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闽浙沿海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型花岗岩包含一整套具成生演化关系、以(晶洞)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导岩性的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岩系列,属于系列Ⅱ,与A型花岗岩成因不同。用演化度E可把本型花岗岩分为两个主要演化阶段。与共生的火山岩同源同步演化,同受NE和NW向共轭构造的控制。可以推想本型花岗岩形成于“类裂谷”的特殊环境,与同属系列Ⅱ的太平洋东岸岩基的形成环境不同,证明不同的环境产出具不同演化度的主导岩性和岩石系列的地质原理。  相似文献   

2.
石柱子杂岩体分布在辽东宽甸地区东部,大地构造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拱与太子河凹陷接触带附近,锆石U-Pb法同位素年龄为129Ma,侵位时代为中生代早白垩世。按照侵入岩岩石单位的划分原则,由早期到晚期划分为大砬子沟石英闪长岩、振江花岗闪长岩、赤榆顶子二长花岗岩。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类,为幔源岩浆成因的钙碱性岩石系列侵入岩,岩浆由中性向酸性演化,演化趋势明显,构成了完整的演化序列。成岩环境为大陆边缘活动带型钙碱性岩石系列侵入岩。石柱子杂岩体周围的金、铜、钼、铅、锌、铁矿床及矿(化)点的形成是由石柱子杂岩体提供矿质源及热源。  相似文献   

3.
阿尔金山中段苏吾什杰岩体(群)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校培喜 《西北地质》2003,36(3):14-23
分布于阿中地块中浅变质岩隆起带之上的苏吾什杰岩体(群),为一规模较大的复式岩体,不同岩石类型之间接触关系清楚,由早到晚其侵位顺序为辉长—辉绿岩→闪长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细粒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总体显示成分演化的特点,亦具有结构演化;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该岩体(群)花岗岩与同碰撞型花岗岩(S—COLG)相似,显示壳源和壳幔混合源花岗岩特点;依据同位素测年结果,确定其侵位时代为早古生代晚期,岩体形成与板块作用相关连。  相似文献   

4.
骑田岭岩体是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具幔源组分贡献的花岗岩典型代表。其主体岩性为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和(角闪石)黑云正长花岗岩,其中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和由暗色矿物组成的团块或条带。暗色微粒包体具有岩浆混合的大部分岩相学证据。如包体的浑圆状外形、塑性形变、冷凝边、斜长石An的“双峰式”分布、似环斑长石、针状磷灰石等。包体属于准铝质(A/KNC=0.72~1.00,平均0.85)钾玄岩系列岩石,寄主岩石为准铝或弱过铝质(A/KNC=0.89~1.06,平均0.97)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岩石。二者在主量和微量元素上表现出岩浆混合成因的演化趋势。包体与寄主岩石的同位素组成具趋同性,它们的ISr和εNd(t)值分别为0.71041~0.71263、-6.9~-5.3和0.70854~0.71416、-9.2~-5.1,均表现出壳幔混源花岗岩类岩石的特点。包体K-Ar年龄为152Ma,与其寄主岩石的形成年龄(155~161Ma)接近,显示岩浆混合作用发生的时间大致为晚侏罗世早期。对包体及其寄主岩石产出的构造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岩体中的暗色微粒包体是在伸展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下,上涌的幔源基性岩浆及其诱发的长英质酸性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程彦博  毛景文 《地质学报》2008,82(11):1478-1493
在云南个旧地区发育大量与成矿时空密切相关的侵入岩。个旧东区的老厂-卡房花岗质岩体为一隐伏的花岗岩体,侵入于三叠纪个旧组灰岩和碳酸盐地层中,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是个旧地区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花岗岩体之一。岩石的ACNK值大多在1.0以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U、Th含量较高,应归属于HHP花岗岩;岩石类型属于S型花岗岩,但经历了高度的分异和演化;n(Rb)/n(Sn)- n(Rb)/n(Ba)与n(CaO)/n(Na2O)-n(Al2O3)/n(TiO2)图解均暗示岩石的源区性质为由粘土岩所派生的岩浆。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老厂-卡房岩体形成于85±0.85Ma,相当于晚白垩世。根据区域地质和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个旧地区燕山晚期处于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6.
戴福盛 《云南地质》1991,10(4):443-453
滇西地区花岗岩根据其物源及岩石特征可划分为幔源分异和壳源重熔两大岩石系列,并将壳源重熔系列细分为三个成因类型和相应的成岩阶段。本文着重探讨壳源重熔花岗岩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演化及其与锡-多金属成矿的关系。滇西地区壳源重熔花岗岩纵向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成岩成矿系列,横向上随同一类花岗岩岩浆分异又演化为若干亚系列。云龙锡矿带的志本山、石缸河和铁厂锡矿床是混染型亚系列系统演化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虹螺山—五指山地区是辽西钼、铅、锌、金多金属重要的成矿带,前人研究成果表明,其成矿作用与该区广泛分布的花岗质岩石成因关系密切。笔者通过对野外成矿岩体的考察、采样和分析,对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成矿地质意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成矿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岩体的SiO_2含量为72.86%~76.56%,A/CNK为1.39~1.73,Alk为7.07~9.09,属强过铝质钙碱性岩石;岩石微量元素Rb/Sr值为0.63~2.31,平均值为1.17,反映岩体结晶分异程度较高;据Rb-Hf-Ta、Rb-Y+Nb、Rb-Yb+Ta等投影图解结果,属火山弧花岗岩,岩石成因类型主要为Ⅰ(同熔)型,熔融温度较高;成岩过程与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热的幔源不仅为地壳的部分熔融提供了热量,且与熔融的壳源岩浆发生了混合等地质作用,随着岩浆分异演化到一定的阶段,形成一定的矿种和矿床(矿化)类型组合,相应形成一个Pb-Zn-Ag、Pb-Zn-Mo、Mo-Pb-Zn-Cu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8.
来守华  陈仁义  张达  狄永军  龚勇  袁远  陈良 《岩石学报》2014,30(6):1780-1792
潘田铁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潘田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硅钙岩性界面”中,其成矿与花岗岩侵入关系密切,是一个具有很大找矿潜力的富铁矿床。但前人对该花岗岩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对潘田铁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形成时代、构造环境、及其与成矿的关系。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结晶年龄为131.68±0.48Ma。该岩体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弱过铝质-准铝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稀土相对于重稀土富集,具有明显铕负异常,重稀土配分模式相对平坦,中稀土相对亏损。微量元素中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潘田岩体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拉张环境。潘田铁矿床矿体与花岗岩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成因关系表明,花岗岩侵入作用是控制主成矿阶段矿体空间定位的地质作用,花岗岩是铁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林地组碎屑岩与黄龙组-栖霞组碳酸盐岩的接触界面是成矿有利部位,矿床类型属于典型“硅钙岩性界面”成矿,本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多因耦合、临界转换、边界成矿”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年的考察与研究,初步认为浙江有四种不同成因系列花岗岩类,即Ⅰ型花岗岩类(地壳同熔型花岗岩)、S型花岗岩类(陆壳改造花岗岩)、A型花岗岩类(碱性花岗岩)及M型花岗岩类(幔源型花岗岩)。 M型花岗岩以西裘石英闪长岩为代表,明显偏中-中酸性,富Na_2O和钠质斜长石,具低硅、高铝、富铁镁、钙、低钾等特点,其中Ti、V、Cr、Mn、Co、Ni、Cu等元素的含量高于其它成因系列花岗岩类,岩体侵入在海相角斑岩及相当成分的火山岩中,岩石受动力作  相似文献   

10.
山东招掖金矿带花岗岩成因及与金矿床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名招掖金矿带中金矿床的形成与本区玲珑、滦家河和郭家岭花岗岩有着密不可分的成因联系。根据这些花岗岩的地质和岩石特征,以及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演化特点和黑云母成分分析,认为它们均为地壳深部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岩。玲珑花岗岩和滦家河花岗岩是同一岩浆源经分异作用形成的不同岩体,郭家岭花岗岩则为晚期侵入岩体。总体为燕山早期同一构造岩浆演化旋回形成的复式岩体。金的成矿作用与郭家岭花岗岩有关。  相似文献   

11.
福州复式岩体I-A型复合花岗岩的岩石成因与源区性质目前尚未得到很好认识。本文对福州复式岩体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该复式岩体花岗岩可分为钙碱性和碱性系列。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钙碱性系列花岗岩形成年龄为111~101Ma,是早白垩世多期次岩浆活动作用的产物;碱性系列花岗岩形成的年龄为95~93Ma,是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两类岩石均具有Eu负异常、LREE富集和HREE亏损的特征,并且Rb、Th、U、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Ba、Sr以及高场强元素Nb、Ta、P、Ti相对亏损。其中,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的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之碱性系列花岗岩明显,而碱性系列花岗岩的负铕异常比钙碱性系列花岗岩明显。锆石Hf同位素组成表明,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的ε_(Hf)(t)值为-3.9~0.2,地壳模式年龄表明花岗质岩浆源岩来自于新元古代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的地幔组分卷入。碱性系列花岗岩的ε_(Hf)(t)值为0.04~4.8,地壳模式年龄指示花岗质岩浆源岩来自于新元古代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大量幔源组分的混入。综合分析表明,福州复式岩体I-A型复合花岗岩具有相同的源区,其形成的差异主要是构造环境的变迁、幔源岩浆的加入以及岩浆分异演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西准噶尔夏尔莆岩体岩浆混合岩石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尔莆岩体是西准噶尔地区较典型岩浆混合花岗岩.岩体由寄主岩石(中酸性侵入岩)、微粒镁铁质包体和中基性岩墙群3部分组成.寄主岩石(中酸性侵入岩)与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具相似岩石化学特征,有明显元素双扩散现象.在图解中,寄主岩石具良好线型岩浆混合演化特征,微细粒镁铁质包体也位于演化趋势上,显示两者具共同成因联系,中基性岩墙群具独立演化趋势,属不同岩浆端元.岩石化学显示的岩浆混合信息与岩相学表现的岩浆混合特征完全吻合,支持岩浆混合成因认识,为解决该岩体成因分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个旧地区发育大量与成矿时空密切相关的侵入岩.个旧东区的老厂-卡房花岗质岩体为-隐伏的花岗岩体,侵入于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地层中,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是个旧地区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花岗岩体之一.岩石的ACNK值大多在1.0以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U、Th含量较高,应归属于HHP花岗岩,岩石类型属于S型花岗岩,但经历了高度的分异和演化;Rb/Sn-Rb/Ba与CaO/Na2O-Al2O3/TiO2图解均暗示岩石的源区性质为由粘土岩所派生的岩浆.锫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老厂-卡房岩体形成于85土0.85Ma.相当于晚白垩世.根据区域地质和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个旧地区燕山晚期处于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南祁连喀克图蒙克山科克岩体的构造属性,对南祁连喀克图蒙克山中奥陶世科克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和定年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主体岩性为正长花岗岩,具有高SiO_2(68.41%~73.10%)、高Al_2O_3(13.03%~14.35%)的特征,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和重稀土元素,发育明显的负Eu异常,反映岩石经历了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类型与壳源花岗岩相似;构造成因分类图解表明,这些花岗岩属同碰撞环境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岩体形成于461±2.7Ma,时代为中奥陶世,表明该岩体的源岩为壳源或壳幔混合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认为,该岩体为同碰撞作用的产物,佐证了南祁连地块在奥陶纪处于挤压状态,对进一步研究南祁连造山带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我国含钨锡花岗岩的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认为它们应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成因系列和相应的演化系列,与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一般都是复式岩体,具工业价值的矿化并不总是与最晚期的侵人体有关,矿化的强度受许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6.
北澜沧江结合带是研究特提斯洋扩张、消减、闭合构造演化的天然实验室,该区大致平行结合带所出露的吉塘岩体、纽多岩体、东达山岩体,记录了澜沧江洋的地质演化历史,对揭秘特提斯洋的演化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北澜沧江结合带之纽多岩体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纽多细粒二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48.9±1.3)Ma(MSWD=1.1,n=30),属于早三叠世奥伦尼克阶的产物;细粒二长花岗岩的I_(A/CNK)(铝饱和指数)为1.06~1.45、刚玉分子介于1.05~4.96,为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样品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Ba、Sr、Nb、Zr、Hf、P、Ti等元素相对亏损,Rb、K、Th、U、Nd、Sm等元素富集的特征,为S型花岗岩,成岩年龄介于(262±1.3) Ma~(243.6±1.4) Ma之间,反映了澜沧江洋消减过程中的持续变化。与临沧花岗岩侵位时代介于261~203Ma相比,无论岩石成因还是成岩时代,均具有相似岩浆演化历程,暗示其具有相近的大地构造演化过程,澜沧江洋在藏东地区于(248.9±1.3)Ma之前已经进入俯冲碰撞阶段。纽多细粒二长花岗岩的源区与变质泥质岩的部分熔融有关,成因与碰撞造山导致地壳加厚增温以及岩石圈剪切、伸展期的深熔作用引起的深部热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邓瑞林  曹解华 《湖南地质》2000,19(4):225-228
中华山岩体形成于中三叠世,可划分出大段、沙田、竹坡、光石岩、光坡脚等5个单元。岩性均国灶云母二长花岗岩,但岩石结构、矿物成分、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有明显差异和演化趋势,为一同源岩浆序列,经区域对比对立中华山超单元;花岗岩属壳源物质熔融型;岩体兼具主动和被动两种就位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到木提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主要岩性有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闪长岩。笔者对新发现的闪长岩进行了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以确定其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结合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综合探讨到木提岩体的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演化程。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的闪长岩206Pb/238U年龄为(244.6±1.8)Ma,到木提闪长岩体结晶时代为早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里特曼指数小于3.3,具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值均小于1.1;岩石中P2O5含量普遍较低,且与SiO2含量呈负相关性;富集K、Rb、La等LILE,亏损Nb、Ta、Ti、P等HFSE。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到木提岩体属于Ⅰ型花岗岩。综合分析认为,东昆仑东段到木提岩体是下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弧花岗岩,阿尼玛卿洋俯冲作用可以持续到早—中三叠世,俯冲过程中形成区域性的地幔岩浆底侵就是导致下地壳熔融的热源,且幔源岩浆不同程度混入...  相似文献   

19.
对位于兴安地块的德勒哈达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岩体由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细中粒二长花岗岩2种岩性组成,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41.2±1.6 Ma和134.0±1.9M a,显示岩体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二者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显示高硅、高分异指数、富钾、(弱)过铝质的特点,均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及轻稀土元素(LREE),强烈亏损Ba、Sr、P、Ti元素,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具明显的壳源岩浆的特征。综合分析岩体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环境,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的岩浆记录。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中南段燕山期三类不同成矿花岗岩中黑云母主要为富铁黑云母和铁黑云母,属富铁黑云母—铁叶云母系列。黑云母主要化学成分表明本区花岗岩碱度属正常碱度—过碱性岩石系列;本区燕山期花岗岩为壳幔混源成因,其岩石系列属于长江深源系列和南岭浅源系列之间的过渡类型。燕山期三个不同期次不同成矿系列的花岗岩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明显不同。燕山早期早阶段与铜成矿有关的花岗岩黑云母相对以富镁贫铁为特征,燕山晚期早阶段与锡多金属矿化有关的花岗岩其黑云母成分相对以富铁贫镁为特征,燕山早期晚阶段与铅锌银矿化有关的花岗岩黑云母成分处于两者之间,黑云母的化学成分是判别本区三类不同成矿岩体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