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中GIS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GIS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系统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对GIS在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GIS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空间分析模型复用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空间分析模型与GIS的无缝集成方式,采用虚函数的思想实现了典型空间分析模型与不同GIS平台的集成,并验证了该集成方式在GIS系统开发中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WebGIS系统中GIS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克服其计算和存储资源有限的缺点,增强容错性,在分析了传统WebGIS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WebGIS系统中GIS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技术,设计了适合于GIS服务器的最少链接数负载均衡算法,并给出了工作流程。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GIS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法有效提高了WebGIS站点响应速度,解决了GIS服务器单点故障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更快、更好的WebGIS服务。  相似文献   

4.
移动GIS的原理、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剖析了静态GIS和移动GIS的概念和区别,然后在讨论运动对象的描述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GIS中空间关系表达模型,提出了移动GIS应包含的查询分析操作,并设计了移动GIS的软、硬件体系结构,并据此研制了移动GIS原型系统PNS-I。  相似文献   

5.
基于ArcGIS Engine的应用系统构件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GIS应用系统开发特点,以ArcGIS Engine为基础平台设计和实现了GIS应用系统构件库,构件库中包括GIS应用系统中常用的功能构件和应用系统框架模块,可以满足GIS应用系统快速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输入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CAD图形文件转入GIS系统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开发了基于AutoCAD的GIS工具箱,提高了GIS系统空间数据输入的效率。基于SuperMapObject开发了GIS系统属性数据批量输入模块,为GIS系统的大数据量数据输入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剖析了GIS中的模型分类问题,提出三模型分类的观点,并提出利用面向对象思想建立空间数据处理模型库系统,用于快速开发模型库,为各方面用户提供一个模型维护、创建、支持空间分析和模拟功能的通用工具,以缓解GIS发展中空间分析能力差、决策支持能力弱的现状。本文详细分析了GIS模型库系统中模型的表示方法、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与外界GIS集成的典型问题,为面向对象的G0IS模型库系统建立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8.
组件式GIS一直是GIS软件开发中研究的热点。论文介绍了最新的组件开发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件式数字制图系统的设计方案;以Visual Studio.NET2005为试验平台,进行了相应的数字制图系统开发实践,并实现了该系统的插件式更新;最后说明了组件式GIS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吴昊  徐致远 《测绘科学》2011,36(5):221-222
本文根据GIS系统用户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活动目录的GIS用户管理系统,并针对某一GIS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解决了GIS用户传统管理模式下系统维护复杂、用户管理分散、平台间协同性差和用户信息安全性差等问题,是GIS用户管理的一个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根据GIS系统用户管理的实际需求,本文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活动目录的GIS用户管理系统,并针对某一GIS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解决了GIS用户传统管理模式下系统维护复杂、用户管理分散、平台间协同性差和用户信息安全性差等问题,是GIS用户管理的一个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从数据集成、功能集成、界面集成、知识集成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基于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SIMS和组件技术的超媒体电子地图系统的集成方案,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多分析中心产品融合处理的两种综合策略,然后基于解层面的综合策略,提出了站坐标和地球自转参数同时综合的方法。采用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9个分析中心1 a的数据进行试验,从站坐标、地球自转参数精度以及地心运动3个方面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基于综合方法得到的综合解和IGS综合解处于同一精度水平。站坐标在平面和高程方向的一致性分别为0.5 mm和1.0 mm,极移和极移速率的一致性分别优于7.0×10-6"和40.0×10-6"/d,日长参数优于7.7×10-6 s/d。所提出的综合方法可用于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international GNSS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system,iGMAS)的站坐标/地球自转参数产品综合。  相似文献   

13.
不同技术、不同分析中心得到的地球自转参数(Earth rotation parameters,ERP)往往是不同的,为提供统一的ERP供用户使用,常需对ERP进行融合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析中心ERP结果的附加边界约束和内约束融合模型,即先通过参数变换把各分析中心结果转换到相同时刻,考虑到相邻观测时段边界点处ERP应当一致这一特点,施加边界约束,然后对各分析中心的长期解施加转换参数内约束,最后得到多分析中心ERP的融合解。采用从2005—2011年共6 a的7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分析中心的结果进行融合处理,并与IERS C04(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Combined 04)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融合方法计算结果的精度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利用PANDA软件解算2016年第61~91天的MGEX(Multi-GNSS Experiment)服务站的北斗数据,获得地球自转参数(ERP)。利用VieVS2.2软件处理了同时段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数据。采用基于IERS 08C04序列的定权方法对BDS和VLBI的解算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的ERP值。结果表明,与IERS比较,极移在X方向差值的RMS为0.249 mas,Y方向差值的RMS为0.296 mas,UT1-UTC差值的RMS为0.053 ms.利用BDS与VLBI数据对ERP参数进行联合解算,弥补了BDS解算结果不稳定和VLBI观测不连续的缺陷,使解算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IGS所发布的对GPS全球站处理后形成的单天解SINEX文件,通过参数转换和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两种不同的思路,详细推导了ERP参数的估计方法。并给出了利用自编程序估计的结果与IERS所发布的结果的比较,发现单纯利用GPS观测结果进行ERP参数的估计可能存在残留的系统性偏差。  相似文献   

16.
地球自转参数(ERP)是实现地心天球坐标系(geocentric celestial reference system,GCRS)与国际地球坐标系(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ITRS)相互转换的必要参数,是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和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分析中心的重要产品。本文针对最小二乘地球自转参数预测算法会造成数据饱和以及新旧数据在数据处理及预报中被同等对待等问题,将遗忘因子引入最小二乘预测算法,进而提高ERP预报精度。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能防止数据饱和,降低旧数据的影响,加强新数据的作用,降低在求解拟合参数时出现秩亏矩阵求逆的几率,提高预报精度。本文详细推导了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表达式,探究了最佳遗忘因子,并通过ERP试验将该方法和原最小二乘的试验结果及LS-AR模型的预报结果作对比,发现仅用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模型预测就可以达到与LS-AR组合模型预测相当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从数据采集、数据集成、信息服务集成、系统集成、应用集成等各个方面,对空间信息动态集成与共享方法进行总结和研究。探索了分布式环境下异构多源空间信息资源的动态集成和共享技术,分析空间信息服务瓶颈问题,展望空间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GNSS多系统的建设,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向着实时固定解方向发展,PPP/INS组合系统因无需布设基准站,在导航测绘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本文系统总结了GNSS多系统、PPP模糊度固定、INS辅助对PPP/INS组合系统的贡献,以及组合系统在滤波方法、平滑算法、随机模型建立等方面的工作,并展望了PPP/INS组合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GIS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与区域规划,通过对GIS应用系统开发、数据集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得出组件模式开发最具优势,数据字典集成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且可有效地解决图形数据转换和语义表达统一问题,而FME数据集成方法可实现批量数据转换,具有较高的效率。同时,以系统紧密集成方法并利用MO和VB实现了基于GIS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WMS将公路交通专题地理数据与测绘框架地理数据进行集成与整合,实现跨行业和跨区域的空间地理数据的共享交互操作,并详细阐述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最后对采用WMS在其它行业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