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文锋 《海洋工程》2009,27(3):117-121
针对采用定值相对极限位移判定隧道围岩稳定性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模糊概率理论判定隧道围岩稳定的计算方法.结合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实际,利用曲线回归和模糊概率方法对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概率进行了计算分析.参考现行规范并根据海底隧道各个开挖步的变形量综合确定极限相对位移上下限,采用指数函数对海底隧道CRD1部和CRD3部的拱顶下沉收敛曲线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参数及实测结果,应用模糊概率公式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概率进行了计算,从而为根据某个时刻的相对位移来判断海底隧道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底隧道由幻想变为现实,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岁月。1751年人们第一次提出了海底隧道的设想——英法海底隧道。由于当时技术和资金上的困难,这个设想足足经历了200多年才变为现实。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海底隧道的工程才逐渐增  相似文献   

3.
海底隧道突水涌泥机理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隧道在穿越断层及软弱破碎带时如果遇到透水性地层,可能会发生隧道突水涌泥,如何妥善处理这些潜在危害对于顺利建成海底隧道至关重要.结合建设中的厦门海底隧道工程,针对隧道通过不良地质时可能遇到的突水涌泥危害,对突水的补给水源、突水通道及隧道与含水层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引用B.斯列萨列夫简支粱及强度理论,对海底隧道突水条件及预测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参考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海底隧道突水涌泥的治理对策,为海底隧道的顺利修建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举世闻名的欧洲海底隧道工程,经过英法两国政府长达百年的协商、论证,于1986年再次达成协议,并于1988年初开始动工。笔者有幸对英国施工现场作了考察,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地理位置欧洲海底隧道(以下简称隧道)从英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作用进行分析,以基于钢筋混凝土劣化模型的设计方法,对海底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底隧道要达到100a使用年限,其海域段行车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建议为60mm加上适当施工偏差,其强度等级应取C50,氯离子扩散系数应取4×10^-12m^2/s。  相似文献   

6.
结合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工程的地质物探勘察工程,介绍了精细海洋磁法勘测的海上调查方法,阐述了利用GEOCAP软件的磁力实测数据资料的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说明了利用GRAPHER软件、SURFER软件和MAGPICK软件绘制磁力异常ΔT剖面图、平面等值线图和平面剖面图的方法,最后讨论了应用磁测资料进行地质解释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胶州湾是位于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和胶莱凹陷的交接部的断陷盆地,团岛——薛家岛海底隧道开挖段有大量火成岩出露。本文对采集于海底隧道的8件岩石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按岩性将其分为偏基性岩类和偏酸性岩类两类。其中除样品F4-5(辉绿岩)外,偏基性岩类均落入岛弧型钙碱性玄武岩区域内;而偏酸性样品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域,显示其原岩起源于同一种火山弧的环境。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表明,其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比较明显,其LREE/HREE也显示样品的分异作用较强。岩石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证明,研究区域的玄武质岩体为遭受地壳混染的岛弧型性玄武岩,应为在燕山晚期花岗质脉岩沿着青山群中构造薄弱带侵入,与地壳物质发生混染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主持了连接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通车典礼。这条全长31公里、投资100亿英镑、历时6年多建成的隧道,是世界隧道开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科学技术的结晶,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对整个欧洲的交通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从最初提出设想到建造完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早在查理大帝时代欧洲就有人提出修建  相似文献   

9.
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多种设计方案,采纳不同的设计方案会实现不同的技术经济效果,为选出最优设计方案,需要对各个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与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技术经济效果最好的设计方案作为最优方案。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来比较和选择深基坑工程支护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模型:首先根据现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场地环境等条件研究可行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类型,然后对每种支护方案类型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利用价值系数分析法对各个优化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价值系数最高的优化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0.
淤泥质海岸后方大面积的低地平原主要通过海岸上建设的涵闸排水,潮滩匡围对沿海涵闸排水的影响是围垦工程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条子泥西侧岸滩仓东片匡围为例,探讨了不同堤线方案下邻近闸下流槽各种落潮水量组成及其维护闸下排水能力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合理的滩涂匡围堤线方案,在平均潮汛及一般大潮汛时对邻近闸下排水能力影响较小,而在风暴潮或秋季大潮汛时有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若干次冲淤保港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淤泥质海岸后方大面积的低地平原主要通过海岸上建设的涵闸排水,潮滩匡围对沿海涵闸排水的影响是围垦工程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条子泥西侧岸滩仓东片匡围为例,探讨了不同堤线方案下邻近闸下流槽各种落潮水量组成及其维护闸下排水能力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合理的滩涂匡围堤线方案,在平均潮汛及一般大潮汛时对邻近闸下排水能力影响较小,而在风暴潮或秋季大潮汛时有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若干次冲淤保港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如何使城市地下开挖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损害最小与损害防治等问题,以钻爆法施工为例,针对开挖设计方法和方案的选取、沉陷预测预报以及损害评价等开展了探索性研究.其目的在于使城市地下开挖施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确保地下开挖与环境系统达到最优;并以青岛海底隧道青岛接线端隧道开挖对建筑物的影响作为实例,进行了论证和分析,从而确保了受开挖影响的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并且保护了地面环境.  相似文献   

13.
黄骅电厂二期工程温排水排放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分步杂交有限元方法建立渤海湾潮流场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黄骅电厂温排水海域的温度场,对不同温排水设计方案进行了预测分析。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排放口位置、排水量和温升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影响,设计了一、二期工程排放口分建和合建时的五种方案。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方案V(一、二期工程温排水集中由2排放)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循环冷却水及核安全用水的取排水设施是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介绍岭澳核电站水工模型试验中发现的取水明渠在大浪作用下产生长周期水面波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其次对连云港核电站独具特色的排水方案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所从事海洋自动观测系统研制的经验,论述了研制新型台站自动预测系统的必要性、可能性的迫切性,明确了对台站海洋观测资料的基本要求,进而对台站自动观测系统的基本构成与技术性能如如何实施研制发表了原则性意见,供制定台站自动观测系统的技术方案与实施计划参改。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滨海电厂发电现状与发展趋势,本研究评述了我国火电和核电厂直流冷却需水量以及电厂规模化直流冷却用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取水卷塞效应导致生物伤害及其机理,卷载和温排水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估算了取排水导致的卷塞和卷载损失量。同时,以大亚湾生态系统变化为例,探讨了取排水的可能影响,提出了底栖贝类食物链形成的假设。由于电厂取排水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实际和潜在危害,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缓解电厂取水造成的环境影响。在对电厂的取排水海洋环境评估的基础上,电厂可以利用最佳实践技术(Best Technique Available, BTA),避免或减轻取排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维护冷却海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减损措施不仅有利于海洋生态保护,也有利于电厂的冷源安全。  相似文献   

17.
气井出水是气田开发生产中后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气井生产有着极大的影响,而排水采气工艺是解决气井出水和井筒积液的有效手段。国内外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较多,不同工艺技术有其自身的适应范围。从海上气田生产特点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多种成熟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选井原则、适用条件和经济适用性进行对比分析,筛选了适合海上气田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并重点对优选管柱一气举复合工艺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海上气田出水后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注聚区油井砾石分级充填防砂工艺技术是针对胜利油田注聚区见聚油井产出液黏度增大、携砂能力增强,提液引效措施加剧油井出砂使油井防砂有效期变短等问题进行研究的。该技术是在注聚区油井充填防砂时改变过去采用单一粒径砾石进行充填防砂的做法,将不同粒径砾石按不同比例分级充填到近井、炮眼附近和筛套环空,同时在中粒度粒径的砾石中加入经过表面处理的短切纤维,提高了砾石充填挡砂屏障的挡砂强度,实现了挡砂屏障的“挡砂、稳砂、排砂”的功能。截止到2010年4月底,该技术现场累计推广应用32井次,分级充填后注聚区油井液量由27.2m3提高到40.43m3,油量由1.01m3提高到3.89m3,增幅分别达40%和80%,最长防砂有效期已达到400d。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较好地解决了注聚区油井提液引效使防砂有效果变短和油井近井堵塞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已建立潮流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温排水的输移扩散,以华能日照电厂为例,对各温排水设计方案(包括排水口位置、排水量和温升等)进行预测分析.最佳推荐方案是一、二期工程温排水由排水口B合排.本文结果可为该海域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深基坑工程支护优化设计的研究,提出了深基坑支护设计的优化方法及优化步骤,将深基坑支护优化设计分为方案优化及方法优化,并对优化参数进行分析,阐述了这两种优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