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巴姑磷矿是四川雷波磷矿成矿带主要矿区之一。勘查成果显示,矿区麦地坪组磷矿为古陆边缘浅海潮下海湾沉积,具单一矿层结构,层位稳位。矿石属需选加工级硅镁质碳酸盐型磷块岩。认为勘查区深部及西部外围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开阳磷矿床位于洋水背斜上,属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工业磷矿体产于下震旦统洋水组,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层厚度较稳定,P2O5质量分数分布较均匀,矿石矿物成分较单一。洋水背斜东、西翼深部延伸区找矿实践显示,开阳磷矿陡山沱期沉积环境为向北东开口的"U"型聚磷海湾,其东部成矿条件最好,西部次之,南部处于黔中隆起边缘,成矿条件较差,而北部矿层较厚,指示该区可作为下步的找矿目标。  相似文献   

3.
雪岭磷矿矿体可分成上、下两个矿层,其矿体厚度沿走向和倾向总体较为稳定,上、下层矿厚度变化系数分别为57.67%、28.77%;Ⅰ、Ⅱ品级矿体主要分布在地表浅部,向深部随着风化程度减弱变为Ⅲ品级矿体。  相似文献   

4.
张翼飞  许善任 《云南地质》1990,9(3):165-185
滇东地区的富磷矿床,系风化富集形成,原生含矿层为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富集成矿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原生含矿层的岩相、岩性、含磷丰度,区内的含磷层均为白云质磷块岩;外在因素首先是具备地表渗流水和地下环流水的储集、渗透、运移的条件,风化富集深度限于地下潜水面以上。富磷矿床处于地形平缓区,多系顺向坡,岩层倾斜平缓,盖层为白云岩或石英砂岩,其厚度一般小于30米。判别本区风化富集磷矿的定量指标主要依据化学组分及其相关比值。笔者采用碳酸盐(特别是CO_2)含量来标定磷矿石的风化强度。风化磷矿石经简易的工艺流程(擦洗脱泥)即可获得优质精矿。磷矿风化矿的勘查方法有其独特性,研究矿床本身的同时要研究其富集的自然地理因素,地表与深部地质研究并重。  相似文献   

5.
云南寻甸县金源磷矿,矿体呈层状产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第二段,矿体层位稳定,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层顶、底板为渔户村组白云岩。矿石以Ⅲ级品为主,厚6.30m~21.80m。该磷矿属海相沉积磷块岩、生物碎屑化学沉积型矿床。在矿区东部沿倾斜方向,深部还有进一步找矿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在宜昌磷矿北部竹园沟-下坪勘查区新发现一特大型磷块岩矿床,已通过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勘项目专家组的成果质量验收,提交磷矿资源量4.95亿t。据悉,竹园沟—下坪勘查区面积14.41km2,探明的特大型沉积型磷块岩矿床见矿两层,其中主要工业磷矿层厚度为3.26~14.9m,五氧化二磷平均品位20.62%~28.44%;次要工业磷矿层厚1.50~11.15m  相似文献   

7.
陈冬  聂瑛  胡森林 《江苏地质》2023,47(3):242-248
江苏沉积变质型磷矿带位于大别—苏鲁造山带东段,锦屏岩组是带内唯一赋矿地层,因其遭受过多期强烈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层序杂乱,勘查难度大。通过对磷矿带内各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查明区域早期复式褶皱构造控制着带内磷矿体的空间分布、厚度及品位,晚期复式褶皱构造制约着含磷岩系的总体分布;结合区域及各矿区的地球物理资料,建立了覆盖区隐伏磷矿的地球物理勘查模型,认为在面积性重力高异常区内,局部叠加剩余重力高异常,且伴随平缓正磁异常的地段是隐伏磷矿勘查的首选目标;通过钻探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为后续磷矿勘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大湾磷矿属多层状结构矿床,矿层多而密,下部矿层为硅基和磷基粉屑磷块岩,上部矿层多由云基、磷基砂屑磷块岩,磷矿沉积环境主要为潮间-潮下间歇高能环境,矿床成因属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预测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在宜昌磷矿杉树垭磷矿区新一轮地质勘探工作中,在原主要工业矿层之下新发现了一工业磷矿层,命名为中磷层一矿层(Ph12).Ph12矿层受NW向古构造控制,其厚度、品位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和方向性,即呈NW-SE向展布,从杉树垭矿区东部矿段向北,其厚度、品位均呈增加趋势.新工业磷矿层的发现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对宜昌磷矿北部地区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龙县平海子磷矿其工业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第三段第一层(∈_1y~(3-1)),该磷矿层层位稳定,矿体沿走向、倾向连续性较好,矿区地表矿石以Ⅰ~Ⅱ级品为主,深部矿石以Ⅲ级品为主;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磷块岩矿床,其特征的含矿层位是最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罗秋良 《江苏地质》2018,42(2):242-250
卡特里西铜锌矿位于塔里木陆块南缘晚古生代喀拉米兰弧沟系中,成矿与海相火山沉积作用有关,含矿地层为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基性凝灰岩层,矿体与基性凝灰岩层产出几乎一致,层控特征明显,一般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以寻找海相火山沉积型矿床为目标,在矿区共圈出5条工业矿体,并经深部钻探,结果显示含矿层延深稳定,矿区资源储量规模有望达到中大型,深部找矿潜力突显。通过深入总结卡特里西铜锌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为矿区下一步找矿及东昆仑地区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营口后仙峪硼矿床,是一处已开采40余年的大型硼矿床。硼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蛇纹石化菱镁大理岩中,通过对该区构造、地层、岩性、变质作用等控矿条件的分析,并根据目前矿山及周边开采情况,对矿区深部与周边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综合研究表明,预测矿区混合岩下部有矿体存在。通过钻探验证,已证明预测区混合岩下部赋存有硼矿体,且矿体厚度较大,老矿山深部找矿潜力可观。  相似文献   

13.
郑辉 《地质找矿论丛》2016,31(3):317-324
观音梁子锰矿赋存于寒武系邱家河组中,是龙门山中段在邱家河组中新发现的工业锰矿床。通过矿区勘探工作及室内观察、测试等手段,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含锰岩系、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研究发现,观音梁子锰矿为典型的沉积型锰矿床,矿体呈层状产于邱家河组三段硅质白云岩中,延伸较稳定,严格受层位的控制;矿石类型为菱锰矿型,主要由菱锰矿、硫锰矿、水锰矿等组成。早寒武世,龙门山地区由于地壳拉张裂陷形成深海盆地,在还原环境下,锰元素与碳酸根直接结合形成碳酸锰矿物,稳定的物源、深海还原环境为锰矿富集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环境。观音梁子锰矿的发现,证实了龙门山北段邱家河组含锰层位的存在,为龙门山中段的锰矿找矿提供了契机,同时显示了寒武系邱家河组具有良好的找锰远景。  相似文献   

14.
宁芜盆地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芳 《地质与勘探》2012,48(4):760-767
[摘 要] 本文在分析研究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宁芜盆地卧 儿岗铁矿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卧儿岗铁矿位于宁芜断陷盆地NW 向和NNE 向断裂的交汇部位,矿 体主要赋存在浅成、超浅成侵入的辉石闪长玢岩体顶部,严格受岩体制约,认为该矿床属于玢岩型铁矿。 指出在卧儿岗铁矿深部仍有较大找矿空间,在宁芜断陷盆地NW 向和NNE 向断裂构造交汇处,并且发 育有辉石闪长玢岩的部位是寻找玢岩铁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
张亚楠 《地质与资源》2014,23(3):251-255
通过钻探等手段发现小阳沟铁矿为埋藏较深、厚度较大、层位较多、倾斜中等的层状矿体,探获(332)+(333)磁铁矿及低品位矿量1.4×108 t.矿体埋深标高-100~+838 m,平均垂厚86 m,呈单斜层状产出,厚度变化稳定,矿化连续,品位均匀.矿石成分简单,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矿物粒度呈中细粒-微细粒不均匀嵌布.矿石结构为粒状变晶结构、氧化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为细条带状构造、柔皱状构造或角砾状构造.矿床类型为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根据研究分析,总结出深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贾公台金矿为甘肃党河南山地区规模最大的金矿床。为探索深部矿化、寻找盲矿体,在贾公台矿段开展原生晕研究,建立原生叠加晕轴向分带,发现贾公台金矿具反向分带特征。说明该矿体深部存在多期次成矿作用。结合地井五方位测井,预测深部3 200 m标高以下存在盲矿体。深部钻探发现了厚度大、品位高的多层金矿体,新增金资源量12吨,取得了显著找矿成果。构造叠加晕结合地井五方位测井成功圈定贾公台金矿深部矿体的实践,对同类矿床的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合金矿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境内,主要矿体产于NW—SE向构造矿化带内,通过地表及坑道探矿工程的控制,大致查明了中浅部矿化蚀变带地质特征及含矿性,及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及赋存规律、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等特征,总结了金矿赋存特征,及矿床成因,同时指出了本区的探矿方向,扩大向深部和外围空间的找矿,本区具有构成大型金矿的资源潜力,对延长矿山年限有积极意义。文章在分析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三合金矿为中低温热液蚀变-表生富集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西陡崖金矿为台前-陡崖成矿带上又一新发现的金矿床,该金矿受台前-陡崖断裂带严格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床平均品位3.96×10-6,平均厚度1.67 m;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银金矿、自然金,黄铁矿等,矿床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交代破碎蚀变岩型矿床。通过分析研究,西陡崖金矿在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19.
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南部发现的大型隐伏银多金属矿床,银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体附近早期构造及同期张裂隙中,在岩体上部也发育矿化,属岩浆热液成因。为预测矿床深部找矿前景,笔者对矿床激电极化率异常、钻孔原生晕及深部地质体矿化特征进行研究。矿床频谱激电测量显示,激电极化率异常往深部未封闭且具较大延伸趋势;原生晕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叠加晕特征明显,局部出现反向分带特征,表明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同时Ag、Pb、Zn、Cu、Au、W、Sn等元素异常向深部均呈现高强度延伸,指示深部具备较好找矿潜力,由此提出深部存在厚大盲矿体或多金属矿脉群。通过对深部已控制岩体及Au、Cu矿化特征分析,提出深部具备寻找斑岩型铜金钨(钼)系列矿产的潜力。根据当前矿床地物化特征,认为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具有斑岩型成矿系统的特征,提出在岩体外围及浅部-中深部继续寻找银铅锌矿,深部寻找金铜钨(钼)矿的找矿方向,为该矿区或同类型区域进一步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查查香卡铀多金属矿床是青海省探明的第一个中型硬岩型U-Th-Nb-LREE矿床.为进一步明确矿床成因,文章在详细描述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使用LA-ICP-MS对钠长岩脉中锆石进行U-Pb定年,同时对钠长岩脉和不同矿化强度斜长角闪片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是与钠长岩脉有关的岩浆型铀多金属矿床,其成岩成矿年龄为(401.7±6.3)Ma,矿石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与钠长岩脉更为相似.文章认为钠长岩脉是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结束后的板内环境中,由深部富集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矿区西部具有钠长岩脉型铀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而东部则有可能发现岩体型矿体,具有更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