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探索和研究,结合笔者单位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提出一个目标和四个支撑为指导的遥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即以培养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线工程师为目标,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支柱,以人才引进为保障和以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来构建专业遥感课程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注重课程间的衔接,突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渐进性。提出了自学-交流-应用的学生培养模式,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出真正的合格+特色的高层次专门遥感人才。经过几年实践,专业人才的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
遥感作为一种高效的对地观测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培养创新型遥感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阐述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个过程。根据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交叉的特点并结合我校气象行业的特色,确立了"强数理基础、宽大气口径、重遥感实践、培养具有气象应用特色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重点阐述遥感人才培养的过程的7个环节。最后以2010级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为典型案例,评价了我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构建了一个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创新能力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该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融合,达到两种能力一起培养并相互促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教学理念、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开放式实验教学创新环境,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创新能力。探讨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升本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综合生产实习是本科专业教学实践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遥感科学与技术综合生产实习要求学生把大学所学知识与基本技能串联起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技能为目的。在本文中,成都理工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结合学校地学优势,以江油马角坝为野外实习基地,提出了适合地学院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综合生产实习方案,并对综合生产实习的教学目的、内容与要求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按照前期研究获得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结合问卷调查、成绩分析等方式,以黑龙江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为评价对象,对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为后期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理工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一环。本文探讨了"GIS原理课程设计"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对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套面向卓越GIS工程师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并对考核方式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的考核模式改进了课程设计的考核形式,对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革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遥感专业发展特点及学生具体情况,在分析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的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建设和方向凝练、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3个方面探讨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并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总结与探讨,使该专业能够适应我国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GIS课程是集计算机技术、测绘科学、应用数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于一身的交叉学科,也是遥感类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培养具有"3S"素质的创新型遥感应用人才是遥感专业建设的科学目标。CDIO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了工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运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提高遥感专业学生处理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遥感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图像处理》是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根据专业特性、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的要求,从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介绍了在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并指出了进一步加强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审视分析当前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测绘4.0"与智能测绘对测绘人才的新要求为导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结合实际情况,依托优势特色,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手段和模式、评价方式、工程实训等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与实践,构建了闭环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人才培养成效和社会声誉显著,为测绘高校复合创新、知识服务型高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e image analysis system ASEAN (Advanced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ANalysis with Remote Sensing Data) was designed and programmed by a software development group, ImaSOFr, Depart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GIS, Institute for Geography, National Centre for Na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Vietnam under technical cooperation with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entre of Japan and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National Space Development Agency of Japan. ASEAN has been i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since 1989, with different versions ranging from the simplest one for MS-DOS with standard VGA 320×200×256 colours, through versions supporting SpeedStar 1.0 and SpeedStar PRO 2.0 true colour graphics cards, up to the latest version named WinASEAN, which is designed for the Windows 3.1 operating system. The most remarkable feature of WinASEAN is the use of algorithms that speed up the image analysis process, even on PC platforms. Today WinASEAN is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 cooperation with NASDA (National Space Development Agency of Japan), RESTEC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enter of Japan) and released as public domain software for train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through the Regional Remote Sensing Seminar on Tropical Eco-system Management which is organised by NASDA and ESCAR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 functionality of WinASEAN, some of the relevant analysis algorithms, and discuss its possibilities of computer-assisted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remote sensing.  相似文献   

13.
《数字摄影测量》课程需要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结合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针对国际工程专业认证的具体要求,探讨了《数字摄影测量》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并设计了一套以产出为导向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加强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提出的改革措施对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革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空间数据处理》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开设《空间数据处理》课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专业本身的需要,设计出了该课程的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该课程的开设,必将对“摄影测量与遥感”和“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走访,设计、分发、回收纸质、电子问卷,查阅期刊等调查方式收集与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相关的评价项,将出现次数大于总次数10%的评价项作为最终的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含义确定各二级指标对应的评价依据,构建了新时期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可用于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现状的评价,为后期高校从多方面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表达方法难以满足大规模遥感图像检索需要的问题,该文将卷积层特征和全连接层特征进行联合,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多层特征联合的遥感图像检索方法。该方法提取不同卷积层特征作为图像的局部特征,提取全连接层特征作为感兴趣区域,并对二者进行跨层整合得到新的图像特征并应用于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表明,与利用单一的全连接层或者卷积层特征以及传统的经典检索方法相比,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检索结果,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全局信息和空间结构信息,提高遥感图像检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最佳波段组合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andsat 8陆地成像仪(OLI)遥感影像光谱特征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排除波段间冗余信息的干扰,提高土地利用特征提取的精度,该文以2014年唐山市中心城区Landsat 8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开展了基于Landsat 8OLI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特征提取的最佳波段选择研究。根据最佳波段选取原则统计波段光谱信息,基于最佳指数因子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光谱特征曲线,确定波段1、5、7为最适合该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特征提取的最佳波段组合。  相似文献   

18.
邓荣鑫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156-157,16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遥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实验和应用3个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期对非地理空间信息专业遥感知识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冰湖溃决灾害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作为聂拉木县最大的冰川终碛湖,嘎龙错冰湖溃决风险直接威胁着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利用1991—2011年Landsat-5/TM、2012年Landsat-7/ETM+、2013—2017年Landsat-8/OLI近27年的遥感影像、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对嘎龙错冰湖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其溃决风险作出评估。结果表明:嘎龙错冰湖明显扩张,面积呈现显著增长趋势,由1991年的2.209 4 km^2增长到2017年的5.465 7 km^2,增幅为147.38%;同时,发现聂拉木气象站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在波动中上升,其中气温上升较为显著,气温和降水量的增加对冰湖扩张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气温上升导致的冰川融水增多是造成冰湖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嘎龙错冰湖在遇到冰崩或者冰湖面积持续扩张情况下,湖水会瞬间大规模外泄,形成山洪、泥石流灾害,给下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