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社会对气候变化和变迁的影响 3.1 引言自从人类进入文明世界以来,已经历了气候的变化,而且非大范围的由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由资料所证实。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人类活动的范围日益增大,现在人类有可能非故意地改变地球气候,而且,在以后几个世纪,其改变程度可同重大的自然气候变化相比。现在,人类有可能抓住机会运用知识和合理的活动以防止这种变化的不利影响。我们能够有系统地了解气候的现状,但不可能过于自信因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的预报,也不能估价这种即将发生的气候变化的速度,然而,对气候现状的系统了解是足以反映出一些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2.
由于气候的自然变化对粮食生产、能源、水资源及社会其它方面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可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已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注意。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决定,继全球大气研究计划(GARP)之后,制定一个世界气候计划(简称WCP),并宣布80年代为“国际气候十年”。这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工作重点的一次新转变。在WMO1988-1997年的第二个长期规划中,WCP仍是一项主要的活动计划。一、WCP的目的制定世界气候计划旨在:应用气候知识有利于社会、经济活动;改进对气候过程的了解;决定气候的可预报性;研究和发展气候预测方法;确定人类对气候影响的程度;监测气候变化或变迁(包括人为和自然因子),发展气候警报系统,以告诫政府气候如何影响社会、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过去几年对气候研究进行了许多讨论,对研究的方向和战略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这反映在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和美国国家气候研究计划的气候系统研究部分。这些计划的长期目标是要确定:①气候对各种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②气候变化的可预报性,重点是几周到几十年的气候变化的预报。气候被定义为天气的平均状态。人们关心的空间范围是像美国东北部那样大小的地区。这样大小范围的状态可从模式中求解,气候异常也与这样大  相似文献   

4.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简称WCRP)是由国际科协理事会(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制定的,是一件要求世界各国都要参加计划实施的国际合作事业。其目的是加深理解数周乃至数十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的原因,以此打下1~2个月的气候长期预报的物理基础,同时要弄清楚每年波动的预测可能性以及因二氧化碳的增加等人类活动对长期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的变化和短期的气象变化不同,是  相似文献   

5.
周秀骥 《气象》1991,17(3):31-34
在地球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气候环境经历了巨大的变动,人类是在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但是,世界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上人口的剧增、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以及生产建设规模的加速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许多观测事实与科学分析结果已经说明,现代人类活动对于几十年到近百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本文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评述使用大气环流模式确定气候系统特征方面的一些气象问题。近年来人们一直在从如下两方面对气候进行研究,即:气候在各种意义上和各种时间尺度上的可预报性如何;人类的活动是否正在通过某种途径影响气候。几年以前,劳伦兹(Lorenz,1975)把这些问题区分为第一类可预报性问题和第二类可预报性问题,前者是把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候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盘茂 《气象》2011,37(3):257-262
气候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气候学本身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气候的科学.最近五十多年,地球气候明显地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化的气候又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21世纪人类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及与其相伴随的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通过进一步加强气候监测,加强气候科学研究和模式研发,迅速提升气候预测能力,并通过加强建立与用户之间的伙伴关系,建立气候服务系统,从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适应日趋严峻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8.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的南极气象工作委员会为了积极对世界气象组织的世界气候计划(WCP)做贡献,已制定了南极气候研究计划。气候监测乃是气候研究计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监测包括监视气候的时空自然变化和振动以及获取有关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可能影响的资料。要实现气候监测,除使用现有的气象、日射测量、高空气象等方  相似文献   

9.
500hPa平均环流形势月预报水平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讨论了500hPa 平均环流形势预报水平的评估问题.平均来说,各月都是气候预报的准确率最小,年际变化持续性预报次之,月际变化持续性最高.T42L9模式延伸预报的第一旬和月平均环流的预报准确率均高于气候预报与持续性预报,表明确是有技巧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气候计划中,将气候的时间尺度定为几个星期到数十年,因此长期预报应该是气候研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几个星期的预报与数十年的预报所考虑的支配因子是不同的。气候研究的目标之一是要确定预测可能性的界限以及搞清楚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要搞清楚在气候形成中十分重要的云辐射的特征和海洋在气候中的作用,从物理上去理解气候的形成过程。例如在东亚处于梅雨期时,东南亚开始出现季风并降大雨,而在其西面的阿拉伯和非洲一带却是大范围的沙漠气候。这种气候分布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加强人影工作 减缓气候变化给人类造成的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气候系统是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冰雪以及生物圈在内的庞大系统。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气候波动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以及火山爆发等。人类活动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毁林等引起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以及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等。在气候系统中没有提到人类,但从19世纪末开始,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人类对气候无意识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新的因子,正因为这个新因子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各个因子之间的平…  相似文献   

12.
1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候服务 《气象》2011年第3期 翟盘茂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 摘要: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福祉和人类社会的繁荣至关重要。气候学本身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气候的科学。最近五十多年,地球气候明显地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化的气候又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影响的研究方法,提出当前研究中应将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的环境因素来源分为气候自然变异、人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三个方面,并给出了方法体系;基于环境变化下流域水文过程的复杂不确定性,详细剖析了环境变化下流域水文过程的不确定性来源,总结了常用的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并介绍了针对定性不确定性(奈特不确定性)评估的信息差距理论。指出为提高减缓和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未来应加强以气候自然变异、人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三源分解的环境变化影响研究;不确定性分析应成为环境模拟的固有组成部分,在影响评价中应注重不确定性的评估,并应加强不确定性信息在流域管理决策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流域风险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认识和预报亚洲季风气候:前沿突破点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斌 《气象学报》2008,66(5):653-669
改进我们对季风变化和可预报性的认识以便促进季风气候预报的发展是当前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下属的国际季风研究(IMS)和亚洲季风年(AMY2007-2011)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本文从以下方面回顾了亚洲季风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1)季风变化的机制和数值模拟,(2)可预报性的物理基础和极限,(3)气候预报的现状.文章的讨论侧重于周尺度到年际尺度,特别提出了季风气候研究中存在的若干科学问题和研究前沿上的可能突破点,讨论了季风预报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促进未来的季风研究,加深我们对季风气候动力学的理解,以及提高对亚洲季风气候变化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其中着重讨论了天气气候与工农业生产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认为天气气候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环境与资源的一部分,但是人类活动也会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天气气候产生影响,引起天气气候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作用于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在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中发挥气象服务作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气象服务作用的关键在于增强意识人类能成长为地球的主人,首先得益于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特别是能适应气候条件的变化。为了生存的需要,人类尝试着自觉而有意识地观察并总结气候的变化规律,逐渐学会了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基本方式。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气象技术逐渐成熟发展,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88-1997世界气候计划》前言中指出,"气候既是有益于人类的一项重要资源,但  相似文献   

17.
气候观测系统及其相关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系统中的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了气候系统, 气候系统中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气候的自然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 对气候系统已经产生了显著影响。气候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影响日益加大, 并涉及到国家安全、环境外交和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要认识气候变化及其强迫因素、预测未来气候变化, 最基础的工作是建立针对气候目的涉及到气候系统五大圈层的综合气候观测系统, 以获取所需的高质量资料和相关产品, 提供气候系统变化的详细信息。该文回顾了气候观测系统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组织设计中国气候观测系统中的作用, 并指出了在建立我国气候观测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在对气候观测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了与建立气候观测系统相关的10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气候观测系统的科学需求、气候观测系统的代表性、全面性、规范性、对气候预测和预估及模式发展的支撑性、多学科应用性、社会经济性、资料开放共享性以及气候系统资料的同化再分析和历史资料的抢救。  相似文献   

18.
林祥 《气象》1978,4(9):19-20
近年来,世界各地大范围气候异常频繁出现,被认为是气候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这就更进一步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切和注意。在探讨气候变化规律过程中,除了许多气候形成的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是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月平均温度的气候噪声和潜在可预报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中国74个测站1960~1991年日平均温度研究了中国月平均温度的气候噪声和潜在可预报性。气候噪声是在Yamamoto等人的思想基础上设计的方法估计的,而潜在可预报性则是用月平均温度的年际变化与自然变化(气候噪声)之比表示的。一般情况下中国月平均温度的气候噪声随纬度和高度增加而增加,并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变性大陆干冷气团对气候噪声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海洋对气候噪声起着调节和减弱作用(除了热带海洋在春秋过渡季节外)。月平均温度的潜在可预报性有较大的季节和区域差异。但总的来说中国月平均温度在α=0.10的统计显著性水平上是潜在可预报的。这些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噪声和潜在可预报性有季节和区域的差异,所以不能要求用一个气候模式在任何时候对每一地区都得到满意的结果。要对各月的气候进行预报,需根据不同月份至少不同季节建立区域气候模式可能更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大气的化学成份变化可导致大尺度和长期的气候变化,对流层普遍增暖,平流层冷却和地面太阳紫外辐射增多,成为控制全球气候环境的主要因子.由于这些变化大多数与人类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有关,因此,如何合理地控制与规划人类活动,保护大气层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全球人类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