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多人同时看到长白山天池怪兽 专家表示能在天池生存的只有极少数几种冷水鱼 不少当地人认为怪兽只是吸引旅游的一种方式 长白山天池怪兽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并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从上个世纪初的地方志记载,到近十几年来的游客目击,天池怪兽这个未明生物频频出现,仅见诸记载的就有三四十次,目击者多达  相似文献   

2.
由英国地形研究团体主办的第一次国际地形学会议,于1985年9月15日在曼彻斯特大学召开,会期一周。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8,(9):45-45
近日,英国政府推出一项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宏大计划,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布朗首相称:“这是正在出现的一场绿色革命,是自核电站出现以来英国对能源政策作出的最为剧烈的改变。”英国《卫报》报道说,政府提出的这一计划即将提交议会讨论,一旦得以通过成为法案,英国能源利用将发生50年来影响最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讨·纪 主 川 $*一 一——一 事 理四 三 二 一 项 事一VV U:签上 议 二议 本 议 木 录席 名 时届 决 十 决 会 决 会 函藤丁六了原 丫会 扔 间目 定 年 订 定 暂 长 吕 翕 吕 翁应 春 年 定 会 缓 干 文 代 来 二如 假 会 修 章 吹 事 炯 濒Vb$ 十何 中 如 改 颇 选 会。审 在 何 草嫌 俟 计_-.-.年查 南 举 案 简 会 编 董 竺 上案 京 行 通 咯 章 辑 绍 可 举 案 函 应 修 均 良 桢I 行一薇面 次 已 月 ’求 何 後 任 十 会 修 再 满 胡。 员 吹 办 应 焕 日 ·意 案 选 否 庸 见 斑 即 俟 会 行 下 务 改 吕 地 次 仍 选 夭 苗瀑 炯…  相似文献   

5.
讨·纪 主 川 $*一 一——一 事 理四 三 二 一 项 事一VV U:签上 议 二议 本 议 木 录席 名 时届 决 十 决 会 决 会 函藤丁六了原 丫会 扔 间目 定 年 订 定 暂 长 吕 翕 吕 翁应 春 年 定 会 缓 干 文 代 来 二如 假 会 修 章 吹 事 炯 濒Vb$ 十何 中 如 改 颇 选 会。审 在 何 草嫌 俟 计_-.-.年查 南 举 案 简 会 编 董 竺 上案 京 行 通 咯 章 辑 绍 可 举 案 函 应 修 均 良 桢I 行一薇面 次 已 月 ’求 何 後 任 十 会 修 再 满 胡。 员 吹 办 应 焕 日 ·意 案 选 否 庸 见 斑 即 俟 会 行 下 务 改 吕 地 次 仍 选 夭 苗瀑 炯…  相似文献   

6.
山水 《山地学报》2007,25(5):547-547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为中、朝两国界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山顶部几乎全由火山灰和淡黄色浮岩组成,形成奇异的火山地貌,其主峰白头山,海拔2691m。长白山天池为火山口湖,是长白山最著名的景观,为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断补给,蓄水而成湖。[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天池水化学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国际生物圈保留地网之组成部分。长白山是一座休火山,在火山锥体的顶部中央处,有一地势凹陷的火山口,积水成湖,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长白山天池。天池是中朝两国界湖,也是我国东北海拔最高的湖泊。至今基本未受人类生产活动的直接影响。湖水的化学组成状况主要受控于自然因素,因此,开展天池水化学组成的研究,对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地质找矿,以及表生带化学元素迁移途径和机理的阐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事件中,有这样一则报道引人注目:一位十来岁的英国小女孩,在海啸发生时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救了一百多人的性命。小女孩是在学校的地震活动小组里学到的海啸知识,两三个月前老师刚刚带他们了解了有关海啸的图片和资料:当海水在极短时间内反常的退去,有可能是海啸的前兆。这位来印度洋过圣诞的女孩在海啸发生前惊讶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理学会第五后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于1987年4月14—19日在南京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理事50人。此外,还有各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地理学报编委、对应IGU委员会成员和有关院校地理系负责人,共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去过北京的人,几乎都欣赏过天安门前那对高大的华表。这对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华表,挺拔笔直的柱身上雕有螭龙流云纹饰,上部横插一块石片,石片上有浮雕的祥云,仿佛高大的柱身直插云问。捶顶承露盘中,蹲坐着一头别致的怪兽。  相似文献   

11.
1934年8月4—14日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环境开发署(UNEP)举行了国际岩石圈保护计划第二阶段工作组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苏联学者提出的《地质与环境》这一专著的编写提纲和计划。与会者共55人,其中苏联39人,联邦德国、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各2人,英国、荷兰、匈牙利、瑞典和中国各1人,UNESCO官员和UNEP官员各2人,等等。苏联地质保矿部部长E.A.科兹洛夫斯基、苏联科学院副院长A.T.雅申,UNESCO地学司主席V.塞布拉瓦(捷克斯洛伐克)、  相似文献   

12.
英国是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之一。在近代史上,英国曾有“太阳不落”的国家之称,1914年时,英国占有的殖民地面积达到3350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的100多倍,在征服、占领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人每发现或占领一处新的地方,都要宣布英国(国王)所有,并进而以英国人的方式加以命名,以示其“归属”英国(国王)。这样一来,在众多的世界地名中,特别是在英国人占领征服过的地区的地名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英国人命名的,特别是在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中,英国人名地名很多,其中以国王为首的王族成员  相似文献   

13.
英国高等地理教育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妙龙 《地理学报》1992,47(1):89-94
1988年底至1990年初,笔者有机会去英国进修访问一年。在英国期间,承蒙导师R.J.Johnston教授(英国地理学家协会主席,著名人文地理学家)联系安排,参观访问了  相似文献   

14.
赵守拙 《地理教学》2012,(12):6-9,5
"人类活动大量排放CO2导致了全球变暖"这本来是世人皆知的结论,而笔者经历的一件事,让我更多地关注了它的反面研究,也让我在地理教学中有了更多的思考。2000年,为了开设"大气环境保护"公开课,当在互联网上输入"全球变暖"等关键词后,在出现的众多相关资料中,  相似文献   

15.
正这个教学设计的出现,源于我的一次"同课异构"。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的第二课时。这一课时教学的初始设计,我采用的是:第1、2小组探究三级阶梯上都有哪些地形区;第3、4小组探究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第5、6小组探究地势对河流的影响;第7、8小组探究地势对交通的影响。然后按小组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我在旁进行点评。上了几个班的课,教学效果也可以。但我发现在这"热闹"的背后出现了一些问题:①小组合作学习时,每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就把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村旅游节事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旅游的强劲发展,各地纷纷把节事活动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策略,积极策划和举办各种主题的节事活动来吸引旅游者。乡村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方式也毫无例外地选择用乡村节事活动作为地方特色和亮点。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节事活动进行了分析,对乡村节事做了分类,并且指出了当前乡村旅游节事的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余青  吴必虎  殷平  童碧沙  廉华 《地理研究》2004,23(6):856-862
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对蓬勃发展中的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态势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 ,这一研究主要从城市节事活动的主要类型、现状评价、基本规律、讨论与建议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节事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经济效益及效益机理评估、节事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节事运作模式等方面 ,研究范围较狭窄。节事活动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类型多而举办历史短 ,政府干预多而市场作用发挥不足 ,主题重复与文化、经济结合不紧密 ,节事活动运作模式多样化等特点。文章分析了我国节事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并对其开发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上中学时,地理课没有专门的地理教师,都分给了其他学科老师。记得我的语文老师给我们上过地理,数学老师好象也上过。地理课堂上了什么?老师讲了什么?没有一点点印象,只记得是快到考试了,老师就给我们划重点,这一段要考,那一段要考,我们背下来就能考高分。以至于到了大学,我连世界上有几大洲还没记清楚。还有一件事笔者印象也特别深刻。高中时,历史老师是个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知识相当的渊博。他在课堂上大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可我一点也不喜欢。因为他讲的内容,法国、波兰、英国、美国、中国、日本,还有意大利这些国家,我根本不知道它们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有一条水流缓缓清澈的小溪有一条石板弧形的小街有一片格调整齐划一的英式小屋有着古镇旅游情节的游客,一定要去英国的古镇库姆堡,这里是保存最完好的、绝对经典的英国古镇与英格兰最美丽的村庄。库姆堡(Castle Combe)位于布莱克溪谷下游,是英国  相似文献   

20.
梁子 《地理教学》2011,(6):2+65-F0002,F0003
很早前,曾经听一位英国朋友说,他在肯尼亚工作期间,住过一个别具特色的旅馆,那旅馆是上世纪初,一对英国夫妇凭借一部戏剧的灵感和天真的想像,突发奇想地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大草原中,在几棵大树的树叉上,搭建了几闻简陋的、“吊脚楼”式的“树顶”小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