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旋回地层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立  薛林福 《世界地质》1994,13(3):86-91
旋回地层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刘立,薛林福(能源地质系)(地球科学系)旋回地层学(Cyclostratigraphy)主要研究轨道旋加力(orbitalforcing)与沉积旋回之间的成因联系。一百多年以来,由于Adhemar(l942),Croll...  相似文献   

2.
广西石炭系碳酸盐岩石区研究何镜宇,余素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由于沉积岩石和岩层中最大量地储存着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乃至地球发展的信息,在与沉积有关的诸如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分析以及储岩成岩作用等各项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陆构造沉积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陆构造沉积学王东坡,刘立,薛林福,高福红,王德勤(长春地质学院能源系长春130026)(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关键词大陆动力学,沉积学,地球深部层圈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和发展在地学中引起了一场变革是地球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成为推动和指导地学各...  相似文献   

4.
黔西南热液金矿床Au、As关系探讨何明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热液金矿床,Au、As关系,黔西南在找金实践中,通常把化合物作为指示矿物,或通过检测岩石中As含量异常来判别矿化。Au、As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西裘地区晚元古界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1,富集As、Sb、Bi、Ga,稀土元素总量低,铈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1-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均属于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硅、氧同位素地球化学也显示其热水成因之特点。硅质岩的MnO/TiO2、δCe和δ30Si值分析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深海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形成温度较高,约为82-165℃。  相似文献   

6.
古水剖面震旦系顶部硅岩主要发育层状构造、纹理状构造、块状构造和假角砾状构造,化学成份以TiO、Al和大部分微量元素亏损(相对地壳克拉克值)为特征。但Ba、As和Sb等少数已知的热水沉积特征元素显示富集。在Al-Fe-Mn三元图上,古水硅岩投映在“热水沉积”域内。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显示了大部分金属元素在代表热水淋滤作用的因子上均有反映。稀土元素以低含量为特征,在对北美页岩组合样(NASC)正规化后的稀土配分模式落在典型热水沉积的上、下限之间,而在正常沉积的之外。各种岩性和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古水硅岩具有热水成因。  相似文献   

7.
IGCP—269—SEDBA项目──全球沉积岩数据库是一个对沉积学有很大价值的极好国际项目.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数据库时,发现SEDBA的信息不足;需要改进。这些不足包括:(l)信息空间不足;(2)信息含糊;(3)信息的分类整理不当;(4)缺乏对信息的详细分类;(5)无关的和不需要的信息。其次,sEDBA仅局限于沉积岩。为了将sEDBA应用于沉积学,使其更为有用、更具意义,有必要进行一些改进。这些改进包括:(l)岩性图和岩相图o(2)盆地构造一沉积演化阶段图;(3)盆地构造图;(4)补充垂向岩性剖面和岩性测井记录;(5)沉积构造序列;(6)该地区的地质剖面;(7)其它重要图片。  相似文献   

8.
金是通过什么方式搬运与沉淀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十年来,金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的迁移与沉积机理一直是许多矿床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们争论的焦点。根据最近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什么样的含水络合物最有利于金的迁移与搬运;(2)为什么金富集在脉型矿床中;(3)在什么样的物理-化学条件下,金的含水络合物可以得到充分溶解;(4)为什么绝大多数金矿床的形成范围集中在340℃ ̄400℃,在热液成矿流体中,金可能是以AuHS(  相似文献   

9.
腾冲热水沉积金矿床硅质岩特征和金银赋存状态研究王江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张丽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044)关键词硅质岩,热水沉积,金赋存状态,银金矿,腾冲贵金属矿床中有用元素(如腾冲热海金矿床中的金和银)的赋存...  相似文献   

10.
赵兵 《岩石学报》1997,13(2):233-244
通过大量的剖面测制和室内分析,从岩石的地质产状、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别是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研究了西秦岭铀成矿带中硅、灰岩的成因。原始沉积的泥晶灰岩和球粒泥晶灰岩沉积于水下高地较低能环境,球粒主要为粪球粒及少量硅质生物体。硅岩具生物化学沉积(I类)和由灰岩硅化(交代)成因(I类)两种成因类型,它们在地质产状、结构构造、常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西秦岭铀成矿带早志留世沉积环境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浙江西裘矿区新元古代火山-热泉活动强烈,矿石Cu:Zn:Pb原子百分比与火山岩和热水沉积硅质岩相似。矿床δ^34S值为-6.5‰~2.8‰,δ^18O值为8.14‰~22.32‰,铅同位素示踪主要为下地壳铅;矿石具较高的As、Sb、Bi、Ga、Zn、Ba等含量;具较低的Al/(Al+Fe=Mn)比值,Zn(Pb+Zn)比值接近1,均表现出火山-热泉沉积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许多显生宙沉积锰矿床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甚至某些情况下连其成因模型都已经研究得很透彻了,但是不断变化着的海洋化学、海平面及气候这样一些重要因素对形成锰矿床的影响却刚刚引起人们的重视。锰的高度活动性(特别是在氧化-还原作用过程中)无疑使它在风化、搬运、沉积及成岩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物相的变化。在化学风化过程中,锰溶解于酸性的还原介质中,并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被携带到滨岸地带,在弱还原(碳酸盐矿石)至氧化(  相似文献   

13.
冯东  陈多福  刘芊 《沉积学报》2006,24(2):235-241
新元古代晚期约635 Ma的地球发育了到达赤道附近的冰川作用,地质记录上表现为代表寒冷气候的冰期沉积杂砾岩,直接被代表温暖环境的碳酸盐岩层(常称盖帽碳酸盐岩)覆盖。由于盖帽碳酸盐岩奇特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引起了对其成因认识的巨大争论,提出了“雪球地球”和“甲烷渗漏”等假说。“雪球地球”假设可以解释一些令人困惑的地学现象,如低纬度和低海拔冰川沉积、盖帽碳酸盐岩、碳酸盐δ13C负漂移和条带状铁矿层等,但许多科学家对此提出了质疑。最近对盖帽碳酸盐岩的δ13C分析结果(最低达-41‰)、盖帽碳酸盐岩发育的类似现代冷泉碳酸盐岩沉积组构等似乎支持“甲烷渗漏”假说。  相似文献   

14.
赵善仁  吴悦斌 《现代地质》1996,10(4):478-484
五台山—恒山绿岩带Au、Ag、Cu矿床可分为二大类型:(1)再生型金银铜矿,产在包括岩浆岩在内的各类岩石断裂构造中,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2)变生型金银铜矿,产于各类变质岩中,具有层控特征(即绿岩型金矿)。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再生型矿床与变生型矿床相比,矿体及围岩中Mo、Ag、Pb、Zn、Cd等成矿及伴生元素明显富集;K2O、Rb、Sr、Ba、Th、U也明显富集,是后期岩浆热液作用的结果;Hg、F的明显富集则与后期构造活动有关;Zn/Cd比值较低,说明受到后期岩浆侵入影响;Th/U比值低,可能指示富钙的酸性岩环境。再生型Au矿化的元素组合为Cd、As、Ni、Ag、Sb、Au、Hg(Bi),再生型Ag矿化的元素组合为As、Sb、Ag、Cd、Cu、Ni(Mo、Pb、Zn、Bi),变生型Au矿化的元素组合较简单,只为Au、Hg、As或Au、Cu。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不仅可以有效地区分矿化类型,而且可以作为地球化学找矿和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北部火山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北部火山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梅厚钧,杨学昌,李荪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GuangzhouInstituteofGeologyandNewTechnology,CAAS)(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金在镀金石英压电晶体上的电沉积来测定金的灵敏方法,在选定的条件下,频率与时间作图的斜率在Au(Ⅲ)浓度0.15-2.5μg/ml范围内与金呈比例关系。由于每次测量后,不需清除沉积物,这应使该方法十分快速。所试验的21种金属离子中,与金一样会产生电沉积的金属离子仅有Ag(Ⅰ)、Hg(Ⅱ)、Pt(Ⅳ)和Pd(Ⅱ)。预先将氯金酸络合物萃入二乙醚中可避免这些离子的干扰。方法已应用于矿石中低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茂名地区二叠系地层中存在地导整合产生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l;富集As,Sb,Bi,Ga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Ce弱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δ^30Si值变化范围为0.0003~0.0007,。δ^18O值变化范围为0.0148~0.0223,均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l-Fe-Mn-(Ni+Co+Cu)三角图上,本区硅质岩均属于典型的热水积硅质岩,硅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银洞坡金矿区天然介质中不同价态金的分布,不同价态金(Au^0、Au^+、Au^3+)的地球化学分布和异常与金的矿化特征及金矿床(体)剥蚀程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低δ~(18)O岩浆成因的苏州A型花岗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δ~(18)O岩浆成因的苏州A型花岗岩傅斌,魏春生,郑永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合肥230026)关键词氧同位素,水—岩交换,扩散作用,低δ~(18)O岩浆,苏州A型花岗岩自从Muehlenbachs等[1]和Friedman等[2]分...  相似文献   

20.
浙西石炭纪层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浙西石炭纪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中FeO、MnO、TiO2、Al2O3、MgO、CaO、Na2O、K2O等含量相对较高,富集As、Sb、Bi、Au、Ag、Ga,Fe2O3/FeO、SiO2/Al2O3、SiO2/(Na2O+K2O)、SiO2/MgO比值较小,稀土元素总量低,Ce弱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包裹体富含气相组份CH4、CO2、N2、CO、H2,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Fe—Mn—(Ni+Co+Cu)三角图及SiO2—Al2O3、SiO2—Fe2O3图上均属于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中硅、氧同位素也显示其热水成因之特点。硅质岩的硅同位素和稀土元素Ce/Ce※值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浅海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为98℃~1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