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陆上最深钻井--塔参1井的地层剖面及讨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参1井是塔里木盆地腹地的一口探井,井深7 200m,是目前我国陆上最深的钻井.其揭露的地层包括(自上而下):第四系、第三系(未分)、白垩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和前寒武纪花岗闪长岩及其中的闪长岩捕虏体.该井钻遇的地层较齐全,取心系统,是地质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塔参1井所揭露的地层剖面,并就有关问题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2.
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的成分及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申柯娅 《岩矿测试》2011,30(2):233-237
祖母绿是一种高档名贵的宝石,其矿物学名称为绿柱石,化学成分为铍铝硅酸盐。鉴别天然祖母绿和人工合成祖母绿,已成为祖母绿宝石鉴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采用常规宝石学研究方法、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技术对天然祖母绿(包括哥伦比亚祖母绿和巴西祖母绿)、合成祖母绿(包括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和水热法合成祖母绿)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的主要致色微量元素Cr的含量越高,祖母绿的绿色越浓艳;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祖母绿中是否含水、水的赋存状态以及氯的吸收峰,可作为准确鉴别天然祖母绿和合成祖母绿的重要依据。等离子体质谱法化学成分分析不能确定祖母绿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合成,需在常规宝石学检测的基础上,综合研究祖母绿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及内含物特征,才能准确地鉴别天然祖母绿、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和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  相似文献   

3.
张金来 《地质论评》1966,24(2):112-121
一、表示方法简介在水化学找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水化学直角坐标曲线的方法。完整的水化学直角座标曲线包括三个部分(图1)。第一部分水文地质剖面(下部),是根据进行水化学工作时收集的水文地质资料结合有关的其它地质资料绘制而成。在该剖面上应标出水源类型(如泉、井、钻孔等)。  相似文献   

4.
刘羽  郝守刚 《地质学报》2006,80(10):1538
在新疆西南天山上泥盆统地层中发现一组保存完好、分异度高的放射虫化石。这组化石包括清楚反映了外骨骼从entactiniids(spumellarians)演化到pylentonemids(cyrtoidnassallarians)的中间过渡类型:Pylentonema transitorum、Ar-chocyrtium medium和Quadrapesus transitivus两新种。为探讨放射虫外骨骼特征演化提供了珍贵的材料。由于Pylentone-mids即具有罩笼虫(Nassellaria)的特征(如,顶骨,基部开口),又具有泡沫虫(Spumellaria)的特征(具有带横梁的骨针),故其具有重要的演化意义。从泡沫虫演化到罩笼虫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内骨针从简单具…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本的宝石学方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技术(LA-ICP-MS)分析了黑龙江穆棱玄武岩风化冲积物中宝石级锆石的宝石学性质、谱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微量元素组成及U-Pb年龄。宝石学性质表明锆石为优质的、可直接加工利用的宝石原料;谱学特征显示锆石为未经历后期改造的高型岩浆锆石,且含有磷灰石、锆石和赤铁矿包裹体;LA-ICP-MS分析表明锆石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富集重稀土元素[(Yb/Sm)N=21~63)]和HFSE元素,Th/U均大于1(1个数据例外);ΣREE较高,含量在1765×10-6~2374×10-6,与基性锆石相似;明显的Ce异常和赤铁矿包裹体说明锆石形成于氧化环境;根据Ti-in-Zircon地质温度计计算,锆石结晶的最低温度为646~737℃;U-Pb年龄为9.39±0.4Ma代表锆石的结晶年龄。基于本实验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锆石巨晶形成于富集CO2的氧化环境并且与地幔的交代作用有关,是岩石圈减薄作用发展到一定阶段(衰退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类型及隐蔽圈闭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东部古近系和新近系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的研究结果表明,陆相断陷盆地存在着同生断裂坡折带、弯折带2种基本的坡折带类型.当水平面下降到坡折带以下时,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平面升降旋回,可形成包括低水位、湖扩展、湖萎缩3个体系域的层序(三分体系域);当水平面未下降到坡折带以下时,构成一个不完整的水平面升降旋回,可形成包括湖扩展、湖萎缩2个体系域的层序(二分体系域).这2种层序在纵向上有规律的叠置组合就构成了盆地层序充填序列.水平面上升期是寻找充填作用形成的水下扇(低水位扇)、小型(扇)三角洲(低水位楔)隐蔽圈闭的有利层序地层部位;而水平面下降期则是寻找(扇)三角洲前缘滑塌作用形成的浊积扇隐蔽圈闭的有利层序地层部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白垩纪科学钻探松科一井(主井)钻探工程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科一井是为获取白垩系完整的地层资料而在我国松辽盆地布置的环境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973计划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要介绍和总结了松科一井(主井)施工情况和所取得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8.
《地质科学译丛》2012,(1):F0003-F0003
1办刊宗旨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珠宝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学科研与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反映现代宝玉石专业学科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宝玉石成矿地质与找矿理论研究,宝玉石首饰设计、检测理论与实践研究,兼顾宝玉石鉴赏、经典宝玉石首饰评析,为引领宝石学学科研究发展,促进国内外信息交流,普及宝玉石科学知识,繁荣宝玉石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9.
碳酸泉形成条件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泉水是一种宝贵的地下矿产资源。其中,碳酸泉水已被证实为治疗性矿水中最有价值的一类,同时,它也是人类珍贵的饮料。本文以收集到的一些国内外碳酸泉资料为基础,对它们的形成条件提出一些肤浅的认识。一、碳酸泉(一) 国外主要碳酸泉苏联高加索矿水地,包括酸水城纳尔赞、叶先图基等世界碳酸名泉,是在古生代褶皱变质岩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地质科学译丛》2013,(2):F0003-F0003
1.办刊宗旨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珠宝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和中国地质大学窄石学科研与教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地质科学译丛》2012,(2):F0003-F0003
1办刊宗旨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珠宝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学科研与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反映现代宝玉石专业学科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宝玉石成矿地质与找矿理论研究,宝玉石首饰设计、检测理论与实践研究,兼顾宝玉石鉴赏、经典宝玉石首饰评析,为引领宝石学学科研究发展,促进国内外信息交流,普及宝玉石科学知识,繁荣宝玉石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地质科学译丛》2011,(3):F0003-F0003
1办刊宗旨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珠宝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学科研与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反映现代宝玉石专业学科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宝玉石成矿地质与找矿理论研究,宝玉石首饰设计、检测理论与实践研究,兼顾宝玉石鉴赏、经典宝玉石首饰评析,为引领宝石学学科研究发展,促进国内外信息交流,普及宝玉石科学知识,繁荣宝玉石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13.
成因矿物学的许多理论,如矿物的物理性质标型、矿物化学成分标型、矿物包裹体成分标型等都已经渗透到了宝石学研究的各项工作中,这些理论为鉴定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鉴定宝石是否经过处理以及进一步鉴定天然宝石的成因和产地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依据,并且对宝石的优化与合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总结与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某些常见宝石的鉴定特征(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宝玉石等),归纳和阐述成因矿物学研究在宝石学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IGCP—269课题即全球沉积岩数据库(SEDBA),是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69项课题.由日本奈良大学教授N.N.Niichi提议申请的.该课题自1988年开始执行,目标是通过国际合作,在五年内设计建立一个以数据库内容、结构、数据编码到计算机选型和管理软件都是统一的,储存世界范围内各类沉积岩原始数据(包括分析测试数据,描述性资料以及照片和图件)的全球沉积岩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通过走访翡翠市场得知存在无机材料充填的翡翠,目前与其相关的研究资料较少,对无机材料充填翡翠缺少鉴定依据.本模拟实验使用水玻璃和硅溶胶这两类无机材料对低档翡翠进行充填以了解其鉴定特征.利用常规宝石学测试、钻石观测仪荧光观察、红外光谱分析(FTIR)、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LIBS)对无机充填翡翠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①...  相似文献   

16.
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是高品质绿松石的主要产地之一.本文通过常规宝石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显微观察、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等方法,对天然美国睡美人绿松石以及扎克里法处理、注胶处理的睡美人绿松石进行研究,测试分析其宝石学、矿物学特征,并对其颜色和高硬度成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美国睡美人绿松石较其他产地绿松石结构致密,致蓝色元素(Cu2+)含量高,从而形成了其较高的硬度和纯净的蓝色.经过扎克里法和注胶处理的绿松石,其结构更为致密稳定,扎克里法处理绿松石中K元素含量增高,注胶处理绿松石的红外光谱在1 735 cm-1处有特征的弱吸收带,为有机质胶中ν(C=O)伸缩振动所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宝石学现代测试技术》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现代宝石学研究技术和方法,对宝石学研究的专题问题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分析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宝石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宝石学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按照32个学时讲课和16个学时实习划分成两大教学模块。采用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如提问式教学、分组讨论和分组报告等;采用多层次实验教学方式,如对精贵仪器注重送样及数据分析教学,对宝石学常用谱学仪器注重测试方法和动手能力训练;采用多元化成绩评定方法,最终课程成绩由课堂分组报告、实验报告和闭卷考试三部分成绩组成。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并初步培养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地质资源的勘探中,电子计算技术已经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把工程报表、钻探资料和化验成果全部记录到磁带或磁盘上;(2)圈定矿体和计算矿量;(3)绘制地质图件;(4)进行矿化趋势分析.过去要用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资源评价计算工作,现在在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几分钟便可做完.而且在新资料不断补充和经济条件经常变化的情况下,随时可对矿床重新评价而不感到困难.  相似文献   

19.
合成变石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及宝石学特征与天然变石基本一致,常规宝石学检测方法很难区分。实验采用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测试分析,发现天然变石以2 800cm~(-1)~3 300cm~(-1) O—H伸缩振动和2 362cm~(-1) CO_2伸缩振动为红外特征吸收峰,而提拉法合成变石无此特征吸收;拉曼分析中,638cm~(-1) Be—O弯曲振动为天然变石的特征吸收,674cm~(-1) Be—O伸缩振动、708cm~(-1) Be—O弯曲振动、473cm~(-1) Al—O平移运动为提拉法合成变石的特征吸收;对天然变石与提拉法合成变石拉曼谱932cm~(-1)进行洛伦兹线性拟合,得到天然变石半高宽均在17.0cm~(-1)以上,而提拉法合成变石均在17.0cm~(-1)以下。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现代化、信息化的新世纪。为了与时代发展同步、满足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工作的广大读者的需求 ,我刊与《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共同编辑、制作了《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世纪光盘版 )。该光盘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了我刊自创刊以来至 2 0 0 2年出版的 1 3卷 57期 (含增刊 5期 )全部内容 ,约 998万字。这不仅是《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全面、完整的数字化整合 ,而且也是珍贵的全文数据库。对于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信息资源 ,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科研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