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渭北区块H矿区煤层气井腐蚀影响因素,以抽油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开采过程中产出气、采出水、抽油杆表面腐蚀产物成分和抽油杆质量损失检测分析,总结了抽油杆腐蚀类型和腐蚀强度,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排采阶段、开发层系和采出液矿化度对抽油杆腐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渭北区块煤层气井抽油杆主要受到CO2和H2S的腐蚀,其来源主要为5号煤和11号煤。在初期排水阶段抽油杆腐蚀程度低,主要是由少量CO2溶解气引起;憋套压和产气之后,抽油杆受到产出的酸性气体CO2和H2S的共同腐蚀作用,且腐蚀不断增强;同时地层水矿化程度对抽油杆腐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腐蚀影响因素复杂且强度不断变化,因此,对抽油杆表面进行包覆或涂上防腐层是直接有效的防腐手段。   相似文献   

2.
酸性气体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归纳认为酸性气体对混凝土腐蚀主要有三方面:碳化作用、硫酸盐的腐蚀和酸腐蚀;并通过几个典型实验及实地样品检测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迄今为止的主要实验研究手段及重要的实验研究成果;还介绍了目前研制出的用于腐蚀速度预测的两个数学表达式和两个较典型的数值模拟模型(Mehta整体模型及Saetta有限元模型);最后概述这方面研究所需的主要的测试手段和应该采取的各种有效预防措施。最后认为虽然酸性气体或酸雨对混凝土的腐蚀研究取得一些进展,但该领域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在腐蚀程度的评价、硫酸盐的应力腐蚀、腐蚀速度预测模型研究等方面还十分欠缺。建议尽快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钻杆在钻井液中发生腐蚀会引发严重的孔内事故。为了延缓钻井液对铝合金钻杆的腐蚀作用,在pH值为10、温度为70 ℃的聚磺体系钻井液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机缓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或SDBS)及稀土缓蚀剂〔硫酸镧,La2(SO4)3〕,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缓蚀剂对7075系铝合金钻杆材料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2种缓蚀剂均可降低铝合金在碱性钻井液中的腐蚀,提高铝合金钻杆抗拉强度最高达6.73%;合金中Cu、Mg、Si等元素的第二相粒子是腐蚀的敏感区域,第二相粒子脱落后即形成腐蚀坑;在产生腐蚀裂纹时,腐蚀产物主要由Al、C、O等元素组成。  相似文献   

4.
局部腐蚀包括缝隙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磨损、氢腐蚀,H2S应力腐蚀和氢腐蚀是长输管道最容易发生的一种局部腐蚀方式。针对长输管道易发生局部腐蚀的特点,参考其他管道评价方法,根据现场管道的安全状况,提出了适用于现场的含局部腐蚀体积型缺陷管道的三步评价法。该方法不需要考虑管道的腐蚀裕量,简化公式,便于现场计算。  相似文献   

5.
水-岩化学作用等效裂纹扩展细观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慧  曹平  江学良 《岩土力学》2010,31(7):2104-2110
从化学腐蚀下岩石细观结构的变化出发,研究水化学溶液对岩石中裂纹的腐蚀作用。运用地球化学矿物-水反应的溶解动力学,考查水-岩反应化学溶液中不同时间段离子浓度的变化,从理论上探讨化学腐蚀下等效裂纹扩展的定量化分析方法。通过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裂纹在迹长及隙宽方向的变化,将水化腐蚀等效成有效裂纹长度,建立了水-岩化学作用下等效裂纹扩展的计算公式并计算应力强度因子。通过对砂岩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岩化学作用对岩石裂纹的扩展有显著影响,并且具有时间效应。同时,水化学溶液的离子浓度及pH值大小对裂纹的扩展存在影响,其中pH值的变化对岩石的断裂力学效应更加显著。当溶液的酸性越强或碱性越强,腐蚀越大,裂纹扩展越快;pH值为中性时,腐蚀作用得到较大缓解,裂纹发展缓慢。为定量研究裂隙岩体在水岩化学作用下的细观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锚杆腐蚀与防腐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际工程中 ,锚杆腐蚀引起结构严重的破坏屡见不鲜。概述了锚杆发生腐蚀的条件和腐蚀类型 ,分析了影响锚杆腐蚀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防腐蚀保护的基本要求及防腐蚀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3)
中国油田回注系统管柱存在比较严重的腐蚀现象,影响腐蚀的因素众多,腐蚀也是比较复杂的综合腐蚀。本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回注污水系统中管柱腐蚀的类型,确定了各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矿化度的油田回注污水对J55、Q235和N80类型的回注管柱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腐蚀钢材的外貌和腐蚀产物的构成,以期为高品质防腐钢材的研制及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摩尔比为1∶1的NaOH-KOH混合熔融物对红柱石晶体各不同结晶学方向的自然晶面和切面进行了腐蚀实验,建立了红柱石晶体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相同腐蚀条件下,红柱石晶体同种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相同,不同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不同,故根据腐蚀坑形态可进行晶体定向。腐蚀坑形态能体现了晶体的对称性。红柱石晶体各晶面(切面)的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和投影图可用来进行红柱石晶体的定向及缺陷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摩尔比为1∶1的NaOH-KOH混合熔融物对红柱石晶体各不同结晶学方向的自然晶面和切面进行了腐蚀实验,建立了红柱石晶体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相同腐蚀条件下,红柱石晶体同种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相同,不同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不同,故根据腐蚀坑形态可进行晶体定向。腐蚀坑形态能体现了晶体的对称性。红柱石晶体各晶面(切面)的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和投影图可用来进行红柱石晶体的定向及缺陷研究。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锚杆因其可有效控制岩土层与结构物之间的位移而被广泛应用。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得预应力锚杆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不断锈蚀损伤,甚至失效。通过开展预应力锚杆室内加速腐蚀试验,定性描述了预应力锚杆表观腐蚀演化特征,借助电化学测试系统分析了pH、O_2协同作用下的预应力锚杆腐蚀损伤机制,建立了一种基于酸性通氧环境下的腐蚀电流密度时变模型。以单位长度腐蚀量表征腐蚀程度,建立了通氧速率与单位长度腐蚀量的关系曲线,发现随着通氧速率增大,腐蚀程度达到阈值。基于数据分析获得典型预应力锚杆样本极化曲线,探究了预应力锚杆不同时段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所选样本并未出现明显的钝化区,阳极始终处于活化状态;通氧环境下腐蚀电位正移,而未通氧的酸性腐蚀液中预应力锚杆腐蚀电位负移,耐蚀性差。该研究可为分析处于有氧岩土环境下的预应力锚杆损伤演化行为提供分析手段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李东艳  周志祥 《现代地质》1999,13(4):477-480
为查明齐家水源地取水设备腐蚀与堵塞的机理 ,在现场测试地下水 Eh值和 p H值的基础上 ,采集了地下水、腐蚀管材及沉砂管中沉积物样品。利用微生物分析、X衍射分析、显微镜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 ,结合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认为滤水管的石墨化及防腐泵铸铁外壳的腐蚀为宏观腐蚀电池电化学腐蚀 ;滤水管、扬水管内壁发生了厌氧硫酸盐还原菌电化学腐蚀和厌氧 H2 O-CO2 电化学腐蚀。堵塞物大部分是腐蚀产物 ,堵塞伴随腐蚀而产生。该水源地水井堵塞的机理与国内外普遍认同的富 Fe2 +地下水氧化结垢使水井堵塞的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井筒腐蚀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为典型的酸性气田,生产井井筒面临严重的腐蚀隐患。结合塔中Ⅰ号气田的生产情况,对影响井筒腐蚀的各种因素(CO2及H2S含量、温度和流速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确定了:①塔中Ⅰ号气田各井的井筒腐蚀受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共同影响,以硫化氢腐蚀为主,约占70%;②90℃±是井筒腐蚀发生最严重的温度区域;③塔中Ⅰ号气田各井的流速多数1m/s,存在垢下腐蚀,个别井流速达4.9m/s,存在冲刷腐蚀。根据井筒腐蚀的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对井筒腐蚀的防护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永兴  徐洪 《岩土力学》2010,31(10):3058-3062
采用室内加速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砂浆受腐蚀后砂浆锚杆锚固体的锚固特性变化情况。通过对不同腐蚀阶段砂浆锚杆锚固体中锚杆-砂浆界面以及砂浆-基体界面的黏结强度及荷载-位移关系的测试及分析,得到了界面黏结特性随砂浆腐蚀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砂浆受腐蚀程度的增加,锚杆-砂浆-基体三者界面间的黏结强度均呈线性下降,锚杆-砂浆界面间剪切刚度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砂浆-基体界面间的剪切刚度受砂浆腐蚀程度的影响不大,但界面间的化学胶着力会随砂浆腐蚀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矿物晶体腐蚀像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物晶体腐蚀像是一种研究晶体对称、晶格缺陷等传统的方法。对腐蚀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建立各种不同矿物晶体的腐蚀像立体模型,从而可以在这个模型上进行:①腐蚀像的晶体对称理论意义及其在岩石中矿物晶体定向作用的研究;②腐蚀像所反映的晶格缺陷与定向及其地质意义的研究;③腐蚀像所反映的晶体溶解机理的结晶学各向异性特征的研究。这些研究充分挖掘了腐蚀像在地质学、矿物学中的新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岩土力学》2017,(9):2613-2620
为了研究酸腐蚀作用对桩-土接触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利用大型多功能界面剪切仪,进行了砂土与被硫酸加速腐蚀0、31、93、154 d的混凝土板之间接触面剪切试验,量测了不同腐蚀时间的混凝土与砂土接触面的剪切应力和剪切位移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砂土与硫酸腐蚀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符合双曲线模型,接触面剪切破坏符合摩尔-库仑准则。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接触面黏聚力减小,摩擦角、剪切强度以及达到峰值剪切应力所需的剪切位移增大,接触面的破坏趋向于土体自身剪切破坏。取未腐蚀混凝土与砂土接触面达到峰值剪应力时的剪切位移为基准,对该位移对应的不同腐蚀时间下混凝土与砂土接触面的剪切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腐蚀5个月后的剪切应力要小于未腐蚀时的剪切应力。按双曲线模型对试验测得的接触面剪切应力和剪切位移关系进行了拟合,获得了该模型中的参数,为进一步进行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 浓度的氢氟酸(HF)对橄榄石晶体不同方向之切面进行了腐蚀实验,以期建立三维立体构型。在晶体上选 取垂直任一结晶轴的单形,如(100),(010),(001)等平行双面,(110),(011),(101)等菱方柱和(111)菱方双锥进 行了腐蚀实验,由原子力显微镜记录各个切面腐蚀像。结果显示,相同切面上的腐蚀像具有固定的几何形状及角度,且在 晶面上的结晶学方向固定。各腐蚀像形状具有共性,即长轴为[010] 方向,短轴为[100] 方向。由不同切面腐蚀像的变化规律, 建立了橄榄石腐蚀像三维立体模型。相同腐蚀剂对不同晶面腐蚀的容易程度差异巨大,以蚀坑在DIC200× 下能清晰观察到 腐蚀像形态为标准,橄榄石各切面的腐蚀速率为v(010)>v(110)>v(100)>v(111)>v(101)>v(001)>v(011)。由橄榄石晶体腐蚀像的唯一 性及其结晶学定向,在橄榄岩切片中将橄榄石颗粒切面指数化,并获得其结晶学定向及结晶优选方向。由此,在大别山碧 溪岭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中推断橄榄石[100] 主极密垂直面理面,[010] 主极密平行于线理面。腐蚀像所确定的晶体结晶优选 性为当地构造动力提供了一定有价值资料,开拓了腐蚀像的地质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腐蚀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腐蚀混凝土的研究目前仍以单因素试验为主。本次正交腐蚀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已知的介质组分分析强势的腐蚀因素组合及其主次关系,并可方便地获得各因素对混凝土的腐蚀影响规律。两组复合腐蚀液的试验结果表明,Cl-和Mg2+为强势腐蚀因素;各腐蚀因子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强弱不等。在评价腐蚀效应时应综合考虑各腐蚀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珍珠进行加热、紫外线照射、汗液、沐浴露和防晒霜等腐蚀实验,分析了这些腐蚀手段对珍珠颜色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对珍珠彩度降低的影响最小,而防晒霜和沐浴露的腐蚀效应最大。金珍珠在各种腐蚀手段下表现出最为明显的彩度下降。在珍珠腐蚀前后的化学成分分析中发现,各种腐蚀手段普遍导致珍珠表面Ca含量升高、Si含量显著降低。Mn和Sr的含量变化与珍珠种类和腐蚀手段相关。探究不同外界条件对珍珠色泽变化的影响,可为博物馆展览保存、消费者选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2017,(Z1):299-304
赤泥渗沥液具有强碱性,首先对赤泥渗沥液的碱性进行分析,利用碱溶液模拟赤泥渗沥液,研究了山西某赤泥堆场黏性土样在强碱的腐蚀作用下物理性质的变化及其微观结构特征,重点考察不同的作用时间效应的影响。对利用水泥(或粉煤灰)固化的赤泥样的受碱腐蚀所引起的强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表明,在碱溶液作用下不同的固化时间时固化样的强度变化过程主要体现在整个过程的早期,固化样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凝结过程和腐蚀效应的共同作用后强度逐渐趋于稳定,无侧限抗剪切强度不会有明显的衰减,利用水泥和粉煤灰对赤泥进行固化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队陆续承包了一些盐井钻探工程,由于设备、钻具锈蚀严重,造成了每年达20万元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钻杆防腐措施. 我们知道,腐蚀会使金属失去金属的特性,从元素状态转变为化合物状态.根据钻杆在腐蚀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可将其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钻杆(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