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TIN的概念以及不规则三角网TIN的形成,重点对生成TIN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对于不同来源的TIN模型进行加密处理,能使TIN模型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地形建模中,TIN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地形信息,但由于TIN在数据结构和数据组织上的复杂性,采用通常的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评价方法是不完善的。文中列出了3维空间中TIN的几种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TIN的质量的作用和影响,并基于权重设计了一种根据质量影响因素评价TIN的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TIN三角网在实现地图面要素聚合过程中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IN面要素聚合的优化方法。首先,利用格网的方法聚类面要素,缩小TIN搜索范围;然后,在聚类的基础上进行TIN三角网的构建实现面要素的综合;最后,实验验证了综合结果,并通过对比证明了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面向虚拟地球的海陆地形多尺度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建模及球面快速可视化方法。利用贪心插入TIN表面简化算法构建海陆地形的离线TIN金字塔,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虚拟节点结构,对各级TIN构网实施无缝分割和分层分块存储。在利用离线TIN地形金字塔实现多尺度海陆TIN地形的快速检索和三维场景生成的基础上,通过一种接边关系编解码方案实时消除TIN地形渲染时的裂缝,最终实现多尺度海陆TIN地形场景的高效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减少海面渲染所需的面片数,并实现岛礁、海岸等破碎地形的高保真度表达,有效改善了传统虚拟地球系统采用规则格网(Gird)模式绘制海陆地形导致大量几何冗余和表达失真等缺陷。  相似文献   

5.
基于等高线的三角网快速构建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利用等高线数据,快速处理和优化TIN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等高线离散成数据点集;然后利用凸壳技术快速地进行三角形构网;再利用TIN的拓扑结构快速内插入等高线,形成约束TIN;最后利用三角形与特征边的关系及TIN的拓扑结构,从而快速消除平坦三角形,提高TIN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TIN的点、边、三角形之间的拓扑数据结构 ,并阐述了在TIN的生成过程中 ,利用这种拓扑关系进行边的扩展、新形成的三角形有效性判断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这种拓扑结构的TIN算法比常规的边扩展TIN生成算法在算法复杂度上大为简化 ,提高了TIN生成的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场景中多分辨率地形TIN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大规模场景的多分辨率显示,文中利用LOD细节分层思想提出了一种地形TIN模型.重点解决不同分辨率TIN模型间的连续过渡问题,以及分块TIN模型的创建问题,包括TIN构网时的数据结构设计和算法优化.  相似文献   

8.
结合辽宁省低丘缓坡调查工程,简单论述了ArcMap软件在构建TIN、合TIN、裁TIN方面的应用和如何保证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向卫国 《北京测绘》2023,(12):1701-1706
等高线在地形图测绘中是表达地貌特征的重要符号。为保证拓扑正确性,常需要进行等高线与高程点间的点线关系正确性检测。目前已有的点线矛盾检测算法主要有等高线不规则三角网(TIN)法、射线法等,这些算法均存在漏检测或错检测等问题。本文基于已有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程点-不规则三角网(TIN)射线法,该方法结合了TIN和射线法的优点,并互为补充。在进行点线矛盾检测时,加入数据预处理功能,先使用等高线TIN法做一次初筛,再利用高程点TIN射线法进行精准识别,能有效降低错漏率。经测试表明,此法不仅能够更有效筛选出点线矛盾点,还具有运算效率高、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能够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在ESRI公司的ArcGIS和MultiGen公司的Creator两种平台下,使用二次开发技术将ArcGIS所支持的不规则三角网(TIN)转换为Creator所支持的OpenFlight格式的方法,并且分别剖析了MultiGenCreator的OpenFlight模型和ArcGIS下的TIN模型,接着叙述了Creator提供的OpenFlightAPI和ArcGIS的ArcObjects组件库,并以VC++为开发平台,在Creator内重建TIN地形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TIN模型通过从不规则分布的数据点生成的连续三角面来逼近地形表面,就表达地形信息的角度而言,TIN模型的优点是它能以不同层次的分辨率来描述地形表面。但在相关软件对离散数据生成TIN模型时会出现边缘失真现象,特别是当一些离散数据出现凹区域时,凹区域地形逼近失真现象相当明显。而在这些凹区域大多生成的三角网以钝角三角形居多,本文对离散数据TIN模型生成DEM时存在凹区域地形逼近失真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大钝角剖分与最小二乘法约束迭代算法优化TIN模型。首先对原始TIN模型中大于100°小于1800的钝角三角形进行遍历记录,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约束迭代算法进行优化,通过此算法优化后的TIN模型生成DEM数据,分别从小区域面积稳定性与剖面拟合实际地形进行了试验与精度对比,试验显示这种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TIN向规则格网DEM转换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飞  吴凡 《测绘科学》2005,30(4):76-77
从TIN内插成规则格网可以获得高质量的DEM。在内插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快速查找待插点所在的三角形。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建立空间索引实现TIN到DEM的快速转换算法,通过建立的索引,可以大大地提高检索的速度,提高内插的效率。最后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渐进加密三角网LIDAR点云滤波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传统滤波算法常常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具有连续表面的区域来进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不能解决对诸如斜坡、密集植被等复杂地区进行真实准确地形提取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区域增长方法的LIDAR点云数据的滤波方法。该方法在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生成一个松散的TIN,通过迭代生成加密的TIN,其中通过采用两次区域增长的滤波方法,实现原始地形的提取。最后通过对复杂典型数据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李翔  王卫安 《测绘工程》2007,16(6):29-33
使用具有完备空间拓扑信息表达能力的数据结构-四方边缘结构(Quad-Edge),快速地构建Delaunay三角网和它的对偶Voronoi图,进而实现了限定Delaunay三角网(CDT)的创建,生成符合实际应用要求的TIN。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等高线和断面的生成,对带洞的TIN也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学形态学和局部细分的方法生成非凸壳三角网,再通过边界搜索和迭代处理,逐步添补三角网边缘三角形,最终得到具凸壳的Ddaunay三角网。在此基础上,加入内部和外部的边界条件,生成具有复杂边界的带约束条件的Delaunay三角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最小生成树及其常见的算法,对比栅格算法分析了基于矢量的最小生成树算法的缺点,介绍了地图代数的距离变换和基于地图代数的距离变换图生成Voronoi图、Delaunay三角网,然后根据最小生成树MST是Delaunay三角剖分的一个子集,逐次删掉Delaunay三角网中每个三角形的最长边,从而得到最小生成树,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欧氏非障碍空间,同样也适用于障碍空间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最小生成树在障碍空间下(尤其是当障碍空间中的障碍是全形态的条件下)难以求解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TIN和GRID自动生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鹰  林怡 《测绘学报》2002,31(Z1):86-91
在分析了数学形态学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变换自动生成Delaunay三角网(TIN)和规则格网(GRID)的数字高程模型的算法,这种算法将离散的地面点的图像集合进行骨架化并自动构成Thiessen多边形,然后,通过序贯条件形态变换,自动建立TIN和GRID.在建立Thiessen多边形的过程中,提出了用逐点生成数字圆盘的方法来保证变换过程的各向同性;在建立Delaunay三角网的过程中,提出了利用正交结构元素进行条件膨胀,从而保证了相邻点之间的正确位置关系.该方法能保持Thiessen多边形和Delaunay三角网的拓扑关系,因而能保证DEM 的高精度,而且具有数据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的特点.最后,给出了试验结果并与有限元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用于建立DEM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