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 0 4年4月1 0日,在河南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举行了隆重的“河南省科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中心”挂牌仪式。来自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环保局、郑州大学、河南农大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到会表示祝贺。挂版仪式上,河南省科学院余守志院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为了加强河南省科学院在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的科研开发工作,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发挥其辐射与扩散作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河南省科学院决定组建‘河南省科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中心’。”院长讲话中还对中心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和更高的要求。最后,…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主办,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及河南省地理学会、平顶山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第十次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20~23日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地理学家、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省地理学会、河南省自然资源学会、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承办的"中原崛起与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于2017年6月8—9日在郑州召开。该论坛是中国地理学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针对我国重点地区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研讨、为地方政府提供战略咨询和决策服务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来自全国近10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开幕式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研究员主持,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河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全国地方地理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1日~ 2 4日在石家庄举行 ,与会单位有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福建师大地理研究所、青海省高原地理研究所以及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征国、河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侯志明、河北省科学院副院长尹紫东等领导同志到会发言并祝贺。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贾建业研究员、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研究员、青海省高原地理研究所吴建海所长、福建师大地理研究所所长郑达贤教授、贵州…  相似文献   

5.
信息动态     
《地理学报》2011,(6):862-864
2011年5月9-10日,"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嵩山饭店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河南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省地理学会、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学院承办。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彦随研究员、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研究员担任组委会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所长刘毅研究员,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河南大学原校长李润田教授,中科院南京分院原院长、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佘之祥研究员,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余学友常务副主任,河南省科学院院长郭新和教授,河南省科协副主席梁留科教授,河南大学原副  相似文献   

6.
2011年5月9-10日,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郑州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河南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省地理学会、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学院承办。中国地理学会  相似文献   

7.
2012年10月12日,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地方地理科研机构研讨会在河南郑州成功召开,来自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青海省高原地理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等5家省级地理研究机构的领导、部分职能管理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及科  相似文献   

8.
专家笔谈:科教兴国与区域发展朱友文(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科教兴豫"是河南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现有人口在各省区中位居第二,河南也是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大省,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居中西部和全国各省区的第二...  相似文献   

9.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6):665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定于2012年10月12—14日在河南省开封市和郑州市举行,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和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承办,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河南省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协办。  相似文献   

10.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62-62
为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加强河南省科学院自主创新与资源节约研究领域科技成果的宣传与交流,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由院长赵亚平主编的《自主创新与资源节约研究》一书,2006年6月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科学园区科技旅游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国外人工科技场馆和产业科技园区旅游的发展为背景,综合考虑我国科技旅游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开展科技旅游的现状,分析了园区开展科技旅游的市场基础;提出中国科学院科技园区开展科技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由园区观光、会议旅游、修学旅游、科技名人旅游、科技场馆游、科研场所游和事件旅游构成;并针对当前中国科学院科技园区开展科技旅游所面临的5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为清晰了解国内外无人机遥感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无人机遥感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人机遥感相关研究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与遥感科学、工程学和影像科学摄影技术三门学科联系最为密切;美国、中国、西班牙等国家发文量较多,具备较强研究力量;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而西班牙最高科研理事会h指数最高,均有较大影响力;澳大利亚学者Lucieer A和西班牙学者Zarco-Tejada PJ的h指数较高,为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无人机遥感技术包含多个研究方向,其中研究热点包括无人机遥感在农业科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的研究、摄影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80周年。回眸80年,从1940年重庆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到1953年重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再到1999年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形成现在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几经变迁,历经三代人努力,研究所始终如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动着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创新发展,为国家建设发展和生态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适逢建所80周年,本文回顾地理资源所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科学发展与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方面的历史过程,从早期的测量和制图的研究,到开创中国地理信息学科,建立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历史,是中国特色原创地理信息理论发展的历史,是中国具备自主研发世界级地理信息软件的历史,是地理信息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坚实科技支撑的历史。本文主要从地图学、地学遥感、地理信息科学、地学数据共享、重大技术突破和国家战略支撑等方面进行概述,最后从地学知识图谱、地理大数据分析、遥感人工智能、地理系统模拟和知识服务角度展望地理科学发展的新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16.
生态质量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生态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特征,具体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状况、生产能力、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抗干扰和恢复能力。生态系统的质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多时空尺度观测技术的发展为生态系统质量监测与评价提供了新机遇,但同时也对国家尺度生态要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观测标准与技术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自2017年7月立项以来,围绕国家尺度生态质量监测技术与规范,开展了生态系统网络观测技术规范、台站生态要素监测、区域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功能监测技术与规范的研究,在典型农林草湿地生态系统开展应用示范。项目在生态质量综合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技术、区域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功能监测、基于无人机和机器学习的荒漠植被监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生态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我们组织本专辑从不同视野集中系统介绍本项目已取得的生态质量监测技术和评价方法,以期促进生态学及其观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人类、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学界定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是关键。太行山区作为华北平原和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障,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不合理和人地关系紧张等问题,但其"三生空间"的研究至今仍是空白。因此,本研究以太行山作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构建了"三生空间"的功能分类体系,并绘制了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分布图。结果表明,太行山区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面积分别为7.84万km^2、5.19万km^2和0.66万km^2,各占全区总面积的57.28%、37.87%和4.85%。其中,生态空间占主导,以林草地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承载调节和维持生态安全的功能;生产空间以耕地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和地势低缓的山间盆地,维系域内及域外的生计;生活空间比重最小,多数集中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区,保障人类居住。  相似文献   

18.
人口和人均食物需求的增加对全球耕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利用欧空局提供的精度为300m的最新土地覆被产品,文章分析了1992-2015年全球耕地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耕地转化特征。结果显示:1)在1992-2004年间全球耕地面积增长迅速,而在2004-2012年间耕地增长缓慢,2012年后耕地有缓慢减少的趋势。2)在洲尺度上,非洲耕地有一直增长的态势,而其他洲耕地都经历了耕地转型,有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收入较高的国家,耕地多有下降的趋势。3)全球耕地增长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林地、欧亚大草原和撒哈拉沙漠边缘。全球耕地减少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由于迅速的城市化,亚洲耕地扩张侵占了大量农田。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中国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8年以来的30年间,中国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取得了飞速发展.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种类增加,覆盖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地球信息科学等各专业;主办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的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省级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的版面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高,获得了国家期刊奖和各部委的多项奖励,英文版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被SCI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和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氮磷的吸收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消落带春夏出露,植物生长茂盛,可能拦蓄提取大量库区营养盐,研究消落带植物对氮磷养分的富集特征及其种间差异将为三峡消落带高效截污植被的筛选与重建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本文通过三峡水库消落带实地调研,采集典型草本植物,测定生物量和养分含量,计算富集系数和养分累积吸收量,从生态计量角度分析种间差异。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优势草本植物有苍耳、青蒿、籽粒苋、铁线蕨、鬼针草、水蓼、稗草、空心莲子草、狗牙根、牛鞭草等。地上生物量的种间差异显著,苍耳和青蒿的地上生物量最高,铁线蕨地上生物量最低。(2)不同种类草本植物的氮磷吸收富集能力差异显著,苍耳和水蓼的氮富集系数最高;狗牙根和青蒿对磷的富集系数最高,苍耳和青蒿氮磷累积吸收量最高。另据植物对氮磷的富集系数、累积吸收量和其地上生物量,可将消落带草本植物分为5类:强氮磷富集型(苍耳和青蒿)、氮富集型(籽粒苋)、磷富集型(狗牙根)、弱磷富集型(水蓼和空心莲子草)、弱氮磷富集型(稗草、鬼针草、铁线蕨和牛鞭草)。(3)若仅考虑植物对消落带土壤(底泥)的养分吸收,强富集型和富集型植被具有更强的光合吸收提取效率,生态截污能力强,因此,消落带截污植被恢复草本可选苍耳、青蒿、籽粒苋、狗牙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