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苗张着焦渴的嘴巴, 桃树、梨树的嫩叶也蔫答答; 蓝天里没有一丝云彩, 人们失望的等待着自然界的惩罚。 突然,一颗颗炮弹在蓝天爆炸, 在人们头顶上铺开了五彩缤纷的花;  相似文献   

2.
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吐着火舌飞向云层,像一只所向披靡的大鸟,在空中穿行,大约10秒钟,又传来噗的一声轻响,炮弹在云层爆炸了……因为负责洛阳局的气象宣传工作,这几年经常到人工增雨(雪)阵地现场采访,有很多感受.记下了一些采访日记,整理了两篇,和大家一起再去体味一番,看那人雨炮弹、火箭炮弹飞向天空时的感觉吧.  相似文献   

3.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涉及武器装备、爆炸物品的安全问题,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对全国人影作业炮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根据故障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减少或降低因人影炮弹故障造成的伤害损失。  相似文献   

4.
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吐着火舌飞向云层,像一只所向披靡的大鸟,在空中穿行,大约10秒钟,又传来噗的一声轻响,炮弹在云层爆炸了……因为负责洛阳局的气象宣传工作,这几年经常到人工增雨(雪)阵地现场采访,有很多感受。记下了一些采访日记,整理了两篇,和大家一起再去体味一番,看那人雨  相似文献   

5.
杨维林 《气象》1984,10(3):33-33
我国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将碘化银37高炮弹,用于人工降雨和消雹作业,为减轻农业灾害,促进农业增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使用这种人工降雨炮弹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使用的催化剂——碘化银较多(每发炮弹内装4—6克),因而白银耗费量较大;二是爆炸后弹尾部碎片较大(最大的单块约重200克),落地时影响人畜和房屋的安全。 有关工厂从1978年开始,在科研单位和使用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助下,经过几年努力,研制成功了“83型人工消雹催雨弹”。该弹的特点是: 1.每发炮弹只用1克碘化银装于上下炸药柱中间,其成核率和产生的冰晶数不低于旧炮弹,甚至还有所增加。 2.采用已定型投产的37高炮大威力弹作为催化剂的运载体,炸药量较旧弹增加90%,综合爆炸威力增大80%以上,作用空域广并能提高消雹效果。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6,(3):29-29
目前苏联防雹作业中,除了使用火箭外,还应用防雹炮弹“埃布鲁斯-2”。60年代到现在,在中亚、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等地仍广为使用。这种炮弹口径为100毫米,弹头是铸铁的,底部呈半球形。为了保证炮弹发射时的稳定,弹头下部装有导环。试剂筒(内装75克碘化银或碘化铅或235克氯化钠)放在弹头的中部,筒的周围是炸药。弹头的顶部安有一种DB-32专门定时引信,可使炮弹在飞行途中的预定时间爆炸撒出试剂。在-10℃情况下,每发炮弹能产生10~(13)—10~(15)个活性核。由于采用高能炸药和薄的铸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省用于人工增雨防雹的高炮数量已发展到250多门,用弹量也成几倍的增加,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高炮群。随着作业规模的扩大和用弹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少数未爆炸的炮弹,原因多出在炮弹引信上。人工增雨专用炮弹引信的安全性是可靠的,其前提条件是按规定搬运、操作和储藏炮弹;如果违章搬运、操作和储藏炮弹,炮弹引信又是不安全的。为充分说明以上问题,本文分析了引信的构造和各部件动作。1 引信的构造引信由5部分构成:①引信体;②着发装置———由击针、雷管、雷管座、耳轴、凹型体组成;③自炸装置———由击针、…  相似文献   

8.
如果人工增雨炮弹弹丸在空中不爆炸 ,既起不到增雨效果 ,又易造成事故 ,危及地面人员安全或损坏建筑物。1 弹丸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要弄清楚弹丸不爆炸的原因 ,须弄清弹丸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弹丸由引信、弹体、高爆炸药组成。引信是用来引爆炸药的装置 ;弹体是用来盛装炸药和安装引信的 ,弹体后有曳光管 ,曳光管内装有曳光剂 ,曳光剂燃烧发出红光 ,以便于观察弹迹 ;高爆炸药内混有碘化银 ,在爆炸时将碘化银播撒出去。引信由引信体、着发装置、自炸装置、保险装置和传爆装置组成。着发装置在击中目标时引爆弹丸 ;自炸装置在规定的时间引爆弹丸 …  相似文献   

9.
对流云,特别是强对流云就其生成条件和类型的不同,有的是输对称结构,有的是非轴对称结构。但无论对哪种结构的对流云进行人工影响作业时,每次都以不同射击组合形式发射几十发至上百发炮弹.这些炮弹在空中爆炸后就会形成众多的点源,而且每个点源在环境风场和湍流场的影响下互不干涉地扩散,这样在它们扩散的空间范围内必然会形成叠加的催化剂浓度场,但是高炮发射炮弹的射击组合有多种形式,本文仅在作轴对称对流云中点源爆炸催化剂扩散的基础上来探讨高炮以前倾梯度射击组合形式发射时多点源产生的催化剂叠加浓度场的计算方法,初步得到了对流云中点源的扩散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1993年12月7日,《人民日报》以显著位置刊载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北京天文台宣布,1994年7月20日将有一颗彗星擅击木星.并产生大爆炸.这将是人类文明史以来观测到太阳系中最辉煌最壮观和最大的一次爆炸。  相似文献   

11.
三七炮弹是进行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所需碘化银催化剂的主要载体之一,炮弹中碘化银催化剂的成核率数据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计和指挥中进行催化剂作业剂量测算的重要参考,因此,对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使用的三七炮弹的碘化银成核率进行检测非常重要。2013年11—12月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利用新建的1200 L等温云室和钢板式20 m3专用爆炸室等设备,对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使用的两个厂家三七炮弹 (样品1、样品2) 的碘化银成核率进行国内首次统一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两厂家炮弹成核率检测结果的拟合值量级均为109~1012/(g·AgI)(检测温度-6℃至-20℃),样品2成核率明显高于样品1。将本次检测结果与国内历次三七炮弹检测结果相比发现,两样品在负温高温段的成核率值均高于以往检测结果,其中,在具有指示意义的-10℃下的成核率,两样品均比以往检测结果要高2~3个量级。不同检测实验中成核率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说明,采用同一平台开展成核率统一检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三原气象站建于七一年,全站有九名同志,其中一名行政领导,一名中专和一名大学生,有三名是五十年代短训班毕业的老同志,其余是带徒弟学习出来的。建站初期,老同志带领新同志,要求比较严格,但由于新同志逐年增加,技术力量相对减弱,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影响,人员思想混乱,团结换散,纪律松驰,管理不善,造成测报错情多,质量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1976,(3):6-6
在使用土炮、自制火箭进行人工消雹作业时,常常遇到风雨天气,炮弹和火箭点火困难。为此,我们试验成功了一种简便的点火方法。此方法是:在火箭和炮弹的导火索上粘上引火药。引火药的配方是皮胶占总重量的10%(先用适量开水化开),然后加上氯酸钾60%,石英粉20%、硫磺10%,混合而成。导火索一头有了引火药物,放炮人员还要随身带一块擦火板(在一块约2×5公分面积的小  相似文献   

14.
周和贞同志是1956年参加气象工作的一名老报务员。她对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她值班抄报20个春秋,没有发生过一次责任事故,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为气象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周和贞同志非常热爱本职工作,她经常对同志们说,看起来我们的工作很平凡,每天和十个阿拉伯数码字打交道,但是我们抄收的每一个数码字,都同工人做工、农民种田、战士训练紧紧地联系着,  相似文献   

15.
经 10年的现场作业实践 ,笔者积累了几点高炮增雨作业经验。一是作业云状的确定。对流云为高炮增雨作业的最佳云体 ,因为对流云内上升气流和湍流交换强烈 ,炮弹在 0℃附近爆炸后 ,碘化银微粒被上升气流带至云中过冷层 ,并随湍流在云中迅速扩散 ,产生适量的冰核 ,引发或增大降水。二是高炮作业时间的确定。 5~ 10月午后至傍晚为高炮作业时间 ,因为 5~ 10月午后至傍晚底层大气不稳定 ,有利于对流产生和发展 ,是对流云的易发期 ;系统性降水层状云影响后 ,后半夜也是有利的作业时间 ,因为夜间云顶辐射冷却快 ,云底辐射降温极缓慢 ,因而云中气…  相似文献   

16.
宁夏固原地处六盘山区。冰雹,历来是当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自1974年采用高炮防雹以来,群众普遍认为效果较好,雹情逐年减少。但在作业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提出来供讨论。高炮防雹,就是把装有碘化银催化剂的炮弹,射入雹云中的雹源区爆炸,播撒碘化银,以增加冰雹胚胎的数目,并与云中自然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1976,(3):5-6
我们针对礼花炮弹存在的膛炸、瞎火及返潮问题,改进了礼花炮弹的结构、工艺及材料保管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膛炸问题我们发现膛炸问题与很多因素有关:(1)黑火药有一个很大缺点就是吸湿性强,受潮后即使晾干威力  相似文献   

18.
箭载催化剂冰核生成率的检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支介绍了JBR-56型火箭箭载催化剂冰核生成率的检测。得出箭载碘化银8克每箭的冰核总数高于现使用的三七高炮弹每弹(含4克碘化银)的成冰核总数,就每克碘化银的成核率相比,无量级上的明显增加。在温度高于-12℃范围内,箭载的成核率仍然偏低,不理想,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所使用的爆炸法所限。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4月2 5日夜到2 6日下午,喀左县受河套倒槽天气系统影响,有1次降水过程。县气象局抓住这次良机,开展人工增雨,确保了全县春耕播种。2 5日夜,局长孙立德率领6名气象科技人员,深入各炮点组织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三七”高炮炮弹2 2 7发,施放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132枚。作业区和受作业影响区雨量明显增大。全县平均降水量15 5mm ,最大降水量2 0 4mm。通过人工增雨,全县增加降水量4 4mm。2 9日该局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又搞了1次人工增雨作业,施放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85枚。全县平均降水量7 1mm。人工增加降水量1 9mm。雨后老百姓积极抢墒…  相似文献   

20.
若遇人工影响天气高炮射击不发火时,首先关闭保险,打高炮身,人员撤离炮位.一般情况下,至少停3分钟,以防膛内炮弹迟发火而出意外.待观察确无险情后,再退出压弹机内的炮弹.然后,进一步确定炮膛内究竟是不发火的炮弹,还是没有退出的药筒.具体方法为:将洗把杆连接好,使其紧贴并平行于身管.再从身管后端面向前量出一发炮弹的长度,并做一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