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地矿部12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代区域化探工作所取得的找矿成果和经济效益等人们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评价地矿部各省、区局对目前已取得的区域化探资料的利用和发掘的程度、区域化探异常检查方法运用和工作质量以及对区域化探发现的矿产地所作的进一步普、详查工作,文章根据各局历年报部的各类工作数据的统计提出了单位面积内发现矿产地数(处/万km2)、见矿率(%)以及矿床查明率(%)等三个评价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各省、区局的区域化探中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评论.对今后工作提出了:①当务之急是充分地全面地利用区域化探资料;②异常评价和异常查证仍是我部各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异常检查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地矿部12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代区域化探工作所取得的找矿成果和经济效益等人们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评价地矿部各省、区局对目前已取得的区域化探资料的利用和发掘的程度、区域化探异常检查方法运用和工作质量以及对区域化探发现的矿产地所作的进一步普、详查工作,文章根据各局历年报部的各类工作数据的统计提出了单位面积内发现矿产地数(处/万km~2)、见矿率(%)以及矿床查明率(%)等三个评价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各省、区局的区域化探中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评论。对今后工作提出了:①当务之急是充分地全面地利用区域化探资料;②异常评价和异常查证仍是我部各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异常检查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3.
太平沟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沟水系沉积物异常是运用森林沼泽景观区区域化探工作新方法圈定的异常,经三级查证后认为是矿致异常且找矿前景较好。在后续的勘查中发现了中型斑岩钼矿,充分体现了区域化探信息的找矿先导作用和森林沼泽景观区区域化探工作新方法的有效性。对太平沟地球化学场的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运用优选剩余异常法提取异常信息,分析了异常特征,探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南部碧口群分布区为例,提出用层镒分析法(AHP)对区域化探异常进行综合评价与筛选的思路和应用方法;根据区域化探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特征以及遥感解译信息的综合资料,用AHP建立区域化探异常的递阶层次模型;通过建立各层次的一系列判断矩阵,计算出各个异常最终的评序权重。根据权重大小筛选出的异常,评序结果可信,可用来预测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区域化探异常作为一种有效的找矿手段,是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解释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历来受到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然而,新疆地域辽阔,区域化探异常繁多,资料分散,对区域化探异常的管理和深入研究极为困难,特别是对如此多的区域化探异常如何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已是各级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笔者根据上述需求,结合管理部门的要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1],对区域化探异常的管理、分析、利用进行了研究,开发完成了“新疆区域化探异常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简称“XJHT-GIS”. 1 系统开发的技术要点和关键 “XJHT-GIS”开发…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化探若干基本问题研究:1999—2009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奚小环  李敏 《中国地质》2012,39(2):267-282
1999—2009年,中国区域化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主导思想是以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区域化探方法技术问题和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最大限度保持原生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表生地球化学条件下采样物质问题是区域化探方法研究的核心,样品采集应以代表地质找矿信息的基岩物质成分为原则,在全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持采样物质的一致性。基于成矿地球化学理论建立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和实行地质找矿定量预测,使勘查地球化学从单纯方法手段上升到指导地质找矿的理论高度。主要标志是在全国建立完整的区域化探工作方法技术系统和实行样品分析质量全程监控。在区域化探高精度数据基础上绘制与出版精美的地球化学图集,使区域地球化学图精确地反映地质背景分布与异常特征,促进区域化探数据信息深度开发和利用,建立具有从区域、普查到详查进行全过程独立开展资源调查、评价和预测的方法技术体系和工作程序。区域化探长期支撑中国地质找矿工作,是整个地质找矿工作的先导。随着新一代地区和全国地球化学图的形成,将在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研究以及揭示重大地质事件等方面提供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观点,对于未来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和整个地质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我国地质找矿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对以往区域化探综合研究工作(即确定一两个异常下限,圈定异常,与地质图扣合),从指导思想、研究内容、技术方法等方面,都应有所改进.另外,有些地方,在一定面积的区域化探工作结束后,对规模大、浓度高的异常已经或者就要评价完毕,如何使区域  相似文献   

8.
本项研究为“七五”部控局管项目“第二代区域化探方法和应用研究”的二级课题。其目的是通过对典型1:20万图幅区域化探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及 制图,研究数据的处理方法,异常的圈定、分类、排序,以指导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
全国区域化探扫面铺开以后,必将获得大量的数据信息。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评价异常,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整理1/20万郴县幅区域化探扫面资料时,首先是用聚类、对应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异常进行统计分类,初步作出各类群异常的定性评价,尔后分门别类地对单个异常进行多变量的统计得分计算,求出各类单个异常的总分数,最后以总分数的多寡排定异常的优劣序次,并选出优序次的异常检查验证。通过对少量异常的实地查证工作,表明在优序次的异常中见矿效果较好,从而认为这一方法在区域化探异常评价中是可用的。现以该图幅26个元素(化合物)定量分析为例,将其作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区域化探异常快速检查评价工作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要做好区域化探异常检查评价工作,提高找矿效果,首先要从众多异常中筛选出有找矿意义的异常,崦后开展初查与细查。通过理论与多年实践,提出了快速开展异常检查评价工作的方法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黄土覆盖区油气化探效果及异常解释水平,作者集近十家单位多年的黄土轻烃数据为一体,通过计算处理,绘制了鄂尔多斯盆地黄土轻烃区域分布图;给出了全盆地黄土轻烃的总平均值;并对全盆地黄土轻烃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表明,黄土轻烃的区域分布特征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地下油气分布状况,可为进一步勘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应娥  汤正江 《安徽地质》2012,22(1):43-47,54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区域地球化学工作的经验结合对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理论的肤浅了解,尝试利用区域化探(1∶20万)数据对全区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土壤肥力、人体健康元素的缺乏、过量,判别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好坏,并阐明其危害性及有效利用等,以供后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甘南高寒草甸景观区金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高寒草甸景观区金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制约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的表生和景观因素。研究表明,在对区域化探异常评价时,应将它与所处的地质、一胜地球化学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将有利的环境标志转化为异常的评价指标,提高金矿勘查水平和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14.
青海景观区特征和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青海省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从服务于地球化学勘查的自然景观单元区划分入手,对主要景观区带的识别、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研究与选择、自然景观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和青海省主要景观区带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甘南高寒草甸景观区金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阐述了高寒草甸景观区金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制约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的表生景观因素。研究表明,在对区域化探异常评价时,应将它与所处的地质、表生地球化学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交有利的环境标志转化为异常的评价指标,提高金矿勘查水平和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16.
自2000年以来,在提高了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要求,更新了区域化探方法技术后,极大地提高了东北地区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发现了众多重力异常,圈定和推断了隐伏岩体、盆地和断裂构造.特别是区域化探,获得的地球化学异常更加丰富,真实地反映了地质规律,提供了较多的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发现了众多矿产地.首次开展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松辽平原土壤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证实了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质量是优良的.这些成果为东北地区的地质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7.
全国区划数据库建库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矿产资源成矿远景区划为国家确定地勘工作宏观布局和找矿重点目标区域,并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矿产资源形势信息.应用GIS技术建立区划空间数据库有助于充分、有效地利用区划成果资料.文章介绍这项研究的主要过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截止2000年,新疆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基本完成,覆盖面积计85.74万km2,笔者叙述了近年来新疆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勘查地球化学在新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勘查地球化学和找矿理论发展的回顾,阐述在当前新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勘查地球化学所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区域地球化学及矿产地球化学勘查的发展方向及其建议,并据此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