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大山 壮族不仅爱水,也喜欢山. 靠山而居,是壮族比较常见的居住方式.靠山吃山,则是壮族的一种生活方式.有的壮族人自称山佬、山人,表明了他们对山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尊敬.  相似文献   

2.
<正>壮族人无论走到哪里,在一个约定俗成的日子,一定会以各种方式祭祀自己的祖先。祖先血脉除了流传给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外,还有亲情的温暖。农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三月三"期间的重要活动是万人公祭骆越始祖大典,除此之外还有中国—东盟跨境贝侬大联欢等文体活动。"贝侬"在骆越民族后裔的壮民族语言中是"兄弟姐妹"或者"亲友"的意思。大联欢时,来自宁明县和周边县市、还有越南等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3.
壮族学者梁庭望在他的专著《壮族文化概论》中,将整个大壮区的文化划分为9个具体的文化区,即:红水河中下游文化区,柳江、龙江文化区,桂西北文化区,桂粤文化区,邕南文化区,邕江、右江文化区,左江文化区,桂边文化区和云南文山文化区。他认为,通过这样的划分,能够比较全面地考察、分析各个地域的文化特  相似文献   

4.
壮族不仅爱水,也喜欢山。 靠山而居,是壮族比较常见的居住方式。靠山吃山,则是壮族的一种生活方式。有的壮族人自称山佬、山人,表明了他们对山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尊敬。  相似文献   

5.
正靖西是广西一个风光秀丽的边城,在这里,壮族不是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中90%以上是壮族人。靖西的鹅泉与云南大理的蝴蝶泉、广西桂平西山的乳泉并称为中国西南三大名泉。趁着来靖西出差,我们慕名前往。鹅泉又名灵泉,它位于靖西城区西南6 000米外的小鹅山麓,一路上侧面或迎面,总有群山排列,向人们展示它们的婀娜多姿。峰丛谷地中的泉湖鱼趣靖西的山很多,但不成山脉,以岩溶低山  相似文献   

6.
万金榘是由西向东穿越安阳市市区的一个水利工程.听老人们说,他们小的时候,万金渠的水清澈见底,能够看见水中自由游动的小鱼,后来由于工业污染,水质逐渐变坏.现在我们从渠边经过,会看到渠水经常变换着不同的颜色,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万金渠是我市被严重污染的渠沟之一.  相似文献   

7.
壮族可能是最为器重过节的一个民族了.在一些壮族地区,几乎每个月都有节过.著名节日有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等.  相似文献   

8.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然而,所谓十里不同风,壮族人丁兴旺,并且住在这么宽阔的土地上,因此,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区,其婚姻、恋爱的风俗自然也是有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最近几年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中外游人前往考察参观与游览。左江崖壁画是广西壮族先民骆越人的文化遗产,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崖画规模宏大,作画条件艰险,堪称全国崖壁画之冠,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对于自古以来就没有自己本民族专用文字的壮族,这一文化遗产对壮族历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左江崖壁画在左  相似文献   

10.
二月的南国边陲,虽然阴雨连绵,寒气袭人,但企盼、激动、温暖的心情写在韦寿增亲人和百色革命老区壮族同胞的脸上. 2月27日,地处中越边境韦寿增同志的家乡就像过年一样.这一天,壮乡儿女用他们亲手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绣球以及壮乡特有的糯米酒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  相似文献   

11.
<正>在象州,当地人称温泉水为"热水"。象州温泉热到什么地步,家乡在寺村镇的清代壮族才子郑小谷在其《热水铭》中这样描述道:"浴可去疾,浸可烹鲜",意思是说,这泉水可以让泡浴的人治好病,可以将新鲜食物浸熟。2015年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三口自驾车从南宁出发,在汽车导航的指引下,穿越象州县城,来到位于象州县城东郊8 000米的寺村镇花池村委热  相似文献   

12.
著名作家黄佩华现任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是文学影视创作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著作颇丰,有长篇、中篇、短篇小说,长篇传记等等文学著作和剧作。本刊曾经连载过他的地理文化散文《话说壮族》,那独到的文化视角和散文化的语言,深受本刊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载他以同样的文风,以不同于社会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的语言话说彝族的新作《彝风异俗》。八桂大地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有11个少数民族,彝族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身处华南沿海的广西一直与祖国的大西南有着密不可分的人文因缘。彝族的祖先曾经雄踞西南数千年,创造出了与黄河长江文明媲美的历史文化。千百年来,彝族以其令人炫目的色彩丰富了整个中华文明的人文版图。《彝风异俗》就是以浩瀚深邃的彝族历史文化为背景,主要从地理人文、经济文化、风物习俗等方面,简要介绍广西彝族的文化与生活。希望读者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国土资源导刊:你觉得《大清相国》算是历史小说还是官场小说?小说中的陈廷敬的生平与真实历史中的陈廷敬大致吻合,比如由康熙帝亲自改名、改革钱法、整顿吏治等等,那么,小说与真实历史的虚实差别在哪里?王跃文:《大清相国》就题材来说是历史小说。我不认为历史小说所写的事件要同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一一吻合。我们看看中国史书的典范《史记》反而有大量的小说笔法,如人物对话及情态描写。我觉得,历史小说主要人物需是真实的,人物基本命运是真实的,人物的  相似文献   

14.
壮族学者梁庭望在他的专著<壮族文化概论>中,将整个大壮区的文化划分为9个具体的文化区,即:红水河中下游文化区,柳江、龙江文化区,桂西北文化区,桂粤文化区,邕南文化区,邕江、右江文化区,左江文化区,桂边文化区和云南文山文化区.他认为,通过这样的划分,能够比较全面地考察、分析各个地域的文化特色.梁庭望还认为,对壮族服饰文化的考察、发掘、收集、研究与展示,同样也可以用地理概念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图森展已经有60年历史了.图森矿物和宝石学会的目标是希望能够点燃大家对于地质学、矿物学、宝石玉器及相应地球科学的兴趣,鼓励大家在这些方面进行研究,我们主要关注教育. 矿物展的一个目标是教育,关注小孩的教育,我们称之为初等教育.在这里有来自当地大学地质学、宝石学专业的学生,他们来告诉孩子怎么样进行矿物的鉴定.一些盒子里面装了不同的矿物质,孩子们可以带回去做简单的鉴定.我们希望学校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有朝一日他们成为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楚辞学的研究领域,察知域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借鉴域外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楚辞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徐志啸教授的<日本楚辞研究论纲>全面介绍了日本的楚辞研究历史、现状及重要代表人物,并以中国的楚辞研究为参照系,对日本的楚辞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是我们了解日本楚辞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相似文献   

17.
壮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红土地,有着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物产;奔流不息的红水河,蕴育着灿烂的壮族文化。石器、花山崖画、铜鼓、壮锦、绣球、壮剧、壮欢、干栏……八桂大地上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绝妙风景。 本刊开辟《广西人文》栏目,旨在更深入细致地梳理广西国土资源的脉络,展现八桂多元的人文地理。 著名壮族作家黄佩华一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思索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背景。《话说壮族》,延续了作者其他作品一直葆有的哲理性,科学地描绘了占据广西大部分地区的壮族聚居区的人文地理。他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娓娓而谈,轻松和平淡地叙述出壮族文化生活的深度。 《广西人文》从本期起选编连载《话说壮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一个十分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是西南部壮族进行上坟扫墓的日子,同时也是北部壮族赶风流歌圩"唱欢"的日子.不过,不管是南壮北壮,每到这天,壮家人都从山坡上采回嫩绿的枫叶、红蓝草、黄饭花、嫩稔米果等,加上上好的糯米,精心炮制成红、黄、蓝、紫、白五色的米饭.此外,人们还在门楣上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枫树叶.然后在村头寨尾搭起棚子,在棚下摆上五色的米饭等供品,男女老少围着棚子唱山歌,赶歌圩.大人们还把染成红色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的胸前,表示吉祥.男女青年在赶歌圩时,还要玩"碰蛋"的游戏.  相似文献   

19.
骆越艺风     
延绵达千万年的百越传统文化,是壮族的精神家园.从百色盆地的石器到柳江人,从左江畔的花山壁画到红水河岸边的铜鼓,从<布洛陀>诗经到<刘三姐>,无一不流淌着壮族先祖的殷殷血脉,无一不弥散着浓郁的骆越遗风.  相似文献   

20.
壮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红土地,有着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物产;奔流不息的红水河,蕴育着灿烂的壮族文化。石器、花山崖画、铜鼓、壮锦、绣球、壮剧、壮欢、干栏……八桂大地上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绝妙风景。本刊开辟《广西人文》栏目,旨在更深入细致地梳理广西国土资源的脉络,展现八桂多元的人文地理。著名壮族作家黄佩华一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思索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背景。《话说壮族》,延续了作者其他作品一直葆有的哲理性,科学地描绘了占据广西大部分地区的壮族聚居区的人文地理。他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娓娓而谈,轻松和平淡地叙述出壮族文化生活的深度。《广西人文》从本期起选编连载《话说壮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