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双毛细管雾化器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Se和Te的方法。测定Se、Te的灵敏度分别为0.012μg/ml和0.0088μg/ml(1%吸收);对含1.6ppm Se与0.42ppm Te的样品测定,其RSD(n=6)分别为3.3%和5.5%。方法简单、灵敏、实用。用GSS及GSD系列部分标样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可以测定一般地质样品中0.0001%以上的Se和0.0000x%以上的Te。  相似文献   

2.
催化比色法测定土壤中的全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田上方土壤中的碘,含不溶于水的腐殖土稳固滞留的碘。要测定其含量,首先需将不溶性碘转化为可溶性碘化物。本文将样品用K_2CO_3溶液润湿、烘干、灼烧,实现了不溶性碘的转化,较半熔法熔剂量少、引入杂质量少。浸取液用硫氰化铁-亚硝酸盐体系的催化比色法测定Ⅰ~-的含量,回收率高于88%。对含Ⅰ~-为2.75ppm的试样测定10次其RSD为3.55%。本法适用于样品数量多、分析周期短的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热水解—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微量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洪  李赋屏 《矿产与地质》1995,9(1):69-72,F003
建立了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溴的新方法,即热水解-流动注射分析方法,并成功地用于化探样品中溴的测定,溴的热解率为98%以上;精密度为3-5%,热解后样品溶液可直接用于流动注射分析测定,进样频率为180次/h;精密度为0.24%;检出限为0.05ug/mlBr^-;线性范围为0.05-1.0ug/mlBr^1。用本法对3个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GSS-1,GSS-3,GSS-7)进行分析测定,其测定结果与  相似文献   

4.
本方法系利用热化学试剂CdCl_2 AgCl在室电极内与岩石中的难挥发元素Nb、Ta、W、Hf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易挥发氯化物的办法,使这些元素的直接测定下限降低到ppm级(Nb、W—5ppm;Ta、Hf—8ppm)。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当浓度为50ppm时,不超过9%。鉴于Nb、Ta、Hf的矿物较其氧化物更难于被氯化的事实,标准样品应采用有正确分析结果的天然样品。  相似文献   

5.
钱程 《岩矿测试》1987,(4):263-267
本文以动态法为基础研究了H_2SO_4-NaBr体系P_(350)萃取色谱分离Ga-In和Tl的色谱行为,并探索了影响分离的各种因素。首次提出P_(350)萃取色谱连续分离Ga、In和Tl的新途径。拟定了岩石、矿物中痕量Ga、In和Tl全差示吸光度法检测条件。 本法Ga、In和Tl的定量测定下限分别为0.05、0.11和0.09ppm;含量区间Ga在0.05—3ppm范围,RSD为4—9%;In在0.1—5ppm范围,RSD在6—21%;Tl在0.1—3ppm范围,RSD为6—16%。用拟定  相似文献   

6.
杨汉  刘水松 《岩矿测试》1988,(4):291-293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不经沉淀分离的EDTA络合滴定法间接测定磷。采用SLS和CCl_4联合覆盖BiPO_4沉淀,滴定终点敏锐、稳定。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磷矿石中磷的测定。对含P_2O_5 18.13%的样品分析(n=9)RSD为0.58%。  相似文献   

7.
提出用VS-Ⅱ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定量富集、硫脲解脱,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金银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低,金为1.4μg/mL,银为0.35μg/m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采样频率为120次/h,用于地质样品中痕量金银的直接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反相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亚硝酸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訾言勤  孟国防 《岩矿测试》2001,20(2):108-110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技术与催化光度法相结合,用微机化流动注射分析仪准确控制反应时间,优化了实验条件,克服了催化光度法反应时间难以控制引起的方法精密度、准确度不高的弱点,拟定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方法。分析速度第小时20次,NO2^- 质量浓度在0.00-2.00mg/L,回归方程斜率为0.155。方法直接测定电厂测水中NO2^-的结果与Griess法相符合,RSD<5.0%(n=5)。  相似文献   

9.
刘倩  刘光学 《地下水》2008,30(3):40-43
快速同时测定排污口样品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氮、总磷、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的分析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确定最佳实验方案。经多次试验验证,呈良好线性关系;质量控制样品测定值均在保证值范围内,样品回收率在95.2%~104%之间,RSD小于2%。  相似文献   

10.
砷锑铋属化探工作重要指示元素,目前多采用氢化物发生-AFS和AAS测定。本文采用氢化物发生-ICP/AFS同时测定矿石中砷锑铋,选择了仪器及灯组件的操作条件,产生氢化物的介质,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影响。在本文条件下,砷锑铋检测限分别为30、5、15ppb。对300ppm砷;36ppm锑、40ppm铋的矿样测定10次,其标准偏差分别为6.7%、6.7%,6.8%。可用于>0.Xppm锑,>1ppm砷、铋的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11.
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I~-对4,4′-四甲基二氨基二苯甲烷(4,4′-TMB-DPM)与氯胺T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碘的方法。采用不等流速合并带法,分析速度快、节省试剂、灵敏度高。与高温水解法释放I~-相结合,使样品处理简单、干扰离子少。对于含I~-10μg/L的水样,其RSD(n=19)为1.1%,检出限为0.3ng/ml。用于水系沉积物、土壤分析时,含碘1.6×10~(-6)的样品RSD(n=10)为6.1%,检出限为0.08×10~(-6)。测量速度50N/h。  相似文献   

12.
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钛精矿中主次量组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建波  林力  刘在美 《岩矿测试》2009,28(2):188-190
采用铁矿标准样品和高纯二氧化钛混合配制钛精矿的校准样品,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钛精矿中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磷、硫、氧化钙、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钒、锰、铁等主次量成分,并对熔剂选择、熔融条件、钒Kα峰位确定及基体效应校正等进行了探讨。测定结果与标准样品标称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RSD,n=7)除低含量的磷、硫外均在5%以下,能满足钛精矿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3.
杨翼华 《岩矿测试》1987,(4):323-323
亚铁测定的关键问题是防止样品分解过程中亚铁被氧化和高铁被还原。近年来提出利用浓硫酸与氢氟酸混合时放出的热量分解样品,较有效地防止亚铁被氧化。此法使用的器皿有铂坩埚和聚四氟乙烯坩埚,我们在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分解样品,直接用邻菲啰啉光度法测定亚铁,得到很好的结果。用固体硫酸亚铁铵标准物与标样试验,亚铁回收为99.3—99.9%,测定6个日本标样,绝对误差是-0.07— 0.03%,其中1个标样6次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是RSD0.28%和0.57%。  相似文献   

14.
钱程 《岩矿测试》1984,(4):377-377
本文确立甲基膦酸二甲庚脂为固定相,(X-5)型大孔聚二乙烯苯吸咐树脂为担体,研究了反相萃取色谱的行为,流动相为5%硝酸介质,洗脱剂用0.2%氟化钠溶液。然后在增溶剂聚乙醇基苯基醚存在下,以UO_2-Br-PADAP-F的形式显色,拟定了化探样品中微量铀的比色测定方法。 铀的检出限为0.21ppm,测定下限为0.42,ppmRSD为6—13%。  相似文献   

15.
TOPO萃取光度法连续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铀和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钍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约3ppm至8ppm。地球化学探矿样品一般要求测定低于地壳平均值的含量,如1—2ppm的铀或钍。在一次分离的溶液中测定两个痕量元素是最可取的。Pollock在抗坏血酸存在下以硼酸掩蔽氟,用TOPO(三辛基氧膦)的环己烷溶液一次萃取铀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种预装的流动注射功能块流路,以4-氨基安替比林为显色剂,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水样中的酚。提出流动注射固定化和标准化流路硬件,依靠软件程序选择流路参数的优化方法,并采用一种在线膜过滤装置过滤混浊样品,直接进行测定。这种过滤装置不堵塞,可连续运行30 h以上。所拟定的方法酚的质量浓度在0.1~8.0 mg/L与吸收值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mg/L(3σ,n=11)。样品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2.1%,回收率为97.0%~104.3%,采样频率为60/h以上。用此法测定油田水及管道废水中酚的结果与常用蒸馏法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一种聚氨酯泡塑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痕量铊的方法。样品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氢氟酸分解后,再加入10%硝酸。在Fe件和过氧化氢介质中,痕量铊被聚氨酯泡塑富集。用蒸馏水在沸水浴中解脱,以抗坏血酸作基体改进剂消除基体影响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铊。方法检出限为0.2ng/g。用本方法测定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痕量铊,结果与推荐值相符,12次检测结果的精密度(RSD)为:5.05%~8.74%。  相似文献   

18.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常量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样品经室温烧至650℃高温后灼烧保持1.5 h,用浓王水溶解。用泡塑分两次吸附富集样品中的常量金,将富集同一样品中金的两块泡塑置于盛有10 mL 10 g/L硫脲溶液的玻璃试管中,沸水浴保持20 min,使金释放出来,所得溶液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采用流动注射测定。对仪器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比较。方法检出限(3σ)为0.022μg/g,精密度(RSD,n=11)小于8.0%,测定范围为0.05~60μg/g。经国家金矿石分析标准物质验证,其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伍乾富 《岩矿测试》2004,23(4):311-312
采用磷铋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电解金属锰中的痕量磷。对w(P)=0.00080%的电解金属锰样品平行测定10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6.9%,加标回收率为90%~110%。  相似文献   

20.
硫磷混酸溶矿分解,ICP-AES同时测定不同样品中铝、铬含量.样品分解完全,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结果稳定,准确度高.铝、铬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2μg/ml、0.0036 μg/ml,RSD分别为0.33%、1.33%,回收率在97.8%~104%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