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海  康岚 《四川气象》2002,22(4):23-25
利用卫星云图追踪2002年7月29日-8月1日成都地区的强降水过程,用常规气象资料结合其物理量诊断场分析它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对比物理量诊断场与T213数值预告场,总结数值预告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忠明 《贵州气象》2001,25(2):17-19
利用欧洲中心形势场预报和T106物理量预报,对2000年8月2-3日(主要是1日夜间和2日夜间)发生的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上述数值预报产品在强降水预报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特点是某些物理量预报场对强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3.
2005年海南州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9月26日~10月1日,海南州境内出现了连阴雨天气。本文从地面、高空形势场、各种物理量场、T213、ECMWF数值预报产品等进行综合分析,阐述连阴雨天气产生和维持的物理机制,提出利用物理量诊断分析方法进行连阴雨天气预报的思路,为准确预报连阴雨天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997年12月1—2日降雪天气模拟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详细分析1997年12月1~2日降雪过程天气形势的基础上,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4的模拟结果,诊断分析了这次降雪过程的中尺度辐合线及环境场的物理量特征,认为低层中尺度辐合线是造成降雪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欧洲中心及T213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1年5月8—9日青海海东地区出现的春季第一场透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成因分析,并就欧洲中心、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该次透雨天气的形势场及物理量场的预报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透雨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条件作用所致;欧洲中心、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透雨的形势场及物理量场预报都较准确,对把握降水出现的时间、强度及落区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T106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统计分析 ,确定了与暴雨关系密切的物理量 ;通过对物理量场与暴雨落区之间关系的定性诊断分析以及对物理量的定量计算 ,确定了物理量的临界值 ,并以此作为预报暴雨发生的限制条件 ;将T106数值预报产品的 3种物理量预报场与临界值对比 ,判断未来 24h有无暴雨  相似文献   

7.
利用1°×1°的HLAFS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我省1997年6月7~9日暴雨过程0h部分物理量的分布特征。通过物理量0h实时场与12~48h预报场的对比分析,指出预报场的误差及对这次暴雨过程预报有较好指示意义的物理量场。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近几年来,随着数值预报产品内容的丰富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计算手段的不断更新,利用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方法(即MOS方法)来解决天气预报的客观化、定量化问题,越来越得到广大气象工作者的重视。中期MOS预报较之短期相比困难要大一些,其主要原因在于预报信息量少和准确率低,台站一般都只能接收到中期形势预告场,而无各类物理量场。然而,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曾通过对欧洲气象中心发布的中期数值预告产品进行了统计检验,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天气图、云图、T213数值预报、MICAPS的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05年8月15日发生在遂宁机场上空的一次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在大陆形成的低气压是这次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这次过程有发生雷暴天气的典型物理量场配置: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能、充沛的水汽、较强烈的上升运动;盆地局地对流的产生与台风的移动路径、深入大陆的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发挥数值预报产品作用,增加预报信息,我们对部份传真预告图进行了初步检验和应用,下面以物理量预告图为主作些介绍. 一、预告资料的处理对物理量预告图场面的检验,张家宝等同志已做了不少工作.我们基层台就应用范围和着眼点来看,本地上空的动力条件对天气有更直接的联系,所以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注意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