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总结“实验”系列科学考察船在不同海区和不同季节考察的过程中,经历了多种天气条件下,确保航行安全方面所作的随船气象预报体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规律,提高了单船航行气象预报准确率。为保证各航次考察任务的圆满完成,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栾天  聂仁奇 《海岸工程》2020,39(2):142-147
无人船测深系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采集水深数据。在复杂水域环境中进行作业时,无人船受到工作底图及导航方式的限制,难以采用自动航行模式进行测绘,因此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正射影像辅助无人船测深的作业方法。通过无人机快速获取测区正射影像成果,利用正射影像辅助进行测区划定和测线布设,避开可能造成作业风险的水上障碍物和岸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动航行线路的规划设计,在水位不低于正射影像获取水位时开展无人船测深作业。经验证,采用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完成测绘任务,同时降低作业强度与风险,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常规海底探测任务多使用声学探测设备,按照预设测线航行作业,载体航行扰动和自噪声往往直接影响数据质量和作业效率。通过水动力仿真模拟和实船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无人船集成声学探测设备的方法,提出设计优化方案来指导无人船的设计与制造,最终实现实船所测数据满足95%置信区间小于0.25,达到IHO44特优级标准,充分证明提出的关于无人船声学探测设备集成设计方法的研究是可行的,具有推广和深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日本国东京水产大学实习船“海鹰丸”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计算了在船舶航速一定的条件下安装辅助风帆对船舶航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安装风帆时 ,在风向角为 90°时获得功率达到最大值 ;横向漂移对船舶航行的影响较小 ;获得功率最大可达总功率的 4 4 %以上。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上旬,“远望”号测量船在太平洋中部作业航行时,受到西北太平洋2007年04号Manyi超强台风过程的严重影响,由于预报准确及时,船舶航行计划进行适时调整,保证了远望号海上航行安全。在这次避台过程中,仅仅13日和14日两天,在我船航行的关岛附近洋面,就有2只船舶因台风大风而沉没。本文对这次台风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气象分析。本文并提出WAVE WATCHⅢ海浪预报对台风的早期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监50"船是一艘集巡航执法与海洋调查为一体的4000吨级海监船,是中国综合能力最强、设备设施最先进的多功能大型中远程海洋监察船。2011年12月,"中国海监50"正式履行海洋巡航维权执法职责。作为一艘续航力大于10000海里、自持力60天的先进海监船,是如何保证航行用水呢?作者跟随海监船航行一个航次后发现这艘海监船上的水还是有不少学问呢。  相似文献   

7.
关耳 《海洋世界》2004,(4):19-20
大海中航行的船避免与鲸相撞的一个方法就是利用鲸的歌声来确定其位置。但如果鲸不唱歌,你怎么办?加那利群岛的研究员研究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利用这种庞然大物会干扰周围的大海背景噪音来确定其位置。  相似文献   

8.
朱帅 《海洋预报》2000,17(3):37-43
本文首先对远望二号船避9708号强热带风暴航行的情况作了简要回顾,对当时选择航线、悠入航线、徘徊、加速等一系列措施作了详细分析,还探讨了9708号强热带风暴的形成和路径预报问题;最后对远洋避风暴方法作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苏晨 《海洋世界》2008,(4):52-53
春天的清晨,黄海从雾气中醒来,浮动着的云雾笼罩着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4月是青岛多雾的季节,特别是海上,浓雾渐渐地弥漫开来,把一切都遮住了。这天是星期六,当我作为“中国海监18”船的船长接到紧急出航的通知时,我迅速放下手中的一切,通知了船上的每一个船员,一个同志们又要放弃难得的休息日了。全船人员快速到船,做计划、办理签证、物料补给,仅用76个小时便进入了待命状态。  相似文献   

10.
印度洋之旅     
我们的大洋航行船舶在大洋上航行,虽然每天有事可做,但总起来说大洋航行是枯燥的。你想,一艘船在大洋里孤零零地航行,四处远眺,海天相连,什么都没有,而且几天、十几天都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单调。大洋航行生活工作也有陆地生活所不能体味的地方,那就是我们每天享受的大洋赋予我们的新鲜纯净、带有海洋味道的潮湿的陆地鲜有的舒适新鲜空气;还有一种景象也是令人感到新奇,有时能看到成  相似文献   

11.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5):F0002-F0002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会成员单位香港科技大学的邀请,执行我国大洋科考第19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在历经220多个日夜海上航行后,于2007年8月10日~14日停靠香港海运码头,受到了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大洋一号”船停靠期间,还举行了公众开放日、学术交流等活动。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12,(10):7
9月27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完成考察任务后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历时93天,实现了我国北冰洋科学考察的多个"首次"。本航次航行18600余海里,"雪龙"号科学考察船首次穿越北极航道往返大西洋和太平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12,(5):6-7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凯旋4月8日,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胜利凯旋。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自2011年11月3日起航以来,历时163天,执行"一船三站"的物资补给和大洋考察任务,圆满完成了33项科考任务和16项后勤保障项目。"雪龙"船安全航行28000余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05,(7):18-18
中国古船模型研制中心主任、厦门集美大学教授陈延杭认为,虽然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舰只数量都不一样,但是从《明史》、《郑和家谱》等书综合来看,郑和下西洋舰只的实际数量每次应在63艘左右。这些船在茫茫大洋上都是按照什么阵式航行的呢?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一名叫罗懋登的人写了一部通俗小说《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20世纪末,山东大学张维华据此将郑和舰队布局图画了出来,纸上呈现出的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飞燕”。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张“飞燕阵图”与明末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所画的一张水军阵的图式几乎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推论,郑和舰队虽然不在了,但他们在海上布阵航行的实战经验却为明代水军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15.
今日军情     
一兵 《海洋世界》2001,(8):29-29
美海军现已研制出一种兼有潜航功能的快艇,这种被称为“潜水船”的快艇计划于7月份送抵英国接受英海军测试。该型船船身装有200马力的引擎,在海面上能以快艇的速度航行,当下潜时,引擎被收在艇身内,通过液压系统将水从前面吸入,从后面喷出,由此产生推力。“潜水船”由2人操作,最多可载4人。能够潜至9米的深度,用于运载炸药及小型军械。由于采用了隐形技术,该型船很难被雷达等测量装置发现。  相似文献   

16.
梁斌 《海洋世界》2009,(6):45-48
中国远洋船队里,像这样的老船已经很少了,安排这些船航行的也肯定是海况平静的航线。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创汇,为了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多的利润,中国远洋海员们驾驶着老船、旧船,以无比的勇气,一次次穿越滔天风浪,冲过狂涛巨涌,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元军 《海洋世界》2001,(4):44-44
遥控式游船美国一家公司建造了一艘遥控式游船,使用操控台上的电脑即可操纵它任海上航行。这艘名为“希伯伦”号的游船长37米,船上装有多台摄像机和4万多个电子传感器,它们可以把船上及船周围的信息传入互联网,通过电脑就能了解该船的所有情况。船上的电脑系统技术先进,电脑通过船只周围的30个显示控制台,可以监视船只的每一项功能。电脑有一套声控系统,如果遇到问题,声控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显示控制台能对失误的动作进行修正。专家们认为,这艘游船是迄今为止技术最先进的游船。  相似文献   

18.
从亚丁到芒格乐尔在“雪龙”号船离开亚丁港驶入印度洋时,正逢印度洋季风期。此时的印度洋洋面上,一个接着一个的气旋横挡在我们的航线上。我们刚刚驶入阿拉伯海主机2号缸套出现故障,望不到头的长波涌浪,不停地向船击来。我们只好封缸航行。封缸后航速下降到6节,无力抵住排山倒海的涌浪。我们被迫改变航线,向印度孟买港方向驶去。经过十多天艰苦航行才到达孟买港外。“雪龙”号船抛锚修理更换缸套。可  相似文献   

19.
正进军1984年11月20日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从上海起航。船一出长江口,我们生物小组就开始工作。航行中考察队并没有安排观测项目,我们只是觉得一个多月的航行不能只当乘客。从上海到南极考察的出发地——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是一条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穿越太平洋的大剖面。中间跨越几个不同的气候带,是了解某些海洋参数大尺度分布特征的好机会。由于船以18节每小时的速度航行,只能采取表层海水做一些分析。每天早晚两次,这样单程就获得了近70个测点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快速融化,北极航道的全面开通成为可能。受航道内冰情与气象海洋等综合因素影响,航道航行存在较大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北极海冰密集度卫星遥感观测结果,综合风速、温度、能见度与水深等数据信息,利用权重和风险等级划分法建立了无破冰能力船只在北极航道航行风险评估体系,计算得到日平均航道航行风险度。通过与“雪龙”号科考船在西北航道航行线路与航道航行风险度比对,发现“雪龙”号科考船均沿低航行风险度航道航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北极航道航行风险评估体系计算日平均北极航道航行风险度是可行的,可为极地科考或航道选取提供准确的航行风险评估信息,对积极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