯等功能,这些功能为强震动数据记录、存储以及相关地震信息自动传输创建了硬件基础。随着辽宁省数字化强震动观测网络的逐步建成和完善,在现有通讯网络基础上,实现了强震台站信息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广东地震台网(下简称广东台网)台站数据传输采用多种方式的现状,统计和分析了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44个台站的数据传输质量。阐述了6种传输方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各种传输方式的质量和产生断记的原因,提出如何解决传输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信号的传输质量、运维成本、地震速报和未来地震预警需求等多方面着手,分析总结了各种传输方式的优劣,为提高台网运行率和台站数据传输质量,提出了"以SDH为主、多种传输方式并存"传输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地震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是地震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地震观测台网效能评估的关键.本文对构造活动剧烈、地震活动水平高、台站地理分布复杂的新疆地区开展M研究,试图为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台站科学布局等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基于新疆地震台网发展的5个阶段划分,采用基于G-R关系的交互式分析方法,研究了M.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