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人禾 《大气科学》1995,19(5):563-574
为了分析热带海气耦合系统中不稳定扰动究竟由哪种自由波占主导地位,根据本文第I部分提出的热带海气耦合模式,讨论了取耦合系统中不同的径向模时耦合波的性质,即分别讨论了大气长Rossby波和海洋长Rossby波、大气Kelvin波和海洋长Rossby波、大气长Rossby波和海洋Kelvin波的耦合波以及考虑了大气和海洋中所有这些波动时耦合波的性质。结果指出,这些耦合波对海气耦合模式中参数的取值很敏感,不同的参数可以产生性质不同的耦合波。本文的结果也说明了海气耦合系统的性质与热带大气的性质和结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简单热带海气耦合模式中的耦合波及其不稳定性(I)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人禾 《大气科学》1995,19(4):455-464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热带海气耦合模式,模式大气和海洋中包含了Kelvin波和长Rossby波。在赤道β平面近似下,讨论了取耦合系统中最大径向模时,即大气和海洋中只存在Kelvin波时耦合波的性质。结果指出,向东传的耦合Kelvin波可以出现不稳定性,并且由于海气相互作用,在长波部分可以产生向西传的耦合Kelvin波。 耦合Kelvin波的性质与模式中所选用的参数有很大关系,当大气与海洋中自由波的频率相差很大时,耦合波的性质与没有海气相互作用时自由波的性质非常接近;只有当大气与海洋中自由波的频率相差不太大时  相似文献   

3.
热带大气和海洋运动的频率差异在海气系统演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邦良 《大气科学》1999,23(1):77-90
对热带太平洋地区850 hPa纬向风场、海表温度场月平均距平进行了谱分析。结果表明:纬向风距平与海表温度距平的振幅在El Ni?o或La Ni?a期间同时增长。而在其他期间,波振幅随时间呈相反变化趋势。在El Ni?o或La Ni?a事件发展期间,纬向风距平的位相角与海表温度距平位相角的差值在90o左右,而在事件的衰减期间,它们的位相角的差值在0o左右。本文还利用长波近似、海洋对大气加热取局地热力平衡近似时的简单热带海气耦合模式,研究了大气变量和海洋变量位相差随时间变化对海气耦合解的影响。在海气耦合模式中,当大气模式取为非定常时,大气和海洋Kelvin波之间以及Rossby波之间存在着能量转换,使大气和海洋波振幅呈相反变化趋势。此时,耦合波振幅随位相角差的变化没有共同的增长或衰减区间。大气Kelvin波与海洋Rossby波或大气Rossby波与海洋Kelvin波相互作用时,波振幅随位相差的变化存在着相同增长和衰减区间,它们的振幅要么同时增长,要么同时减少。当大气模式取定常时,因为相互作用波之间的位相差是一常数,波振幅随时间无限制增长。本文还在大气模式取为非定常和定常两种情况下,对海气耦合模式进行了数值求解。结果表明,当大气模式取为非定常时,数值解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跟观测结果有较好一致性。当大气模式取为定常时,数值解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跟观测结果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4.
林一骅  薛峰  练树民 《大气科学》2001,25(1):111-117
在局地热平衡情况下研究了简单热带海气耦合模式中不同扰动形式间的耦合,依次讨论了由大气准定常Kelvin波与海洋R0ssby波、大气准定常Rossby波与海洋Kelvin波、大气准定常Kelvin波与海洋KelVin波、大气准定常Rossby波与海洋Rossby波组成的耦合系统的性质,并研究了存在于其中的耦合扰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巢纪平  王彰贵 《气象学报》1993,51(3):257-265
本文分析了当大气和海洋中未经耦合前的自由波分别为Kelvin波和Rossby波,经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耦合波的性质。结果表明,不管大气的自由波为Kelvin波或Rossby波,而海洋的自由波为Rossby波或Kelvin波,经相互作用后的耦合波可以分成两类。一类耦合波的色散关系接近自由的Kelvin波;另一类则由不同经圈模的Rossby波经相互作用后的耦合波。这两类波都具有不稳定性。文中讨论了耦合波的传播和不稳定的物理机制,并指出这类不稳定的热带耦合波,对研究ENSO事件中的某些现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FSU(Florida State University)风应力逐月资料,运用POP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异常场结构与ENSO的联系。结果显示:纬向风应力有35、47和57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经向风应力有28和38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得到纬向、经向风应力传播型与ENSO振荡的耦合关系。同时指出,对El Nino/La Nina这样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现象的时空演变,应注重多种振荡混合的作用,而不应只分析单一模态的作用。风应力异常的局地振荡对El Nino/La Nina的影响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7.
热带西太平洋风应力异常在ENSO循环中作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邦良  张人禾 《大气科学》2002,26(3):315-329
利用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海气耦合模式来研究热带西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异常对ENSO循环的影响,并以1997/1998年的El Nino事件为例,分析了模式结果中热带西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异常对El Nino事件形成影响的动力学及热力学作用.结果表明,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风应力异常对ENSO循环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耦合模式中,当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风应力异常由观测给定时,耦合模式基本上可以模拟出自1971年以来的EI Nino事件,观测与模拟的Nino 3区海面温度异常(SSTA)的相关系数可达0.63.赤道西太平洋地区的风应力异常可加强该地区大气的辐合,从而加强了大气的加热场,进而加强了海气相互作用的不稳定.赤道西太平洋地区西风异常激发出来的Kelvin波及水平平流对EI Nino事件初始阶段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海气相互作用及东边界的反射对EI Nino事件的发展及维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热带不稳定海气相互作用模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人禾  巢纪平 《气象学报》1994,52(3):350-358
对以前提出的热带海气相互作用模式[1]风应力的参数化作了改进。和以前一样,在这个耦合模式中,滤去了大气和海洋中的重力惯性波,只保留了向西传播的Rossby波。但经过海气相互作用后,理论分析指出,在耦合模式中存在着快的和慢的两类波动。快波频率的实部、即其相速度是向西传的,并接近于未经海气相互作用时大气中Rossby波的频率;而慢波的性质和以前的结果类似,短波部分是向西传的,长波部分向东传,东传波的临界波数随海气相互作用增强向短波部分位移。与以前结果不同的是,除一个慢波不稳定增长外,另一个快波在长波部分也是不稳定增长的。海气相互作用越强,不稳定增长率和不稳定波所出现的波段范围越大。另外,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指出,高频和低频不稳定波产生的物理条件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海气相互作用与年代际气候振荡可能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简单海气相互作用方程组出发,引进新的海洋对大气加热函数,得到简单海气相互作用方程组的解析解。解析解表明,海气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不稳定耦合波,这种波的不稳定程度随海气相互作用系数和深海对海洋混合层的影响而不同,并且e-折时间尺度随海气相互作用系数出现极小值,这个极小值点对应的周期是最不稳定海气耦合波的周期;海气相互作用产生的最不稳定海气耦合波的周期在中纬度地区是18a,在低纬度是3.5a,在高纬度是35a,它可能是海气系统年代际振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热带海气相互作用波及其不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利用一个简单的海气耦合模式,讨论了热带海洋和大气中Rossby波的相互作用。结果指出,海洋和大气中向西传播的Rossby波耦合后,不仅存在着向西传播的波动,而且还可以产生一类向东传的新波。这种向东传播的波动出现在波长较长的波段范围内,这个范围的大小受海气相互作用强度的制约。另外,波动可以出现不稳定性,向西和向东传的波均有不稳定现象发生,不稳定增长率也受海气相互作用强度的制约。最后,根据所得到的海气相互作用波,对ENSO现象作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经向风应力在热带不稳定海气相互作用中的角色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00年北太平洋海温和副高特征量资料,探讨夏半年副高与前期海温的关系,发现影响副高活动的海温关键区赤道东太平洋前期信息最明显,从前期秋季持续至春季都保持与夏半年各月副高强度、西伸脊点位置的高相关;ENS0事件的形成超前于副高强度的转折约半年时间;El Nino年副高持续偏强偏西,La Nina年则相反,脊线位置也有所反映,但不如强度与西伸显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表明,福建雨季降水、副高强度与Nino 3区海温存在着大约相一致的年代际振荡与突变时间;雨季降水分布的异常直接受到副高活动的影响,而副高活动又明显受ENS0循环的制约,因而关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及ENS0信息对福建雨季降水分布趋势的预测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INTRODUCTIONAsshowninobservationalfacts,theevolutionofElNi駉displaysastheamplitudeexpansionandmigrationofanomalousdisturbancesinair-seacouplingsystems.Theoreticaladdressofthephenomenonhasbeenattemptedfromtheaspectofcouplingdynamics.Theresultsshowthattheair-seainteractionsystemincludesakindofunstablemode,whichispropagatingindirectionsdeterminedbyfactorsgoverningSSTchanges.Withanair-seacouplingmodel,Lau[1]wasamongtheearliestpeoplewhodiscoveredunstablestationarywavemodesintheair-seaintera…  相似文献   

13.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rge-scale zonal wind anomalies and annual frequency of NW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methods of correlation and composition.It is indicated that when △ U200-△U850 >0 in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and △ U200- △U850 <0 in western tropical Pacific, the Walker cell is stronger in the Pacific tropical region and the annual frequency of NW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are above normal. In the years with zonal wind anomalies, the circulation of high and low troposphere and the vertical motions in the troposphere have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ime scale of short-range climate prediction, zonal wind anomalies in high and low troposphere are useful as a preliminary signal of the annual frequency prediction of NW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s.  相似文献   

14.
使用1979—2015年欧洲长期天气预报中心所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资料,分析了7—8月东亚高空纬向风的季节内振荡(ISO)信号特征及其与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TC)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 hPa纬向风在副热带、中纬度地区季节内振荡显著,尤其是在纬向西风带中,有两个南北分布的大值中心,方差贡献均超过50%。(2)基于东亚高空纬向风的ISO和EOF典型空间模定义的西风指数(EAWI),可以用来描述东亚高空纬向西风在ISO尺度上的经向移动。(3)在西风指数的ISO负位相期间,登陆中国东南沿岸22 °N以北的TC增多;反之减少。在西风急流出口南侧的副热带区域,200 hPa ISO纬向风向北移动,使纬向西风位置偏北,出现东风异常,从而使西风减弱;TC引导气流为向西的异常,有利于TC登陆中国大陆偏北沿岸;同时有异常的ISO纬向异常东风切变,有利于TC登陆过程的维持。(4)在西风指数的ISO负位相期间,在对流层高层西风急流出口区向南输送的天气尺度的E矢量,在TC登陆地区,出现异常扰动涡度通量的辐合,引起了该区域的西风减弱。   相似文献   

15.
南北半球台风形成的物理场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南半球7619热带风暴和北半球8111号台风为例,对台风生成区附近的低空大尺度纬向流场的变化及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对台风生成区大气层结构的温湿场分布、大气低层涡度的逐日变化和对流层上下层的风垂直切变场逐日变化进行计算。同时进行南北半球台风对比分析。找出了南北半球台风生消时段大尺度环流和台风生成区大气物理场的共同特征和和相同的天气变化机制,分析表明台风生成的决定性因素是低层大尺度流场对台风生成区辐合的加强,致使水平切变急剧增大的结果。由此提出一个生消诊断公式,讨论了用天气学方法定量预报台风生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1991~1994年El Niño的异常特征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勤  丁一汇  周琴芳 《气象学报》1998,56(5):573-583
1991~1994年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4a多出现正距平。Niño3指数一直为正值。在此正距平背景下,产生了两次振荡和3次ElNiño暖期。在此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在±5°纬度范围内发生了两次负距平的变化,形成了一个狭窄的温度梯度很大的“冷核”,而赤道外的中纬度海洋则持续维持两个正海温距平。这一时期海表温度资料EOF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第一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实际上反映了上述冷核特征。1991~1994年的ENSO事件主要是低频分量发生了较大异常,赤道低层纬向风和高层西风在前期减弱(1991-01-1992-05),后期加强(1992-06-1994-011).无论是海温还是风场的低频分量都表现出一次ENSO循环的特征。因此作者认为,虽然Niño3指数等在这4a多期间均为正值,但是大气和海洋耦合系统的低频变化部分只发生了一次完整的ENSO循环过程。1991年至1992年上半年对应于ElNiño暖位相,1992年下半年至1994年底对应于LaNina冷位相。但是这个冷位相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只出现两次极狭窄的冷核。冷位相的明显“夭折”,而代之以出现两次较弱的增暖,可能与季节内尺度的大气强迫与低频变化部分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热带对流和环流季内振荡强度与海表温度关系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外逸长波辐射(OLR)、风场和海表温度(SST)资料, 研究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强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发现热带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区域是OLR和风场季内振荡最主要的共同活跃区。对比分析了OLR和风场季内振荡强度与海表温度异常之间的年际异常关系, 发现OLR季内振荡强度异常与海表温度异常之间存在显著局地正相关关系, 即在热带中东太平洋区域、热带西北太平洋区域和热带西南太平洋区域, 当海表温度正(负)异常时, OLR季内振荡增强(减弱),特别在冬春季节这一关系更清楚。除个别区域外, 风场季内振荡强度异常与海表温度异常不存在类似OLR的局地关系。OLR和风场季内振荡强度异常与海表温度异常之间局地和非局地关系的差异, 体现了两种要素特性的本质差异。但两种要素季内振荡强度在El Niño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基本一致, 即在气候场中季内振荡活跃的区域, 事件发生之前季内振荡会增强, 并逐渐向东传播, 事件发生之后这些区域振荡减弱。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ers hav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tropical zonal wind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on tropical methane, while generally ignoring the change in extra-tropical methane.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the interannual changes in the methane mixing ratio in extra-tropics of both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SH)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NH) using Halogen Occultation Experiment (HALOE) satellite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rannual changes in extra-tropical methane exhibit QBO features in both hemispheres that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tropics. The extra-tropical methane QBO perturbations usually occur in two layers and are longitudinally asymmetrical about the equator. The amplitude of the methane QBO disturbance in the extra-tropics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tropics from 10 to 1 hPa but much larger in the layer from 30 to 10 hPa. The interannual relative changes in the methane mixing ratio are similar in both the NH extra-tropics and the tropic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stratosphere. Using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two-dimensional, interactive chemical dynamical radiative model (SOCRATES),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extra-tropical methane QBO.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ropical stratospheric zonal wind QBO results in the QBO of the induced residual circulation. It is the transport of methane by the induced residual circulation that causes the methane QBO in the extra-tropics. The induced residual circulation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stratosphere are not always longitudinally symmetrical about the equator, resulting in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the methane QBO in the SH and NH extra-tropics.  相似文献   

19.
热带海气耦合Kelvin波的弱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简单的热带海气耦合方程组中 ,引进基本风场和平均海流的作用以后 ,对热带海气耦合 Kelvin波的不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得到其耦合不稳定的判据条件 ,并且分析了它的传播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1—2020年中国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中国大气再分析资料(CMA-R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及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NCEP-Ⅰ),对比不同资料在表征影响南海热带气旋活动环流背景的能力,探讨CMA-RA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资料基本刻画出与热带气旋活动密切相关的环流特征,包括南方涛动、菲律宾至南海低层纬向风、热带低层纬向风反向分布型、菲律宾至南海中东部低层涡度、热带西太平洋垂直风切变及南海至菲律宾以东海域中层湿度。它们对南方涛动、关键区纬向风和中层湿度的刻画较相似,CMA-RA和ERA5对南方涛动、低层纬向风及其与热带气旋关系的描述一致性高,较NCEP-Ⅰ密切,但低层经向风、关键物理量差异较大。对极端年环流具有相似的表现能力,但异常程度存在差异,海平面气压、低层纬向风高度一致,以CMA-RA与ERA5最接近;中层湿度CMA-RA与ERA5接近,较NCEP-Ⅰ偏小;关键物理量差异较大。CMA-RA对南海热带气旋环流的刻画具有与ERA5和NCEP-Ⅰ相当的性能,并与ERA5一致性较高,可为相关工作提供可替换的再分析资料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