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空间物体分类及空间物体构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空间物体描述是GIS的基本任务之一,而空间物体的分类是空间物体的描述基础,理想的空间物体分类模型不但应具有完备描述(构造)各种空间物体的能力,而且应能够揭示基本的空间关系,有助空间分析的规范化系统化,本文在分析空间概念模型有现有的几种空间物体分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物体分类的基本原则,给出了新的空间物体分类模型;简单点、复合点、简单线、有向简单线、复合线、有向复合线、多边形、并说明了以这类基本  相似文献   

2.
对缺乏纹理物体建立三维模型,关键的难度在于缺乏特征点和点的坐标获得。本文采用ICP算法来对物体进行匹配,当特征点不足时,ICP算法是一个很适用的匹配方法,只需要对物体的给定点寻找最近点。为了计算目标点的坐标,利用投影器投射清晰稳定的纹理到缺乏纹理物体的表面,然后CCD相机对物体进行拍摄。通过线检测和空间前方交会解算出物体部分模型表面的空间点;并使用无需控制点的ICP方法对相互重叠的部分模型进行匹配,从而完成物体的三维重建。实验证明ICP方法对缺乏纹理物体的三维曲面匹配有效。  相似文献   

3.
许珺  张晶  司望利  孙红玖 《遥感学报》2008,12(2):362-369
人们用语言描述空间关系时所选用的词汇反映了他们对于物体空间状态的认识.语言如何表达空间关系与很多因素有关,除了空间实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描述者个人的特征也影响到描述的语言,例如描述者的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以及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本文将通过认知实验,比较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对线状物体空间关系描述的理解.主要对比了两组人群:母语为英语的人群和母语为汉语的人群.共进行了3组实验:母语为英语的人群对英语描述的线状物体空间关系的理解;母语为汉语的人群对英语描述的线状物体空间关系的理解;以及母语为汉语的人群对汉语描述的线状物体空间关系的理解.采用相同的题目,比较了3组实验的结果.结果表明语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空间关系描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GIS中,空间物体间的拓扑关系是基本的空间关系之一,直接利用ORACLE SPATIAL提供的简单的空间关系查询操作算子,对九交模型所描述的任意两2维空间的不自相交的线目标间的拓扑关系的判断设计算法,并进行试验验证,实现两线目标间的33种空间拓扑关系的判断。基于ORACLE SPATIAL的线/线目标间空间拓扑关系判断的实现必将推动基于ORACLE SPATIAL的GIS系统的查询、分析和数据更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李钦  游雄  李科  王玮琦 《测绘学报》2021,50(1):117-131
物体空间关系指的是物体在欧氏空间中的邻近关系,根据图像中包含物体的邻近关系解决图像匹配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对比机制训练物体块特征提取网络,构建物体块深度特征,该特征可以有效匹配不同图像中的相同物体块;其次,基于已有的先验图像数据推理表达图像中物体的空间邻近关系,构建场景物体空间邻近图;进而基于该空间邻近图计算场景图像对的空间邻近度,完成图像空间关系匹配。试验表明不匹配图像间的空间邻近度一般为0,而匹配图像间的空间邻近度一般大于0,本文空间关系匹配涉及多个物体间的相互关系,具有更强的稳健性,其匹配效果明显优于对比试验中的其他方法,可以高效稳定地完成图像匹配任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物体表面散乱三维激光扫描点的三角形格网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物体表面的散乱三维激光扫描点数据,提出了借助柱面坐标系统将三维激光扫描点转换为三角形格网构造系坐标,并根据转换后的坐标利用在平面内计算狄罗里三角形的方法建立三维物体表面格网模型.建立格网模型的效果表明,借助柱面坐标系统构造狄罗里三角形的方法可以作为三维物体表面三角形格网模型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线与面目标间拓扑关系的层次表达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敏  马杭英 《测绘学报》2008,37(4):0-520
拓扑关系已广泛应用于空间查询、相似性分析、制图综合、不一致性探测以及空间推理等实际应用中。本文研究IR2中一条线与一个简单面目标拓扑关系的描述和区分方法,采用的基本策略是分解与组合方法。首先,将线/面拓扑关系分为两类:基本关系和复合关系。其中复合关系描述为若干个基本关系的组合,即基本关系的一个集合。然后,提出了基本拓扑关系分类和区分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层次概念邻域图。针对复合拓扑关系,从空间集合的角度提出了具有三个层次的拓扑不变量,分别是(a)集合层次上的分离数和维数,(b)元素层次上的交分量类型和(c)综合层次上的交分量序列。分析发现,在IR2中一条线与一个简单面目标间具有16种潜在的基本关系。其中,它们的13种是描述复合线/面关系的基本构成单元。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拓扑关系描述模型的不足,首先以点集拓扑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定义了空间线目标的端点、内部、边界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描述空间线目标间拓扑关系完善的形式化模型——New 9交模型。根据线目标的物理意义,提出了5条取值规则以排除模型描述的拓扑关系中没有意义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空间线目标间拓扑关系的最小集,定义了6种线目标间的基本拓扑关系,并且证明了此最小集的互斥性与完备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拓扑关系描述模型的不足,首先以点集拓扑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定义了空间线目标的端点、内部、边界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描述空间线目标间拓扑关系完善的形式化模型New 9交模型.根据线目标的物理意义,提出了5条取值规则以排除模型描述的拓扑关系中没有意义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空间线目标间拓扑关系的最小集,定义了6种线目标间的基本拓扑关系,并且证明了此最小集的互斥性与完备性.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时空观,运动物体观测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时空观。提出了视时空的概念。导出了运动坐标系真实时空、静止坐标系视时空与静止坐标系真实时空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运动物体观测论解决了运动物体的测量问题,运动不会产生长度变化、时间变化和质量变化,不存在光障。应该放弃狭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土地空间数据方面的研究比较偏重数据库、程序语言、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等方面,而缺乏专门的文章对土地空间对象的概念、种类、数量和关系等做整体研究。本研究运用地理本体论的概念分类思想和空间语义关系理论,将地块作为共享概念,首次深入系统地解析土地管理业务中涉及的主要土地空间面对象的内涵、关系等,构建并实证分析三层多级本体土地空间面对象模型,为解决土地要素完善、土地信息标准化和土地数据库的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Spatial object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 are two basic concepts of GIS.Spatial object is the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geographical entity or phenomenon,which forms the basis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spatial relationship is theconnexion between spatial objects when geometric properties are considered.Thecommonly used classification of spatial objects as points,lines and areas is mathe-matically strict,and suitable for data management,but a bit too generalized forrepresenting real entities and extracting spatial relationships.A good classificationmodel should not only be good for representing real entities,but also good for re-vealing spatial relationships,therefore good for formalizing spatial analyses.  相似文献   

13.
GIS中空间目标的表达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和总结了不确定空间目标表达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和方法,建立了场模型下的统一表达,继而,基于可拓工程方法探讨了动态空间目标的表达,并详细阐述了动态集合的概念和定义。  相似文献   

14.
从度量几何学的观点,建立多尺度空间实体等距同构模型。将多尺度空间实体分别看作刚性图形和弹性图形,利用等距同构不变性的概念,构建多尺度空间实体几何相似性图形距离和拓扑相似性图形距离。通过统一几何和拓扑相似性图形距离,构成一个二元集值距离,作为多尺度空间实体相似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对不同复杂性的面状和线状空间实体多尺度表达图形的几何和拓扑相似性度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同时顾及多尺度空间实体几何和拓扑结构的改变,且符合空间实体的多尺度抽象规律。  相似文献   

15.
矢量GIS空间方向关系的演算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敏  刘文宝  李俊杰  孙电 《遥感学报》2006,10(6):821-828
空间方向关系是描述空间目标间位置分布的一类基本空间约束,在GIS中是由形式化模型描述的。但现有模型由于简化假设过多,其描述分辨率较低。以点/点空间方向关系的计算量为基础,在综合考虑空间目标的几何构成和分布关系后,提出了定量化演算空间方向关系的一种新模型。利用该模型的结果,根据定量表达与定性描述之间的转换函数,可以得到相应的定性描述结果。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新模型对目标间距离和目标本身的形状等影响方向关系的参数更为敏感,因而比现有模型有更高的描述分辨率。  相似文献   

16.
地勘工程3维空间数据模型及其数据结构设计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3维现象随着研究领域的不同,描述空间实体的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不可能设计一种数据模型来适合所有的应用领域,应根据研究领域空间实体分布特征,设计出专用的3维空间数据模型。本文对传统的3维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以地质勘探工程的各种3维空间对象为研究背景,提出了适合地质勘探工程的矢量与栅格集成的面向对象混合数据模型,以复杂体-体-面-线-点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建立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设计了部分对象的数据结构,并以一玢岩型铁矿床为例,对数据结构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乔柱  岳国森 《东北测绘》2008,31(1):130-134
利用OracleSpatial提供的简单的空间关系查询操作算子,对九交模型所描述的任意两个2维空间不自相交的线目标与面目标(不合空洞)的拓扑关系判断设计了算法,最终进行了试验验证,实现了线目标与面目标间的19种空间拓扑关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陈占龙  叶文 《测绘学报》2019,48(5):630-642
简单空间对象经过特定组合可形成复杂空间实体。现有的拓扑关系模型对复杂边界间的复杂交互的表达能力不足,很难精确地对复杂空间面实体间拓扑关系的不同形式进行区分。顾及复杂空间面实体间的交互细节,本文对其拓扑关系进行精细化建模。首先引入线面实体间拓扑关系的元拓扑关系,进而利用元拓扑关系与重叠面积对简单面实体间的边界交集进行精细化描述,对洞边界遍历定义和洞中面与洞关系的定义,实现对复杂空间面实体的拓扑关系进行精确地区分与表达,最后对复杂面实体边界交集的5种基础拓扑关系描述模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5种基础拓扑关系描述模型的叠加,实现对复杂面实体各子部分之间关系细节的精细化表达。  相似文献   

19.
空间目标方向关系的定性扩展描述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曹菡  陈军  杜道生 《测绘学报》2001,30(2):162-167
由于空间问题固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空间关系的描述和推理普遍采用定性方法以符合人们的空间认知行为,方向关系是一类重要的空间关系,用以确写目标的方位,以往的方向关系描述模型通常将空间目标作为一个抽象点,或者用目标的最小外接矩形表示目标,这两种方法都丰在明为不足,为了更细致,准确的描述方向方法,文章提出一种方面关系描述的分层多处理方法,在以点,线,面为参照目标的空间目标间建立方向关系描述的3层模式结构,每层模式又由基本方向关系描述,推理模型和方向关系描述,推理化模型组成,从而扩展了方向关系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