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理学会于6月5日至13日在古城西安召开了学术讨论会。 这次会议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盛会,代表着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文物出版等47个单位的7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大会的论文共90多篇。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于1986年12月31日至1987年1月5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82人,向大会提交论文、资料61份。  相似文献   

3.
王守春 《地理研究》1991,10(1):112-113
以历史人文地理作为讨论中心的国际中国历史地理讨论会于1990年11月12日~18日在上海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内学者110多人、日本学者6人、香港学者1人。谭其骧先生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大会主题报告。提交大会的论文也以历史人文地理为主。此次大会,对于推动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地球化学及污染化学地理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0月18至23日在贵阳市与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地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同时举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涂光炽教授向大会致开幕词,国家科委环境保护专业组付组长、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付主任郭方同志就环境科学的发展问题作了报告。参加环境地球化学及污染化学地理学术讨论会的代表共45人,绝大多数是从事实际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员。提交大会的论文、报告62篇,主要反映近年来以下方面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理学会第三次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4—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59个单位的14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共收到论文150篇,从中选出85篇汇编成集。  相似文献   

6.
1988年9月7日中国地理学会黄土高原历史地理暨历史地图学术讨论会在太原召开,来自13个省市的8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地理界科技青年联合会于4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青年学术讨论会。共有近30个单位的16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向大会提交了139篇论文。许多地理界老前辈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区域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10日至13日在南京大学召开。全国21所高等院校、12个科研单位及有关计划管理部门和学术刊物编辑部共90名正式代表参加会议,提交学术论文52篇。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文彦教授致开幕词,中  相似文献   

9.
李宝田 《地理研究》1990,9(1):100-100
《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5日—7日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70多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民政部副部长张德江当选为会长。理事会由63位同志组成,左大康等17位同志任常务理事。大会还一致同意聘请我国老一代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谭其骧和城市规划专家周干峙为研究会顾问。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了63篇论文。有31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论文。这些论文涉及到行政区划战略研究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世界地理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28日—11月2日在西安召开。到会代表65人。收到论文40篇,大会宣读了会议主题“90年代的世界地理”的论文,余者在分组会议上宣读。大会还组织代表就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地理工作者所取得的成绩,目前面临的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从国际上看地理学有三个主要发展趋向。这是我参加198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十四届国际地理大会和1984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地理大会的感受。从这两次大会各国同行们提交的论文来分析,地理学的主流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是研究工业地理的专业委员会,1992年夏在华盛顿国际地理大会上成立.其前身是工业变化委员会(1984—1992)和工业系统委员会(1976—1983).自1984年中科院地理所李文彦先生第一次应邀参加该学术团体的会议以来,我国工业地理学者李文彦、陆大道、李小建、庞效民、曹勇等人曾先后参加了在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美国举行的历次学术讨论会.李文彦先生曾任工业变化委员会常务委员,王缉慈被任命为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1993—1996)常务委员.1993年学术讨论会于7月2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次会仪是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成立之后举行的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参加者来自24个国家,共80人左右.我国代表北京大学王缉慈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于振汉、李为应邀出席了会议.会上提交论文35篇,宣读33篇.  相似文献   

13.
叶青超 《地理研究》1982,1(2):94-95
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水利学会联合举办的《河床演变》学术讨论会,已于1981年11月16日至2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来自全国有关科研和工程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的地理工作者和水利工作者,计120个单位的16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次学术讨论会收到论文共125篇。  相似文献   

14.
1989的年10月20—27日,我国自然灾害形成规律、趋势预测及减灾对策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主持。参加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计50多人。提交会议的论文62篇。32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学习术报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坏境变迁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环境变迁学术会议”,于1984年11月19日—23日在重庆北碚召开。这是以“环境变迁“为主题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提交大会论文141篇。在出席大会的106名代表中不仅有从事自然科学(地理、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地理学与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6日至11月1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提交大会论文83篇,来自于42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到会代表36人。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家祯先生主持。在开幕式上,与会代表在听取了IGU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吴传钧研究员“关于农业地理研究趋向”、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许越先研究员“区域开发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南水北调办公室陈春槐高级工程师“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何书金 《地理学报》2005,60(1):175-175
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3日至5日在广州中山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科学发展观”。这次大会召开正值中山大学80周年校庆,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的近800名地理学界的专家、学者以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地理学界的代表出席,包括中山大学师生共1500余人参加了大会,年会共收到论文500余篇。是继1979年中国地理学会大会在广东召开后,时隔25年在广东举行的又一次中…  相似文献   

18.
李文彦 《地理研究》1985,4(1):106-106,94
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系统委员会1981年工业系统学术讨论会,于8月20日在法国南部蒙彼利埃以西的湼边举行。会议参加者60多人,来自25个国家(其中中国与西班牙是第一次参加)。会上提交论文约60篇。宣读近50篇。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报》1989,44(1):123-124
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和国家气候委员会联台主持的全国气候与社会经济发展研讨会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一日至五日在大连市召开。这是在我国首次举行的气候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计56名,宣读论文48篇。  相似文献   

20.
田向平  保继刚 《地理研究》1992,11(1):104-104,37
中国地理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4—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59个单位的代表共140余人参加了大会,收到论文150篇,从中选出85篇汇编成集。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副校长许学强先生、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家桢先生和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刘琦先生等亲临大会,勉励青年一代要看到自己的历史责任,虚心学习,努力实践,继承创新,为发展中国的地理学打下扎实的基础。香港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陆超明博士到会祝贺,希望与国内青年学者建立联系,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