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义极值分布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广义极值分布研究地震最大发震震级的规律,给出了广义极值分布下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相关公式与方法,并对台湾地区历史地震资料进行极值统计分析,发现最大震级超过7级的地震理论发震次数与实际发震次数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几年发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极值理论对鄂尔多斯北缘地震危险性的估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极值理论对鄂尔多斯北缘地震危险性作了估计。认为该地区从1984年起,在未来的五年内发生6.0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较大。文中对极值理论作了较详细的理论推导,通过对分布函数检验的计算,初步认为:基于一定资料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即极值重指数分布函数不但必须进行检验,而且对其赖以成立的两个假定(指震级频率分布和泊松分布)也必须进行检验。只有这样运用通过检验关的数学模型进行适当的外推计算得出的结果才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3.
极值理论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孟潭  贾素娟 《地震学报》1988,10(3):317-326
目前,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已经发展到以极限状态概率为安全标准的概率设计阶段。极值统计方法所得结果可以提供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参数。本文用极值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工程场地历史地震影响烈度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利用历史地震影响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历史地震资料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极值统计分析方法,从工程场地影响烈度时间序列中取得抗震设计的依据。在具体分析中,宜采用陈培善改进后的极值分布函数(Gc)和=(l——0.44)/(n+0.12)数据点拟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利用陈培善等人对极值理论修改后的极值分布函数模型对1971-01~2012-06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地震活动和地震地质构造特征划分区域、确定边界,单位时间的选取由其地震发生的频度和能量来确定,单位时间内最小与最大地震的确定分别考虑相关区域内台网的监控能力以及删除余震后的实际情况,根据修正后的极值理论统计计算出相应地震的复发周期及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相应地震的次数与发震概率,并对有关结果进行模型检验和映震能力分析,同时与利用M-T图及震级与G-R关系获取的M≥7.0级地震的复发周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利用陈培善等人对极值理论修改后的极值分布函数模型对1971年1月-2012年9月福建沿海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单位时间内最小与最大地震的确定分别考虑相关区域内台网的监控能力以及删除余震后的实际情况.根据修正后的极值理论统计计算出该地区地震的复发周期及截至2015年12月可能发生的相应地震的次数与发震概率,并对有关结果进行映震能力分析,为今后福建沿海地区地震趋势分析提供可遵循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任晴晴  陆丽娜  钱小仕  赵宜宾 《地震》2021,41(3):144-156
巴颜喀拉地块及其周边因地震动活动频繁成为中国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目标区,我们利用广义极值(GEV)分布对该地区的最大震级进行了极值统计分析.本文首先对于分布参数进行估计,然后计算出重现水平、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与发震概率和震级危险率等参数,并比较了GEV分布99%分位数和b值截距法最大震级、历史最大震级.最后基于Monte Carlo模拟方法验证了运用GEV分布对研究区域做极值统计分析的稳定性.经计算,该地区6.0级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为1.8年,8.0级以上巨震的复发周期仅为76.8年.百年的重现水平高达8.08级.另外,该地块未来发生5.0~7.0级地震的概率较大,说明该地块未来仍然会比较活跃.Monte Carlo模拟结果表明,利用GEV分布探讨该地块的地震危险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薛丁 《高原地震》2014,26(4):1-4
按照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活动地块和地震区带的研究成果,选择昆仑山地震亚区为研究单元,提取研究单元1970年以来半年极大值地震.该极值地震资料具有地质单元一致的特征,也代表研究单元地震趋势水平的变化.极值地震具正态分布特征,使用7阶高斯函数模型,对资料进行最佳逼近拟合,模型中参数用最小二乘法求取,递推未来1~2年时间进行地震趋势探讨.引用定量方法探讨有关研究单元的地震趋势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极值理论在中长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 极值理论是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许多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例如,研究洪水的统计规律和洪水预报,研究地震活动性等。本文在进一步分析地震过程和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对极值分布函数进行了修改,应用新的分布函数,用于偿试中长期地震预报。 由于极值理论本身的特点,对观测资料要求较低,它不需要一段时间(譬如50年)内  相似文献   

9.
陈虹 《华南地震》1996,16(1):10-15
将东南沿海地区划分为7个地震区带,利用历史及现代地震资料,动用混合极值理论及最大似然法分析了各个地震区带的地震危险性,并采用预测检验的方法确定了各个地震区带的危险阈值,对各地震区未来两年的中小地震及未来5年的中强地震的危险性分别给出了定量估计。  相似文献   

10.
矿山地震能量极值分布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冈贝尔I型极值分布应用于矿山地震能量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推导了能量极值分布函数的表达式,给出了其参数确定方法。在简要介绍老虎台矿矿山地震活动的构造及物理背景后,结合老虎台矿矿震实际,介绍了如何将能量极值分布用于强矿山地震事件的预测。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预测的月最大矿震能量的概率分布与实际记录的矿震月最大能量分布一致。最后应用该法预测了老虎台矿未来几年内强矿震事件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最大震级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是强震活动的集中带,也是地震预测研究与防灾减灾的主要目标区,而最大地震震级是描述区域地震活动性的一个基本参数,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中,因此有必要开展各活动地块边界带最大震级分布特征研究.本文利用广义极值(GEV)分布对各边界带作极值统计分析,对于分布参数进行估计,比较极值分布99%分位数和b值截距法最大震级、历史最大震级,并计算各震级水平下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与发震次数,探讨活动地块各边界带未来强震活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引入并改进了区域-时间-长度算法(region-time-length algorithm),较之原来的定义更加强调了地震破裂尺度函数对VRTL的贡献,同时保证了震中距函数、时间函数及破裂尺度函数对VRTL影响的权系数相等.华北5级以上地震的回顾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RTL算法所得到的异常大多具有短期或中短期特征. 震前VRTL变化型态可分为两类:Ⅰ类具有相对完整的变化形态,大多呈现从0开始的上升——转折下降或下降——转折上升形态;Ⅱ类变化形态不完整,一般从0开始急剧上升或下降,无明显转折,主震发生在VRTL极值附近.VRTL上升表征地震活动水平相对于背景变化率的增高,意味着地震活动增强;VRTL下降则意味着地震活动相对于背景变化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地震活动的平静.据此给出由RTL算法进行中、短期异常识别并粗略估计发震时间的方法. 该方法Ⅰ,Ⅱ类异常3个月内发震的R值评分分别为0.6及0.3左右, 6个月内的R评分分别为0.7及0.4左右.对特征时间跨度、特征距离、震级下限等对VRTL的影响, 以及其它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前东北地震大形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东北地区1900年以来的历史地震资料所显示的周期性活动特点,用正弦函数描述其地震活动规律,并结合时间序列的周期图及其他一些地震活动性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未来1~3年地震活动发展趋势和地震强度作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4.
六安-霍山地震危险区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深、浅部构造对比方法与宏、微观构造解析技术 ,结合历史地震资料分析结果 ,探讨了中强震过渡区地震构造环境的研究途径。圈定出六安 -霍山地震危险区。对该地震危险区进行立体综合剖析 ,推演出未来中强震发生的空间部位 ,并预测了研究区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震源深度、震级、地震等震线长轴衰减方向等参  相似文献   

15.
以青藏块体北部的北祁连山-河西走廊地震构造带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该区主干活动断裂新活动性特征、断裂滑动速率、历史地震及古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今地震活动性,采用地震空区、空段识别方法和地震活动b值空间图像扫描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内历史地震及b值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该区的榆木山北缘断裂离逝时间较长,应力积累程度较...  相似文献   

16.
评B.Epstein关于地震震级分布的统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逢时 《地震学报》1982,4(4):426-433
本文指出 B.Epstein提出的地震震级分布函数G(y)=exp(——e-y),y0并不是Ⅰ型极大值分布函数,而是泊松指数型复合极值分布,这是因为G(y)在y=0处有跃度e-.当地震资料中有某一年无震时,Epstein方法就不适用了。为此,本文不但给出更一般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它与台风导致的海洋波高分布的计算是相似的。此法对地震资料较少的地区将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要估计一个地区或地震带未来几十年至一、二百年的地震危险性,目前许多学者都认为应该把该地区的地质资料如活动断裂的运动速率与规模、历史地震资料和仪器记录的地震资料结合起来运用,以综合评定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几种计算地震平均重复周期的方法。但所有这些方法均需要估计某些不同的参数,而这些参数的估计往往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如何掌握最后结果的不确定性的大小,这是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函数不确定性的一种模糊数学处理  相似文献   

18.
1739年银川-平罗8级地震灾害的历史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了大量有关1739年银川-平罗8级大震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建国以来对银川平原地震的研究成果,研究了1739年银川-平罗8级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及其灾害特点。研究认为:该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贺兰山东麓断裂,而极震区位于其东南的银川-平罗一带,与银川地堑第四纪沉降中心相吻合,这主要是受到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其震害特点对减轻未来地震灾害、城市规划等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震级-频度关系资料和地震台站分布资料的分析,发现震级-频度关系曲线在震级较小的一端的分布特征反映了地震能量分形和地震台站状况交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在地震序列分析中,考虑不同历史时期地震台站的状况及其影响,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沂-泗县地震危险区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深浅部构造对比研究、构造解析技术,结合历史地震资料、中强震观测资料分析、地震活动性分析结果,探讨中强震过渡区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韵律的研究途径,圈定出新沂—泗县地震危险区。对该危险区进行立体综合剖析,推演出未来中强震发生的空间部位,并预测了该区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震源深度、震级、地震长轴衰减方向、地震复发间隔等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