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众所周知,地震是威胁人类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强震的袭击往往造成巨大的劫难,并使人们在心理上留下了恐惧地震的阴影.这就决定着地震预报工作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与社会、经济关系很密切,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是一项防灾性的社会公益事业.要搞好地震预报预防工作,尽可能减轻地震灾害,首先广大地震工作者必须竭才尽智、奋发进取,努力提高地震预报的科学水平;其次,需要社会各界、广大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9月份,我有机会和一些新闻单位的同志一起参加了对西北地震工作的采访活动.这使我接触到很多地震工作者.他们当中既有著名的地震学专家,也有地处荒山、戈壁的夫妻地震台的观测人员.西北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不是这样亲自到地震部门看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从一个普通地震工作者的角度,介绍了成都市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应急工作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其应急工作的一些特点和取得成效的原因。文章认为,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在遭遇汶川地震这样一次特大自然灾害时,成都市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应急行动是比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从基层地震工作者的视野,对地震预测预报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探讨,讨论了地震学与社会地震学的相关性。结合现状,对相关仪器性能、人才队伍建设、日常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地震预测预报信心不足、科学研究与地震预测预报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描述。最后,结合地震预测预报岗位特征及工作现状提出了一点粗浅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5.
郝文娟 《山西地震》2005,(Z1):43-43
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科普宣传工作,为防震减灾工作出谋献策是每位地震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资料表明,我国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都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或Ⅶ度以上地区,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经济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现处在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面对这样严峻的地震形势,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任务会更艰巨.  相似文献   

6.
一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历史地震记载丰富。地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132年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曾记录到138年甘肃发生的陇西大地震。16世纪巳有关于地震前兆和抗震建筑方面的记述。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近代又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受到孔孟之道、儒家思想的严重阻碍,发展极其缓慢。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只有一个地震台,三个地震工作者。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的领导下,地震科学有了巨大的发展。 五十年代配合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对丰富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地震烈度资料。同时建立了少量地震台站。一九五八年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中,我国地震工作者曾对地震预报问题作过初步尝试。后来,于由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地震预报工作末能继续下来。 一九六六年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敬爱的周总理代表毛主席、党中央慰问灾区人民,提出了一定要搞地震预报的庄严号召。以后,总理又对地震的预测、预报和预防工作作了多次重要指示,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和总  相似文献   

7.
最近从有关部门获悉:在我国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努力下,我国地震短临预报和工程地震科学技术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全国1/3国土、2/5大中城市处于7度高烈度区,地震预测、预防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千百万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地震局最近录制了一部电视剧——《默默无闻的人》。这是一部反映群众地震测报活动的电视剧。它取材于基层、面向震区,从一个侧面歌颂了常年战斗在第一线的业余地震工作者默默无闻的工作精神。并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向广大观众宣传普及群众预测预防地震的一般常  相似文献   

9.
1975年2月4日海城M7.3级强烈地震成功的预报,创造了20纪地球科学史和世界科技上的奇迹。文内回顾了成功预报的过程: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决策;对群测群防工作的落实;辽宁地震科技人员对地震发生的典型性地体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综合分析。证明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防的。从而增强了对地震预报的信心,激励地震工作者在地震学科中不断的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震相识别在地震学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只有通过对大量的震例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具备较强的震相分析经验.Dzku数字地震震相集系统的研制,为广大地震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提高地震分析能力、积累分析经验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国际地震动态》2003,(12):27-27
20 0 3年 9月 2 3~ 2 8日中国地震学会编辑委员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地震系统从事地震期刊、图书及声像制品的编辑工作者近 50人参加了大会。江西省地震局局长袁定强在会上致辞 ,编辑专业委员会主任谭先锋作了主题报告 ,对地震期刊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作了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同时也对期刊工作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加入WTO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所面对的挑战作了分析。科技部宋培元教授从宏观上介绍了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以及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增强了广大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2.
发刊词     
根据全国科学大会的精神,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及“在二十四小时以前预报出五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在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下,西北地区地震工作者创办了《西北地震学报》,现在正式发刊了。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地震活动区之一。西北地区的地震工作,虽然个别学者在解放以前对一些大地震进行过零星的考察,但真正的地震科研工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地震局主办、《中国地震年鉴》编辑部编纂、地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震年鉴》已出版了4辑、受到了地震工作者及有关人员的欢迎。该年鉴的出版,是地震系统的一件大事。它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反映地震系统的成就,系统总结了地震工作经验,准确收载重要地震  相似文献   

14.
地震科技写作,是地震科学研究、地震技术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地震工作者交流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普及地震知识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地震科技写作的共同规律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叙述了地震科技文章的分类、地震科技写作的准备、地震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地震科技写作的基本手法、地震科技文章的修改定稿等,为地震科技写作者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译编”序     
地震是没有国界的。我们都认识到,地震夺走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使发生破坏性地震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到极大危害。无论是在深入研究地震过程理论方面,还是在创建地震危险性评定以及地震和地震灾害预测方法科学原理方面的合作,仍然是两国地震学者加强合作的基础。在过去16年期间,中、哈两国地震工作者们实施了大范围的地震科学研究和组织工作,获取的新资料在敬请读者关注的专著中广泛地应用。作者致力于专著工作时,力求找到对下列问题的解答,即破坏性地震何地、何时和为什么发生?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全面…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有效防御与切实减轻地震灾害 ,是党和政府的要求 ,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也是几代地震科技工作者毕生的追求。几十年来 ,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努力探索 ,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 ,使我国地震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防震减灾能力明显提高。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 ,我国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 ,防震减灾任务将更加艰巨 ,地震科技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 ,加速地震科技的发展和科技创新 ,是每一位地震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 ,在“九五”计划圆满完成、“十五”计划既将起步之际 ,应本刊约请 ,中国地震局陈章立局长撰写了“我国…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地震科学工作人员正在进一步讨论一个问题:地震预报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怎样更好地结合起来? 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对地震科学是门外汉。但是出于多年的工作关系和记者的责任感,也想在这里反映一下地震科学工作者和群众的意见,以期有助于正确解  相似文献   

18.
地电是地震前兆测量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地震预报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地震工作者的重视。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目前,国内外地震工作者(包括物探工作者)都在探索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途径。我们作为地震仪器研制人员,为了更好地与地电  相似文献   

19.
正云南是个多震的省份,1970年通海7.8级地震后,正式开始了监测预报工作,通过不断总结,并经过几代地震工作者的努力,积累了许多震例,得到了部分新认识,但距离地震预报仍然很遥远。探索地震前兆与地震发生在空间上的内在联系,以此进行地震预测一直是地震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在云南以此为目标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过许许多多的失败,通过失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防震减灾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玉树、汶川、芦山地震后,防震减灾及地震信息网络工作已成为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来势汹汹的网络舆论给地震工作者带来很大冲击,给地震信息宣传、地震预报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面对网络舆情提出的挑战,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成为众多防震减灾事业工作者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汶川、玉树地震后各类舆情信息的分析,调研信息网络保障的实践工作,阐述了对信息网络舆情工作的一些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