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云南地区强震前中小地震活跃—平静的定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累计频度定量计算方法 ,讨论了云南地区 1970年以来 ,各个强震孕震区的地震活动非线性度ZL值的时间进程曲线 ,系统计算了Ms≥ 6 3级强震前的ZL值曲线 ,结果表明 :强震前地震活动非线性度ZL值异常表现出的地震孕震区的地震平静—活跃或活跃—平静过程至少出现一次 ,且震例中的 83 %开始出现平静(活跃 )的时间为强震前 1~ 2 12 年 ,强震前半年左右结束出现活跃 (平静 )。  相似文献   

2.
以累计频度定量计算方法,讨论了云南地区1970年以来,各个强震孕震区的地震活动非线性度ZL值的时间进程曲线,系统计算了Ms≥6.3级强震前的ZL值曲线,结果表明:强震前地震活动非线性度ZL值异常表现出的地震孕震区的地震平静-活跃或活跃-平静过程至少出现一次,且震例中的83%开始出现平静(活跃)的时间为强震前1-21/2年,强震前半年左右结束出现活跃(平静)。  相似文献   

3.
薛丁 《高原地震》2013,25(1):10-14
简要地分析了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断陷盆地构造和历史地震分布特征,界定了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范围,以此范围选取了Ms4级地震资料。对比研宄了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几次Ms6级震例前Ms4级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特点,研究结果显示:Ms4级地震活动在6级地震前时间上出现活跃-平静-打破平静的异常特征,空间上6级地震发生在4级地震活跃地区或4级地震的平静地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几次Ms6级震例前肘s4级地震显著活跃的震兆意义和需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定量分析地震活动的活跃与平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平  马丽  陈时军 《中国地震》2005,21(3):417-428
在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西兰、意大利和葡萄牙等不同地区的原始地震目录做震源深度和震级记录完整时间分析及删除余震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定量考察各个研究区域内中强地震的活跃与平静特征,得到了这些地区地震活跃时段Ta、活跃时段内相邻地震间隔时间t和平静时段Tq的分布及其置信区间。并用时间间隔分析法,在假设“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的活跃与平静特征是一平稳随机过程”条件下,计算了各研究区域在活跃时段内发生的理论地震数目N′和各地区全部实际地震发生的概率P。结果发现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的活跃与平静特征不服从平稳随机过程。  相似文献   

5.
结合华北地区MS≥6级地震活动的韵律特征进行了地震幕的划分,并统计分析了华北地区(33°~43°N,108°~125°E)1980年以来出现ML4级地震平静与中等地震的对应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地区目前处于第五地震活跃幕的相对平静时段,目前6级地震已经平静16年多,随时可能进入新的地震活动幕;(2)ML4级地震平静对中强地震的前兆意义与当前地震活动所处地震幕的不同阶段有关,在1980—2000年ML4级地震平静与M5级及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00年之后ML4级地震平静与ML5.2级及以上地震对应关系较好;(3)2013年11月23日山东莱州ML5.0级地震打破华北地区ML4级地震平静189天,虽然在预报期限内没有ML5.2级以上地震,但是2014年4月1日发生黄海ML5.1级地震,鉴于目前震群活跃,仍要警惕华北地区出现更大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朱红彬  李红  邢成起  韩孔艳 《地震》2010,30(4):114-123
本文通过分析、 研究华北地区第三、 四活动期各平静幕后期的中强地震活动特征, 认为: ① 华北地区第三、 四活动期9个活跃幕中有7个在首发强震前3年内发生中强地震, 其中第四活动期1~4活跃幕首发强震前2年内都发生了中强地震, 未来第5活跃幕首发强震前, 以发生中强地震作为序幕的可能性较大; ② 华北地区平静幕后期的中强地震活动, 对其后活跃幕首发强震在时间和地点上有一定指示作用。 由于华北地区可能即将进入新的强震活跃幕, 该研究对判断华北地区未来强震趋势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青海地区1900年以来5级以上强震目录探讨了省内各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基本状态,结合累积应变能释放现象讨论了各地震带现今地震活动所处的状态。结果显示,青海地区4个地震带强震活动存在明显的平静与活跃的交替特征,这是普遍的宏观规律,但平静与活跃的特点具有差异性。伴随各地震带地震活动状态的不同,其累积应变能释放呈现加速或减速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青藏块体强震活动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震活动状态分析与研究是地震形势跟踪分析的重要基础,以频次的角度分析和探讨青藏块体的强震状态特征,研究表明,青藏块体存在强震平静与活跃交替活动的状态特征,已经历5个平静与活跃交替活动的状态过程.2008年3月21日于田7.3级地震、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和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的发生表明青藏块体强震活动已处于活跃状态.  相似文献   

9.
宁夏南部及邻区ML≥3.0地震平静与中强以上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雪梅  延海军 《地震研究》2006,29(2):118-121
通过对宁夏南部及邻区1965年以来ML≥3.0地震平静现象与中强地震的关系的分析和讨论,得到了宁夏南部4.9级以上地震发生前ML≥3.0地震的活动规律和4.9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模式:平静1年→ML≥3.0地震活跃→平静4-6个月→发生地震,为今后宁夏南部的地震中短期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1998~2010年度地震大形势东北地区预测效果和预测依据进行了总结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1998年以来东北地震大形势预测的5~6级地震危险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辽蒙交界和黑吉蒙交界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实况也表明上述三个地区及邻区为东北中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历年报告对东北危险区的把握较好,东北地震大形势第一年度趋势预测准确率为57%,1~2年度预测准确率为71%。东北地震大形势预测判据主要有8项,其中中小地震活动增强、空区和条带以及地震活动性参数扫描等3项地震学指标可靠性较高,R值评分均大于0.22。统计结果显示,预测报告中每年给出的异常指标数量与次年最大震级没有明显的关联,但中强震前中小地震活动增强是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活跃—平静期、构造背景以及历史地震活动等在预测时,虚报的概率较大,二者或许对长趋势的预测起一定的借鉴作用。正确判断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目前所处的状态(活跃状态还是平静状态)以及活跃—平静期转换的界定指标,可适当提高危险区预测的准确性,减少虚报率。回顾和总结的过程中也发现,目前1~3年地震形势的预测分析以统计性、定性判定依据为主,主要基于震例资料的统计和定性对比分析,反映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物理过程的资料非常有限,今后应在努力提高统计分析严谨性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获得并采用多学科观测资料,从地球物理场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地震趋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天佑  夏品华  林陶  杜欣 《湖泊科学》2021,33(3):774-784
为深入了解湿地周丛生物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贵州草海湿地4种不同生境(湖滨带、人工湿地、农田沟渠、污水处理厂)中周丛生物两个生长阶段(生长期和衰老期)的C、N、P生态化学计量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体营养指数依次为污水处理厂(51.55±4.50)>农田沟渠(50.41±4.50)>人工湿地(47.20±6.72)>湖滨带(41.86±6.91),湿地下游水域水质较上游明显改善.总体来看,在不同生境间,周丛生物C、N、P含量随着水体营养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周丛生物化学计量比呈下降的趋势.同一生境中,生长期周丛生物的C、N、P含量和C∶N都小于衰老期周丛生物,N∶P和C∶P则相反.周丛生物生长期N、P元素为弱稳态型(HN=2.358,HP=2.576),衰老期为稳态型(HN=10.99,HP=5.78),整体来看两个生长阶段周丛生物的N∶P呈稳态型(HN∶P=4.504).根据周丛生物最佳生长速率计量比得出湖滨带处于P限制状态,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和农田沟渠则不受养分限制.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营养水平显著影响周丛生物的N、P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尤其是水体TP和TN浓度.非线性曲面拟合分析表明,周丛生物N∶P和C∶N分别受水体TP和TN浓度的主要影响,而水体TN和TP浓度对周丛生物C∶P的影响同等重要.该研究表明,基于水体TP、TN浓度和周丛生物化学计量比的三维模型可用来评估水体营养水平和周丛生物化学计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参照太阳黑子相对数特征建立了太阳黑子磁场磁性指数时间序列. 大气温度场谱分析结果显示,南北半球中纬度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温度场普遍存在22年变化周期. 分析认为,大气温度场的22年变化周期是太阳活动22年磁性周期所激发.  相似文献   

13.
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是我国历史记录中被确认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引入有序系列和有序组合的含义,对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和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分别形成的2个有序系列进行了研究,认为2个8级地震的发震时间有一个时间差(τ)。2个τ值之差用△τ来表示。若2个τ值相差不大,则4个地震(有时可以是3个地震)组成一个有序组合。2个有序系列可有7个有序组合。7个有序组合的τ值在100a~450a范围变化,但它们的△τ值仅在10d~2400d范围内变化,表示了2个有序序列之间的密切联系。震例表明,1303年洪洞大地震与其他8级地震之间的间隔的形成机制可能与沙罗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震区地震趋势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君 《地震研究》2007,30(2):137-141
根据中国地震局推广软件中所给出的地震区划分,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东北地震区的地震时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东北地震区的地震活动存在着10年、20年和30年的显著主周期。按照这个周期规律,结合测震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未来东北地震区的地震活动趋势,认为东北地震区第五活跃期到2009年结束。从地震能量释放和地震频度上看,未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
S. Naoum  I. K. Tsanis 《水文研究》2003,17(10):1899-1922
Annual rainfall records from the island of Crete in Greece were used with the aid of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o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The GIS was used to produce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lineate watersheds and estimate the areal rainfall from a network of raingauges by using different interpolation schemes. The rainfall–elevation correlation was significant, suggesting an orographic type of precipitation for the island. The rainfall record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stations were found to fit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Deviation from normal for the rest of the records was attributed to the wettest year of 1977–1978. The year 1989–1990 was the driest, and most rainfall records showed a decrease in rainfall over 30 years with higher negative rainfall gradients at the higher elevations. Frequency analysis of the rainfall records was used to estimate areal rainfall for the island of Crete and its main watersheds for return periods of 2, 5 and 10 years.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山西水2井和岳42井水位记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分析了唐山地区同一地质单元内、同一观测含水层、水位动态相同的山西水2井和岳42井记录的水震波曲线,显示两井记震能力相差很大,从井孔结构、地震面波特性等方面分析了两井记震能力差异性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井孔的固有周期是影响水位记震能力大小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Numerous green polished stone axes have been excavated from the Sannai-Maruyama site, one of Japan's largest archeological sites in the Jomon period (5.9–4.2 cal kyr BP). The axes are composed of weakly metamorphosed fine-grained volcaniclastic rock having a peculiar texture that includes numerous acicular actinolites growing in random directions within a quartz and albite matrix. Cobbles of Aotora stone found along the Nukabira River, Biratori town, southern Hokkaido, are the most likely raw material for these stone axes. Aotora stones have alternate bands of a soft dark-green picritic layer and a hard SiO2-rich pale-green layer. The pale-green layer has a texture similar to the stone axes. Basaltic and picritic volcanic rocks of the Sorachi-Yezo Belt occupy the area along the Shidoni River, a tributary of the Nukabira River. Volcaniclastic rocks similar in texture, mineralogy, and bulk rock compositions to the Aotora stone are exposed in the area. These rocks underwent metamorphism under the actinolite-pumpellyite facies conditions. Their protolith is submarine hyaloclastic rocks that are intercalated with laminated picrite detritus. The stone axes, pale-green layers of Aotora stone, and those of the volcaniclastic rocks of the Shidoni River area all have high SiO2 (~ 55 wt%), Cr (~ 840 μg/g), and Ni (~ 370 μg/g). The rare earth element patterns with abundant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depleted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of stone axes were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pale-green layers of the outcrop. These pale-green layers, interleaved with dark-green layers of picritic detritus, were the likely source rock of the stone axes. The high SiO2 content in the pale-green layer cause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quartz and albite in the matrix, which resulted in high-quality raw material for making stone axes.  相似文献   

18.
在塔吉克斯坦—新疆35条全新世活断层中,24条发生过2次以上古地震,发生7.0级以上古地震的平均复现期为3242±55年。阿尔金活动断裂带是最活跃的断层,其古地震平均复现期为417±55年。将每条活断层的古地震复现期与最后一次7.0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时间相比,巴里坤纸房—秦大汉活断层、托里活断层、沙湾独山子—安集海活断层、霍尔果斯活断层及吐鲁番盆地中央活动断裂带为预警式活断层,有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危险,即未来北天山地震带与西准噶尔—阿尔泰地震带是有强震危险的地震带。这两条地震带的古地震复现期一般比南天山地震带与帕米尔—阿尔金山地震带长。4条地震带的古地震平均复现期为589±2年。塔吉克斯坦—新疆古地震的平均复现期为139±1年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至轮台县火车站集油气管道全长72km,近南北向,横跨了不同的4个地质单元,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分布有Ⅰ、Ⅱ、Ⅲ类建筑场地。油气管道横跨了地震Ⅵ度与Ⅶ度区。场地土除末站冲洪积扇外,其余均屑盐渍土,对建筑基础有强腐蚀性。  相似文献   

20.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小震、中震和大震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Poisson分布,导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式。研究了烈度的平均重现周期曲线的特征。根据此特征将此分为缓慢变化型、中等变化型和急剧变化型。提出了小震、中震和大震的确定方法,对于具有不同类型的重现周期曲线的地震区,分别导出了小震、中震和大震的取值公式。最后,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