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水度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学军  扬维仁 《地下水》2003,25(4):221-223,229
本文对影响给水度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给水度研究方法予以评价.结合试验研究.提出了在生产实际中精确测定变值给水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正夏 《地下水》2014,(1):8-11
在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安集海灌区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转换机理和联合调度研究及利用各类集总式、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时,给水度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输入参数。分析研究区的基本地质情况,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块,利用给水度参数测定装置分别测定常值给水度、变值给水度,揭示该区域给水度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规律。试验得出:在计算地下水降雨入渗补给量和灌溉入渗补给量时要用到给水度这一参数,特别是在地下水埋深不大的地区,对计算成果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在地表排水沟设计中,如果考虑了给水度随埋深而变的情况,排水沟的尺寸就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零通量方法原位测定给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荆继红  韩双平 《地球学报》1998,19(4):423-428
本文简略介绍了零通量面(ZFP)方法原位测定给水度的原理、计算,并给出了在银北平原江南试区人工调控地下水位条件下和天津万军套洼试点天然条件下应用ZFP方法原位测定给水度的具体实例。结果表明,给水度测定值与测参历时有关,对单一岩性而言,其值逐渐增大,经过相当时间后将趋于某一稳定值,其原因是非饱和带释水存在滞后作用,所以它也是反映不同释水过程的一个参数,其值是在一个范围内变化。另外给水度测定值与包气带及潜水位变动带的岩性有关,土层质地越粘重给水度值越小,包气带释水的滞后作用影响越明显。同时,潜水位降落的起始位置不同对多层地质结构的给水度测定值影响也不同。而且给水度的测定值还与潜水埋深及包气带土壤剖面初始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佩成 《地下水》2000,22(1):21-24,44
给水度μ值乃是地下水计算和水资源评价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常用参数,它的正确取值一直在被研究,本文介绍了作者通过黄土地区开展实地测试获得的有关最新成果,介绍了利用中子水分仪等设备,揭示的含水层释水过程和给水度变化过程,剖析了该过程的内在机理,发现了过程给水度μt值与时间呈双曲线变化的规律,进而推出了反映该规律的相应公式。在测得含水率变化的基础上,利用谝式便可解决给水度的合理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5.
确定含水层给水度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洋  褚立孔  蒲治国 《江苏地质》2006,30(4):290-293
给水度是矿井水文地质中的重要参数。对影响给水度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给水度研究方法予以评价,结合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更适合煤矿的测定含水层在天然状态下给水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位变动带综合给水度在水资源评价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对于大区域含水层组来讲,手工计算是相当困难的。水文地质数据库和现代软件工具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方便。本文探讨了应用MapGIS软件和VB语言编程从地下水数据库中提取钻孔的水文地质试验数据、岩性、厚度、地下水位等资料,综合分析和计算水位变动带综合给水度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项目的水资源计算。在该项目中,针对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巨厚水位变动带,以地下水数据库为基础,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VB语言编程来处理和分析提取的数据资料,从而求得水位变动带综合给水度和区域综合给水度,并编制了“华北平原地下水位变动带给水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7.
赵全喜  高殿举 《地下水》1992,14(2):85-87
本文介绍的求给水度μ值和导水系数T值的方法,是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在计算区内分别建立地下水开采阶段和水位恢复阶段水量平衡方程,然后用联立求解的方法得出给水度μ值和导水系数T值  相似文献   

8.
王景汉  朱洪忠 《地下水》2001,23(2):80-81,96
潜水变幅带给水度值是计算地下水资源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山东省青州市东夏地区 ,利用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建立潜水均衡方程 ,推求山前平原区潜水度幅带给水度 ,已取得初步成果 ,更有待实践检验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可以测定松散土体真实给水度和毛细负压值的实验仪器,它能测定天然状况下原状土体的给水度和毛细负压值,并能很好的反映出给二者随地下水位埋深变化的特点。选做的均质土体的给水度和毛细负压值测定实验,验证实验仪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计算参数的测定与估计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了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几个常用参数(给水度、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和潜水蒸发系数)的测定和估计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剖析.通过分析,得到几点新的认识:(1)给水度值同注水的方式有关,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农田表层土壤疏松,且有作物影响,因而其最大值会出现在地表附近;(2)用抽水试验法测定给水度,其值因孔而异;(3)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土壤结构和给水度的关系密切,一般随着埋深的增加,该系数随之减小;(4)不同季节和不同作物,潜水蒸发系数不同,表现在计算公式上的参数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孙蓉琳  何世伟  黄康 《地球科学》2021,46(5):1840-1847
给水度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为探讨潜水含水层给水度的影响因素,设计均质粗砂、均质细砂、上细下粗、上粗下细4种土柱的排水实验,按照一定间距分段降低地下水位,每段降深设计不同排水时间,求取不同水位埋深的给水度.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支持毛细水高度,给水度受地下水位埋深影响显著,其关系可以用非线性函数来表示.排水时间越长,给水度越大,当土柱分段排水时间超过1 h,给水度值稳定.0.6~0.9 mm粒径的粗砂给水度大于0.2~0.4 mm的细砂;当地下水位在土层分界面下20 cm时,上细下粗土柱给水度显著增大,上粗下细土柱给水度显著减小.给水度的大小与地下水位埋深、排水时间、岩土颗粒和潜水面附近及之上非均质结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关于给水度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给水度的几种不同定义,提出了地下水存在形式除已有类型外还应该有弹性水,并从理论和实质上分析了给水度的释水机理及其隐含意义,论述了毛管水、弹性水和重力水的变化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参数容水度、贮水率和给水度,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地明确了给水度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马传明 《地质科技情报》2005,24(Z1):199-201
针对原有给水度实验仪不能直观反映地下水水位埋深及其降深对给水度影响的缺点,设计了能采用柱体法测定松散土体试样的给水度的实验仪.新设计的给水度实验仪能直观地显示出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并能反映出初始地下水水位埋深及水位降深对给水度的影响,且操作简单,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14.
刘克岩 《水文》1989,(1):29-33
本文叙述了蓄水容积法估算岩土给水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河北平原地处半湿润区、坡平流缓,产流方式以蓄满产流为主等具体情况,对原计算方程进行了改进.进而以两次间隔不长的较大降雨为基础,以第一次充分降雨为条件,并考虑第二次降雨前土壤的水分损失,提出了改进后的蓄水容积法,以此推求流域的平均岩土给水度.本法在河北平原五个小河站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科学确定地下水水位变幅带的地学参数是水资源评价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保定平原近40年来强烈开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规模巨大的厚包气带层,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随着河湖生态补水与地下水压采工作的推进,保定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回补水量与水位变化的定量关系成为超采治理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但水位回升条件下的计算中仍用表示释水过程的给水度参数将造成结果偏差,因此表述水位恢复过程的自由孔隙率参数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所在。文章基于保定平原区67个工程地质钻孔采样数据,确定水位变幅带的综合自由孔隙率,通过趋势分析和结果交叉验证方法遴选半变异函数模型,结合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对未知点进行无偏最优估计。结果显示:(1)保定平原区水位变幅带综合自由孔隙率的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为一阶趋势效应指数模型。数据具有强空间自相关性,主要受变幅带空间位置、地层类型等结构性因素影响。(2)综合自由孔隙率分布表现为西南、西北为高值区,极值可达0.25,数值向中部及东部逐步降低,最小降至0.02。(3)与惯用给水度值进行对比,自由孔隙率值在南北部地区整体升高约0.03,约为惯用给水度的1.2倍。在中部地区降低了约...  相似文献   

16.
赵东辉  许元萍 《地下水》1990,12(2):67-70
本文详细介绍了采用地中渗透仪测定给水度的方法,其中包括仪器的布设,测试细节,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还将该法所测结果与抽水测验法进行了此较,结果吻合较好。同时指出,该法具有简便、经济、直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文中用不等径的葫芦状毛管网络模型讨论了均质土的重力释水机制,认为重力释水与变动后的潜水位以上原饱水带及与其相联系的支持毛细水带有关;据此定义了给水度。 均质土给水度的大小与重力释水前后包气带的水分分布特征有关。由模型的分析说明,蒸发条件下的初始水分分布特征曲线偏低,造成均质土的重力释水减量,使给水度变小。  相似文献   

18.
三连圩泾流实验区地下水计算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联 《水文》2000,20(2):32-35
利用安徽省三连圩径流实验站浅层地下水实测资料,经过统计分析与成因分析,得出了包括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潜水蒸散发系数、地下水给水度等重要地下水计算参数,通过均衡计算,检验各参数的精度及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沿江圩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水文地质参数在含水层压密过程中不断变化,这是诸多地面沉降模型实际应用中的难点之一。就含水层压密对水文地质参数的影响开展了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压密前后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给水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渗透系数随模拟含水层介质压密过程的变化几乎呈线性的减小趋势,线性拟合决定系数为0.959 2~0.997 1;给水度随着含水层的压实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较为复杂,随介质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渗透系数和给水度的下降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也有一定的差异。在本研究的实验模型尺度下,给水度和渗透系数呈现一定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一次线性相关函数斜率为0.001 3~0.005 1,截距为0.011 6~0.038 1,基本相近且在相同数量级。  相似文献   

20.
淄博市大武水源地地下水水位总体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水均衡法对淄博市大武水源地地下水位变动进行研究,并对降水量与人渗补给量的关系以及平均给水度随地下水位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历史资料的验证,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水均衡模型对于地下水位变动的预测是可靠的,而且简单可行,随后根据不同的地下水开采量等对未来地下水位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