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就初中学生来说,能把地理学好的不多,喜欢地理的就更少了。而讨厌地理学科的学生却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而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抱着“教不教是我的事,学不学是你的事,别说我没教”的态度,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要求学生懂得、记住、会做习题.考试拿个好分数,这已逐渐不适合时代的要求。为了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敏捷灵活并有一定开拓精神的人,必须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炳飞 《地理教学》2007,(9):11-13,10
地理课堂教学的多数程序和内容是教师预设的,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循着教师的思路分析和理解问题,教学流程多会沿着教师设计的方向进行。但是,由于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并不完全吻合,以及学生已有地理知识和方法不足等原因的存在,也会有学生突然提出或独自嘀咕一些教师课前没有想到的,与正常教学思路不同的“意外”问题。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氛围会越来越平等、民主和宽松,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意外”问题也会随之增多,探讨这类问题的特点、作用和应对策略具有现实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常责怪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主动性太差,不会回答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学习只会被动接受,学得很死,实际上根子在教师。因为我们很多教师太“权威”,太惟我独尊,因此要转变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就会发现学生的错误常有些共性的东西,或受学生生活经验的影响,或受学生心理因素及思维习惯的影响,我们把它称为思维误区。这些误区往往导致认识的绝对化、片面性,并且出现的频率大、人数多,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尊重和服务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仅停留在观念上,更应该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行南。只喜欢或只会教好学生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虽然学生之间的基础、能力和习惯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都有进步的空间和潜能。  相似文献   

7.
活用地理略图 提高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年轻教师多赶时髦,把原图融入多媒体课件之中。殊不知,集声、像、色于一体的多媒体盲目滥用,往往把学生带入一个“花花世界”。如果插入的地图再五彩缤纷,重点不突出,将会使学生更加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召开1996年学术年会12月上旬,福建省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在福清市召开学术年会。年会主题为“面向21世纪深化地理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到会代表60多人,收到学术论文65篇,汇编成册。福清市政协方家章副主席、福清市教育党...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学生能生活会学习,能合作会探究,能实践会创新。教师的角色是创设一系列活动,精心设计好自学提纲,提出自学目标,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课堂上,只要是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会学要学习的东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我第一次教学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新疆”一课时,我想能不能通过一首歌,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叉能合理组织教学呢?我想到了《新疆好》,此歌有彭丽媛演唱的,斯琴格日乐演唱的等多个版本,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彭丽媛演唱的,然后兴冲冲地进行教学,MP3外接有源音箱播放,学生充满渴望,我也兴趣盎然,一切都在双方的期待中有序进行,谁知,歌曲只播放了半分钟,学生就出现了骚动,  相似文献   

11.
魏玫 《地理教学》2005,(10):33-34
未读此之前,我绝对想象不出柬埔寨人民过的是这样一种贫穷的生活,相信作为澳大利亚这一发达国家的孩子看完这则案例后,也会经历和我一样的情感体验。利用这样的案例教学,比单纯用一些专业术语给学生列出条条框框,让他们机械地去记忆效果要好得多。因为,首先像这种叙事性的章,学生愿意看,容易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看这样的章,通过一些具体的事实,例如“她奢侈地买了一片西瓜;没钱买肥皂;木柴也快用完了,要节省着用……”,也许学生会因此萌发出一种要加倍珍惜现在的富足生活的思想,也许还有的学生会对柬埔寨人产生怜悯之情,想要帮助他们摆脱贫穷,  相似文献   

12.
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是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限于被动的接受,更有不少学生认为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副课”,而不加以重视。认为学习历史与社会不过是死记硬背,不需要理解和思考,因而成绩很难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施行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创造性教学,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所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机械的背诵只会扼杀掉学生的原创力、好奇心,长期以往,这样的复习课还有趣味可言吗?苏霍姆林斯基对有趣课堂的解释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相似文献   

14.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任何形式的互动,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如果课堂教学只片面追求互动的形式和数量,就难免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教学效果却不遂人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郝士敬 《地理教学》2011,(15):60-61
1.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我看了,我忘了;我说了,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我明白了。”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会增加学生思考的机会,有利于突破难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好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杨玉东 《地理教学》1997,(4):38-38,21
“快节奏”就是培养学生快看、快说、快做、快思的习惯,以便提高教学速度,扩大知识容量,加大难度,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组织教学和复习提问宜快,讲授课中的背景知识宜快,只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宜快,复习巩固阶段宜快……。施行快节奏的条件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矿产知识比较厌学,因为矿产知识十分枯燥,除了记矿产符号,还要记住产地,如果只利用一幅矿产分布图学起来学生真是兴趣全无。于是我把平时收看的有关矿产知识的电视节目结合教材讲给学生听。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作业主要是学生复习巩固知识,教师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的手段。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只注意了作业的复习检测功能,忽略了利用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只好被动地在教师编好的框框内填写唯一的答案,教师是优劣的唯一评判者。这样的作业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理学科实施环境教育中,有时往往只注重学生意识目标和知识目标的训练,只是以环境危害的具体事例、数据让学生意识到环境危害的严重性,懂得一些环保常识,忽视了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态度目标,即从我做起,大家共同努力,环境污染问题才能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做好试卷的批阅分析,对提高地理讲评课的质量至关重要。无论是自己搞的单元测试,还是统一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只有对地理试卷进行一丝不苟的批阅,反反复复地分析,才能找出问题,查准错因,使讲评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尤其是期中、期末考试,试题不是自己出,阅卷采取流水式(每个教师只批阅1—2个题目),如果对自己学生的试卷不进行二次批阅和反复审核,对考试情况不进行纵横比较,对失分点、错因不进行深入细致的归类分析,讲评时就不能“对症下药”,就会出现“放空炮”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