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1月25日在山西省洪洞县甘亭镇发生了ML5.0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虽然不大,但对山西临汾市地震应急工作是一次有效的实战检验。介绍了这次地震的基本情况,包括震感、烈度分布、灾害损失以及震前、震后出现的宏、微观异常现象;就地震发生后的地震应急工作,从临汾市委、市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及全市地震部门的应急工作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在这次地震应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迅速反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全面报道,向民众传递震情灾情,实时追踪应急工作进展,对社会公众舆论进行有效疏导、引领和调控。这次地震的新闻宣传虽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来看,相较于汶川、玉树、芦山、鲁甸等地震应急新闻宣传取得一些成效。文章总结了这次地震应急期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的经验,对地震系统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海两次5.0级地震均波及华宁,地震发生后,华宁县防震减灾局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本文简要介绍了华宁县防震减灾局地震应急处置的主要做法,根据亲身经历,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县级地震部门在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总结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对县级地震部门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距今巳经10年了,这次地震夺去了数十万同胞的生命.为了记取这次极其严重的血的教训,10年来我国地震工作者对唐山地震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反复的总结、研究和探索.很多关心地震工作的同志也不断地提出各种询问,对我国地震预极的科学水平,地震部门在唐山大地震前后所做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关切.值此唐山大地震十周年之际,为了缅怀遇难的同胞,重温历史,促进今后的地震工作,同时也向关心我国地震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作为唐山大地震前后地震工作的组织者之一,拟对这次地震前后的工作做一简短回顾,其中也涉及了一些技术及学术问题.一、唐山地震前的几项重要工作和部署  相似文献   

5.
通海两次5.0级地震均波及华宁,地震发生后,华宁县防震减灾局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本文简要介绍了华宁县防震减灾局地震应急处置的主要做法,根据亲身经历,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县级地震部门在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总结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对县级地震部门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5.9级地震发生后,笔在地震现场对这次地震震后趋势的判断工作和依据。讨论了地震现场震后趋势判断工作的特殊性、科学性和社会性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又一人间悲剧。灾难过后,痛定思痛,如何保证在非常时期将地震数据可靠地传输回台网管理中心,为研究人员提供完整的数据波形,是地震观测技术人员在这次地震后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收集比较了中国地震部门常用的4种地震数据传输方式在8.0级特大地震中的表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距今已经十年了,这次地震夺去了数十万同胞的生命。为了记取这次极其严重的血的教训,十年来我国地震工作者对唐山地震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反复的总结、研究和探索。很多关心地震工作的同志也不断地提出各种询问,对我国地震预极的科学水平,地震部门在唐山大地震前后所做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关切。值此唐山大地震十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1970年通海地震及震区的人口、交通等情况;地震造成的直接伤亡、破坏和滑坡次生灾害;政府部门在组织救灾机构、救灾布署、救灾急需物资的供应、运送和合理使用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地震部门在震区进行地震考察、建立观测台网、宣传地震知识方面的对策;地震后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的对策,其中重点是恢复农业生产和修建房屋;在最后的几点启示中指出,该震推动了我国西南的地震工作,提出如何减轻山区地震滑坡的次生灾害、控制救灾人员去灾区等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内乡-镇平4.7级地震,是河南省解放以来唯一一次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事件。本文对这次地震的震害及烈度进行了考察评定,总结了有关部门的震后应急措施,讨论了从这次地震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和序列特征,讨论了震前区域地震频度、能量、空间分布、空区等,指出短期内等间距定向迁移的地震活动条带—“地震链”对主震的诱发是最具特色的活动图象,对短临预报有重要意义。此外,对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与滇西南地震活动的关系等问题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九八二年六月十六日甘孜地震的有关情况,并叙述了这次地震的中期、短临前兆异常特点,就这次地震的预报成功,对“综合预报”“异常背景”、“敏感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工程地震工作研讨会于一月十九日至廿一日在沈阳举行.这次工程地震工作研讨会,是国家地震局东北地震监测研究中心应工程管理部门和工程建设及设计部门的要求召开的,目的是通过相互交流情况,共同协商讨论,如何把东北地区的工程地震工作做得更好,以便进一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及其所属市(地)的计委、抗震、国土规则、重点工程管理等主管部门的领导,各级地震办公室的负责人,有关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及设计院所的工程技术专家、设计师,地震科研和监测预报及地质院校的学者、教授、工程师等,分属62个单位的80多位同志.  相似文献   

14.
台湾集集921地震地壳形变的简介与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集集921地震是20世纪末发生在我国的一次影响很大的地震。地震性一年后,笔者有幸考察了地震现场。本文展示部分地震遗迹照片和收集到的GPS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这次地震的震前震后地壳形变特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灾害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部门的现场工作要求,设计了区域现场地震工作系统。提供可靠的地震现场调查和通讯手段,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信息,有效地进行应急指挥与调度。本文详细介绍了区域现场地震工作系统的设计思路、技术流程、设备功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是有史以来对乐山市波及范围最广、人员伤亡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社会影响最强烈的地震。本文回顾了近几年乐山市在地震应急准备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汶川特大地震波及乐山后的应急工作,认为坚持不懈地抓好地震应急准备是做好大地震之后应急工作的重要前提,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是防震减灾部门的重要职责,震后恢复重建中防震减灾部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地震应急响应工作发展需要,概要介绍了地震应急指挥车总体设计,对通信系统、中央控制系统、视频会议与语音系统等各工作子系统的主要性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地震发生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地震部门应对地震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辅助相关部门做好地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次破坏性的或明显有感的地震发生以后,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这次地震发生在哪里?震级有多大?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开展地震速报工作。在短时间内对已发生地震的参数(发震时刻、位置、强度)进行测定并向有关部门发出通报称为地震速报。 中国的地震速报可以追溯到东汉,公元138年张衡用候风地动仪测报了洛阳西北方向的一次地震(即甘肃临洮七级地震)。 1966年邢台地震后,我国在北京地区建立了区域性地震电信传输台网,从事区域地震速报工作。197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负责对发生在中国境内的M_s≥5.0、边境附近的M_s≥6.0、世界范围的  相似文献   

19.
地震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最近,首都九家新闻单位的记者赴地震工作第一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并从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工程地震、地震社会学以及地震工作者的精神面貌等几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为社会了解地震工作打开了一个窗口,同时对广大地震工作者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本文介绍了这次采访活动的概况及其主要收获。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三年来的酝酿,1987年9月15日至17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专业委员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了首次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57名代表来自全国12个部门的39个单位。 会上交流了论文43篇,所涉及问题的面甚为广泛。从基础理论、激发采集装备、野外技术到处理手段、解释方法和地质效果;从纵波到横波;从海上到陆地、井下;从浅层的工程地震到深层的石油勘探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研究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