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企业地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费洪平 《地理研究》1993,12(1):111-119
西方发达国家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地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已有了很大进展。为开展我国企业地理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了企业地理研究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历程、主要领域以及研究动向,并认为在我国开展企业地理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企业空间动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企业空间动态从微观视角研究区域产业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本文以西方经济地理学哲学基础和方法论转换为背景,梳理了企业空间动态研究的4个理论框架,即新古典框架、行为框架、制度框架和演化框架,探讨了不同框架下企业空间动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研究在理论、数据和方法上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国外丰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相比,中国的企业进入、退出和迁移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学领域,人文-经济地理学虽在企业迁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企业进入与退出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借鉴西方理论时必须注意到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意识形态和经济转型背景,开展本土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从理论上探讨了多厂企业的地理特点、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研究表明,技术和组织上的发展相结合不仅导致了多厂企业的多层次组织结构,而且使这类企业也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地理结构。该研究也试图为开展我国企业集团地理组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企业空间扩张是公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引入关注时空坐标系下对个人或群体的连续活动以及所面临的制约条件进行独到分析的时间地理学概念和理论体系,通过“时空棱柱”、“制约”等核心概念扩张性的应用,对企业空间扩张的代表性理论-泰勒模式做出新的诠释,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提出企业研究的时间地理学框架,展望了时间地理学在有关企业家研究、创新扩散研究、企业时间管理、企业行为的制约体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地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地理是经济地理学一种相对较新的微观分析方法。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地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已有了很大进展。本文主要论述和评价了企业地理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研究动向,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开展中国企业地理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贾若祥  刘毅  侯晓丽 《地理研究》2005,24(4):641-651
随着竞争日益复杂化,企业之间纷纷从对立型竞争转向合作型竞争,并由此对企业的空间行为、空间结构及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对于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的企业合作活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落后很多,特别是有关企业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更少。企业合作可以分为研发合作、生产合作、营销合作、资金合作等不同模式,他们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如一柄双刃剑,既可以加快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通过蛙跳效应、涓滴效应、网络化效应等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也可造成落后地区在合作过程中对发达地区的过度依赖,并承接来自发达地区的污染转移,影响落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区域视角下中国上市企业总部的迁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企业总部的区位及其迁移对城市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上市企业为对象,考察2001-2012年期间,中国上市企业的总部和注册地址迁移情况。主要有以下发现:①上市企业的迁移以东部地区为主要目的地,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上市企业净迁出量最大,东部沿海的长三角地区和北京是上市企业的主要迁入地。②上市企业迁移以上行迁移为主,即迁往高行政等级城市,北京、上海吸引了最多的上市企业迁入,而在省内迁移则是主要迁往省会城市。③从企业总部和注册地址的迁移指向,以及企业总部和注册地址分离的情况看,北京和上海在国内公司地理格局中的控制力还在提高,尤其是北京,以较大的优势吸引了国内最多的企业总部迁入。④不同产业的总部迁移率存在差异,总体上服务业迁移率比制造业更高,采掘业和房地产业是迁移率最高的产业。⑤拥有集聚经济带来的专业化、多元化的产业环境和优质配套条件,以及高行政等级带来的信息和政策优势,是企业总部迁往经济发达以及高行政等级城市的重要原因。⑥上市企业的总部和注册地址迁移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兼并重组造成的,这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有关。⑦企业总部的迁移之后,并没有带来企业经营绩效的显著增长,即使有也非常有限,且持续时间很短;同时企业总部的上行迁移也没有比平行和下行迁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与扩散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王缉慈  宋向辉 《地理学报》1996,51(6):481-488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中关村新技术集聚区域的企业衍生,集聚与扩散因素,以及企业的异地发展和地区内的商业区化趋势进行了讨论。结论指出,中关村新技术集聚体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措施,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进行及时的有效支持和引导,使之获得健康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搬迁企业空间联系与企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文忠  樊杰  杨晓光 《地理科学》2001,6(6):505-510
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考察、相关政府部门的咨询和企业的访谈等具体调研基础上,根据企业空间联系理论、企业内分工理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理论等,研究了库区企业的空间联系和可能的合作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企业发展方向。在市场环境下,三峡库区企业可能形成四种空间联系模式,即产业内分工模式、市场依托型模式、名牌产品嫁接型模式、资金和技术嫁接型模式等。按照三峡库区企业现状和特征,库区企业在生产要素联系上,可能形成资源纽带型、原料和半成品供求型、配件承包和转包型与资本联系型等四种网络组织。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区位论角度出发,立足于实际考察、问卷调查和大量中外统计资料的分析基础上,以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华投资为例,研究了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区位行为、投资模式和企业的窨组织联系特征。  相似文献   

11.
航运企业是全球航运市场的主要掌控者.其企业行为和航运组织深刻影响全球航运市场和航运网络的演化。近些年来,航运企业重组成为全球航运市场最为突出的事情;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本文分析了全球航运企业的合作模式与航运重组过程.并勾勒出航运企业的并购图谱;然后,深入探讨了航运重组对全球航运市场的影响,包括全球运力的企业配置和主干航线运力配置,同时构筑数理模型对基于航运联盟的全球港口体系进行刻画。最后,本文分析了全球航运重组对中国港口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知识经济对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作者认为,在知识经济社会,随着企业生产方式的信息化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小型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在发生下列变革:一是中层管理机构大规模削减,二是公司总部规模不断缩减,三是企业规模正在向适度或精干方向调整。这些变革正在孕育着一种新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网络型”企业组织。  相似文献   

13.
沈静  刘伟  魏也华 《地理科学》2019,39(12):1972-1981
以佛山市2004年、2008年和2013年3次经济普查数据库中的污染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格数据空间回归模型,研究了佛山市污染密集型企业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并探究了环境管制对污染密集型企业及不同行业的企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制严格程度的变化使其从影响企业区位变动次要因素逐渐成为推动企业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说明了环境管制变化会引起其对污染密集型企业区位变动作用程度的变化。在城市内部尺度,地方政府权衡污染行业整治利弊后,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制定的差异化环境管制力度和模式,形成了不同行业空间格局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对理解环境管制影响污染行业空间格局变化提供更微观的视角,对环境管制政策实现企业更替和产业升级具有一定启示,也对政府产业和环境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区位论角度出发,立足于实际考察、问卷调查和大量中外统计资料的分析基础上,以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华投资为例,研究了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区位行为、投资模式和企业的空间组织联系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白银市重点资源型工业企业在产品、副产品或废弃物方面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揭示白银市企业网络的基本特点,从而使得企业不是用偶然的外部联系这一短期机制来获取竞争能力,而是利用网络拓展其知识基础,达到整个网络的互利和共生;其次,为构建企业间合作环境管理网络甚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性网络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银市资源型企业间联系较为密切,个体间的联系以最终产品联系为主,区内企业对外依存度高,区外企业在企业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乡镇工业迅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借鉴西方工业生产组织理论,从镇域这一基本空间单位出发,以民乐、人和、北三镇为例,探讨了乡镇工业企业生产的组织及其变化对镇域地方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在有关外部条件的作用下,企业本身的运作是影响珠江三角洲区域内乡镇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上就镇级地方政府如何科学引导镇域地方乡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镇工业韧带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借鉴西方工业生产组织理论,从镇域这一基本空间单位出发,以民乐、人和、北Jiao三镇为例,探讨了乡镇工业企业生产的组织及其变化对镇域地方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在有关外部条件的作用下,企业本身的动作是影响珠江三角洲区域内乡镇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上就镇级地方政府如何科学引导镇域地方乡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位分析是理解区域工业集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近年来在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新区域主义"等学说的推动下,区位分析重新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基于企业调研和统计资料,分析了建国后各个阶段兰州工业企业的建立与区位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区位条件与兰州工业企业的建立紧密关联,但影响工业企业建立的主要区位要素是变化的,且区位要素同其他社会经济要素特别是与政策要素共同决定了兰州工业发展.区位分析是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但区位分析应置于"特定背景"之中,把地方特征、外部联系和宏观结构性力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将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提高至65美元/桶。起征点提高后,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仍实行5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计征。起征点从55美元/桶上调至65美元/桶,将很大程度卸下油企的税负重担。据统计,2009年~2013年,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累计缴纳石油特别收益金分别为3,264.95亿元、1,057.59亿元和1,193.65亿元,在"三桶油"所缴纳的税费中分别占  相似文献   

20.
依据思想库理论及中国旅游业研究机构现状,可以看出旅游企业思想库是旅游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为旅游业、旅游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研究机构,旅游企业思想库应从筹资机制、思想生产机制、人才机制、管理机制、检验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具体构建。在运营过程中,旅游企业思想库应注意研究数据来源的权威性、研究范围的广域性、研究过程的保密性等一些问题,充分发挥“智囊”作用,帮助旅游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