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欢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之际,马杏垣、索书田、游振东和刘如琦所著《嵩山构造变形》一书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约38万字,附有大量插图和照片。全书共分四章,论述了嵩山的重力构造与构造解析。 《嵩山构造变形》一书是二十多年来由马杏垣教授亲自带领北京、武汉地质学院近百名师生长期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的集体劳动成果。为我国构造地质学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理论。我国地质界老前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黄汲清教授认为该书“描述精细、讨论深入,特别对重力滑动构造之阐述令人信服,确是我国地质界之重大贡献,值得我们详细阅读”。同时,国际地科联构造委员会主席Zwart教授称赞该书是“对构造分析具有现代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质学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会为了促进地震地质、深部探测及实验研究等成果资料的交流,活跃学术空气,开展不同专业之间的自由讨论,子84年11月16日召开了“强震构造背景的浅表与深部差异”的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地震地质、构造地质、深源岩石、深部探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物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3.
《华南大陆边缘构造活动与成矿作用及环境地质》学术讨论会在肇庆市召开由广东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委、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广东省海洋学会海洋地质专委、广东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委和第四纪与环境地质专委、广东省石油学会南海所分会联合发起的(华南大陆边缘构造活动...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委会、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委会、广东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委会、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和珠海市科委联合召开的《华南沿海经济开发区环境地质与区域稳定性分析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20—23日在珠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和广西、湖北地区的生产、科研及高校等22个单位38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51篇,会上宣读论文21篇。会议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组织了野外考察。 会议由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构造地质专委主任刘以宣研究员致开幕词,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陈君拔高工代表地质学会致贺词,省地质学会与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黄玉崑教授致闭幕  相似文献   

5.
《地震地质》1986,8(1):68
在著名的<宁镇山脉地质>发表5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的地质、冶金、煤炭、石油、地震、有色金属、建材、核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及有关大专院校等六十余个部门的180余人,云集南京,参加了于1985年10月18—25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推覆构造及区域构造研究会”。  相似文献   

6.
1979年3月13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家地质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大专院校以及冶金、石油、煤炭、情报出版等单位的380名代表和160名列席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他强调指出在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地质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艰苦性。他还勉励大家说,我国地质界有各种学术观点,这是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山西省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断裂构造”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5日至12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地震、石油、煤炭、化工、建材等部门的生产、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代表共108人。提交会议交流的论文和论文摘要248篇。 这次会议的召开,是由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孙殿卿教授发起。学术讨论会以缓倾角断层(逆掩断层、推覆构造和重力构造)为主题,重点讨论缓倾角断层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正如马杏垣教授在会议开幕词中所指的,缓倾角断层与煤炭、石油等矿床的分布及勘探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球物理学会建会十周年庆祝会暨第九届学术报告会,于1997年4月1日至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中央及北京市40个科技单位的120多位有关领导、学者和专家,出席了庆祝会和学术报告会.庆祝会上,由地质大学副校长毕孔彰教授致欢迎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挂靠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的领导,以及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熊光楚教授、名誉理事长赵文津教授先后讲话并致词.本届理事长吴功建教授做了题为“喜迎北京地球物理建会十周年”的报告.十年来,学会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的"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1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文章报道了中国地质学会等单位分别在北京科学会堂和地质科学院联合举行的庆祝著名老一代地质学家黄汲清、李春昱教授献身地质科学事业60周年茶话会和学术报告会简况;概括介绍了黄汲清、李春昱教授的学术生涯及其在研究石油地质理论、地层学、地质构造学、板块构造学以及地质普查和地质科研工作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委员会与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广东省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华南沿海经济开发区构造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25至30日在深圳市召开。由构造专委主任、广东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刘以宣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和来宾有来自我省及京、津地区的生产、科研及教学等20个单位37个代表与来宾,会议收到论文摘要37篇,在会上宣读22篇。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两天半,野外考察和参观两天。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天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六个学会的有关专业委员会,共同主持的“全国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各方面代表约160余人。向大会提交的论文130篇,其中有119篇在会议上进行了宣读。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等单位主办的“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与地震研讨会”于1987年9月1日至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 来自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石油部、地矿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等八个系统和三十几个单位的七十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应邀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来自大洋彼岸的陈琴、吴大铭、冯颂彦、金继宇、黄德乾、彭宗宏、以及香港的李作明教授等;曾经在台湾海峡彼岸学习和工作过的方生、彭阜南教授,国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首次召开的“构造物理与地壳形变学术会议”于1985年3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地矿部、煤炭部、石油部、化工部和高等院校等24个单位的代表共97人。提交大会的论文90余篇,其中以中青年作者的文章居多  相似文献   

15.
《地震地质》1993,15(1):77
经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批准,地质科技期刊研究会于1992年10月23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至同月26日闭幕。出席大会的代表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53个编辑部共70人。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世源,中国地质学会期刊处处长罗正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赵鹏大、副校长杨巍然及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栗陶生等同志出席了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国著名的编辑专家裘法祖向大会发来贺词  相似文献   

16.
王高皓 《地球》2013,(1):89
在煤田勘探中进行钻孔取样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措施,借助相关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对岩心中的岩石特征及结构变化、构造等进行分析。文章主要根据煤田地质钻孔岩心中的岩石特性及结构变化,进行地层与构造的分析,从而对断层的存在、形态以及性质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地震地质》1989,11(2):16
生平简介:翁文灏原名存璋,号咏霓、悫士,1889年生于浙江鄞县,1912年毕业于比利‘时 鲁凡大学,获地质学博士学位,旋即返国,历任农商部地质研究所讲师、教授、该部地质调查所矿产股长、代所长、所长等职务。1971年病逝于北京。 翁文灏先生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主要负责人之一,长期、多次担任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等专业学术团体的会长(理事长),他是我国现代科学、特别是地质学、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和奠基  相似文献   

18.
1988年10月11日至10月13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了新疆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地震学术年会。参加会议的有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地震办公室、地震台站的会员代表70余人。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自治区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氏董兆和、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李大贵、自治区科委秘书长朱忠琪出席会议并作了指示。新疆老一辈地质科学家胡冰和李耀增教授也到会祝贺并讲了话。大会收到论文报告30篇,有18篇进行了宣读。北京、陕西、山东等有关地震系统的代表与会祝贺并作了学术报告。会议收到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陈运泰同志的  相似文献   

19.
在海原8.5级地震发生60周年之际,中国地震学会于1980年9月7—17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了“中国活动断层与古地震专题讨论会暨中国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除国家地震局及所属的研究所、队和各省、市地震局外,还邀请了有关单位的同志,共112名。中国地震学会付理事长马杏垣、丁国瑜及高文学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期间,代表们对中宁古地震剖面、海源地震形变带及红果子沟长城错动遗迹等,进行了考察,他们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历史与文化名县——云南腾冲召开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第七届委员会工作总结与第八届委员会换届改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