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介绍广州能源研究所建造的静水池主动式气动型波能转换模拟实验装置。在静水池中,将波能转换装置悬吊在钢索下,由一可变半径的曲柄机构带动,相对静水面上下作简谐运动,获得相对的波浪运动效果。可进行不同波况下的气室性能试验、空气涡轮性能试验和波力空气涡轮发电装置综合性能试验。该装置近似岸式或锚泊固定式气动型波能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造价低的特点。文章还对国外各种波能转换模拟实验装置作了简介分析。  相似文献   

2.
波能利用     
本文重点论述波能与波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空气涡轮式波力发电装置的原理与构造,以便探讨适合我国情况的波能利用装置。  相似文献   

3.
波能的利用     
一、概况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矿物燃料的缺乏,提取自然界中的再生能源——波能,日益受到沿海各国的高度重视.科学家们为寻求波能转变为电能的一些有效方法,业已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英国专利的一项研究表明,已发表的各种提取波能的装置有几百种.近几年,许多国家仍在不断地提出新方案,设计出新的波能转换装置.在一些先进国家,  相似文献   

4.
不同波况下气室输出气流功率是气动型波能转换装置的关键数据。本文对目前采用的不考虑空气压缩性的平均速度法和考虑空气压缩性的们努利方程瞬时速度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根据气室内水位算出重量流量而后求出气室输出气流功率的新方法——重量流量法。指出平均速度法只能用于粗略的定性分析,不能用来作实际计算;瞬时速度法特别适用于有阀式气室不带涡轮或带纯冲动涡轮时气室性能的计算;重量流量法特别适宜用来计算无阀式气室的性能而不管是否带涡轮。  相似文献   

5.
随着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的深入,急需探索一套可靠的、完善的波能装置状态信息采集和控制的技术方案。根据"鹰式一号"波能装置的特点,开发了通过无线串口通信的移动PC监控子系统和基于DSP的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SD卡监控子系统两套独立的监控模块,实现了"鹰式一号"波能装置发电数据实时无线监控和装置内自动采集及存储。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冗余设计,提高了发电装置实海况实验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实验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运行成本低,两套数据实时、全面,具有互补性,对分析发电装置实海况性能、推动波浪能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科委于1984年9月29日至31日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召开了由该院研制的60瓦级自调角直叶片水轮机试验性发电装置和直叶片水轮机实验装置鉴定会。会议听取了课题组成员有关研制的四个报告,观看了在循环水槽的试验,并派代表检查了试验记录。会议经过讨论后作出的鉴定认为:实验装置系国内首先研制成功,兼有进行摆线推进器和用由潮流水流  相似文献   

7.
越浪式发电装置具有结构稳定、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的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模型实验研究了该波能发电装置在不同波况、不同干舷高度下对波能的俘获能力以及结构的受力情况。对越浪量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无量纲分析,分别得出了越浪式模型装置的越浪量关于干舷高度和波高的指数函数拟合曲线,总结了两者对越浪量影响的普遍规律。通过对规则波和不规则波波浪作用下装置受力结果的归纳总结,探讨了波能装置波压力和浮托力变化的一般规律。本研究可为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波浪能的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摆式波能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转化效率高等特点,本文应用AQWA 软件基于势流理论对相交圆柱摆式波能装置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轴间距比、结构阻尼、净浮力比、水深、波浪特性及吃水深度等主要参数对相交圆柱摆式波能装置俘获效率的影响,并与直板摆式波能装置的俘获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相交圆柱摆式波能装置往往比直板摆式波能装置的俘获效率更高;在研究范围内,轴间距比越大俘获效率越高;潮汐导致的水深变化对底铰摆式波能装置的俘获效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工程应用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郑大钧 《海洋科学》1984,8(4):39-39
随着海浪理论研究的深入,水气交换、海岸工程及室内精密波浪实验测量都需要有一种精度高、频响宽、稳定性好和使用方便的测量仪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制的CB型垂线测波仪满足了上述要求。1983年12月13日—14日在天津市举办的配联CB型垂线测波仪的SCF型微处理机数据采集分析装置鉴定会上。与会代表认为,CB型垂线测波仪精度高、动态范围大、稳定性能好,适用于近海、内河、湖泊等现场测量及实验室波浪测量。  相似文献   

10.
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于1984年1月11日至13日在广东从化召开了3千瓦气动式波力发电装置研制课题论证会,到会有17个单位32名代表。课题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华南工学院、航空工业部605所向会议提交了课题论证报告。论证了该装置可作为海运、渔业、水文气象资料收集等海上特殊设施和海岛军民的照明、通讯等的电源。装置的技术要求是在设计波高1米、波周期5秒的条件下,发电机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和中国海洋工程学会海岸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国内水池(水槽)造波技术交流会于1987年10月13日至16日在上海市松江举行。出席会议的有21个单位的49名代表.会上交流了国内各单位造波设备,其中有从国外引进的,有靠自己力量研制的,也有准备自己研制的种种设想;有规则波、不规则波及三向短峰波的造波机系统。这些系统都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处理。不规则波长峰波及短峰波模拟方法、波列、波群及波群引起的二阶长波模拟,过渡波模拟等  相似文献   

12.
碟形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是1种新型的波能发电装置,本文对其几何形状及尺寸进行了初始设计。通过对装置越浪性能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装置越浪量与入射波要素的变化关系,得到了不同干舷高度在各入射波要素下装置的波能俘获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侧向开口固定式气动型波能转换装置气室的开口处,加装“引浪板”;由“引浪板”、箱体侧板和底板延伸而形成的“引浪通道”后,使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装置在规则波中的试验,就有关“引浪板”倾角、气室高度、开口尺度、潮差和气室截面形状等方面,对装置转换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比较。通过装置在不规则波中的试验,提出了不规则波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以及在不规则波工况下,设计参数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一九八二年波能发电研讨会”。与会共31个单位43人。会议由中国海洋工程学会海洋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文主持。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派代表到会,并对我国波能开发提出方向性的意见,特别殷切期待近期能研制出适用于边远海岛的波能发电装置,以满足军民生活、生产和战备需要。  相似文献   

15.
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余志 《海洋工程》1993,11(1):86-93
作为海洋工程和新能源利用的综合课题,波浪能利用研究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波能转换技术日趋成熟。挪、日、英等国建造了若干座不同类型的波力电站。本文对8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波力发电技术进展及主要波能装置作了介绍;并分析了波浪能研究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真实海域中振荡水柱(OWC)波能转换装置的水动力性能,本文基于势流理论和高阶边界元方法,建立了不规则波与岸基式OWC波能装置相互作用的二维非线性数值模型,不规则波基于JONSWAP谱生成。为了考虑由于水体黏性引起的能量耗散,在气室内水面边界条件中引入人工黏性阻尼。并在大连理工大学波流水槽中开展了物理模型试验,对数值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不规则波作用下,OWC波能装置的水动力效率相较于规则波作用下有所降低,特别是在低频波区域效率差值最大。与规则波相比,不规则波浪作用下装置峰值效率对应的频率变大。气室内的相对水面高程随着有效波高的增加而降低,而气室内相对气压则随有效波高的增加而增大。OWC波能装置的水动力效率受有效波高的影响较小,其峰值效率对应的频率不受波浪非线性的影响。本文可以为OWC波能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知识     
什么是波浪能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波浪能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它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而形成的。波能装置波能装置利用波浪力做功,将波浪能转换成机械能。目前的波能装置大部分是振荡水柱式的。其好处在于透平、电机等较为脆弱的部分不与水接触,增加  相似文献   

18.
对一种海底铰接摆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进行了模型建立及控制优化。分析了装置的水动力特性,考虑黏性阻尼,研究了压载和负载阻尼的控制对装置的波能转换功率和效率的影响。指出对海底铰接摆式波能转换装置而言,由于多数周期附加转动惯量较装置本身的转动惯量大很多,因此压载控制对波能转换功率和效率的影响较小,而负载阻尼的控制则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设计一种新型涡轮扰流抑振装置,并在风-浪-流联合水槽中通过试验研究了该抑振装置对海洋立管涡激振动的抑制效果。在试验中,针对该新型抑振装置,提出了4种不同结构设计参数,研究了在不同外流速下各种参数工况的抑制效果及振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涡轮扰流抑振装置不受来流方向的限制,有较强的适用性;同时,该抑振装置能明显降低立管由漩涡脱落引起的横向振动幅值,且流速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最大抑制效果可达80.2%;另外,试验结果还表明该抑振装置对立管振动的主频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波能装置-浮式防波堤是将浮式防波堤与波能转换装置集成,兼具防波消浪和捕获波浪能的集成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单一功能波能转换装置的成本。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波能装置-浮式防波堤的结构型式,其中非对称式浮体结构相比于对称式浮体结构,在单向入射波的水动力性能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本文针对导桩锚泊的非对称式方箱-三角形挡浪板和方箱-垂直挡浪板两种浮体结构型式,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比分析其水动力特性和波能俘获特性。数值模型基于黏性流体理论,以Navier-Stokes方程为控制方程,并采用VOF方法和浸没边界法求解自由面边界和流固耦合作用,探究不同入射波周期、水深和浮体排水条件下集成装置水动力性能(消波特性、能量耗散特性和波能俘获特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岸波浪条件下(5~8 s),垂直挡板型式集成装置适用于较小周期波浪(5~6 s),而三角挡板型式集成装置适用于较大周期波浪(6~7.5 s)。随着水深增大,波能俘获比总体上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在主浮体吃水相同的情况下(排水量不同),两种结构的透射系数基本一致;而在排水量相同(主浮体吃水不同)的情况下,垂直挡板结构型式的防波效果更好,三角挡板结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