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湖泊表层沉积物参与卡尔文循环固碳基因多样性及其对盐度的响应.采用构建克隆文库、聚合酶链式反应、rbcL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研究青藏高原6个典型湖泊(洱海、青海湖、托素湖、尕海、小柴旦湖、茶卡盐湖)表层沉积物微生物rbcL基因多样性,揭示不同湖泊中固碳微生物种群构成,同时初步分析各个湖泊中固碳微生物种群组成与环境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所有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固碳微生物共分3个门,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绿藻门(Chlorophyta),分属于以下8个纲:Acidithiobacillia、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Chroococcidiopsidales、Oscillatoriophycideae、Synechococcales和Chlorophyceae.其具体分布情况有较大差异,从整体上分为3大类:在淡水湖泊(洱海)中,Synechococcales纲是主要固碳菌群,相对丰度为71.32%;在咸水湖泊(青海湖、托素湖)中,β-Proteobacteria纲、Synechococcale纲和Oscillatoriophycideae纲是主要固碳菌群,相对丰度分别是36.20%、23.47%和22.02%;在超盐湖泊(尕海、小柴旦湖、茶卡盐湖)中,Acidithiobacillia纲和Chlorophyceae纲是主要固碳菌群,相对丰度分别是53.33%和30.40%. 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固碳微生物群落分布与盐度、溶解有机碳(DOC)、总磷、总氮、溶解无机碳(DIC)、pH及叶绿素a浓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 0.05).ABT进一步分析显示,总磷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强度最大,相对影响强度百分比是20.04%.其次是盐度,相对影响强度百分比是16.81%.变形菌门(主要为Acidithiobacillia)和Synechococcale纲是青藏高原北部表层沉积物主要固碳微生物.不同盐度环境中的固碳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盐度相似的环境中固碳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因此,盐度和总磷是影响湖泊固碳微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培养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指纹、 克隆测序、 系统发育分析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前沿高山草甸冻土活动层古菌群落的垂直分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号冰川前沿高山草甸冻土活动层存在一些优势种群, 在所有6个取样深度的土层中均有分布.但不同深度土层古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浅表层检测到一些特异的序列,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它们分别隶属于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的盐杆菌纲(Halobacteria)和热原体纲(Thermoplasmata), 而在深层土样没有检测到. 1号冰川前沿高山草甸带冻土活动层古菌群落以奇古菌(Thaumarchaeota)类群占据绝对优势, 全部隶属于被称为group1.1b的谱系.其中, 一些序列与不可培养的Nitrososophaera氨氧化古菌序列亲缘关系较近, 可能预示着这些中温泉古菌在氨氧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其群落结构及生态学贡献还有待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龙天洞和郑家大洞内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进行了观察和采集,两洞共获标本847个,隶属3门6纲15目28种。并对两洞的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群落A( 2. 2308) ,而最低是群落F ( 0. 9404); 相似性指数最高是群落E - F( 0. 6363) ,而最低是群落D- F ( 0. 1552)。此外,还对两洞的动物季节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西安郊区未央湖趋磁细菌的生物多样性和磁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未央湖趋磁细菌主要为杆菌,它们的磁小体多为子弹头形状并呈链状排列;磁学分析表明这些磁小体颗粒以单畴磁铁矿为主;并发现一类同时含有磁铁矿和胶黄铁矿磁小体的趋磁杆菌.基于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未央湖趋磁细菌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的δ-变形菌纲(75%)和α-变形菌纲(25%).本研究结果还有助于为利用趋磁细菌群落指示环境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地构造学,是一门研究地球构造演化与运动及机制规律性的科学.自1850年瑙曼(Naumann CE)提出"大地构造(Geotectonics)"一词起,投入这方面研究的地质大师不胜枚举,他们已把大地构造学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国内外都出现过许多大地构造理论或假说,建立过各自的丰碑.其中,尤以"地槽说"、"板块构造说"影响最大.从1859年霍尔发现地槽到1968年,地槽说在大地构造研究领域一直占统治地位.它对整个地学的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至今仍有它的深远影响和意义.1968年以来,板块构造说兴起,被誉为地学革命,其影响之大,为其他任何大地构造说之所不及.  相似文献   

6.
内蒙新发现的易解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培善 《地质论评》1958,18(5):360-364
易解石(eschynite)在矿物学上属于复杂的氧化物类,别捷赫金把它放在褐钇钶矿-黑希金矿-钶钇矿族中,这主要是根据该族矿物在化学成分上的相近而划分的。正如别捷赫金院士所说,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类矿物还研究得非常不够。  相似文献   

7.
1978年,笔者在新疆婆罗科努山果子沟老公路下奥陶统赛里木组底部,发现并采集了一批三叶虫,也就是本文所描述的三叶虫。1979年在果子沟将军沟东侧及精河县科古琴相同层位亦发现了这一新三叶虫。因为化石非常奇特以致难以确定它是否属于三片虫纲,所以一直未进行描述,经请教卢衍豪、张文堂、项礼文、林天瑞等诸教授,都认为它归属应于三叶虫纲。经笔者研究取名为:西城西域盾壳虫(新属、新种)Xiyuaspis xiyuensis(gen.et sp.nov.),并建立西域盾壳虫科(新科)Xiyuaspidae(family nov.)更高一级的分类暂未确定,可能为新目、新亚目。  相似文献   

8.
黄业明 《湖南地质》1993,12(2):80-80,106
恐龙并不是严格的动物分类,它既不是一个门类,也不是一个种属,狭义的讲,它是爬行动物中的晰臀纲和鸟臀纲。广义的讲,它是中生代大型爬行动物。公认恐龙在白垩纪末灭绝。然而,广义的讲,恐龙并没有完全灭绝,扬子鳄、密西西比鳄残存至今,它们的祖先就是2-3亿年以前的中生代大型爬行动物。为什么巩龙(狭义)在白垩纪末灭绝而扬子鳄又残存至今呢?如果我们把两个问题分开来研究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一旦联系起来答案非常简单:爬行动物的受精卵性别染色体不稳定或者没有,繁殖方式粗心大意,受精卵在阳光下自然孵化,白垩  相似文献   

9.
地球化学工程学——21世纪的环保产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传璧 《物探与化探》2002,26(6):411-414,421
地球化学工程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基本特点是:以系统论为指导,把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与保护放在天然地球化学系统中来考虑;依据地球化学的原理和规律,充分利用废弃物和被废弃天然物料的特性,开发废物利用工艺;工艺设计与自然条件和天然地球化学作用相结合,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地球化学工程学在产业化方向上的完善和推广,需要得到政府和产业界的认知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浮游细菌群落对高原湖泊变化具有高度响应性,并且会影响高原湖泊生境的地球化学平衡。因此,了解高原湖泊中浮游细菌群落的分布特征,阐明其在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2021年5月对纳木错沿岸浮游细菌群落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通过α-多样性指数分析浮游细菌群落的差异性,通过共现网络分析浮游细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衡量理化因子与α-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采用冗余分析(RDA)探讨水体理化因子对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基于PICRUSTt2对纳木错浮游细菌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浮游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组成,其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主要包括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嗜冷菌属(Algoriphagus)为相对优势菌属。α-多样性指数表明,纳木错浮游细菌群落比较丰富。共现网络节点间关系以正相关为主;总溶解固体量(TDS)和盐度(Sal)是影响纳木错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纳木错浮游细菌群落功能主要涉及代谢、遗传信息处理、环境信息处理等6类生物代谢通路,以及膜运输、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等46个子功能。综上所述,纳木错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在各样点间存在一定差异,浮游细菌在门级水平上类群间相互作用主要为协同作用,其群落结构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阐明了纳木错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联系,可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黎道洪  罗蓉 《中国岩溶》1999,18(2):143-149
对贵州和尚洞内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进行了观察和采集,共获标本350号,隶属3门5纲13目19科。研究了不同光带内洞穴动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洞内物种丰富,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均在有光带,其指数分别为3. 5511、2. 2964和0. 7799;优势度指数在黑暗带最高( 0. 3756); 相似性指数最高在弱光带与黑暗带之间( 0. 6338)。此外,还对洞穴动物的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内蒙古中部大青山地区石拐子侏罗纪陆相含煤沉积断陷盆地的侏罗系召沟组植物化石进行系统分类、鉴定与研究。结果表明召沟组植物群共有18属31种,分别属于真蕨纲、苏铁纲、银杏纲、茨康纲、松柏纲(Filicopsida,Cycadopsida,Ginkgopsida,Czekanoskiopsida,Coniferopsida)。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银杏纲和茨康纲化石表皮细胞的种类、形态及构造特点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研究认为,召沟组植物群是一个属于中国北方区以Coniopteris-Phoenicopsis为代表的晚期组合(即中侏罗世组合)。该植物群的发现揭示石拐子盆地中侏罗世为温暖潮湿气候环境下的湖泊沼泽沉积环境,这种沉积环境有利于该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这项工作对于区域盆地演化和其中能源矿产的成因研究及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固着蛤类(Rudists)系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一种特化类型,也是侏罗—白垩纪海相地层中的重要化石门类之一,主要分布在特提斯海域。我国西藏中西部的泽当、日喀则、岗巴、黑河和阿里地区以及新疆喀喇昆仑地区都有发现。我国西藏、新疆境内的固着蛤类,过去研究得很少,描述过的属种也很有限。最早的研究者是法国人杜维叶(H.Douvillé),其成果发表于S.Hedin 1916—1923年著作中。解放后,《中国的瓣鳃类化石》(1976)一书及文世宣、兰琇等论文(1976)报道了新疆及喜马拉雅地区的固着蛤。近年来,新疆、西藏地质研究所的同志,也对一些属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双壳纲的数目在1969—71年Treatise出版时,为6亚纲13目,52超科,186科,109亚科,3065属及亚属.至1980年Genera of Bivalvia(Vokes编)再版时,为6亚纲,14目,5亚目,61超科,196科,103亚科,4904属及亚属.另外喙壳纲Rostroconcha的3目,7科,37属及亚属已从本纲中分出.双壳纲工作者的人数,据1976年世界古生物工作者名册统计,共530人,其中古生代90人,中生代246人,新生代177人,不分时代的17人.这里面有少人兼顾数代,故有少量重复.这个统计不包括中国.苏联和发展中国家的统计也很不完全.据名册新版的预告中说,新名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创口海百合(Traumatocrinus)的分类、分布及古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贵州关岭地区晚三叠世(卡尼期)小凹组(=瓦窑组)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库中产有大量完好保存的创口海百合(Traumatocrinus)(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化石。根据对此类海百合分类、分布和形态构造及古生态的研究,特别是大量完好保存、且附着在漂浮木头上的群体化石标本的发现,进一步证明这种外形似海百合花的创口海百合营假浮游的生活方式。这类特化的海百合分枝起源于另一类底栖中三叠世石莲海百合科,很快占领了卡尼期初期的生态境,至卡尼期末创口海百合衰退以后,它的生态境在诺利期时为形态发生的趋同变异的链海百合(Seirocrinus)和五角海百合(Pentacrinites)所占领。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逐步从以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长期以来,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南院")坚持把科技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推动以建筑创作为载体,科技创新为内核的"双创"工程,为实现"科技发展、品质一流"的战略目标构建了技术发展的支撑体系。理念中建西南院坚持通过"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以成果为导向的市场化理念、以品牌建设为纲的发展理念"指导各项科技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西山区的窗棂构造简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杏垣 《地质论评》1964,22(6):419-425
一、引言窗棂构造(Mullion)是在强烈变形岩石中发育的一种粗线理形态。早在1891年E.贺尔(Hull)等的论文中就曾提到过这种构造,A.荷姆斯(Holmes,1928)曾把它比拟  相似文献   

18.
北京西山中侏罗世植物群的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英芳  姜均伟 《中国地质》2010,37(2):515-524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九龙山南坡中侏罗统的下窑坡组、上窑坡组和龙门组采集植物化石22属38种。统计资料表明,北京西山中侏罗世植物群以真蕨纲(27.6%)、苏铁纲(25%)和银杏纲(25%)为主,其中真蕨纲的Coniopteris、Cladophlebis分别出现5和17个形态种。本文通过现生近缘种类分析法和植物的生长状态分析研究古气候。研究表明,含量高的植物化石的现生近缘种类紫萁科、蚌壳蕨科和苏铁纲植物主要生长于温热潮湿的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区;Cladophlebis较高的分异度,苏铁纲大型的羽状复叶,木贼目宽大的茎干等植物特征,同样指示较为湿热的气候环境。因此,北京西山中侏罗世植物群反映一种温热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并且,化石的属种和数量自下窑坡组、上窑坡组到龙门组的降低反映研究区气候由温热潮湿向干热方向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在阿尔泰造山带富蕴-青河发现新的蛇绿岩混杂岩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板块构造观点目前把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的界线,按蛇绿岩出露的位置放在阿尔曼太-扎河坝、卡拉美丽或独山子巴音沟-东天山等处.也有不少学者将它放在紧挨阿尔泰造山带南侧的额尔齐斯(河)构造混杂岩带.由于该带并无典型的蛇绿岩系出露,至今未得到确认,特别是它越过二台断裂后是否东延以及与哪条断裂相连更是看法各异.  相似文献   

20.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4,24(4):369-378
第四纪环境这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横截面,是地质历史时期的最新一章,它是一门探索时间的科学。环境问题是关系人类社会的全面问题和应当涉及的人类未来的现实问题,它要求第四纪环境工作者思考自己的科学问题时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所以它又是一门属于人的科学。从国际上看,“Science”和“Nature”两杂志都在2003年度的科学进展中把环境中古气候变化研究列为年度的进展。而在国内,从1999~2003年5年来地质大调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其中有10个方面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4项是直接与第四纪环境有关。地质学目前正在进行学术上的转型,从单一的地质问题研究向综合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转变,从主要提供资源保障向资源和环境保障并重转变。这种转变把第四纪环境研究从学术水平上被提升到社会需求水平。这要求它积极考虑最近诺贝尔奖获得者P.J.Crutzen等科学家所提出的“人类世(Anthropocene)”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作者提出,“人类世(Anthropocene)”是研究大约10000年以来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构成的地球系统的变化及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性。这一研究在中国已有了很好的基础和开端,但还不能满足当前国家发展的需求,所以第四纪环境工作者还应像开拓者一样,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