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剑川断裂新活动的表现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北是我国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断裂十分发育,许多断裂第四纪以来都有活动,剑川断裂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它对滇西北的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为了探讨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笔者在袁复礼教授的指导下,与我院地震地质专业部分师生一起,于1981年和1982年,对剑川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层、活动断层及地震活动分别作了较为详细的专题研究。目前这一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之中,现将我们对剑川断裂新活动研究的部分结果整理成文,作为学生献给老师九十寿辰的贺礼。  相似文献   

2.
天水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天水地区新构造运动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各种新构造运动的表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次,根据新构造运动表象,分析研究了各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天水地区新构造运动具有差异性升降运动明显、差异性升降运动速率不均匀、新构造运动强度空间上不均匀、断裂活动性强、地震活动频繁等特征;最后简单分析了天水地区新构造运动演化过程,认为天水地区经历过3次大的夷平过程。  相似文献   

3.
后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洲大陆新构造运动问题一向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组织了“中国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并于1957年出版了专集。后来这本专集在国外被译成俄文、英文版。那是结合地震区划问题的需要对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一次讨论会。时过40年.在1997年第七届全国第四纪学术讨论会上,围绕着“人类与环境”这一主题,在新构造运动专题方面的讨论更多的内容则是涉及了与第四纪环境变迁、地形演变、季风、气候变化有关的新构造运动方面的一些问题。由构造运动引致的海陆变迁和山脉、高原的隆升,可以引致降温过程、气流偏转…  相似文献   

4.
北京宣武门古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震地质工作的深入发展,考古地震地质已引起了国内外地震工作者的重视,因为它对研究全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具有独特的意义。在考古地震地质工作中,对古地震遗迹,如地震断层、喷水冒砂、地震缝等的研究尤其重要。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古地震的踪迹,补充了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对研究该地区强震活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在研究北京平原全新世以来新构造运动工作中,重点对平原内全新统的岩相变化、古地貌特征等进行了野外调查,同时也注意了地层中古地震遗迹的探索。通过对十几处开挖土坑的详细观察,  相似文献   

5.
近数十年来,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质学发生了质的变革,“板块构造”概念的产生,是这种变革的标志之一.作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资料是洋盆中的新构造运动的表现,特别是洋盆中海洋中脊的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其中包括反映新构造运动的地形、火山、新断裂及穹曲、地热、地震、地磁、重力测定资料等等。所以,地震学的科学技术革命,包括着新构造运动研究的科学技术革命. 构造运动是存在于地壳以及地球深部应力作用的反映。构造运动在空间方面具有全球性和地区性,在时间方面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在起源方面具有多成因性,在规模方面具有等级性,在与以前构造运动的关系方面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构造运动的这些一般规律性,同样适用于新第三纪—第四纪时期内的构造运动.但在新第三纪—第四纪时期内,这些一般规律性具有自己的特点。研究新第三纪—第四纪时期内的构造运动的学问,叫做新构造运动学。新构造运动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构造运动的一般规律性在这一时期的特点. 新第三纪—第四纪是一个全球范围内剧烈构造运动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又可以分出渐新世末、中新世初、晚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构造运动加剧时期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相对宁静时期.构造运动加剧时期较短,而宁静时期是相对漫长的. 近20~30年来,地质科学通过一些大的国际计划进行研究,新构造运动学的研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构造运动学在这些研究计划中,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构造运动学的研究领域大大拓宽,研究方法大大改善,理论水平迅速提高,实践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并且,还产生了新构造运动学的一些分支. 未来新构造运动学的研究,主要将围绕着地震预测、自然环境保护、地壳和岩圈以及地幔的地球动力学问题进行.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还将出现一些新的与新构造运动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断层的活动性,断块差异升降速度,地震历史记载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南昌地区地质稳定性是好的,为地震安全区,以断块差异升降为特点的新构造运动对城市建设不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渭北煤田的新构造运动特征,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状况。认为内力型地质灾害(地震及活动断裂)是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反映,外力型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土壤侵蚀、地面裂陷、奥灰水害及瓦斯突出等)一般多与人类活动有关,但其地质背景也是新构造运动。所以,研究煤田内地质灾害,必须全面认识煤田内的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8.
南海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扩张结束以后,新构造运动活跃,但各区域新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及运动特征有较大差异。本文综合分析了南海各区域构造演化事件、现今构造格局及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认为南海新构造运动的起始时间为中中新世(约15 Ma)较合理。在此基础上,收集和整理了南海及邻区最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对南海海域新构造期地层差异升降、活动断裂、天然地震以及岩浆活动等新构造表现形式进行了综合分析,系统总结了南海新构造运动特征,并根据活动断裂、天然地震以及岩浆活动等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认为南海海域新构造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较大的耦合性。本文根据新构造运动表现形式在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将南海及邻区划分为1个强构造活动区、3个中等强度构造活动区以及1个弱构造活动区,并结合研究区应力场特征分析,认为南海新构造运动主要受控于东部菲律宾海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对东亚大陆边缘的持续俯冲碰撞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震是现代地壳运动的表现之一, 现代地壳运动还表现在许多地质和地貌特征上, 因此研究新构造运动的地质、地貌标志对了解该区的地震活动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游鄱阳湖及江西江段水患区新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长江中游鄱阳湖及江西江段水患 区内的新构造运动特点及证据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区内的第四纪冰川和地震进行了系统分类描述。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四川锦屏山地区区域地质概况、河流阶地、第四纪断层及老断层新活动、地震活动的研究,认为该地区自更新世以来,新构造运动较为强烈,由此造成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榻、泥石流等。  相似文献   

12.
新构造运动系指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其在天然地震研究、煤田地质与油气勘探、城市建设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淮南顾桥煤矿为研究区,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顾桥煤矿的地震地质条件,利用地震解释中的层拉平技术恢复研究区典型剖面的古构造地貌,厘定了各条断层的时空配置关系;结合13块钻孔岩心样品的ESR和热释光年龄,定量分析了断层的发育年代。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新构造运动,且与地震层拉平构造演化预测结论吻合;研究成果对于顾桥煤矿的设计和安全生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活动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地质灾害的影响很大。本文具体分析了活动断层、地震、冻土及深埋长隧洞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刘金全  何乃清 《福建地质》1995,14(4):257-262
根据地质结构、遥感解译、物探、微震观测、地震硅热流值等资料分析,确定厦门岛属于较稳定地块-安全岛;由于断裂活动性,新构造运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貌单元等特征的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稳定性亚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地震剖面、可控源异常体解译、野外露头剖面勘察以及施工钻孔和连孔剖面等资料,首次详细证实了大路—姚桥断裂具新构造运动特征,根据邻区测年结果及中晚更新世沉积的下蜀组老黄土,推断出断层的活动时间为第四纪中更新世早期和中更新世以前。新构造运动致使中更新世以来断层两侧沉积了完全不同的岩相特征,形成了2套不同的沉积体系。新构造运动的发现对镇江市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苏锡常地裂缝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精细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基础上,认为上新世—第四纪是南黄海盆地新构造运动的主要活动期,对应南黄海盆地第二个阶段的断裂活动期。垂向上,新构造运动具有早晚构造响应差异:早期南北向弱挤压背景下以张性正断层为主,晚期东西向两幕挤压背景下以逆断层和褶皱为主;平面上,新构造运动影响亦具有差异:北部坳陷活动强烈、正断层发育、逆断层少量,而南部坳陷活动较弱。新构造运动与北部坳陷烃源岩的生排烃时期吻合,断裂带是重要输导体系,也是重要的潜在成藏区。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断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调查资料表明,伴随每次大地震的发生,都将产生规模不等的地震断层。本文研究了该区地震断层的分布规律、类型以及与先存断裂的关系等,同时对研究区不同地段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8.
合肥及其以东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合肥及其以东地区第四纪地层发育特征、地貌特征、地震等特征分析,认为合肥至浮槎山西麓为相对下降区,位于江淮分水岭南缘的梁园一带为现代上升区,浮槎山东部至巢湖一带为相对上升区。新构造运动表现有四次活动。  相似文献   

19.
阿尔金剪切带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晚第三纪以来青藏高原西北周边的阿尔金剪切带的新构造运动,从阿尔金带的沉积特征与形变、构造地貌特征以及火山与地震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阿尔金剪切带的新构造运动既有左扭走滑和大幅度升降,又有强烈挤压逆冲,运动强度自东而西逐渐增强。同时阿尔金带及其附近地貌的形成,既与长期侵蚀基面有关,又与新构造运动有关,应该说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南海西北部珊瑚礁记录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珊瑚礁是发育于热带海洋环境中由生物作用和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地质体,具有独特的新构造运动意义。南海西北部珊瑚礁记录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主要有火山活动、地壳升降运动和地震活动等。珊瑚礁区第四纪火山活跃,到现代已停止活动,部分火山构成珊瑚礁的基座,个别出露海面为火山岛;地壳升降运动差异较大,雷州半岛西南部珊瑚礁呈上升趋势,上升率为0.02~0.05mm/a;西沙群岛等岛礁地壳运动则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0.07~-0.10mm/a,岛礁中的造礁石珊瑚生长率、礁顶和灰沙岛的堆积率均相当于或大于地壳下降率与现代海平面上升率的总和;南海西北部珊瑚礁区内地震活动较强,尤其是1994年12月31日和1995年1月10日在雷州半岛西南部海域发生了6.1级和6.2 级地震,这两次地震对该区珊瑚礁的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