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为提高东海近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获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及弥补在使用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在海军航空兵等单位的配合下,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SWH1—1型航空红外测温仪、投掷测温仪浮标低温黑体和ZD—3型罗兰导航定位仪等配套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所获数据具有快速、准确和同步性强的特点,航空红外测温仪测量精度为±0.5℃,分辨率为0.1℃,投掷浮标测温精度为±0.2℃,根据这些测量数据首次发布的东海近海渔场表层温度速报受到了用户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东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捞量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弥补在使用各种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调查指挥司决定,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进行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经过近一年的技术准备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首次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HWL-2型航空红外测温仪、低温黑体、投掷测温浮标及罗兰A/C航空定位仪等配套仪器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两次东海大面积航空红外及同步浮标测温试验。测温范围为北纬28°30′~32°00′,东经 122°00′~124°00′,航线长度为两千公里,调查海域面积为八万六千多平方公里。两次航测共计四  相似文献   

3.
东海近海渔场航空测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及时地向海洋渔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大面积和准同步的渔场环境数据,为东海近海冬季带鱼汛捕捞作业提供海况信息速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技术研究所和上海海洋预报区台联合于1986年10—12月,在东海近海使用航空红外测温仪、投掷式测温浮标、罗兰C导航定位仪、彩色录像机等系统设备进行了五次渔场航空测温,测温精度小于±0.5℃。依据所测数据及时对监测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与常年和前一年同期温度场作了对比分析,在监测现场还发布了五期测温速报。飞行监测范围为东海冬季带鱼洄游的主要渔场,即北纬28°-32°和东经124°以西海域。所获测温数据,由于具有快速、准确、同步和传输及时的优点,在冬季带鱼汛的生产指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速报大面积海表面温度,SWH1—1型航空红外测温仪参加了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八日至十二月二十九日在东海海域进行的航空测温试验,它和投掷浮标组成系统,提供海表面温度数据。该仪器的原理及其性能详见文献,在此仅列出其主要技术指标并将仪器的工作情况及试验结果作一介绍。一、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测温范围:-2℃—— 35℃;分四档。测温精度:±0.5℃(均方根值); 温度分辨率:0.1℃; 工作波段:8——12微米; 视场角:2°; 使用的环境条件:温度:-10℃— 40℃;相对湿度:小于80%; 电源:27V±10%,110VA。  相似文献   

5.
1984年12月下旬,由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和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共同组织,在海军航空兵等单位的配合下,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并发布了东海近海渔场表层温度速报,受到了用户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着重叙述航空测温系统的要求,传感器配置特点,概述了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85年5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放宽政策,加快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1986)参作字第112号文件批复和海军司令部(1986)司作字第167号公函批准的东海近海渔场航空遥感测温的工作计划,国家海洋局依据批文和1985年海洋渔场航空遥感监测系统总体方案,为组织1987年东海近海渔场航空遥感测温实施飞行,并及时、准确地向海洋渔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大面积的渔场环境测温数据和温度速报,于一九八七年八月十三至十五日,在天津召开了飞行协调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地阐述了用航空红外测温仪测量海面温度必须考虑的几种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修正方法;着重介绍了在渔场温度环境监测中所采用的修正方法,并对所获取的表面及表层温度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此关系及红外测温仪机上的记录数据进行了验算分析,推导出满足海表面温度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收集整理了中国近海18个浮标2011年全年的高时频实时观测资料,对中国近海SST日变化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一个改进了的一维海洋混合层模式对中国近海浮标资料进行了模拟。分析表明,中国近海SST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按照各季节SST日变化的明显程度,可以把近海海域分为两季型与四季型。两季型海域的SST日变化在春夏季非常明显,且变化幅度一致,而秋冬季日变化明显减小,如渤海、黄海北部和东海北部。而东海南部和南海北部等四季型海域的SST日变化幅度在各个季节均不相同,具有四季分明的特征。各个海域的短波辐射等热力通量、海面风应力等动量通量,以及上层海流等因素是造成上述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文中使用的海洋混合层模式在对不同浮标观测SST的逐日演变过程中表现良好,对平均日变化的模拟比较合理,可以模拟出连续的、完整的SST日变化周期,并且与观测基本一致,该模式在中国近海区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我国近海海域渔业活动频繁的情况下,为实现具有实时、连续、长期和稳定特征的近海海洋水体剖面观测,满足海洋科学研究对剖面水体数据的需求,通过借鉴目前我国近海广泛使用的10 m大型综合观测浮标的优点,在结构和稳性方面进一步优化,设计完成直径15 m的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该平台通过在浮标中间预留中央透水井,使用绞车上下驱动多参数观测设备实现水体剖面的实时、连续、长期和稳定观测,并通过三锚式锚泊方式有效避免了剖面观测设备与固定锚系的缠绕问题,同时还具有智能判断、远程监控等功能,是一种新型的近海水体剖面观测平台。经过在我国东海海域一年的试验性观测表明,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整体运行效果良好,取得大量的水体剖面观测数据,在我国近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一、要求表层海水温度的观测精度:±0.5℃表层海水温度的观测深度:0.5米海区范围:北纬28°~32°,由东海沿岸伸到东经124°的海域定位精度:2海里要求系统有快速进行资料处理的能力,并及时给出所测海区的海水温度分布图,向各有关单位发出海表面温度速报。二、传感器的选择 1.SWH—1型航空红外测温仪(见图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我国近海海域进行剖面观测,获取到多层位水体的多要素观测数据,尝试依托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站10 m浮标系统的锚系,采用在锚系上挂载自容式组合传感器方式,获取到8个观测周期共412 d的有效剖面观测数据,观测层位分布于10,20,30 m 3个水层;通过结合浮标获取的表层温度数据与3个水层的对比分析表明,锚链式剖面观测方案在实用性和可推广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基于海面浮标载体进行剖面观测的有益尝试,可在我国构建的海洋浮标观测网络上进行广泛应用,将为我国近海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弥足珍贵的水面-水体全序列系统观测数据资料,从而为近海海洋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一种精细化的海洋浮标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洋浮标数据获取特点及常见数据错情,本文提出了一种精细化的海洋浮标温盐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范围检验、尖峰检验、莱因达准则等六个步骤实现浮标数据质量控制,其创新性在于有效集成了多种质量检验法,并且研究了一种融合传统尖峰检验与莱因达准则的质量检验新方法;并以中国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东海站浮标温盐观测数据为例,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该方法可广泛用于海洋浮标温盐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识别出长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值。经过本方法质控后的浮标观测数据对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气象预报、海洋灾害预警以及渔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摆式、液浮式和捷联式磁通门罗盘及其静动态使用精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以本公司按照美国军标要求(0.4°)研制的航空磁通阀为例说明摆式磁通门定向传感器的静态精度已经达到0·2°水平。进而通过原理分析和国内外各种结构线路对比,提出了研制达到或超过美国869型固态罗盘精度(校准后1°)的国产摆式二轴磁通门罗盘的综合措施,介绍了本公司为波浪轨迹浮标研制的 FQG—1型传感器的结构性能,接着探讨了美国136M 型海流计应用的液浮式磁通门罗盘的误差因素,并指出了保持其简易性和微型化而又加以精化的途径;最后从评述摆式和液浮式罗盘动态性能入手,阐明采用捷维式智能罗盘对提高海洋浮标等运动载体使用精度的的重要意义和这种先进技术至今不能应用到海洋仪器领域的原因,并介绍了本公司的海洋数据遥测浮标研制的 FQCX—1方位倾斜测量系统的原理、构成、性能、安装校正方法以及浮标装备效果。  相似文献   

14.
GPS验潮原理已经发展成熟。按照潮汐测量工作的自动化、高精度的要求,根据海洋浮标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海洋浮标设计经验,利用嵌入式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研制了浮标数据采集器,利用机械设计技术设计了浮标体,并进行了精度验证试验和应用试验,采用GAMIT软件处理浮标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GPS浮标的瞬时海面高测量精度和潮汐测量精度均满足精度要求,可以应用于海洋潮汐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浮标,世界不少国家均有研制和使用,有锚定浮标、漂流浮标、投掷式浮标等。作为投掷式浮标,有消耗式和回收式两种。从测量参数划分有单参数和多参数。多参数可测海水表层和不同深度的温度、盐度、海流、潮汐以及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单参数根据特殊用途测量所需要的一个参数。浮标除作为测量工具外,还可用作导航、定位、通讯等用途。作为投掷式浮标,对海洋研究是很有用的工具。特别大面积海域的测量,既及时、准确,经济效益又高。  相似文献   

16.
多功能波浪浮标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原广 《海洋科学》1998,22(3):12-13
多功能波浪浮标是一种可在海洋台站和近海进行波浪(含波向)、表层水温、表层海水盐度三项水文要素自动测量和信息处理的观测装置。该浮标的研制目的是解决水温和盐度传感器现场安装和连续长期使用所遇到的问题,把我国目前海浪观测技术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替代至今赖以进口的同类仪器。目前,国际上较实用的波向浮标主要有两大类:表面波向测量浮标和水下波向测量浮标。前者有美国的956型(改进型为1156型)波浪跟踪浮标、荷兰的波浪骑士方向浮标,这两种浮标都是遥测型浮标,可获得实时测量信息,956型波浪跟踪浮标只能测量波浪要素。80年代,国…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海洋上层温度数据高分辨率实时观测需求,本文设计出一种成本低、体积小、精度高的温度链观测系统,可搭载于调查船、浮标等多种海洋观测平台,具备高分辨海表温度数据实时观测功能。本文介绍了温度链系统架构的整体设计,阐述了温度传感器的高精度测量原理与方法,采用RS-485通信方式并设计出一套适用于温度链的软件通信协议,通过标定、均一性测试、稳定性测试验证了传感器的测量性能,研制出总长200 m的温度链观测设备,设备带有10个测温节点,传感器节点初始测量精度优于±0.005℃,温度链采样间隔最短可达2.7 s。本温度链在我国南海进行了拖曳功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温度链海上作业通信稳定可靠,数据测量准确,满足海洋现场观测对数据高时效、高精度、低误码率的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浅析SVP使用的表层漂流浮标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漂流浮标日渐在我国受到重视和应用,本文着重介绍TECHNCCEAN公司生产的测温型拉格郎日浮标构造、原理,数据传输及1996年以来在我国数次海洋调查活动中使用漂流浮标的情况。文章还阐明经努力可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海洋资料浮标测量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经济和方便,是多年来浮标工程研究的课题。文中介绍我国海洋资料浮标数据传输方式的变革,国内卫星(中卫-1号)的性能及覆盖海域,"全线通"双向数据卫星通信系统原理特点以及"采用SCADA通信系统通过国内卫星传输资料浮标数据研究"成果在我国东海、南海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迎接海洋21世纪的到来,以适应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科学研究的需要,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联合攻关,应用世界高新技术研制成功我国新一代FZF3-1型海洋资料浮标,近日投入海洋浮标网东海F站位使用。 海洋资料浮标是无人值守的海洋自动观测站,能够在恶劣海况下连续加密观测,是任何观测手段无法替代的现代化海洋观测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