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目前为止,工程设计中都不考虑冰的非同时破坏,造成了冰力设计值的偏高和工程浪费。通过冰力模型试验。研究了双桩、单排多桩、正方形布置的四腿结构前冰的非同时破坏现象,给出了冰非同时破坏系数及其概率分布特征,可作为工程设计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
海上风电机组工作环境复杂、恶劣。热带气旋影响海域,极端环境条件作用往往导致结构的失效破坏。工程设计中往往遵循规范建议的传统方法,简单选取极端海况组合作为校核条件。本研究拟采用数值模拟、概率分析、灰色预测结合的方法,建立嵌套模型对热带气旋诱发的极端海况对风电机组支撑结构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并可应用于热带气旋作用下海洋结构整体可靠度计算。  相似文献   

3.
海洋平台的灌浆卡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钢质近海结构物的修理,加固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利用丹麦学者N.S.Ottosen提出的多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理论Ottosen破坏准则,建立了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T型灌浆卡箍管节点的轴向受控,受压和面内弯矩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分级加载计算分析了相应的极限承载能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灌浆卡箍维修后的管节点应力分布,变形和极限承载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所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结构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护岸工程设计的体会和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振声 《海岸工程》1998,17(1):40-45
通过青岛海洋公园、名人精品雕塑园等护岸工程设计实例,总结介绍了护岸工程设计体会,包括平面布置原则,高程确定方法,护岸结构型式等。  相似文献   

5.
海冰在结构前的破坏模式以及产生的冰载荷与结构尺度和海冰厚度密切相关。采用海冰离散元方法(DEM)模拟平整冰与直立结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海冰破坏模式及整体冰载荷。该离散元方法的计算参数通过与Norstr?msgrund灯塔的现场实测数据对比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宽厚比(结构宽度与海冰厚度的比值)工况下平整冰与直立结构作用过程中的海冰破坏模式和整体冰压力进行了离散元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当宽厚比<10时,海冰破坏模式主要为挤压破坏;当10≤宽厚比<30时,海冰混合破坏发生;当宽厚比≥30时,海冰屈曲破坏发生。从海冰断裂长度与平均冰压力两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海冰破坏模式的转变过程。最后,构建了直立结构极值冰压力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为寒区直立结构的整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谈弯曲疲劳对钢丝绳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谈弯曲疲劳对钢丝绳寿命的影响尚永春,姚宗州磨损、腐蚀和断裂是钢丝绳的三种主要破坏形式,也是导致钢丝绳报废的三个主要原因。在钢丝绳中,因磨损和腐蚀而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但由于磨损、腐蚀进程较慢,一般可以根据绳内钢丝的损坏程度定期更换或修理来解决。而断...  相似文献   

7.
波浪作用下海床的稳定性与液化分析是海洋重大工程设计中必须仔细考虑的问题。对曹妃甸深槽海底滑坡的破坏模式进行分析,通过搜集资料掌握了该区工程地质和水动力环境参数的特性及其区域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深槽斜坡稳定分析模型。据此定量分析曹妃甸深槽斜坡的稳定性,认为在5a一遇的波浪荷载作用下深槽斜坡是基本稳定的,在50a一遇的极端海况下,滑坡会发生在水深较浅的区域,并且滑坡的规模较小,影响的土层深度有限。通过此项研究满足滑坡预报、预警服务的需要,可以为曹妃甸工程使用、维护和安全防护等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上海邻近海域代表潮位站的历史资料统计分析,研究上海沿海潮汐特征与海平面上升的响应关系。海平面上升抬升水位,改变潮汐特征,在工程设计时必须考虑海平面逐年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海洋平台结构抗震可靠性时程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地震运动视为随机过程,建立海洋平台结构在地震作用任一时刻基于剪切变形控制的极限状态方程,应用JC法计算海洋平台结构在地震作用任一时刻的可靠度,得到海洋平台结构抗震可靠度的时程曲线。该方法可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振声 《海岸工程》1998,17(1):16-26
该船坞工程设计是将主体结构分成数个钢筋混凝土结构段,采用浮箱结构,沉箱台座预制,水上浮运,水上安装,不做施工围堰,缩短工期,节省造价,坞室有效宽度达24m,是在近海建造干船坞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在浅水海域,采用单层保温管结构代替双重钢管保温结构具有很好的发展应用前景,但在单层管的铺设过程中管线各层之间和保温层内将产生较大的剪应力,如何防止各层间的错动和保温层材料的剪切破坏是设计所必须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以渤海某油田海底管线建设项目为例,根据单层保温管的结构特点,力的层间传递特性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单层保温管各层层间剪切力和保温层中剪应力的计算方法,为海底单层保温管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直立堤前波浪和波压力概率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海上石油、矿物资源的开发和航运事业的发展,要求在海上建立更多的水工建筑物和码头。目前,直墙式水工建筑物仍是工程建设中广为采用的结构型式,为选取其最优结构,必须知道该建筑物前波浪及作用力的概率特征,这关系到工程设计中对直墙式水工建筑物的稳定度和强度的计算。因此,研究自然条件下直立堤前的波浪、波压力概率特征,对建立一种考虑海浪的不规则性来计算作用于直立堤上波压力的工程计算方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自六十年代末,国外就开始观测和研究海浪对直立堤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在  相似文献   

13.
李杨 《海岸工程》1998,17(2):30-34
该弧形滑道工程设计,成功地解决了大吨位船舶在纵向滑道上墩,下水的问题。对大吨位纵向弧形滑道的结构计算,平面布置及工艺方案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国内小型木质渔船(几十kW)常见利用潮差将船舶搁置在浅滩上对水线下部分进行必要的修理,而中型渔船(441kW-735kW)极少见利用潮差对船舶水线下部分进行修理.本文介绍在西非塞拉里昂的中国水产集团公司塞拉里昂代表处利用当地条件根据潮差对441kW-588kW渔船进行水线下的修理.  相似文献   

15.
潜堤结构型式及其透射系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胜利油田某保滩促淤工程,进行了多种方案不同潜堤结构型式的优选,比较了其中四种结构型式,并对这四种结构型式的潜堤分别进行了波浪水槽试验,测试其透射系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计算潜堤透射系数的经验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亚明 《海岸工程》1997,16(2):24-26
简述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工程监理是完善工程管理,规范建设市场,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国家规定对重要建设项目必须实行从立项、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监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型救生钟的救生舱耐压壳体,推导出典型水下耐压结构的计算公式,建立结构优化数学模型,并编制计算程序以求解结构最优尺寸,在此基础上确定耐压结构的设计尺寸.对设计结果采用有限元计算和规范计算比对分析,结果证明采用程序计算设计的优化尺寸满足工程要求.本文提供的计算方法可为水下环肋耐压壳体结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海冰静力作用的特点及几种典型结构的冰力模型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庆增  宋安 《海洋学报》1994,16(6):133-141
海冰静力作用的重要特点是它对结构破坏程度的严重性以及对环境和结构条件的敏感性。冰力模型试验是流体模型试验,又是材料模型试验,所以要遵循特殊的模型律。本文介绍的几项冰力模型试验不仅证实了常被设计者忽略的直立桩柱前冰排的挤压破坏中常不同程度地包括有压屈破坏的成分,而且也证实了直立墙前冰排主要是压屈破坏,斜墙前冰排主要是弯曲破坏。同时给出了这些结构上冰力的量值。  相似文献   

19.
海港混凝土建筑中钢筋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焕谦 《海洋科学》2007,31(7):86-89
一般认为,钢筋腐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它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也是最严重的。在所有钢筋腐蚀中,建造于海洋环境中的各种港工设施的腐蚀占了很大一部分。挪威对700座港工混凝土结构调查结果表明,在浪溅区的梁板因钢筋腐蚀引起的严重破损占20%;沙特阿拉伯海滨地区42座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耐久性调查结果显示,74%的结构都有严重的钢筋腐蚀破坏;日本对103座码头调查后证明,服役20年以上的混凝土结构都有相当大的顺筋锈裂[1]。中国的钢筋腐蚀破坏也很严重,于20  相似文献   

20.
锥角对锥体结构抗冰性能影响的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雪  宋础  季顺迎  王跃方 《海洋工程》2018,36(6):92-100
在寒区海洋工程中,锥体海洋结构的尺寸参数对其破冰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采用具有黏结-破碎功能的离散元方法模拟海冰与锥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海冰的破坏模式及冰载荷分析。该离散元方法的计算参数通过与渤海油气平台的实测数据对比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在此基础上,当设计海域的潮差固定时,对不同锥角下风电单桩锥体结构的冰载荷和海冰破坏模式进行了离散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锥体冰载荷随锥角的增大而增大,海冰的平均断裂长度则随锥角的增大而减小;当锥角小于70°时海冰的破碎模式主要为弯曲破坏,而当锥角大于70°时海冰破坏模式则主要为挤压破碎。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冰区海上风电单桩结构的抗冰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