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可实时获取三维坐标、测深仪可实时获取水深数据的特点,提出水下地形测量中快速获取水下地形点高程和水深的方法。 FJCORS和测深仪组合系统不但广泛应用于水下地形测量,而且还可对其成果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确保成果数据的可靠性,保证水下地形测量成果合格。  相似文献   

2.
探讨在无法直接获取重力异常数据的情况下,进行GNSS高程数据应用的方法、限制条件及相关因素对最终成果的精度影响。  相似文献   

3.
阐述利用Google Earth遥感影像获取试验区高程值,剔除高程起伏大的区域,在格网为30 km×40 km的丘陵区域,利用平滑的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数据和20个高精度离散几何水准点成果进行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对该丘陵区进行精化,获得该丘陵区的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将成果与已知二、三等水准成果进行比对,高程中误差为3.8 cm,具有较好的现实应用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重力场模型、数字高程模型、水准测量成果和GPS技术,采用重力法与移去恢复技术,分析和研究了益阳城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获取的技术和方法,并对获取的似大地水准面进行了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5.
GPS精密高程测量在武咸GPS控制网复测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PS精密的相对定位技术,获取精密的大地高成果,再加利用精密的几何四等水准测量方法联测测区的若干GPS点的正常高,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成果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其他点的高程拟合计算,在这过程中不断采取减弱和消除产生数据质量误差的方法,从而得出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的高程成果。  相似文献   

6.
卫星测高作为空间大地测量的前沿发展技术,可以精确获取海平面高、湖泊水面高和平坦地高程。以ICESat激光卫星测高为例,提出利用ICESat卫星测高技术获取鄱阳湖水面高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路线,首次采用EGM 2008模型和江西省二等水准拟合模型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卫星测高获取成果转换至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水文站实测水位数据相统一,提高了卫星测高的精度,并通过与其他方法获取的水面高数据进行比对,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技术路线的可靠性,为鄱阳湖水面高获取提供了精确的检核数据和多源数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结合HBCORS获得的大地高数据,通过正常高求解数学模型来获取点位正常高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正常高精度能够满足四等GNSS高程测量精度要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在城市测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GPS-RTK高程测量的主要方法是坐标转换和高程拟合。本文主要结合某线路介绍了坐标转换方法以及如何对其测量成果进行检核。常规的高程检核方法是比较联测水准点高程和GPS-RTK测量高程,而本文结合线路作业的特点提出了利用直线或平面拟合方法对线路基于坐标转换法获得的GPS-RTK高程测量成果进行检核,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DEM的航空摄影技术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武  严荣华 《测绘科学》2002,27(4):42-44
航空摄影是快速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其技术设计直接影响航摄成果直至最终航测成图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计算机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设计的方法。该方法以基础地理信息尤其是数字高程模型为数据支撑 ,利用 GIS的可视化技术和多源数据的整合能力 ,实现航空摄影的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 ,旨在规范航空摄影技术设计工作 ,提高航空摄影技术设计水平和工作效率 ,确保航摄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晓辉  吴云东 《测绘工程》2006,15(1):70-72,78
铅垂线轨迹法(VLL,Vertical Line Locus)是一种直接解求高程的方法,将该方法加以改进,并将其应用在建筑物高程信息的获取中,实现了自动批量获取建筑物高程信息的目的,并具有一定的精度。实验表明,该方法效率较高,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LiDAR作为一种主动式对地观测系统,可快速获取地物的三维点云数据,显示地物特点。文中利用LiDAR系统平台,获取钱塘江海塘三维点云数据,通过点云处理软件,对三维点云进行后续处理,生成海塘工程三维模型;分析模型数据,对海塘工程进行剖面分析、沉降监测等,探索LiDAR技术在海塘工程安全监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林成贵 《现代测绘》2008,31(1):28-30
海岸线是指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在实际操作中,如有一线海堤以该海堤为海岸线,如无一线海堤则需根据近期平均大潮高潮位确定海岸线.海岸线修测自调查中间线起始点向两侧各50 km的海岸线进行岸线走向测量,文章分析了勘界工作方法与内容,叙述了海岸线修测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海岸线稳定性评估,对海域勘界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云俊  万紫  谢酬  邵芸  袁名欢  陈武  王新 《遥感学报》2015,19(2):339-354
形变监测是海塘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杭州地区2006年—2010年获取的31景EnvisatASAR影像,根据MTInSAR(Multi-Temporal In SAR)方法,综合提取PS(Persistent Scatterer)和DS(Distributed Scatterer)点,得到密集的钱塘江海塘形变的In SAR测量结果。与28个点的水准数据对比表明,两者的平均误差为0.436 mm,最大误差为5.016 mm,验证了In SAR技术毫米级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通过这两种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海塘的沉降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其空间分布呈现为单峰下沉曲线;在时间上,则具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规律,并伴随有短时间范围的小幅度波动。  相似文献   

14.
陈崇武 《东北测绘》2012,(2):132-134,144
具有实时定位服务功能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是当代GPS发展的热点之一。本文从系统组成、技术指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FJCORS,结合实例论述其在海堤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ICEsat-2/ATLAS是目前高程精度最高的星载激光数据,其数据覆盖全球,能够作为生产高精度全球地面参考高程的基础数据。基于ICESat-2/ATLAS全球激光数据产品ATL08,获取了全球ICESat-2陆地高程点,研究了基于参考高程数据和属性参数提取全球高程控制点的方法,并利用高精度参考高程数据验证了其精度。利用山东试验场和河南试验场30 cm高程精度的机载激光数据对所获取的激光点进行了验证,得到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1 m、1.39 m;经过参考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和属性参数限制筛选后的高程控制点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9 m、0.57 m,数据保留率分别为61.38%、60.00%,证明了该提取方法能够在保证数据保留率的同时有效提高高程精度。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自动提取点位密度大、精度高的全球高程控制点数据,为国产高分辨率卫星进行无地面或少地面控制点的立体测绘和产品质量检验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1978~2004年8个时相卫片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影像系列叠合分析法,通过历年修建的外围堤线位置的变动、互花米草及盐沼的扩散和临洪河口向海延进的演变等3种途径,研究宋庄岸段的滩涂淤长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避开不同时相卫片的潮位校正难点,揭示出滩涂淤长的动态变化和速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天线旋转中心测量时,俯仰轴生成方式不严密对其精度和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俯仰轴相交和球拟合两种新的旋转中心测量方法。对不同方位下标志点绕俯仰轴的运动轨迹进行圆拟合,得到含有方位信息的俯仰轴,多条俯仰轴求交点作为旋转中心,称之为俯仰轴相交法,较传统方法可靠性更高。对标志点的运动轨迹进行球拟合,取所有球心的均值作为旋转中心,称之为球拟合法,避免了圆拟合及求交点的过程,方法更为严密。以3台φ3 m上行阵天线为实验对象,应用全站仪和工业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标志点在规划姿态下的坐标,采用两种新方法处理观测数据,均得到了内符合精度达亚毫米级的旋转中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特征的地形简化方法不能很好的同时顾及特征点和骨架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特征点与骨架线约束下的数字高程模型简化方法,在选取重要的地形特征点构建简化不规则三角网的同时,利用地形骨架线对简化过程中不规则三角网的生长实施约束。从等高线生成、高程精度、地形形态描述指标和地形骨架线保持程度4个方面,与广受关注的特征点方法、新近提出的复合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各个方面均较显著地优于前两种方法,能够在地形简化过程中更全面、更大程度的保留初始地形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亚地区大部分冰川逐渐变薄。高海拔山地冰川的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和海平面变化,因此,我们需要高精度的地表高程观测数据来监测冰面高程变化。本文以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纳木那尼冰川为例,基于CryoSat-2卫星雷达高度计SARIn模式数据,修改了伪重复轨平面拟合方法,并计算了从2010年8月至2016年7月的冰面高程变化。纳木那尼冰面平均高程变化率为-0.47±0.44 m/year,整体呈现变薄趋势,与前人文献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CryoSat-2数据在山地冰川使用伪重复轨平面方法估算高程变化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0.
针对跨海桥梁高程基准传递的技术难题,该文阐述了GPS高程拟合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程拟合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总结出了GPS高程拟合的技术要点及提高拟合精度的措施。提出了基于二次多项式曲面的跨海桥梁工程GPS高程拟合方法,利用港珠澳大桥工程区域内的21个高精度GPS水准点建立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并用另外7个点进行检核。结果显示:模型的内符合精度为±8.7mm,外符合精度为±12.4mm,2个海中测量平台控制点的拟合高程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