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铜王公路2#滑坡侵蚀实例,定性分析了该滑坡侵蚀的诱发因素、变形特征、复活的原因;并在研究该滑坡侵蚀地貌特征、岩土体组成、水文地质特征后,建立了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斜坡的初始应力场特征进行模拟研究。计算成果及分析表明,铜王公路2#滑坡处于非稳定状态。最后,对该滑坡滑动后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及侵蚀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张明 《矿产与地质》2014,(1):107-111
根据对黄岗滑坡的分析,其属于蠕滑-拉裂型滑坡。本文阐述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并研究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及演化过程;在成因机制分析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该滑坡天然状态及暴雨情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另外,还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Midas对滑坡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数值模拟成果和传统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开展循化县查汗都斯水库滑坡野外调查及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简述了滑坡的发育特征、探讨了滑坡的形成条件, 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震活动及降水是该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毕肖普法对该滑坡按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两种工况进行稳定性计算, 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分析, 所有结果均显示该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建议对滑坡进行必要的监测或群测群防。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野外调研,在详细研究重庆市涪陵区植物油厂滑坡的区域环境和地质条件,结合滑坡特征的基础上,对植物油厂滑坡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滑坡区上方修建319国道引起阁系水流量增大致使原河谷下切和排洪暗涵修建后的不完全回填这两个人为工程活动使滑坡前缘临空面增大是滑坡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夏季长期大量的降雨是主要的诱发因素。根据地形地貌和地质岩性条件,采用数值模拟和刚体极限平衡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变形特征和滑坡稳定性进行了验证。最后,根据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对研究区内的滑坡治理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玄武岩台地型滑坡是一种特殊的滑坡类型,此前对其稳定性的研究较少。以嵊州市地雅园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首先基于详细的地质资料采用三维模拟软件进行了建模;然后基于P-Ⅲ型分布曲线确定了降雨重现期,分别采用岩土软件MIDAS进行了滑坡稳定性模拟与三维运动模拟平台DAN3D软件进行了滑坡影响范围计算;最后对影响地雅园滑坡稳定性的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降雨强度对地雅园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不同,最不利工况为百年一遇降雨工况,此时滑坡稳定性系数为0.946,破坏概率为65.25%,影响范围最大增加了36.83%;内摩擦角和降雨是影响地雅园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子。分析原因认为玄武岩台地型滑坡稳定性主要与硅藻土滑带、节理裂隙面的发育情况、降雨入渗滞后性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滑坡致灾范围的预测研究一直是滑坡研究的重点难点之一。以陕西泾阳南塬滑坡为研究对象,选取滑坡高度、体积、滑源区长度以及宽度为影响因子,采用蝙蝠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中的正则化参数γ和σ2进行寻优计算,建立BA-LSSVM滑坡致灾范围预测模型,并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效果,可作为该地区防灾减灾依据。  相似文献   

7.
降雨滑坡预警的概率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滑坡启动的降雨临界值是滑坡预警的关键,由于研究区资料数据有限,关键值难以确定,降雨滑坡预警效果受影响。所以应该对预警结果进行概率分析。本文利用作者在已开发的降雨滑坡预警系统,提出采用降雨滑坡预警概率分析方法进行预警。通过对滑坡与雨量相关性、降雨滑坡启动值等对滑坡预警的时间概率、空间概率及预警概率进行分析,计算危险区内已发生滑坡频率和降雨滑坡发生频率,得到降雨滑坡预警概率使得预警系统更加可靠。并以沐川县为例对模型进行了算例检验,为更科学的对降雨滑坡进行预警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8.
长输管道是国家重大生命线工程,滑坡灾害可能导致长输管道变形、拉裂、断裂等破坏,对滑坡成灾机理综合分析和稳定性评价是滑坡灾害治理的前提。本文以甘肃地区长输管道的某滑坡体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地质构造、地质地层和地震气候情况,采用因果分析的鱼刺分析法从物、环境、人三个要素对滑坡成灾机理进行分析,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基于滑坡灾害的综合分析成果,从防护、施工、环保和投资四个方面比较选定抗滑桩板墙灾害治理方案,治理实施效果良好。研究成果为类似线性工程的滑坡灾害分析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浙西梅雨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目前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对东南部降雨引发特别是梅雨引发的滑坡研究较少.选取浙江省西北部梅雨控制区淳安县为研究区,通过遥感解译结合野外详细调查,共确定滑坡596处,并建立滑坡编录数据库.选取高程、坡向、坡度、曲率、工程岩组、断层、道路、建设用地、植被等9个滑坡影响因子,基于GIS栅格分析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logistic回归和信息量3种评价模型,分别对32种不同影响因子组合进行滑坡易发性对比评价,得到滑坡易发性指数图.应用评价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ANN、logistic回归和信息量3种模型的正确率分别是93.75%、89.76%和90.06%;采用淳安县2014年梅汛期发生的13处滑坡作为预测样本,3种模型预测率分别是94.75%、94.33%和77.21%.上述分析结果表明:ANN模型优于其他两者.以ANN模型评价结果指数图为基础进行易发性分区,采用滑坡强度指标进行分区结果检验,滑坡强度值由易发性低、较低、中和高依次递增,说明分区结果合理.研究成果可以为浙西降雨型滑坡特别是由梅雨引发滑坡的易发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卡基娃滑坡位于木里河卡基娃水电站拟建坝址下游左岸,为一特大型基岩古滑坡,其稳定性关系到建坝、建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通过勘察,掌握了滑坡的边界条件、变形特征和形成机制;结合河谷地貌史的研究,采用宏观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该滑坡是川西高山峡谷区弯曲-拉裂型滑坡的典型代表,通过其形成机制和稳定性的研究,对今后认识和研究该类型的滑坡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地质滑坡对人员和经济形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区域地质滑坡危险性评价变得极其重要.为了将滑坡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里以芦山县作为研究区,分析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的滑坡成因等相关特征,选择12种滑坡因子作为其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滑坡因子权重,使用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和信息量模型,对芦山区域进行...  相似文献   

12.
卡基娃滑坡是木里河卡基娃水电站拟建坝址下游左岸的特大型基岩古滑坡,是川西高山峡谷区弯曲-拉裂型滑坡的典型代表,本文结合河谷地貌史的研究,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采用宏观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对研究同类型的滑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许少清 《城市地质》2013,8(2):21-24
以资溪县西源滑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勘察资料采用经典的传递系数法对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表明自然状态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和状态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根据滑坡体勘察成果,采用抗滑支挡和地表排水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滑坡是一种分布广泛、多发性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各项社会活动以及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对滑坡稳定性和治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西寺村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勘查钻探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GEO5软件,运用毕肖普法对3-3′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出天然、暴雨、地震3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在利用MIDAS软件对滑坡的3种工况进行验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该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存在再次滑动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对一给定的滑坡(即滑坡坡率、坡高等已确定),稳定系数的影响因素有滑带土粘聚力、内摩擦角、滑体容重和孔隙水压力等。由于各因素对稳定系数的影响程度不同(即敏感性大小不同),因此,需要以定量的标准来找出其中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滑坡治理重点研究的对象,有效提高滑坡整治效果。本文以延安市宝塔区青化寺滑坡为例,采用正交分析法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各种组合的滑坡稳定系数,然后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因子进行敏感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高速滑坡具有运动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的灾害特征,因此对滑坡启动、加速和静止整个运动过程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基于滑面力学特性将滑面分为弹性介质区和应变弱化区,构建了高速滑坡二维力学模型,提出了滑坡启动动能计算公式和滑坡运动过程的能量计算公式;以千将坪滑坡为例,采用启动动能计算公式得出滑坡的启动速度为2.35 m/s;依据滑面...  相似文献   

17.
滑坡风险管理是国际上广泛应用于滑坡灾害防灾减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County Landslides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CLRMIS)研发及应用为研究目标,在简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特征与需求,设计了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与功能模块,详细论述了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的技术流程、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完成了CLRMIS软件的开发。选择陕西省宁强县为应用研究区,基于CLRMIS平台,在对宁强县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数据管理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方法和要素权重叠加方法分别进行了区域(县域)滑坡灾害危险性和易损性研究,采用专家打分方法进行了单体滑坡灾害危险性和危害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风险矩阵分析方法进行了区域(县域)及单体滑坡灾害广义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和基于降雨量的动态风险评价与预报预警。应用结果表明,CLRMIS能够在滑坡信息管理、风险分析与评价、预报预警等方面提供较为有效的支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某高速公路路线通过古滑坡前缘,工程建设需要对滑坡前缘进行开挖可能导致滑坡复活.在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变形理论对滑坡在各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状况、应力环境和变形特征进行研究,认为滑坡在前缘开挖和运行期暴雨状态下可能产生复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排抗滑桩的治理设计方案,并基于变形理论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对该方案的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改善坡体应力条件并控制坡体整体变形.  相似文献   

19.
川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中东部,其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是我国大型滑坡发育最为密集的地区,严重影响了我国西南地区的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重大工程建设。在面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以川藏铁路沿线茶树山滑坡、川藏公路102道班滑坡、八宿怒江滑坡、理塘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为例,在ENVI51和eCognition软件平台上,利用高分辨率WorldView 2以及Landsat遥感卫星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采用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法对滑坡的遥感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可以提取出关键信息和目标区域,再结合目视解译,能够得到滑坡的细部信息,提高遥感影像滑坡解译的成功率,特别是对川藏铁路沿线等地质条件复杂区域的滑坡调查工作有重要意义。最后,结合灰度共生矩阵(GLC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古滑坡和新生滑坡的识别进行探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植被指数提出了滑坡遥感信息量判别(GVI)模型,并构建模型的质量函数IGVI;统计样本的结果显示古滑坡的IGVI值明显低于新生滑坡,表明本研究提出的GVI模型可以为识别古滑坡和新生滑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卢生强 《新疆地质》2012,30(1):109-112
对武当山隧道进口处Ⅰ号和Ⅱ号滑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传递系数法对Ⅰ号和Ⅱ号滑坡在天然及饱和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计算,利用Flac3d软件对Ⅰ号滑坡在天然及饱和状态时的应力应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综合分析认为,降雨入渗是加剧武当山隧道进口处滑坡活动触发因素.为保证襄渝铁路运营安全,建议对Ⅰ号滑坡进行削坡处理,对Ⅱ号滑坡在前缘设置抗滑桩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