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云南广南某金矿浸出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桦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4):492-493,496
阐述云南广南某金矿矿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基础上,对该金矿矿石进行了全泥氰化试验和柱浸试验可行性研究。实验研究表明:A样柱浸尾渣金品位为0.06g/t,渣计金浸出率为91.9%,氰化钠耗量为255g/t;B样柱浸尾渣金品位为0.06g/t,渣计金浸出率为909%,氰化钠耗量为310g/t,试验结果证明该矿样为易浸矿石,试验为下步现场试验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云南永平水泄瓦场氧化铜矿嵌布粒度细,氧化程度高,精矿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对该矿采用浮选法进行选别。由于该矿石属于混合型,在浮选选别上进行了不同方案的比较,最终拟定先对硫化铜矿和氧化铜矿进行混合浮选,然后用硫化钠对氧化铜矿进行多次硫化多次捕收的选别方案,采用该方案选矿获得了良好的铜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3.
对于难处理氧化铜矿石的选别,主要采用选-冶联合工艺流程,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技术经济指标。本文简述了该难选氧化铜矿的性质,进行了浸出—沉淀—载体浮选法(简称LPCF法)的可行性论证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微晶白云母/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性复合材料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微晶白云母的超细粉体与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微晶白云母/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性复合材料,优化该复合材料吸自来水性能的配方,即中和度100%,丙烯酰胺用量30%,交联荆用量0.04%,白云母用量60%,引发荆用量0.40%;在此配方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吸蒸馏水倍率为420g/g,吸自来水倍率为220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55g/g。XRD、SEM分析表明,白云母在复合过程中没有发生结构的变化,在复合材料中均匀分散。同时,该复合材料具有反应便于控制且不粘容器、抗盐性能好、凝胶强度高,特别是白云母可添加60%,丙烯酰胺用量30%,使成本大幅降低。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农林因艺、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作保水剂。  相似文献   

5.
老挝某氧化铅锌矿中含Pb 2.87%、Zn 13.80%、Ag 143.90 g/t,矿石性质及结构较复杂,选别难度较大。为充分回收该矿石资源,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浮选试验研究。通过对选别条件逐级优化,确定磨矿细度为-0.074mm占90.46%。选铅部分以Na2CO3为调整剂,水玻璃作为抑制剂,Na2S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和异戊基黄药为组合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选锌部分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Na2S为活化剂,KZF为捕收剂。通过选铅“二粗三精三扫”,选铅尾矿再选锌通过“一粗二精二扫”中矿循环返回的大开路小闭路流程,获得铅品位45.28%、回收率77.78%的铅精矿,锌品位34.13%、回收率89.38%的锌精矿。铅精矿中银品位为1016.38 g/t、回收率为34.82%;锌精矿中银品位为193.43 g/t、回收率为48.58%,较好地实现了对该矿石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五龙沟难选金矿浮—重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益魁 《青海地质》2002,11(1):38-43
通过对青海省五龙沟含碳、砷、锑、硫微细粒难选冶金矿流程试验研究,确定了采用浮-重流程选别该矿石,可获得金精矿金品位58.17g/t,回收率84.74%的较好指标,为该矿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较为合理的选冶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超强吸水性蒙脱石/聚丙烯酸钠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蒙脱石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超强吸水性蒙脱石/聚丙烯酸钠复合材料,优化了该复合材料吸自来水性能的配方,即蒙脱石添加量为30%,单体的中和度为70%.交联剂用量为0.10%,引发剂用量为0.15%,在此配方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吸蒸馏水倍率为420g/g,吸自来水倍率为220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55g/g,凝胶强度215g/cm^2。同时,该复合材料具有聚合反应便于控制且不粘容器、吸水倍率高、抗盐性能好、凝胶强度大、成本大幅度降低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农林园艺、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作保水剂。  相似文献   

8.
大别造山带花岗岩类和正片麻岩的Rb/Sr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成伟  郑祥身 《岩石学报》2000,16(3):420-424
根据花岗岩类和片麻岩的Rb/Sr比值和其他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性质,大别造山带可以分为下列四个带:(1)北大别北带:是一个灰色片麻岩和基性、超基性岩带,其灰色片麻岩的Rb/Sr比值为0.01~0.09;(2)北大别南带:为中酸性岩浆活动和强裂混合岩化的区域,其片麻岩的Rb/Sr比值为0.11%~0.40,花岗岩类为0.3%~0.9;(3)南大别带:为一构造混杂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和混合岩化均有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省织金地区低磷层磷块岩型稀土矿石进行XRF、ICP、SEM/EDS、FIB-SEM分析。矿石中P2O5含量为9.97%、稀土总量为899.52μg/g,稀土以钇和镧、铈、钕为主。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稀土元素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胶磷矿中。采用浮选机反浮选方法进行选矿工艺研究。实验筛选出NECP6号为捕收剂,对捕收剂种类、用量、磨矿时间、硫酸用量和磷酸用量等浮选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NECP6号捕收剂用量为2.8 kg/t,磨矿时间25 min,硫酸用量为6.5 kg/t,磷酸用量为24 kg/t,浮选5 min情况下浮选效果最好,实验样品经一粗一精选别,精矿品位从原矿品位10.64%提升到20.58%,回收率81.30%,尾矿品位降至3.69%,浮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湖北嘉鱼县蛇屋山金矿位于江汉盆地南缘赤壁之东15km,地表覆盖着第四系中更新统网纹状红土,红土中金背景含量高达100×10-9,按1g/t边界品位圈定的矿体平均品位为2g/t,矿体厚10~25m,储量达大型规模。用堆淋法选矿试验,浸出率>96%,尾渣含金仅0.06g/t;40t级乃至5000t堆淋工业试验,1.8g/t的原矿入选后,综合回收率为86%,回收黄金9.447kg。据钻探揭露,蛇屋山金矿区第四纪红土之下是一个走向东西,向南倾斜,倾角<45°的紧密倒转背斜,背斜核部为奥陶系泥质瘤状灰岩及炭质灰岩,两翼为志留系、侏罗系碎屑岩。背斜轴部和两…  相似文献   

11.
西藏玉龙铜矿是世界级的超大型斑岩型铜矿,位于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带上。目前对于这一令人瞩目的铜矿区的研究大多建立在二维的基础上。鉴于此,以"数字矿床"技术为手段,结合西藏玉龙矿区的地质特征,以Micromine软件作为平台,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构建起玉龙斑岩型铜矿区的数字矿床模型,开展资源的三维定位定量预测。研究表明,西藏玉龙铜矿Ⅰ号矿体体积大、品位低、资源量最多,外围的Ⅱ号和Ⅴ号矿体由于次生氧化,体积小而品位高,具有可观的富矿资源和优先开采的价值。对实例的研究也表明,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研究方法在现代的矿产资源开发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有着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To discriminate the mineral potentiality of the trachybasalt around the Miocene Sarcheshmeh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pet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than 45 samples of the volcanic rocks were studied. Sarcheshmeh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Miocen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in a continental arc setting and contains about 1200 million tonnes of ores with an average grade of 1.2 percent copper, 0.03 percent molybdenum, 3.9 g/t Ag and 0.11 g/t Au. The biotized and sericitized trachybasalts around the Sarcheshmeh deposit are associated with chalcopyrite, pyrite and molybdenite and and are enriched in Cu (>3108 ppm), K2O (>4.2%), Rb (>155 ppm) and MgO (>2.9%), but depleted in yttrium (<11 ppm), MnO (<0.06%), CaO (<0.6%), Na2O (<0.33%), Sr (<107 ppm), and Ba (<181 ppm). The propylitized trachybasalts are enriched in CaO (>9.1%), Na2O (>3.2%), MnO (>0.24%), Y (>18.2 ppm), and Ba (>323 ppm).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diagrams of loss on ignition ? Cu, Cu ? Y, K2O/K2O + Na2O + CaO ? Cu and Y ? MnO may be used as an exploration guide for undiscovered porphyry copper mineralization in the Central Iranian volcano—plutonic copper belt.  相似文献   

13.
章革  连长云  王润生 《地质通报》2005,24(5):480-484
介绍了应用国内近两年新引进的便携式短波红外矿物分析仪(Portable Infrared Mineral Analyser,简称PIMA)在西藏驱龙铜矿区所做的矿物填图的工作情况,以及依据PIMA测试所获得的光谱数据进行矿物识别的初步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对探槽TC0701和TC1101系统采样和对应的光谱测试分析,识别出了与矿化和矿体有直接关系的蚀变指示矿物硬石膏(anhydrite)。在矿物识别过程中,提取到了可以作为矿区标准光谱的白云母等矿物的纯光谱曲线,并且在野外验证过程中确认了航天图像(Hyperion)上解译的零星分布的蚀变矿物绿泥石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天然锌铜金属互化物的发现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锌、铜金属互化物是罕见的天然合金矿物,由锌、铜两种元素组成。由于形成条件、环境不同及矿物中锌、铜元素含量不同,形成系列锌、铜金属互化物。经过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发现的各类型天然锌、铜金属互化物产出的地质特征,物理、化学及光学性质进行的系统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在不同的地质体中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锌、铜金属互化物,该类矿物主要形成于高温、还原且缺硫的条件下,多数与造岩矿物共生,而与多数金属硫化物形成条件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国铜矿的地理分布出发,通过对矿点密度和断裂密度等值线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了铜矿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断裂带的关系,得出:断裂密度在(60,220)区间的铜矿点占总数的81.9%;在距断裂带20.76假定单元内(实际距离为86km)集中了大约83%的铜矿点。由此可见,断裂带与铜矿区带的展布有关,对铜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云南官房铜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EPMA)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首次对官房铜矿的矿物组合和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矿石矿物为中-低温热液成因,并受火山机构及断裂构造的控制;银矿物主要为碲银矿和辉银矿。矿石中银与铜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而方铅矿中不含银。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含铜矿物或黄铁矿中;银的独立矿物含量低,且多呈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黄铜矿、斑铜矿及黄铁矿中,或以微细粒状赋存于矿物颗粒间和斑铜矿的表面。  相似文献   

17.
秦岭造山带二台子铜金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矿物地示化学研究,认为陕西二台子铜金矿床属钠长石碳酸角砾岩型矿床,是大陆热点成矿系统中幔源碱性热流体成岩成矿作用多期叠架所形成。砷黝铜矿富Fe、As,低Sb、Ag;黄铁矿中富As、Se,白云石(内核)有显著的锰铁白云石(外部环带)增生环带;长石类矿物出现富Mg铁长石;这些特征是陕西二台子铜金矿床属钠长石碳酸角砾岩型矿床的典型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组合类型指标可判断不同矿化类型及分散矿化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地球化学模型建立与定量预测研究以成矿成晕地质、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各尺度勘查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以现代GIS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研究总结典型矿田(矿集区)、矿床的异常特征,建立成矿带内典型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预测区的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提供类比依据,从而进行资源量预测。在资源量预测过程中加入了相似度、剥蚀程度、衬值等要素,有效地加大了预测靶区遴选的可信度,通过类比法与面金属量法两种预测方法的加权平均,使预测资源量合理。文章对草河掌—桓仁地区铜矿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共新增预测铜资源量21 812.9t。  相似文献   

19.
<正>1问题提出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为了阐明无数单独个体的共性和个性,对其开展分类研究极为重要,它可以使十分复杂的结构得以简化进而获取有规律性的结果.有鉴于此,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分类研究一样,金和铜矿床类型的划分不仅是成矿理论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薄海军  申俊峰  董国臣  张翔  韦少港 《地质通报》2014,33(12):1878-1889
根据铜矿床的成因类型,对全国177个铜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然重砂矿物对于铜矿床成因类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不同成因类型铜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不同,尤其是岩浆型、斑岩型、矽卡岩型、火山岩型铜矿床均具有特征自然重砂指示矿物。除了铜矿物、铅锌矿物、黄铁矿、白钨矿等各类型铜矿床共有自然重砂矿物外,铬铁矿、镍黄铁矿、辉石、橄榄石等为岩浆型铜矿床的特征指示矿物,自然金、辉钼矿、磷灰石、磷钇矿等可以指示斑岩型铜矿床;锆石、锡石和石榴子石是矽卡岩型铜矿床的特征指示矿物;火山岩型铜矿床则以雄黄、雌黄作为特征指示矿物。这些研究对于建立不同成因类型铜矿的自然重砂找矿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