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栅格影像均采用简单的、由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像素级渐进压缩模式,较少考虑到用户需求特征和知识,因此,文中利用POI数据特点及图像感兴趣区编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城市POI的遥感影像渐进压缩思想:首先根据大量的POI数据分析挖掘用户关注的热度信息,建立兴趣场,并以此确定遥感影像的感兴趣区域,然后综合SPIHT算法与Maxshift算法对遥感影像进行渐进压缩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码率下仍可以高质量保留图像所含重要信息,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了知识层级的遥感影像渐进压缩,有效提高图像压缩编码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是影像压缩中的技术难点,目前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多采用单一指标评价,尚缺乏多个评价指标综合评价的研究。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引入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对主、客观质量评价方法的多个评价指标综合利用,对基于贝叶斯统计学习的遥感影像压缩编码方法和JPEG 2000两种压缩算法的多种压缩比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质量评价。通过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其评价结果对遥感影像压缩处理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邓冰  林宗坚 《测绘科学》2010,35(1):10-12
遥感图像数据压缩的一个重大应用是星上数据压缩。本文基于信息论的理论和遥感图像信息量的统计规律,提出一种差分编码压缩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北京一号小卫星的多光谱数据和全色波段数据进行了无损压缩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专门针对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分区预测差分编码压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翔  张青峰  张莉  张曦 《测绘科学》2015,40(4):106-111
针对哈夫曼(Huffman)编码在遥感影像的压缩中鲜有研究这一情况,该文通过设计Huffman编码程序,对TM遥感影像单波段灰度图、分类图及以随机图作为对比进行了压缩测试,并对解码文件进行了直方图分析。结果表明,TM遥感影像7个波段在平滑缩放与非平滑缩放方式下的平均压缩效率为11.44%、36.72%;在5、10、15分类情况下的平均压缩效率分别为75.51%、63.60%和54.73%;随机图的直方图呈离散型均匀,压缩意义不大。因此,基于Huffman树的无损压缩编码可适用于遥感影像的压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方法能在高压缩比的前提下保持好的重建图像质量,小波变换的编码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图像的压缩中。但这些传统的小波压缩技术及改进算法,都需要构造复杂的小波基、小波函数,算法复杂,制约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而最新发展的增强小波技术较传统的小波技术ECW在压缩率、压缩速度、压缩编码方面均有了新的突破,利用ECW SDK二次开发包,可在应用系统中直接嵌入ECW技术进行遥感影像压缩,避免了传统的小波技术算法复杂等弊端。实践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可以在实际中广泛应用的遥感图像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参数熵模型的遥感影像信息量估算方法,用以量化影像的灰度信息量和纹理信息量及其组合后的信息量。该方法的支点是,利用基于差值脉冲编码调制的遥感影像波段内和波段间去相关算法,同时消除冗余信息和噪声对信息熵的影响,运用参数熵模型来估计遥感影像的有用信息量。本文利用Landsat影像进行了计算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评价多光谱遥感影像的信息量,以便为分类和影像质量评价等应用问题提供信息论指标。  相似文献   

7.
解决大数据量遥感影像传输和存储问题的方案之一,是对遥感影像进行高保真快速压缩。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小波变换产生子带频域之间的相似性,再利用分形方法对具有相似性的相邻高频子带进行编码,由高一级的子影像构造低一级的子影像,然后采用分形迭代解码和小坡变换的逆变换重建影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压缩比,在压缩时间上比传统的分形方法有明显的缩短,并且压缩后影像信息的损失量较少,影像恢复的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感知哈希认证算法中特征提取精度和算法稳健性不能兼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运用ULBP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感知哈希完整性的认证算法。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格网划分,将影像划分为多个子块,运用ULBP算法提取子块的纹理特征;然后计算每个子块内纹理特征的直方图分布,将其结果与均值二值化后得到子块的感知哈希序列;最后串联所有子块的感知哈希序列生成整幅影像的感知哈希值。在影像认证时,首先计算原始影像与待检测影像的哈希序列,然后计算两者的感知哈希序列平均汉明距离,完成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内容的完整性认证与篡改定位。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识别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地物较为平滑的区域,同时对JPEG压缩、高斯噪声添加、BMP格式转换等操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为高分辨遥感影像完整性认证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遥感数据压缩解压缩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人机遥感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系统是无人机数据传输链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数据传输中的设计问题,本文分别给出了3种无人机航空遥感数据传输与压缩系统方案设计,阐述了数据压缩原理与实现方法,重点对有损压缩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影像自适应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CT)、量化及Huffm an编码等实现了遥感影像的压缩程序。在此基础上,从软件结构和硬件体系两方面对压缩程序进行优化,实现了嵌入式遥感数据压缩系统的开发。无人机遥感系统实验表明:遥感图像压缩系统运行正常,遥感图像数据压缩比达到1?13。飞行实验中图像的实时显示也检验了无人机遥感图像解压缩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何美珍  易雅琴 《北京测绘》2023,(11):1437-1444
针对当前遥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未考虑时序信息,导致变化特征提取效果欠佳,本文提出了一种长短期记忆压缩激励全卷积神经网络。在全卷积神经网络框架下,搭建了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与压缩激励网络原理的长短期记忆压缩激励单元,使算法能够充分结合纹理特征及时序特征优势,提高遥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精度。以遥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公开数据集LEVIR-CD作为实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F1-score达86.35%,相较于FC-EF、FC-CONC、FC-DIFF算法,F1-score分别高出2.35%、3.47%、4.52%。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纹理图像压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阳  杨红颖 《测绘学报》2004,33(3):239-243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与自适应混合量化的新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首先用小波包变换对纹理丰富的图像进行完全分解,并用一种与后续编码器相关联的成本函数(CostFunction)进行最佳小波包基搜索;然后依据图像内容,自适应确定小波包系数的扫描次序;再对小波包变换后的最低频子带进行DPCM无失真编码,对高频子带实施矢量量化编码;最后对所形成的二进制符号流进一步实施自适应算术编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小波包图像压缩算法是一种比较好的编码方案,其压缩效果不仅明显优于JPEG算法与SPIHT算法(特别是纹理图像),而且优于已有的其他小波包图像压缩算法.  相似文献   

12.
用于末制导的SAR图像多子区实时匹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绍明  陈映鹰  林怡 《测绘学报》2007,36(4):406-413
为实现用于无人飞行器末制导的SAR实时影像与多源基准影像的匹配,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子区位置关系约束的SAR图像匹配算法。首先将SAR图像进行对数变换,并进行小波包分解,在高频子图部分对小波包系数进行收缩,抑制噪声,然后利用断面检测法提取边缘。匹配中将SAR实时图分为多个子区,用子区灰度标准差和频谱直方图判别其可匹配性,并更新不可匹配区。将各子区位置分布关系用作匹配结果的约束条件。为保证算法实时性,匹配采用基于提升小波的金字塔分层搜索策略。用星载SAR图像和卫星光学图像进行了大样本匹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能在精度、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都能满足导弹末制导要求的实时匹配算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仅用分水岭变换而导致的过分割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处理方式用于融合后多光谱QuickBird图像的分割。整个分割过程包括多尺度图像表示、图像分割、区域合并和结果映射等过程。首先,依据原始图像的大小确定分解尺度并用小波变换产生各波段的低尺度图像。采用相位一致模型提取各近似系数的梯度,并逐尺度地融合各梯度图。分析不同尺度下的不同地物的局部梯度方差,以选择最佳的小波分解尺度。然后,通过移动阈值与扩展最小变换,利用多层次标记提取方法标记均质区域。进而,在梯度重建的基础上利用标记分水岭变换得到分割图像。其次,采取空间相邻关系、面积、光谱与纹理等多约束策略,以搜索最小合并代价的方式合并最初分割区域中的邻接区域对。最后,修改细节子图并进行小波逆变换将最初分割结果投影到更高尺度图像,同时处理边界上的像元以保持区域边界直至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用于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分割,而且缓解了过分割问题且取得了较准确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age fusion approach of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based intensity modulation (MRAIM) to produce the high-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s from high-resolution panchromatic image and low-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s for navigatio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image fusion is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formation. It shows that the pixel values of a high-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pixel values of the approximation of a high-resolution panchromatic image at the resolution level of low-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s, and in the pixel valae computation the M-band wavelet theory and the d trous algorithm are then us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MRAIM approach, an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IKONOS 1 m panchromatic image and 4 m multi-spectral images.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MRAIM image fusion approach gives promising fusion results and it can be used to produce the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required for navigatio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age fusion approach of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based intensity modulation (MRAIM) to produce the high-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s from high-resolution panchromatic image and low-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s for navigatio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image fusion is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formation. It shows that the pixel values of a high-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pixel values of the approximation of a high-resolution panchromatic image at the resolution level of low-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s, and in the pixel valae computation the M-band wavelet theory and the à trous algorithm are then us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MRAIM approach, an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IKONOS 1 m panchromatic image and 4 m multi-spectral images.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MRAIM image fusion approach gives promising fusion results and it can be used to produce the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required for navigatio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块匹配(BM3D)和多级非线性加权平均中值滤波的遥感影像混合噪声去噪方法,使用coief3小波和sym2小波替换传统三维块匹配算法中的bior1.5和hear参数,将三维块匹配算法和多级非线性加权平均中值滤波相结合以提高算法对混合噪声的去噪能力。进行一个仿真对比试验和一个真实遥感影像去噪试验,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遥感影像混合噪声去噪方面效果要优于传统混合噪声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17.
章宁  金绍华  边刚  肖付民 《测绘学报》2022,51(9):1951-1958
针对目前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图像配准方法未顾及图像形变细节信息及二者尺度差异,存在局部纹理失真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结合小波变换、仿射变换和Demons配准算法的迭代自适应配准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提取侧扫声呐图像低频信息并重构图像,先后采用仿射变换和Demons算法将重构图像与多波束图像进行迭代自适应配准,获取配准变换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侧扫声呐原图像进行整体配准变换,获得多波束图像地理坐标约束的侧扫声呐图像。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图像配准,获得位置准确且纹理丰富的融合声呐图像。  相似文献   

18.
几种小波基在遥感图像压缩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小波基的基本性质,简述了在遥感图像小波压缩中小波基选择的常用方法; 分别用4种常用的典型小波基对8幅含有 不同典型地物的遥感图像进行小波编码实验,并用5种方法全面评价了小波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遥感图像小波压缩中,D (9,7)小波基的应用效果最好。据此,提出了一种小波基选择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和小波包分析的融合算法。首先基于图像的粗糙集知识系统采用粗糙增强法对影像进行增强预处理,然后采用小波包对影像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图像比源图像具有更好的视觉特征。融合后影像不仅很好地保留了原多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而且在增强信息锐化度,改善解译的精度等方面均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波影像金字塔的影像自动匹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影像高精度快速匹配是遥感影像3维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对如何实现数字影像自动化匹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影像金字塔的数字影像自动匹配方法。该方法在生成小波影像金字塔的基础上,利用交叉相关算法实现不同影像金字塔同一层影像间的匹配,利用视差控制将同名点从金字塔高层影像向低层影像进行传递。利用该方法对具体的SPOT影像进行了实验,表明基于小波影像金字塔的数字影像自动匹配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