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征供一体化土地批后监管系统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土地批后监管工作中,由于缺乏动态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技术,存在信息获取速度慢、共享程度低、流通性差等问题。征供一体化土地批后监管系统依托多源遥感数据,结合GPS定位技术与GIS空间信息技术,对土地征收征用、土地供应建设用地项目实施动态监测,对监测成果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建设用地供应、储备、利用信息的收集、整合与更新管理等功能;并构建了征地、出让土地之间的土地流转关系,从而形成了征、供、管一体化的批后监管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土地登记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不断推进,建设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的条件日趋成熟。根据规划,全国土地登记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将由国家、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的网络组成。目前,国家和部分地区正在开展不同层面的土地登记系统建设的试点工作。省级土地登记系统作为全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以土地登记簿为线索,以"宗地"为管理对象,通过追溯宗地登记过程的立项、审批、供应等相关权源信息,以此实现对土地登记信息的监管、查询的目的。其数据库的建设将以土地登记信息为基础,叠加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保护、遥感监测影像、"一张图"等土地利用业务层数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供应管理业务需求和特点,对供地业务和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基于ArcGIS Server 9.3平台,采用J2EE架构实现了系统的功能。系统实现了与国土资源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乌鲁木齐市已有的建设用地预审审批系统、城镇地籍管理系统的关联,打通了业务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对供地业务流程的再造,采用集中打印工作模式的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与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地类图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监管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两类数据,通过建立对应关系定性分析并计算空间重合率,通过来源-去向矩阵定量分析两类数据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地监管热点,发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土地宜农性评估、潜在建设热点区域定位、建设用地监管及建设过程追踪等方面可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耕地保护监管系统方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福建省耕地保护监管系统的初步设想。监管系统建设将以全省政务网络资源为载体,以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影像等数据库为基础,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土地"批、供、用、补"等业务的网络审批主流程,形成耕地保护中上下联动的网络化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以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和监测数据为数据源的耕地资源信息实时监测和信息分析体系,最终建成覆盖福建省耕地保护业务的监管信息系统,拓宽畅通土地信息监察渠道,切实有效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土地整治及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信息管理系统是为管理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用地项目数据和建立本地区耕地占补平衡台账而开发,实现了与"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备案系统"的数据兼容性,能够有效管理土地整治项目和建设用地项目,及时掌握占补平衡动态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临沂市为例,研究了市级国土资源转征供用动态监管系统的建设目标及系统框架,以国土资源"一张图"和核心数据库为基础,建立起统一的监管平台,实现了国土资源"批、征、供、用、补、查"的全程管理,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转变,做到了全面、快速、实时地掌握研究区建设用地报批、土地供应情况,并对供后监管各指标内容进行预警提醒。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通讯》2008,(24):10-10,3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部统一整合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和建设用地供应备案系统,建立了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监管系统)。现就部署运行监测监管系统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土地市场各类业务,研究了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体系,提出了建立全流程、全口径监管思路。从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完整、接受公众监督、捕捉社会热点等角度,设计了实现监管思路的各项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发挥建设用地备案在土地批后监管中的作用,切实掌握各地建设用地审批、供应和供后利用情况,不断提高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备案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提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边缘地带的土地利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的方法和手段,改进了监督土地利用的方法,采用Visual Studio 2008+ArcEngine为开发平台,C#语言进行系统的开发,利用诸暨市某区域的宗地数据和地块数据进行试验分析,主要目标是实现宗地利用现状和用途的查询、监督等工作,为土地利用提供有力的监管工具。  相似文献   

12.
从土地执法监察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探讨了基于"一张图"平台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建设方案,设计了土地执法监察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并进一步给出了土地执法监察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的技术方法。该系统方案的应用将有利于快速、准确地监控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强化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监控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国土部门执法监察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3.
赵建辉  薛萍  高树孔 《东北测绘》2012,(1):183-185,190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LC/LU)调查已经成为开展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预测、自然灾害防治及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的一项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随着遥感技术和各种地学分析模型的发展和成熟,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影像数据对区域的LC/LU情况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和监测,成为一种最为迅速可靠和理想有效的手段。本文综合论述了遥感地学智能图解模型支持下的LC/LU分类,并以西部测图工程1∶50 000无图区塔里木东部地区为试验对象,采用多平台遥感数据和辅助地理信息软件,进行了LC/LU遥感应用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苍穹软件是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基础,实现土地业务全过程、全覆盖式管理,包括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征收、土地供应、土地出让或转用、土地收购储备、土地登记发证及土地执法监察等,实现对外窗口服务的处理平台,在农村土地调查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此软件在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建库流程、数据维护及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土地执法监管的工作方法是外业数据采集,然后返回室内将数据导入至内业系统处理,这种方法无法内外业协同工作和数据同步。本文重点研究了在外业数据解析和外业核查终端的无线监管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土地执法监管内业系统,满足在天津市应用中的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兼顾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水平,解决城市土地供求紧张的矛盾、促进发展经济方式转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将GIS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过程中,探索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组织、管理与分析功能,在遵循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相关标准与规范的基础上,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数据管理和评价分析。同时,本文通过功能图块划分、海量数据管理与历史信息回溯,优化了评价过程,并有利于建立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和监督的长效机制。最后,本文基于ArcGIS Engine和ArcGIS Server实现了地理空间化的西宁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思路有助于提高评价效率、评价数据管理与成果管理。  相似文献   

17.
赵华佳 《现代测绘》2012,35(3):18-22
供后监管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遏制违法用地的重要举措,建设用地供后监管系统是重要的信息化手段。在分析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及其供后监管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并通过海量数据管理、图形并发操作、历史数据回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保证了市级系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针对分散的IT基础设施、"孤岛化"的数据资源和生产能力瓶颈等方面的供给侧问题,本文以陕西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为例,通过3个阶段性工作推进了测绘事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通过IT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实现了集约利用和灵活配置;然后通过数据资源改造与共享实现了大数据分析和开放互联;最后通过产业链升级与高效供给实现了按需更新与服务。经过建设,大数据中心硬件资源利用率接近99%,在地理国情监测、全国GNSS基准站网平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方面发挥了提质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城镇化趋势扩大、可利用资源急剧减少,动态地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有效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监管的重要基础,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是最基础的土地资源调查。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土地利用调查现状和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情况,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更新机制,结合“多测合一”、季度卫星影像、基础测绘、细化调查等测绘工作,探索了一种动态、可靠的多周期、全覆盖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发现方法,并通过试点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发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