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46亿年前,一颗美丽的星球在苍茫的宇宙中诞生了,这个星球上70%的面积是海洋,所以整体呈现出梦幻般的色彩,她就是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颗很普通的行星,但是她却是生活在地球上所有生命共同的母亲.  相似文献   

2.
从浩瀚太空遥望地球,地球就像一颗白里透蓝的玻璃球,蔚蓝的海洋,褐色的陆地,绿色的森林、草原,银线般闪闪发光的河流,朵朵白云飘浮在上空,展现出一幅幅清丽而柔和的画卷。宇航员们赞叹说,地球是他们见过的最美丽的星球。地球的美丽并不仅仅在于它拥有这份罕见的蓝色,更在于它用几十亿年的时间孕育了绿色的生命。迄今为止,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可是,这颗唯一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当前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地球的负担正变得越来越沉重。因此,善待地球,保护地球家园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  相似文献   

3.
正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但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地球有南北两极和赤道,有春夏秋冬,有白昼和黑夜,有陆地和海洋,有山川和河流,有潮汐和风雨,有地震和火山喷发……毫无疑问,地球给了人类一切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如温润的空气,和煦的阳光,纯净的饮水,广袤的森林和土地,丰饶的物产和矿藏……这一切,使得人类在地球温暖而安逸的怀抱中不断进化、  相似文献   

4.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都是独一无二的。譬如,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它的地质活动的激烈程度在九大行星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相似文献   

5.
善待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在历经数十亿年地质历史的演变后,产生并蕴藏了无数的宝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丰腴肥美的土地、草原;辽阔蔚蓝的海洋;纯净清新的空气。地球何尝不是一个巨大而又无微不至的生命之母,有了她,人类和生灵万物才有物质的依托,才有生存与发展的保证,因此我们将地球称为“地球母亲”。 “地球母亲”,多么温馨的称谓,她默默地转动、运行、负载一切、奉献一切。然而人类——地球上的“万物之灵”,却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掠夺性地挥霍着母亲的乳汁及血液。进入工业革命,特别是到了20世…  相似文献   

6.
当人类在太空中回望自己的家园时,他们第一次才惊讶地发现——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惟有我们人类的故土——地球,才是一棵蔚蓝色的星球。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璀璨的行星,是迄今所知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宝贵财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不  相似文献   

8.
正4月,正是地球最美的时节,北半球春暖花开,南半球落英缤纷,这颗蔚蓝的星球被灵动的色彩装点。我们迎来了第45个世界地球日。每到母亲节,我们每个人都想对母亲表达感恩之情,每到世界地球日,我们对地球的关爱都会被集中唤起。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正是在当前特定的历史时期,号召我们用实际行动关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最恰当的话语。  相似文献   

9.
根据万有引力常数G与宇宙年龄成反比这一原理,利用古生物资料,讨论了G减小与地球半径r'的关系模式。认为G减小引起地球内部压强减小,从而引起地球膨胀,而各国层、各块体的膨胀状态有差异,从而产生地壳运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是地球膨胀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10.
“外星人之谜: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这是当代科学的第一大悬案。 黑洞之谜:去年初,美加两国科学家发现大麦哲伦云星系中有一“黑洞”,但尚未找出直接证据。 引力波之谜:1916年,爱因斯坦从理论上证明,引力是一种波动过程,称为引力波。  相似文献   

11.
科技     
《国土资源》2007,(5):44
中国科学家创建铀储层定位预测新技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前景广阔;陡山沱组地层剖面发现6.32亿年前地球上已有动物;中国定量描述地下油气储层有了新技术;天文学家: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疑似宜居星球。  相似文献   

12.
我们居住的星球——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崎岖不平、奇形怪状、非常丑陋还是美轮美奂?近来,有人乃至许多网站(包括科技网站)都说地球是梨形或是越来越像梨形。看来,不说明真相不仅会在科技文化界造成误解,还会贻误青少年。地球表面自然是崎岖不平的,因为它上面有高山、平原、大海、湖泊,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太空人从太空观察地球,它还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球状天体!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下的定义,太空里一些小行星和彗星的碎片,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的现象叫做流星,如果这些碎片没有烧完坠落到地面就叫做陨石.陨石是来自太空中另外星球的客人,是"地外来客".地外来客本是发生在宇宙间天体运动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应用中心研究员李春来说,地球每天会"接收到"约80吨的地外太空物质,小汽车大小的小天体落入地球的频率约为每月一次.  相似文献   

14.
挺进地心--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纪实(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凡 《国土资源》2002,(4):8-16
引言 人天性是相信自己的直观体验的,即使再难,他们也希望亲历,看到,闻到,触摸到,就是能产生足以把握的自信。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没有国别,没有偏见,没有民族宗教差别的应该是科学。而科学发展到今天,还有多少领域我们不曾涉足?科学家们为了了解和利用太空而尝试登陆星球,为了了解和利用海洋而潜游海底,为了探求地球奥秘,往地球核心打钻,而这一次,他们的难度、风险和收获都可能更大,因而要求我们更勇敢。 2001年夏末秋初,足足酝酿20多年的中国大陆科学钻在中国开钻了。  相似文献   

15.
1969年7月16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腾空而起,人类实现了第一次在月球表面着陆一位踏上月球大陆的宇航员站在月球之颠发出这样的感慨:“当我在月球上艰难地迈出那一小步后,回眸地球,才真正感受到自己家园的可爱,那可爱的蔚蓝色是宇宙生命的颜色大海太可爱了!”在宇航员的眼里,地球这颗太阳系里唯一的“水球”晶莹剔透、美得出奇1977年10月,美国等国的科学家在南非38亿年前斯威士兰系古老的沉积中发现了200多个古细胞化石 据此,科学家们断定,38亿年前,原始海洋的形成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科学家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经历数十亿年的进化后,直到4000万年前,生命才绽放出最为美丽的花朵——人类海洋——生命的摇篮  相似文献   

16.
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据了解,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20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  相似文献   

17.
近来,在媒体上围绕“梨形地球”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辩论,有的认为“梨形地球”是个美丽的误会,有的则称不是误会。笔者认为,在辩论之前应明确主题是什么?因此,笔者认为,首先有必要把所谓“梨形地球”的几何与物理含义弄清楚,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地球表面形状极其复杂,不能  相似文献   

18.
纪念日     
1996年8月4日,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地学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开幕式。李鹏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前来参加会议的各国和各地区的地质学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我们都生活在同一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地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是我们的可爱的家园。我们要感谢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特别是近百年来地质学家的辛勤工作,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产生了飞跃。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代的深空探测,也就是太阳系的探测,可以说是21世纪科学发展竞争的焦点,也是航天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展深空探测的目标,仍然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深空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之上下求索我们生存的地球自形成以来已有46亿年,大约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生命长期在海洋里演化,然后逐渐走上陆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种。虽  相似文献   

20.
正时间追溯到2.3亿年前,那时,统治地球的是一个庞大的恐龙家族,它们是地球上的生灵,在这个星球上生活了两亿年之久。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庞大的家族终究还是难逃天灾,它们在6 500多万年前绝迹了!而它们灭绝的原因也变成了科学史上的不解之谜。今天,我来到了诸城恐龙博物馆,参观了博物馆、恐龙河、恐龙山,不仅看到了许多从来不曾见过的恐龙骨架,而且见到了满山遍野的恐龙尸骨碎块,凄惨而壮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