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频率组合法分析黄浦江年最高潮位频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瑞方  朱杰 《水文》2002,22(4):25-27
黄浦江既是一条强感潮河流,又受上游太湖流域洪水的影响。随着海平面上升,长江口、黄浦江的整治以及上游太湖流域治理工程实施等因素影响,潮位资料系列的一致性遭到了破坏,给直接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潮位特征带来困难。作为一种尝试,采用频率组合的方法来分析黄浦江年最高潮位的频率特征,取得了较好的分析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胡艳  林荷娟  甘月云  武剑 《水文》2014,34(6):93-95
2013年"菲特"台风影响期间,上海地区普降大暴雨。在降雨、风暴潮增水和上游来水的共同影响下,黄浦江、长江口、杭州湾潮位全线超警,特别是黄浦江上游部分测站最高潮位超历史记录,严重制约了流域排洪和区域排涝。为分析台风影响期间太湖流域上游来水对上海地区的影响,通过现场调查、统计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计算分析台风影响期间太湖流域产水量、外边界进出水量、湖库河网调蓄量以及洪涝灾害严重地区的淹涝量等,从而计算太湖流域上游进入上海地区的水量,为上海地区的防洪减灾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3.
胡昌新 《水文》2002,22(6):39-42
根据黄浦江百余年潮位资料分析,存在较显著的准周期性,从而提出周期最大值法。首先通过周期分析,选择基本周期步长;然后由周期单元取样,按照周期最大值的随机性,结合历史调查特大值,进行频率分析。因此,这些极值变量,均是近于或属于严重风暴潮条件,则外延稀遇频率的设计潮位成果,较为合理可靠,可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建青  朱杰 《水文》2008,28(1):61-63
对现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的"附录A.3地区洪水的频率组合"中所介绍的频率组合方法做了分析,指出用该法计算的组合变量及其出现的频率,均将可能给出偏小的结果,从而难以满足生产建设的实际需要.本文提出水文随机变量频率组合方法的初探,以黄浦江防潮工程建设为例,通过上游来水和下游潮汐频率的组合计算,推求出更为合理的上海市区最高潮(水)位,供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及规范修改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特大值处理对频率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木垒水文站实测资料进行频率计算,对其中一次较大洪水的考虑,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处理。再运用P-Ⅲ型曲线进行配线,得到设计频率下的设计洪水值,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说明较大洪水视为特大洪水与否对工程设计的影响,从而给水文工程设计者提供较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文频率分析述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光炎 《水科学进展》1999,10(3):319-327
对水文频率分析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分别对常遇的几个问题——频率曲线线型、经验频率公式、统计参数估计和特殊水文资料应用等作了叙述,总结了我国近50年来在频率分析上的主要成就以及对分析思路、研究探索、实际应用和实践经验等作出剖析。可以认为,现在已发展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文频率分析方法,为工程所需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水文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苏小玲  林炳章  吴俊梅 《水文》2016,36(2):17-22
根据太湖流域96个雨量站年最大日雨量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在线性矩中当采用绘点公式Pi∶n=(i+A)/(n+B),BA-1时,选取不同参数A和B的值,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计算实际资料频率估计值与生成资料频率估计值的平均值的均方根误差来探讨不同绘点公式对频率估计值的影响。一般认为A=0,B=0时,线性矩估算是无偏的。重点讨论当估计稀遇频率事件时,A=0,B=0是否仍然恰当;如若不是,A和B取什么值是最佳的组合。结果表明:在线性矩参数估计中对常遇频率估计值采用无偏绘点公式时频率估计值不确定性很小,而对稀遇频率估计值采用无偏绘点公式计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比较了不同绘点公式对太湖流域年最大日雨量100-y,1 000-y,10 000-y频率估计值的影响,发现在线性矩参数估计中对稀遇频率估计值稳健性表现最好的绘点公式是Pi∶n=(i-0.35)/n,即A=-0.35,B=0。  相似文献   

8.
洪水频率分析HSPPC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复合随机点过程为依据,针对洪水风险率HSPPB模型之不足,结合洪水的超定量多次选样序列,探讨了一类新的洪水频率分析模型——HSPPC模型.结合长江中上游百余年的实测洪水和近千年的调查历史洪水资料,用HSPPC模型对某水利枢纽工程的洪水频率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HSPPC模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洪水频率分析模型,与传统的模型相比,在应用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吴俊梅  林炳章  邵月红 《水文》2015,35(5):15-22
介绍了基于水文气象途径的地区线性矩法的概念,通过基于次序统计量的线性矩进行参数估计与基于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地区分析法相结合,以太湖流域1d时段的年极值降雨资料为例,进行暴雨频率分析。应用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判别准则,将太湖流域划分为8个水文气象一致区;综合考虑三种拟合优度检测方法,选择1~8区的最优分布线型分别为:GEV、GLO、GEV、GEV、GNO、GNO、GEV、GNO;根据地区分析法原理,估算各雨量站的暴雨频率设计值。分析表明:太湖流域各重现期下的年极值降雨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一致,西南山区是太湖流域的暴雨高风险区,应该在地区防洪规划中引起重视。结果表明:地区线性矩法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作为防洪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基础工作,以满足工程防洪设计、地区防洪规划、山洪预警和城市防涝防洪规划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跨海桥隧工程设计需要推算工程位置不同重现期设计流速,由于现场缺乏长期实测流速资料,设计流速推算存在很大困难。研究提出了采用不同重现期典型风暴潮过程推算河口海岸设计流速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河口地区考虑洪水径流与风暴潮流的耦合。在依据澳门验潮站1925—2003年实测潮位资料分析珠江口海域风暴潮过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潮位和潮差年极值频率分析结果构建了不同重现期典型风暴潮潮型。采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风暴潮和上游一般洪水组合条件下珠江口水域的流场,得出港珠澳大桥沿线各控制点处设计流速。  相似文献   

11.
根据都昌水位站年最高水位资料,分析鄱阳湖洪不位在近100年和近50年内的变化特征,初步分析鄱阳性湖水洪水频率在近50年内的变化状况,为湖区现有防洪工程的评价、拟建防洪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敏  林炳章  邵月红  陈宏  吴俊梅 《水文》2015,35(4):14-19
地区线性矩法(Regional L-moments Analysis,RLMA)是目前最先进的频率估算方法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防洪设计标准的分析计算中;我国近年也在太湖流域暴雨频率分析中成功地采用推广了这一水文气象途径的频率计算方法,积累了实际经验。但是,由于地面雨量站点有限、资料长度有限以及站点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等问题,研究区中相邻水文气象一致区之间暴雨频率估算值会出现空间不连续性的现象,这个空间不一致的问题尚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在简要介绍地区线性矩法推求频率估计值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并介绍一种概念清楚、简单易操作的基于空间往返二次内插的校正方法,来解决频率估算值空间不连续的问题。这种空间内插平差主要通过构造一个与研究区实测站点控制面积相应分辨率的虚拟网格站网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平差后校正的研究区内各站点的频率估计值的经验频率与理论概率更加接近,频率估计值的空间分布也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水文分析中的经验频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金光炎 《水文》1994,(1):1-9
水文频率计算中,经验频率对适线法的结果有重大影响,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多样的经验频率公式。为了探索这些公式的来源和近似程度,本文作了回顾性的分析,并详细讨论了Г分布次序统计量情况下的经验频率值,提出了便于应用且近似性较好的经验频率公式。  相似文献   

14.
九龙江南港河段低潮位变化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雄 《水文》2001,21(Z1):32-35
近年来,九龙江南港河段低潮位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其成因,采用厦门、石码潮位站的潮位资料和九龙江西北溪的水文资料,从天文低潮、上游来水量、河床冲刷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流量资料极短时传统年径流频率分析方法——适线法不再适用的问题,分析了基于水文过程,由影响径流形成的因子推求年径流频率的一次二阶矩法的可行性,并讨论其在无流量资料流域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江西省20个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无参数Schreiber方程与单参数Fu-Zhang方程的水量平衡式作为年降雨—径流模型,结果表明:①一次二阶矩法的分析结果与实测年径流的经验频率较为吻合;②无流量资料流域中,忽略土壤含水量年间变化的作用,Fu-Zhang模型的分析结果比Schreiber模型好;③无流量资料流域中,Fu-Zhang模型中的参数ω可采用反距离权重法估计。  相似文献   

16.
杜家台分蓄洪区分洪运用频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亚东  冯尚友 《水文》1996,(1):4-10
针对汉江洪水特点和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系统现状,建立了计算杜家台分蓄洪区分洪运用频率的二元概率模型。建模中将控制河段上游洪峰流量和下游河流汇合处最高水位作为相互独立随机变量,通过河段安全泄量与河流汇合处水位的关系。导出了分洪洪水洪峰流量的分布函数。经验证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建立薄互层地震物理模型,分别从低频和高频入射时地震记录的振幅谱形态、振幅、频率特征、AVO特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入射频率对煤系薄互层模型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射频率对薄互层层数变化反映敏感,高频入射时振幅谱形态可分辨的厚度比较小,分辨率较高;振幅谱幅值以及主频值的变化与薄互层的总厚度和波长之比有关,并且随着厚度的增加其变化规律符合薄层的振幅调谐规律与频率调谐规律;入射频率不同时,AVO曲线特征也不相同,在进行薄互层资料的对比解释及AVO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入射频率所引起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陈望春  徐琦良  王颖 《水文》2016,36(4):80-84
选取宁波沿海16个潮位站作为代表站,采用年最高潮位极值Ⅰ型分布法、年最高潮位P-Ⅲ型分布法、极值同步差比法、高潮同步相关法四种方法进行频率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不同海域设计高潮位查算图,为宁波市沿海地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也便于查求无资料地区的设计高潮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应力波在缩颈,扩颈桩中的传播特性分析出发,分析了桩身存在浅部较重缺陷桩的检测曲线的频率特征,阐述基桩低应变检测中的一种分析方法-频率分析法,运用本方法进行实例说明,给出频率分析法在基桩低应变检测分析中的曲线频率特征与桩身缺陷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干旱频率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干旱定义与识别、点干旱频率分析和区域干旱频率分析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干旱频率分析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归纳了适用于干旱频率分析的干旱定义,干旱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区域干旱频率分析研究的3种途径。提出综合利用研究区域水文气象特性、干旱成因、旱情、旱灾,并结合前期的大气环流条件等信息来描述和识别干旱,重点开展对干旱特征变量的理论分布、干旱事件重现期公式和经验频率公式等基本理论的研究,关注区域干旱频率分析,注重对径流、土壤水、地下水和供水系统的干旱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