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MicroStation环境下地图矢量数据全要素符号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icroStation是进行地图生产的图形编辑平台。把地图矢量数据在MicroStation中进行全要素符号化是实现其地图生产出版的首要条件。文中就符号化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内容包括属性编码研究 ,符号库建立 ,分层规定 ,符号化控制表定义等 ,最后通过MDL编程实现了地图全要素的符号化。  相似文献   

2.
MicroStation是进行地图生产的图形编辑平台.把地图矢量数据在MicroStation中进行全要素符号化是实现其地图生产出版的首要条件.文中就符号化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内容包括属性编码研究,符号库建立,分层规定,符号化控制表定义等,最后通过MDL编程实现了地图全要素的符号化.  相似文献   

3.
AutoCAD调用WebGIS地图服务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VBA程序访问WebGIS(以ArcIMS为例)地图服务接口,将返回的地图图片以光栅影像的方式插入到CAD图形里,实现CAD数据和远程GIS数据、影像的叠加使用,在日常工作的使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MicroStation是一款得到广泛应用的CAD平台软件,DGN格式交换是数据处理的难题之一。从MicroStation平台软件的线型管理、自定义线型的工作机制和MicroStation数据结构出发,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利用FME工具实现以DGN格式为目标的一种线型转换方法,并以南方CASS数据为例,详细介绍了转换过程及效果。该方法的研究及应用为字体、颜色等其他MicroStation"资源"的转换提供了思路,为实现DGN格式数据的无损交换提供了方法。有关线型的"资源"知识以及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平台软件的使用及二次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定向地图是定向运动中的必备工具之一,是决定比赛成功的关键因素。文中分析定向地图的特点,总结OCAD软件制图的流程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定向地图的一体化生产模式,并对地图符号化、属性管理、地图编辑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研究。最后,在MicroStation平台上通过MDL二次开发,设计实现定向地图制图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准备、地图编辑、出版处理等功能,该系统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图数据从MicroStation到AutoCAD转换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针对地图数据从MicroStation到AutoCAD的转换,应在MicroStation和AutoCAD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参数的配置,以及整个转换工作的流程.从而能保证数据的完全转换。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地图加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遥感影像图进行分幅以满足实际需求,如何对影像进行快速自动化分幅处理,使之适应使用需求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本文以广州增城市为例,介绍如何在Arc GIS10.0平台下实现遥感影像数据的快速分幅。  相似文献   

8.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已正式上线,其覆盖全球的多比例尺地图数据不仅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同时也可作为应急测绘保障的重要数据源。针对应急服务中对大幅面灾情影像地图快速制作的需求,研究基于天地图平台的目标快速定位、图幅定制设计、瓦片尺度匹配,以及整饰自动生成等关键技术,并实现基于天地图的应急影像地图快速制图系统。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MicroStation是美国奔特力(Bentley)公司生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软件,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土木工程、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这套软件之后,MicroStation应用也在不断地扩展,主要用于水利水电、测绘等领域,例如北京安图公司开发了基于MicroStation的地图扫描矢量化系统,以及基于Microstation/GeoGraphics平台的基础地形信息建库与管理系统。国内用户先后使用了MicroStation4.0、MicroStation5.0、MicroStation95等版本,MicroStation的功能与现在流行的AutoCAD类似,但在许多方面比AutoCAD功能更强,适合作为地图编辑输出的基础软件。其主要功能如下:  相似文献   

10.
影像地图是一种地图产品,基于ArcGIS软件平台提出了一种影像地图制作的方法,介绍了影像地图的设计与数据选择,详细说明了该软件平台下影像地图的符号制作、模板制作、图外整饰、数据输出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象存储的分布式GIS数据安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OSD-2标准,提出一种安全机制来保证基于对象存储的分布式GIS空间数据的安全。在本安全机制中,采用的安全模型是基于信任状的访问控制系统,主要由OSD设备、安全管理器、策略/存储管理器和GIS服务器组成。该安全机制主要包含3个协议:GIS服务器-安全管理器协议、安全管理器-OSD设备协议和GIS服务器-OSD设备协议。命令的传输和数据的访问都要进行认证。这3个协议有效预防了各种网络攻击手段的攻击,保证了分布式GIS空间数据的安全共享。  相似文献   

12.
GIS与CAD数据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GIS与CAD数据交换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着重分析了GIS数据与CAD数据的异同点,并以ARC/INFO与AntoCAN两种典型的GIS与CAD软件数据交换为例,探讨了GIS与CAD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行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下的移动GIS,由于其硬件设备的CPU处理速度慢和内存容量小,严重影响其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与推广。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开发语言的选择、渲染过程的优化控制、数据的内存映射,及各种数据格式的特殊优化处理等措施来提高移动设备上GIS海量数据的渲染性能,并在WindowsMobile平台下通过实际案例的开发研究,实践了这些技术。通过开发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技术提高了GIS数据渲染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相似文献   

14.
数字测图日益成为GIS数据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测图要求的影响,使得数字测图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的要求。从介绍数字测图入手,通过分析数字测图的作业方式、绘制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常用的数字测图软件和GIS软件进行对比,指出两者存在的冲突。通过分析数字测图与GIS数据在各个方面的差异,提出GIS数据扩展模型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瓦片地图技术是WebGIS中的关键技术,不同GIS平台由于自身的特点其瓦片地图数据格式各异,这给地图数据共享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异构GIS平台瓦片地图数据和瓦片数据国际标准的研究,比较了不同平台瓦片数据与标准瓦片数据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适用于不同平台的瓦片数据转换共享方法,旨在提高瓦片地图数据的重用性,减少重复生产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瓦片地图相互转换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GIS生成的地图产品脱离GIS地理空间数据,割裂地理要素与地图对象完整性,导致输出地图产品更新困难。结合制图单位实际生成需求,研究GIS静态图式表达和GIS制图表达;基于GIS制图模板和GIS符号库,采用C#+ArcEngine编程技术,实现GIS专题制图系统。系统具有GIS静态图式渲染功能和GIS制图表达功能,并以某区域专题制图项目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方式专题制图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地理空间数据规则的地图制图表达技术能够兼顾GIS和地图制图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可快速完成地图制作,部分解决传统上必须通过大量人工编辑才能够完成的制图任务,一定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ECDIS与GIS技术的集成,可以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功能,促进ECDIS的应用与推广。本文通过对S-57标准与GIS数据模型的分析,研究了在GIS平台下建立S-57数据模型的方法,并在MapInfo平台下完成了S-57电子海图向GIS数据格式的转换,实现了ECDIS与GIS的数据集成。  相似文献   

18.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框架结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48  
张健挺  万庆 《遥感学报》1999,3(1):77-83
提出了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总体结构,探讨了基于元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平台以建立物理上分布而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提出了应用符合3NF范式的关系数据库进行模型管理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建模工具。  相似文献   

19.
GIS中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龚健雅 《测绘学报》1992,21(4):259-266
  相似文献   

20.
5G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移动三维GIS平台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移动GIS技术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随着GIS行业的发展和用户更高的要求,出现了新一代移动三维GIS平台。本文分析了新一代移动三维GIS平台在三维数据、虚拟漫游、双方式数据加载、智能数据处理和丰富统计分析等方面技术上的要求,设计了系统平台框架和双方式数据加载技术框架,研究了VR漫游技术和三维空间数据统计,实现了新一代移动三维GIS平台。通过实际数据验证,本文的研究结果满足平台各项技术需求,为新一代移动三维GIS平台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