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个县级业务自动化微机操作系统, 该系统集联接网络传输资料、预报资料分析、云图显示、地面观测资料查询、预报制作、预报评分、农气服务、测报应用、办公文件查询等功能为一体, 汉字提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经部分县站试用反映普遍良好  相似文献   

2.
胡志新 《山西气象》2011,(3):16-18,22
本文依据国家指导预报产品,山西省MOS预报以及MM5数值预报产品,对山西省的温度预报进行集成,通过3种客观预报方法的前期准确率对比,建立数学模型,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客观预报方法。系统对3种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集成,建立了一个统一的预报指导产品分析、对比平台,为省台预报员提供一种客观的温度预报参考手段。  相似文献   

3.
黄庆忠  邓肖任 《广西气象》1999,20(3):35-36,40
介绍了一个县级业务自动化微机操作系统,该系统集联网络传输资料,预报资料分析,云图显示,地面观测资料查询,预报制作,预报评分,农气服务,测报应用,办以文件查询等功能为一体,汉字提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经部分县站试用反映普遍良好。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对于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台风(以下统称为台风)的预报,地市气象台一般是以预报员的经验预报作为主要依据。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数值预报、统计相似等客观预报方法已取得显著的进展。但是,这些方法一般仍只作为预报值班员的参考。对于数值预告产品的综合分析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地市气象台数字化卫星云图的分析预报方法研究不多。温州市气象台在1990年以来,已初步形成一套利用数值预告产品及卫星云图综合分析做台风预报的思路。本文结合1992年15、16、19号三个台风的预报分析作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5.
该项研究工作旨在探讨NWP产品释用中如何利用数字化卫星云图资料的问题。首先通过回归分析方法,以NWP产品为依据,制作出湖出省区域大到暴雨初级预报,然后在湖北省暴雨过程卫星云图模型总结的基础上选定关键区,以基元为单位,计算灰阶面积,再与初级预报结果一起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多元咽归增强预防方程。检验结果表明,卫星云图资料与NWP产品的结合应用,提高了强降水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新一代海洋气象业务平台是面向全省预报员开发的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产品显示分析制作平台。该平台基于Silverlight和SQL数据库技术框架,采用模块化、组件化设计方法,结合国家局下发的海洋气象产品和省台海洋气象精细化客观预报产品设计开发。平台集数据采集、精细分析、格点订正、预报制作、快速发布、产品展示、工作记录等功能于一体。目前已作为浙江省气象台台风和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的主要平台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7.
客观预报方法有助于业务预报质最的提高,而预报业务自动化工程又为多种客观预报力法提供了业务化的条件。现代预报业务自动化工程是以计算为主要手段,按各台实际建立起包括气象信息采集、加工、存取和显示的资料系统,各种客观方法计算、输出和诊断、综台的预报产品分发、传输和服务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省计算机远程网建成,全省各地(市)、县气象局通过此网可以获取省台大量预报产品,这些产品对地(市)、县的预报制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省台天气预报指导中心的作用,使地(市)、县气象局获得省台的预报产品后可以系统、完整、方便、快速的显示、打印出来,我们开发了《陕西省气象台信息指导服务系统》,地(市)、县气象局通过此系统可以快速查看显示省台网上的各种天气预报、火险预报、降水量表、传真图显示。EPP预报,地方数值增强模拟预报等,为地(市)、县局制作天气预报提供了准确的指导信息。1系统的…  相似文献   

9.
相似预报作为省台的客观预报指导产品之一,通过微机屏幕显示在地市台和有关台站的预报员面前.这个产品是如何制作的?它的性能如何?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如何把握和运用它?现作如下介绍.一、相似模型相似预报的基本思路是从众多历史样本中寻找最佳相似个例,以最佳相似个例对应的天气作为预报结论.相似方法应用非常广  相似文献   

10.
卫星云图和数值产品综合应用,开辟了降水预报新思路。中提出用数值产品动力场和红外辐射差判断大粒子区法对云图进行消空的技术方案,结合统计学中的概率配对法,建立了客观的降水预报方程。业务应用表明,此方法对卫星云图的应用效果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1.
我局从1985年起发布指导预报.几年来,指导预报从中长期发展到短期、短时,从公众发展到专业,从天气发展到农气,形成一个包括长、中、短、短时、专业和农气在内的、完整的指导预报业务技术体系.通过指导预报,推动了台站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目前,台站分工明确:市台承担研制和发布指导预报任务;县站以转发指导预  相似文献   

12.
大风是台风引发的三大灾害之一,考虑到现有的台风大风研究相对较少、预报经验也比较不足,因此对其预报方法进行回顾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验预报、统计预报、数值模式预报及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等4个方向梳理了台风大风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图是经验预报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统计预报根据方法的不同可细分为回归预报、客观相似预报和气候持续性预报;数值模式预报方面,国内外多家机构都研发了相应的台风大风预报产品;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目前则包含了动力释用、统计释用和人工智能释用。同时总结了上述4类预报方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与实际业务中进一步提高台风大风预报能力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卫星云图点阵在打印机上的实现方法杨志东(吉林省气象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云图的接收演示系统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省台于今年汛前对卫星云图接收系统进行了升级,显示分辨率也由640×35升到了640×480,信息量增大,存储一张云图文件大小也随...  相似文献   

14.
基于陕西省气象台(下简称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和模式动态交叉取优要素预报方法(DCOEF)预报产品,对2019年4-10月陕西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对晴雨、小雨、暴雨、一般性降水、暴雨以上降水均有较好的预报效果,ECMWF细网格预报对中雨、大雨预报较好,评分较高;三种产品对区域性暴雨的预报能力均强于对局地性暴雨的预报能力,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和DCOEF预报产品评分优于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15.
《陕西气象》2020,(陕西汛)
基于陕西省气象台(下简称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和模式动态交叉取优要素预报方法(DCOEF)预报产品,对2019年4—10月陕西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对晴雨、小雨、暴雨、一般性降水、暴雨以上降水均有较好的预报效果,ECMWF细网格预报对中雨、大雨预报较好,评分较高;三种产品对区域性暴雨的预报能力均强于对局地性暴雨的预报能力,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和DCOEF预报产品评分优于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16.
我院的业务预报与服务工作主要包括汛期预报、农气情报预报、京津冀灾害性天气监测与短时预报及城市环境评价与污染预报等。汛期预报多年来气科院特别重视将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汛期预报,每年制作全国汛期旱涝趋势预测和各种长中短期预报,参加全国汛期会商会、补充预报会商会和中国气象局重大天气联合服务组组织的专家会商。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使用了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方法、带有周期分量的逐步回归方法、客观预报方法、均生函数场模型法‘天文因子法、综合物理因子预报法及数值预报方法等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19…  相似文献   

17.
一种神经网络的云图短时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6hT213数值预报产品的资料,采用EOF展开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对卫星云图短时预报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卫星云图灰度值样本序列进行EOF展开,将提取出来的时间系数作为建模的预报量,以数值预报产品的物理量场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预报得到的时间系数与空间特征向量进行时空反演,实现对未来6h云图的预测。预报方法的独立样本试验证明,预测结果与实际云图的主要特征基本吻合,尤其在预测云图的大体分布和发展趋势上得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常规资料作为天气分析和预报的重要工具,一直受到科研和预报人员的重视,为了让用户更好地使用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处理系统,若把常规资料和卫星云图结合起来使用,将会对用户有更好的帮助。中国气象局配发的“静止气象卫星中规模利用站处理系统”中已配备了较为丰富的常规资料处理软件。如:对常规地面、高空报可进行客观分析、诊断场计算以及各种显示等,并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开发界面,用户只要做好数据接口的转换即将本地所用的常规资料格式转换成系统所要求的格式,上述功能就可使用。下面介绍省台在开发该功能时所做的一些工作。1常规资…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近年来国内外的预报实践证明,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是制作降水客观预报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数值预报产品内容的丰富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模式预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我台使用北京播发的 B 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借助0、1权重回归统计方法,建立  相似文献   

20.
我省第二期气象站长训练班,于去年九月十四日至十二月七日,在省气象学校举办。讲授了观测、气象、天气、气候、农气和气象科技管理等专业知识,李兴灿副局长也到校讲了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嘉兴、舟山、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