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I~-对4,4′-四甲基二氨基二苯甲烷(4,4′-TMB-DPM)与氯胺T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碘的方法。采用不等流速合并带法,分析速度快、节省试剂、灵敏度高。与高温水解法释放I~-相结合,使样品处理简单、干扰离子少。对于含I~-10μg/L的水样,其RSD(n=19)为1.1%,检出限为0.3ng/ml。用于水系沉积物、土壤分析时,含碘1.6×10~(-6)的样品RSD(n=10)为6.1%,检出限为0.08×10~(-6)。测量速度50N/h。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微子勘察地球深部铀矿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0年,存在中微子的预言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由于中微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微弱,对证明它的存在带来了很多困难。直到1956年才被莱因斯(Reines)和考思(Cowen)通过观察中微子与~1H核反应,即 v ~1H→n e~( [1]) “直接”证明了从核反应堆里由中子衰变所产生的强的反中微子。发现了中微子之后,进一步试验使人们对其性质加深了了解,如:  相似文献   
4.
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痕量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气泡对流动注射峰形的影响及其干扰消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锦昕  刘国均 《岩矿测试》1996,15(2):104-108
研究了流动注射分析中气泡产生的原因、气泡形成吸收峰的原因及其峰的形状,并给出了气泡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收峰。讨论了消除流路体系中气泡的方法,指出用反压圈增大流路体系的压强是消除气泡干扰最简便的方法,并列举了用反压圈消除气泡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利用Mn2+对H2O2氧化水杨醛形成有色物质反应的催化,建立了流动注射_光度测定锰的方法。对于水样检出限为10μg/L,测定300μg/L的样品,相对标准偏差(n=20)为20%。方法的分析速度为60/h。该方法特别适应于低含量锰的地质样品分析。对于高含量锰的地质样品,可以通过8_羟基喹啉_氯仿萃取分离铁、铝后再进行测定。该方法具有简单、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8.
马惠昌  李锦昕 《岩矿测试》1993,12(2):142-151
文章总结了1986年至1991年流动注射分析在岩矿分析应用中的新进展。附有参考文献77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