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前言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尤其是在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分析预报中,有些物理量是十分重要的,如:涡度、散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以及各种能量场等。这些物理量可使预报人员在天气形势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各阶段物理量的三度空间结构,了解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形成的机理,从而在提高对这类天气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天气预报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水平。因此物理量场的分析及预报也是天气分析预报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工具。Micaps系统为预报人员提供了这方面分析应用的较好环境。在Micaps下的physic中共有16…  相似文献   

2.
一次秋季暴雨过程的物理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杰  杨静 《贵州气象》2005,29(Z1):7-9
从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特点入手,对2004年9月5~6日出现在贵州省西北部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况场涡度、散度、水汽通量散度、动能的分析,阐述了暴雨落区与这些物理量的对应关系,为秋季暴雨的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场相似在汛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相似原理,利用车贝雪夫多项式对暴雨发生前期高空三层的高度场展开,突出与历史暴雨过程场相似特点。在高度场相似的基础上,又对和暴雨关系密切的Q矢量散度,水汽通量及其散度,潜在不稳定度等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也取场的主要分布特点来进一步逼近,进行最佳相似预报和相似分析预报。通过试报和业务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1°×1°格点再分析资料,对庐山夏季强降水的天气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和物理量计算,结果表明:台风是庐山后汛期暴雨或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台风暴雨分为A型和B型两种降水类型;涡度、散度、螺旋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与台风暴雨关系密切,物理量特征阈值对确定台风暴雨预报有一定指导意义;24°N~30°N、116°E~120°E为物理量特征区域,各物理量在特征区域中超过阈值时,庐山极有可能有暴雨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雅安区域暴雨过程的物理量特征》一文的基础上,根据成都中心气象台发布的物理量资料,对33次雅安地区区域暴雨前的物理量网格资料进行了反查,总结出了雅安区域暴雨的散度、涡度和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6.
动力分析在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近年来不少台站在天气预报分析中开始注重计算散度、涡度、垂直运动速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由于目前计算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采用手算。其方法多采用差分法。但差分法一般要求取正方形或菱形网格,若气象测站地理位置不规则就不能直接应用差分法,必须把气象站观测资料,通过一定的资料处理再用插值方法或客观分析方法变成有规则格点上的值,以后方能进行差分计算。因此,手算差分法就比较费事,不便于日常预报业务中使用。计算物理量也常用三点法,三点法较适合于手算,但计算格  相似文献   

7.
使用上、下两层涡度差,Q矢量散度,运动学法的ω,广义相当位温和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场对1997年河南省主汛期一次东西向切变线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确定了此类暴雨、大暴雨产生和落区预报的物理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暴雨形成的物理量要素从发,对此次暴雨进行分析,并与T213预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θse、水汽通量散度对此类暴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T213预报对本次暴雨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9.
使用上、下两层涡度差,Q矢量散度,运动学法的ω,广义相当位温和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场对1997年河南省主汛期一次东西向切变线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确定了此类暴雨、大暴雨产生和落区预报的物理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李翊 《四川气象》2003,23(1):32-33
本文从暴雨形成的物理量要素从发,对此次暴雨进行分析,并与T213预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6se、水汽通量散度对此类暴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T213预报对本次暴雨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5年6月连续性暴雨过程发生前后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发现暴雨发生时,与500hPa螺旋度、涡度及850hPa水汽通量配置较好。暴雨前期低空急流加强,表现在暴雨发生前850hPa沿110°E有V分量的增长。另外,可通过对T 213物理量预报场的分析,判断未来暴雨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对照常规天气图实况资料,检验几种常用NWP产品对2008年7月5日山东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形势场预报和降水预报,并对其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落区与诸多物理量场的配置紧密相关;暴雨区出现在低层水汽辐合中心移动路径上,位于与水汽通量散度强辐合中心和强上升运动中心接近处;暴雨区移动方向与水汽通量大值中心、△θse(500-850)负值中心长轴方向一致,水汽通量散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两者均满足时有利于强降水发生;200 hPa高空辐散的抽吸作用远比仅有低层辐合更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地面强降水区出现在200 hPa强辐散中心所在处.  相似文献   

13.
MM5物理量对我区暴雨过程预报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区2004年4—6月几次暴雨天气过程的NN5高度场、涡度场、水汽通量散度场、θse等5个物理量进行分析,以期了解NM5对我区暴雨天气的预报能力,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量化指标,为暴雨的预报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T106客观分析场资料,对1998年7月4-6日发生在成都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热力、动力及水汽条件的诊断分析,并将T106物理量产品24、48小时预报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①暴雨发生在等θse线高度密集的高能锋区和△θse500-800负大值区内;②正、负涡度大值区分别与强烈发展的低值系统及高压坝对应较好;③盆地上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区域,同时存在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就发生在此;④来自南海的水汽源源不断送往盆地,由于高压坝的阻塞作用,水汽在盆地中、西部地区辐合;⑤245的T106物理量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吻合较好,有实际预报能力.48s的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预报场偏差较大,须订正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0个雅安区域暴雨个例进行了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初步揭示了暴雨前、过程中,温度平流、水汽通量散度、涡度、散度和垂直速度等物理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杨淑群 《四川气象》2002,22(2):16-20
利用T106客观分析场资料,对1998年7月4-6日发生在成都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热力、动力及水汽条件的诊断分析,并将T106物理量产品24、48小时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①暴雨发生在等θse线高度密集的高能锋区和△θse500-800负大值区内;②正、负涡度大值区分别与强烈发展的低值系统及高压坝对应较好;③盆地上空低层辐盒、高层辐散的区域,同时存在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就发生在此;④来自南海的水汽源源不断送往盆地,由于高压坝的阻塞作用,水汽在盆地中、西部地区辐合;⑤24^s的T106物理量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吻合较好,有实际预报能力。48^s的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预报场偏差较大,须订正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帮助基层台站在日常业务中计算和应用一些物理量,下面对散度,涡度、垂直速变,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及其计算方法作些简单的介绍,並给出用TQ—16电子计算机汁算这些物理量的BCY语言程序,供同志们参考试用。一、散度和涡度的计算这里讲的度水是征散平风场的散度,涡度是指相对涡度的铅直分量。这是两个描写大气流场特的重物指表理量。散度场可以导致气压的局地变化,决定大气的铅直运动,又是绝对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区域性大(暴)雪的一种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挑选内蒙古区域性有无大(暴)雪历史代表个例,利用T106的涡度、散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网格资料,综合进行动力过程相似和动力过程诊断分析,建立了一种内蒙古区域性大(暴)雪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MICAPS平台中的T213产品场与暴雨发生的初始、中间、结束过程相对应的三维空间物理量场的相似程度,根据场相似的数量综合判别分析作出有无区域暴雨的预报。预报因子选取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和水汽通量散度,空间使用850、700、500hPa,时间上选取12、24、36h预报场。该方法实现了区域暴雨预报的客观化和程序化。根据天气过程分类建立的两类模型以场平均距离为依据,作出的暴雨预报检验效果令人满意,2004—2010年的5—10月7年平均预报准确率超过33%,具有较好的实践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重庆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2012年5月11-12日重庆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重庆地区暴雨预报方法,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降水量产品数据集和NCEP格点再分析资料,对这次暴雨进行了天气形势分析,并从动力和水汽条件、水汽螺旋度和水汽散度通量及不稳定指数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短波槽东移南下和西南涡东移北上是造成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原因;高空槽前脊后的正涡度平流,有利于大气的抬升运动;中层(700 h Pa)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水汽和能量,促进并维持对流的强烈发展;水汽螺旋度高值区和水汽散度通量低值区都与强降水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且有较好的时间相关性,这对强降水落区和降水系统的移动发展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低层暖湿气流抬升与高层冷空气交汇触发了此次暴雨天气过程;K指数和A指数对于暴雨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