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对各种要素进行数量和单价核定。据此计算出核定成本,实施考核奖罚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并就影响成本的其他要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岩土施工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艰苦、占用资金较大、施工技术含量较高等特点,所以岩土工程造价在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成本控制中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岩土工程造价控制地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质量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进度的快与慢,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而岩土工程造价管理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单位岩土工程施工图预结算编制与堕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3.
王璐  毛海英  罗利民  仲跃 《地下水》2007,29(1):129-133
基于物元模型,建立河道疏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决策技术路线.以江苏省东台市头富河为例,对其疏浚前后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头富河的总体评价级别由疏浚前的3级提升为疏浚后的2级,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表明了物元评价方法可为河道疏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谈地勘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生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Z2):144-145
作为施工类的地勘企业,工程项目是企业经营效益的源头,项目成本的控制是效益增长的中心环节.选择好的项目领导班子,建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制定项目部经营管理目标及业绩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兑现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全员的成本核算意识是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获利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利用研制的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对重塑后静置一定时间的太湖与白马湖两种疏浚淤泥进行了强度测试,对两种疏浚淤泥的触变特性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疏浚淤泥重塑后最初始时间内触变强度的增长最快,随时间增长触变强度的增长变慢,|448d时触变强度随时间的增长趋于稳定。含水率为液限时白马湖疏浚淤泥的触变强度高于太湖疏浚淤泥。触变强度比率与触变强度的变化趋势类似。含水率越小疏浚淤泥触变性越大。含水率为液限时两种疏浚淤泥的触变强度比率与London和Detroit淤泥接近,小于Beauharnois和Shellhave淤泥,大于Horten淤泥。448d时除Beauharnois淤泥外,其他淤泥的触变强度比率均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定义两种疏浚淤泥均为低灵敏性黏土。  相似文献   

6.
韩宏祥 《地下水》2010,32(4):184-185
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规划、组织、协调、实施、控制、修偏、改进的综合管理系统,项目成本管理是人工、材料、机械及其他费用的有机结合。在施工中,建立精干的项目管理机构,一专多能,决策、协调、操作各层一一签订目标责任合同,是各阶段目标及计划成本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三控制’得到良性循环。经多年的施工实践,要严格施工目管理与成本控制,就能使项目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下游河道长期断流,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实施河道疏浚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掌握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是实施河道疏浚工程的关键,是沿线生态闸堰设置及两岸提防工程修建的基础.通过区域地质特性、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几个方面的研究,得出河道疏浚段的地层岩性、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化学类型等特征,为河道疏浚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堆场疏浚淤泥含水率分布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场淤泥的沉积、固结过程直接影响到后续淤泥的处理方法和经济成本。通过在南水北调东线白马湖现场使用绞吸式挖泥船疏挖白马湖底泥,吹淤进入堆场,研究了堆场内淤泥含水率随时间、沿程和堆场深度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场内疏浚淤泥含水率随时间逐渐降低,随沿程逐渐升高,130 d后吹淤口处含水率降低到20%~50%之间;160 d后,距离吹淤口100 m距离吹淤口200 m处和处含水率维持在100%~150%和100%~170%之间;随深度逐渐降低,到40 cm深时,含水率降低减缓,维持在140%左右;疏浚泥中黏粒含量随着距离吹淤口距离的增大而增多,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减小,疏浚泥的渗透系数随着距离吹淤口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深度的加深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介绍了以设计为龙头工程总承包的特点,以及如何对工程项目进行安全、质量、进度、费用、合同等进行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谭永强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5):131-132,138
结合项目施工管理的经验,从建立项目管理班子、项目评估和合同评审签订、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劳务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六个方面来探讨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并同时提出了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财务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单位财务目标的实现,是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我国施工单位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受投资规模大、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竞争异常激烈等行业特点所限,财务风险贯穿于施工单位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因此,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更为复杂。本文以内部控制、COSO基本框架、系统工程等作为理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点,提出了"以项目成本控制为核心,以项目全过程管控为主线,以全面预算控制为抓手"的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基本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2.
杭州西湖疏浚底泥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亚南  张仪萍 《岩土力学》2004,25(4):579-582
针对西湖疏浚底泥的沉积规律、颗粒分布、渗透特性、压缩特性等工程性质进行了室内试验,并分别对室内沉积土样和库区沉积土样的工程性质做了比较,得到了渗透系数、压缩系数等指标沿深度和距离上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对进一步了解疏浚底泥的工程特性具有参考意义,也有利于指导蓄泥库疏浚底泥的后期处理措施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工程总承包安全管理是对工程项目所有安全因素及安全事项进行全面策划和控制的过程,涵盖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等建设阶段。通过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得工程项目建设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展开状态,以确保实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
佟志涛 《地下水》2019,(1):234-236
河道疏浚工程方案优选指标通常具有不可公度、非线性、多维特征,采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法因数字换限制往往难以获取指标之间的内在作用规律,而投影寻踪法在分析处理高维非正态分布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据此,本文以北票市凌河流域河道疏浚工程为例,利用模型对工程方案进行了优选分析。研究表明:疏浚工程方案Ⅱ最优,该评价结果与专家意见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在河道疏浚工程方案优选法方面,投影寻踪模型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与科学性,该方法计算简单、原理清晰,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流域河道疏浚方案的优选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0,(3)
南河沿河未经过系统的全面治理,河道河底淤积严重、杂草丛生、垃圾物多,局部河段已出现坍塌滑坡,急需通过河道清淤疏浚,减轻河道下游淤积,增加行洪断面泄洪能力,并利用河道清淤的土料填筑稳定河滩。本文在阐述南河沿河道清淤规模的基础上,探讨了疏浚范围及标准,对疏浚断面设计及清淤疏浚工程量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柴君  邹国良 《江苏地质》2003,27(2):113-117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将更加紧密,工程项目(尤其是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合作和竞争也将越来越多。就目前来说,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上与国外的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对国外工程项目实施的特点与方式、国外工程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及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蔡袁强  周岳富  王鹏  史吏  王军 《岩土力学》2020,41(11):3705-3713
疏浚淤泥含水率高、强度极低,真空梯度作用下排水板周围会快速形成致密“土柱”,导致排水固结能力迅速下降,即出现淤堵现象。由疏浚淤泥真空固结室内模型试验获得了出水量变化情况和土体含水率、渗透系数的时空分布情况,确定了排水体周围淤堵区的形成时间与范围,提出了考虑时间效应与淤堵效应的真空度传递模式,同时考虑疏浚淤泥土体压缩和渗透的非线性,建立了考虑淤堵效应的固结分析模型,获得了相应的解析解,通过与已有数据和现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解答的有效性。利用该解析解,分析了真空度传递模式、淤堵系数λ和淤堵比c对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淤堵效应明显减缓了沉降速率,也严重降低了疏浚淤泥的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18.
太湖疏浚底泥堆场黏土防渗层阻隔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张志红  唐保荣 《岩土力学》2012,33(4):993-998
底泥疏浚是治理太湖污染的必要途径之一。限于目前国内的经济与技术条件以及疏浚底泥的数量巨大,太湖雪浪底泥堆场只能直接采用下部的天然黏性土层作为防渗层而不加任何处理。为了确保疏浚污染底泥在堆放期间不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采用渗透与阻隔、静态吸附、动态土柱等试验测定和分析了黏土层对底泥中主要污染物(总氮、氨氮、硝氮、亚硝氮、总磷、化学耗氧量(COD))渗透和运移的阻隔能力,同时得到了可用于分析污染物在土层中运移和转化规律的一些重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雪浪堆场下部的黏土层对疏浚底泥中的主要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和阻隔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七里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主要通过退养还湿、清淤疏浚和岸线综合整治对七里海潟湖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通过水上钻探取样技术,对七里海潟湖进行工程勘察,根据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分析该区域工程地质特征、液化分区情况和浅层土类别,对工程疏浚适宜性作出评价,为清淤疏浚和岸线整治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规划、勘察、投资、质量等问题,让人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把握各阶段工作的重心,实施有效控制、提高管理水平、搞好工程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