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宏 《气象》1983,9(1):34-34
为了进一步发挥APT低分辨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的潜力,给气象分析预报提供更多的卫星云图资料,我们经过反复试验,找到了一种用118传真机和62丙型单边带接收机,接收“气象传真广播”的卫星云图照片的简便方法。 这个方法只需对118传真机略加改装,增加五个元件,既保留118传真机接收各种低分辨瞬时云图的性能,又可接收“气象传真广播”的日本同步卫星云图和“流星”卫星云图组合图。两种工作状态通过开关转换,只要几秒钟就可完成。全部改装费用不到十元人民币。 改装后的电路见附图。图中虚线内为改装增加的电路,其余为118传真机原有电路。A、B两处是改装时断开的地方。改装的方法是:将118传真机示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予报、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对卫星云图的接收质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卫星云图接收质量的高低,从对云的结构分析来讲,最重要的是看云图的清晰度,清晰度直接影响到云图的使用效果,因此,清晰度是卫星云图接收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 怎样来提高卫星云图的清晰度呢?首先要弄清什么才算是清晰度好的云图,其次,要弄清影响卫星云图清晰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1979年7月14日,美国运载火箭把日本“葵花1号”静止气象卫星送上35800公里上空。不久,日本一个电子工业代表团来到我国,推销用于接收卫星播放的大气云图的传真设备。使他们大吃一惊的是,我国已经使用了自制的设备,接收到图象清淅、层次丰富的卫星云图。  相似文献   

4.
卫星云图分析图是卫星云图经过分析后绘出的云实况图。这种图具有直观、清晰、定时、连续的特点,特别适合无云图判读经验的县站预报员使用。目前一般县站都可以接收日本播发的卫星云图分析图。宜山站从1985年汛期开始接收该图,用来作汛期降雨预报的辅助用图,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全国省级气象台均有卫星云图地面接收设备,利用微型计算机处理卫星云图的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但由于这些设备价格较高,多数地区气象台还没有能力配置。为了更好地发挥省台卫星云图资料的作用,提高经过再处理云图资料的利用率,我们用 APPLEⅡ微机在卫星云图实时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性开发,设计建立了微机伪  相似文献   

6.
李琳 《气象》1991,17(8):1-1
由中国科学院系统研制生产的“GMS卫星全自动接收处理系统”,是1990年推出的产品。由于它是一套较经济实惠且使用方便可靠的卫星云图接收处理设备,国内已有20多个单位采用,普遍反映良好。《气象》  相似文献   

7.
MICAPS卫星云图的二次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苏琦  赵芳文  曹士民 《气象》2000,26(12):36-37
MICAPS卫星云图文件不具有通用性,该文介绍了采用“shell”函数调用Micaps操作程序、用剪贴板“抓”图和直接将卫星云图文件的数据格式转换为bmp位置的三种方法对卫星云图进行二次开发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8.
周安康 《气象》1981,7(5):29-32
用118传真接收设备,要获得优质卫星云图照片,不仅需要了解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正确操作,而且还需要对所用的感光材料和暗室冲洗技术具有基本知识。卫星云图的接收与摄影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摄影的全部过程,就是通过照相机的镜头,把景物反映在感光材料上,形成一个看不见的潜影。然后,通过  相似文献   

9.
王刚 《吉林气象》2013,(2):18-20
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所提供的卫星云图资料对航空气象预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运用计算机对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的资料进行了二次开发,首先,将强对流云团从卫星云图中分离出来;其次,运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强对流云团的边界、骨架以及中心点等重要特征进行检测和提取,并在Windows中使用Matlab语言对上述工作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柳振华  徐建平 《气象》1997,23(4):55-57
叙述了俄罗斯GOMS-N1卫星及其播发的低分辨率云图,简述了试验接收低分辨云图的情况并给出了试验接收结果,分析了接收低分辨率云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Fy2c云图处理接收系统程序主要包括两部分: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程序;气象卫星云图处理应用系统。接收程序负责从卫星上下载云图,并能做云图的简单浏览。而云图接收处理应用系统不光能浏览5个通道的云图,还能够生成例如降水分布等扩充产品,此外还能够在云图上叠加micaps数据图。利用该系统结合天气图可以做出短时临近预报。  相似文献   

12.
由于噪声与干扰的存在,导致卫星云图接收过程中产生丢线、马赛克等异常数据。依靠人工进行检测与统计,不仅工作效率低,准确性也得不到保证。研究基于霍夫变换的卫星云图异常数据的检测方法,并且结合其分布特点,针对卫星云图实时性要求高、传统霍夫变换运算量大的问题对边缘检测算子检测方向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可以有效提高30%的运算速度。实现对卫星云图异常数据的准确定位与快速检测,对于日后排查干扰源,进一步提高卫星云图接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利用新FY-3A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已有的FY-1(02批)的运控系统和文件服务器系统、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自行研制的卫星云图进机系统,构建一套FY-1(02批)备份卫星资料接收系统,能大大减轻由于原接收系统设备老化造成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广州站轨道接收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自气象卫星问世以来,卫星云图以形象直观,探测范围大,出图速度快等优点,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气象人员的重视和欢迎。就目前我国多数气象台站而言,主要接收日本GMS系列卫星-云图。GMS卫星播发的云图有高,低分辨率两大类。受条件限制,多数台站主要接收低分辨的局部区域云图和由A—D组成的拼接图。  相似文献   

15.
孙连怀 《气象》1982,8(8):29-29
121卫星云图传真机是用来接收日本静止气象卫星和美国极轨气象卫星发送的高分辨率云图的终端没备。它的信号接收电路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信号接收电路Ⅰ和Ⅱ。Ⅰ包括限幅放大单元,鉴频单元、滤波单元、监听单元;Ⅱ包括幅度调制单元,层次补偿单元,前置放大、幅度检波、功率放大单元以及录影灯。这部分电路直接影响到卫星云图的接收质量,常见的云图层次不好,绝大多数是由信号接收电路Ⅱ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预报和研究工作中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我们制作日常天气预报的有效工具。我台接收、分析和使用卫星云图资料已八年有余,分析方法还停留在定性阶段,这影响着卫星云图资料的进一步使用。能否在现有条件下,用一个量的概念来描述卫星云图呢?它的效果又如何?带着这样的问题,首先在台风路径预报中试了一试,有一定效果,于是就引出了下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卫星云图点阵在打印机上的实现方法杨志东(吉林省气象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云图的接收演示系统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省台于今年汛前对卫星云图接收系统进行了升级,显示分辨率也由640×35升到了640×480,信息量增大,存储一张云图文件大小也随...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卫星云图是天气预报重要参考资料之一,一般都用卫星云图接收机接收。但由于卫星云图接收机价格较贵,业务开机费用大,致使其普及率不高,一般的地区气象台和县气象站都没有这种机器。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满足业务需要,我们改革台站现有CZ—80型传真收片机,加上一块色调电路,使其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1972年3月开始接收美国第一代气象卫星云图,到目前为止,已工作了十多年,这期间,卫星曾两次换代.1975年,美国的气象卫星进入第二代,而我们的接收设备却是按照接收美国第一代气象卫星设计制造的,所以必须对接收系统的“118”传真机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动以后才能继续进行接收.当时,全国大部分卫星地面接收站均停止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沈镇芳 《气象》1982,8(7):27-28
利用无线电短波通信系统转播卫星云图,可以减少大量卫星云图地面接收站,又能较及时地适应卫星的更新换代,保证各地不间断地正常接收卫星云图。一些科学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已经采用此种方法。我国有些气象台已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接收东京传真广播的云图,北京气象中心已经试播卫星云图。本文对此方法从应用角度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